APP下载

环境统计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2021-01-14刘永亮

黑龙江科学 2021年8期
关键词:需氧量处理厂排放量

刘永亮

(河南省周口生态环境监测中心,河南 周口 411600)

1 环境统计存在的问题

1.1 统计范围问题

环境统计范围主要包括工业源、农业源、生活源、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移动源和环境管理等。环境统计把影响环境质量较大的污染源纳入了统计范围,但是还有污染源未纳入或未能纳入统计范畴,比如乡村生活源、厨房油烟生活源、机动车行驶过程中产生的扬尘污染移动源、烟民每天吸烟产生的烟气污染源、裸露土地随风而起扬尘的面源、农业种植中喷洒农药排放污染物的面源等等。上述污染源有的可以测算,有的难以测算,它们能产生多少污染物,对环境质量的影响有多大等都是问题。

1.2 统计指标问题

设计生产时间。环境统计中,工业源有生产时间指标,没有设计生产时间指标。不同企业,其设计生产时间不一,有的企业是24 h连续生产,有的企业是每天8 h间歇生产。单一从生产时间指标无法判断企业生产是否正常,更不能从生产时间上对比不同企业的生产情况。

设计产能。环境统计中,工业源有产品产量指标,没有设计产能指标,产品产量只反映统计年中企业的活动水平,不能代表企业的设计产能。从微观而言,只有产品产量指标,不易预期单个企业未来最大活动水平和最大污染物排放量。从宏观而言,比较难以预期未来最大活动水平,更不能预期其最大污染物排放量。

污染物削减能力。环境统计中,工业源有污染治理设施运行指标,没有污染物削减能力指标。同一行业,不同企业,其污染治理工艺也未必相同。污染治理设施运行指标无法反映不同污染治理工艺中污染治理设施的运行效果,也不易找到先进的治理工艺。

排放能力。环境统计中,工业源有污染物排放量指标,没有排放能力指标。从微观上看,一个企业有污染物最大产生量,通过污染治理设施治理后,对应的也有污染物最大排放量。一个企业的污染物排放量与生产时间、生产负荷、污染治理设施运行效果有紧密关系,因此年报中企业的污染物排放量可能与污染物排放能力有出入,甚至相差较大。从宏观上看,一个地区整体工业污染物排放能力与污染物排放量也会存在这种问题。初步概算,某一行政区域内某年重点调查工业企业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是700多吨,而这些工业企业化学需氧量排放总能力约为1 500 t/年。也就是说,某一地区的工业企业污染物的排放能力和实际排放量可能会有较大差距。

排放浓度。环境统计中,工业源有污染物排放量指标,没有污染物排放浓度指标。实际管理中,如果只重视污染物排放量,而忽视污染物排放浓度也是不可取的。比如,某年某火力发电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量为55 t,在地区挥发性有机物排放量从大到小的排名中占据前列,但其挥发性有机物产生(排放)浓度却很低,为2.74 mg/m3。

1.3 核算问题

生活源水污染物中,排放量核算还存在一定问题。废水核算中,设区的市,由于受其他因素影响,可能出现废水排放量小于城镇污水处理厂和产业集聚区污水处理厂生活废水排放量的现象(回用水量除外)。废水中各污染物排放量也可能出现逻辑关系错误。以化学需氧量为例,按照核算规则,生活化学需氧量排放量等于化学需氧量产生量,减去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和产业集聚区污水处理厂生活化学需氧量去除量。实际核算时,设区的市中,可能出现生活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为负值,或排放量小于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和产业集聚区污水处理厂生活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与未处理生活废水中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之和。生活化学需氧量为负值的问题容易发现,而生活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小于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和产业集聚区污水处理厂生活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与未处理生活废水中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之和的问题容易被忽视,环境统计业务系统中也没有嵌入相应的逻辑审核指标。

移动源污染物排放量核算问题。移动源比较复杂,在某一地区注册的车辆可能会在域外行驶。有的地区相当一部分载货汽车常年不在注册地营运,其产生污染物也就不能排放到注册地。因此,如果只是以机动车保有量来核算某一地区的移动源污染物排放量,可能与实际情况差别较大。

2 建议

2.1 逐步扩大统计范围

从国家层面,开展乡村生活、厨房排放油烟、烟民抽烟等未纳入统计范围的污染源研究,测算污染源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根据上述污染源污染物排放量,占现有环境统计中污染物排放量比重,适时拓展环境统计范围。

2.2 增加统计指标

增加设计生产时间指标,能直观地观察到企业的总体生产情况。增加设计产能指标,能反映企业生产活动水平。增加削减能力指标,能掌握企业污染物削减能力。增加排放能力指标,能大致预期企业未来最大污染物排放量。增加排放浓度指标,为精细化环境管理提供依据。增加区域污染物排放能力指标,反映一个区域内污染物排放能力。增加生活水污染物排放量与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和产业集聚区污水处理厂生活水污染物排放量关系的审核指标,用于审核生活水污染物排放量的合理性。

2.3 注重生活源水污染物排放量的核算

生活源水污染物核算中,要注重废水排放量的核算。既要考虑流动人口、商品水、未纳入统计范围内用户耗水量等因素,又要考虑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和产业集聚区污水处理厂生活废水排放量和回用量。还可以用生活污水处理量和未处理生活废水量对生活污水排放量校核,避免出现生活供水量、生活污水排放量、生活污水处理量和生活污水回用量之间的逻辑关系错误。要注重生活废水中污染物排放总量、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和产业集聚区污水处理厂中生活污染物排放量、未处理生活废水污染物排放量之间的关系。以化学需氧量为例,生活废水中化学需氧量核算后,如果出现生活废水中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为负值,或小于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和产业集聚区污水处理厂的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与未处理废水中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之和的问题,就要用生活污水排放总量、生活废水处理量及回用量、未处理生活废水量、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和产业集聚区污水处理厂化学需氧量排放量等相关指标进行校核。

2.4 以机动车燃油消耗量校核移动源污染物排放量

增加机动车燃油消耗量指标,统计机动车油品和燃油消耗量。以油品和燃油消耗量校核移动源污染物排放量,避免出现燃油消耗量小,移动源污染物排放量大的现象,以便统计结果能反映实际情况。

2.5 加强环境统计成果应用

为做到科学管理和决策,在环境统计成果开发和应用中,要注重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注重统筹兼顾。制订环境质量改善目标时,既要注重现有污染源,又要注重未纳入环境统计的污染源。考虑目标制定的科学性,目标实现的可达性。二是注重排放能力。环境质量改善措施的制订中,特别是在污染减排中,要注重减排放能力,而不仅仅是排放量。从微观上看,单个工业企业在不同生产年份,污染物排放量有波动实属正常。单个企业生产时间多于上年,产品产量高于上年,污染物排放量自然也就可能多于上年,其不一定就违背环保政策和法律法规。从宏观上看,区域内工业企业景气指数较高年份,其污染物排放量也应该较大。三是注重精准管理。环境管理中,要切合实际,不能只注重单个企业污染物排放量,还要注意区分企业规模、生产时间、污染物排放浓度等因素,做到区别对待,精准施策。

猜你喜欢

需氧量处理厂排放量
污水处理厂应急响应与措施
饲粮蛋白质水平对妊娠期云南半细毛羊氮平衡和养分排放的影响
化学需氧量测定方法的比较研究
天然气输配系统甲烷排放量化方法
在建污水处理厂机械设备现场安装应注意的问题
地表水中总磷、氨氮、化学需氧量的相关性研究
污水处理厂的环保节能问题及对策
曝气池中曝气器布置方式改进的研究
50%,全球最富有的10%人口碳排放量占全球一半
某污水处理厂一体化综合池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