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校园职业文化和企业职业文化的关联性研究

2021-01-14李维勇

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年1期
关键词:校园院校职业

李维勇,陈 恺,廖 帆

(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网络与通信学院,南京210023)

高职院校的学生为了能够更好地适应企业工作岗位要求,不仅需要学习专业理论知识,也需要具备动手操作能力,现代化的企业对员工的要求亦是如此。因此,高职院校的职业文化和企业职业文化之间就自然产生了一定的关联[1]。本文将对高职校园职业文化和企业职业文化之间的关联性进行研究。

一、高职校园职业文化与企业职业文化

所谓职业文化,顾名思义就是指员工在从事职业劳动的过程中所形成的职业习惯、职业理念、职业思维方式和职业价值观等内在的思想精神。职业文化对员工的职业素养和工作能力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对员工在工作中职业价值的实现起到强大的推动作用。

(一)高职校园职业文化及其作用

高技能高素质的学生走上社会之后往往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他们能够很快适应工作岗位并做出成绩来。高职院校通过自身职业文化的建设,使学生在校园中就习得了职业人应该具备的职业信仰、职业行为方式以及职业理念等,为其将来拥有一个更好的职业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高职教育不能仅仅传授知识和技术,还要传授职业活动中所需要的人文素质和能力,包括职业价值观、职业思维方式、职业思维理念等。高职校园职业文化对于高职院校来说是必不可少的,高职校园职业文化的作用表现在下述几方面。

一是有助于提升高职学生的合作意识,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促进人和职业之间的和谐发展是高职校园职业文化的目的所在。职业文化可以促使从事某种职业的人逐渐产生相同的或者是相似的特质,从而在相互之间形成凝聚力。当这些人员之间产生凝聚力之后,他们的思维模式、行为习惯甚至是价值取向都会逐步趋同。因此,他们之间就会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相互信赖,彼此之间产生强烈的认同感,并最终形成坚定的合作伙伴。

二是有助于提升高职学生的职业人文素质。通过对高职学生进行职业文化教育,培养和提高他们的职业人文素质。这种人文素质正是高职学生在今后的工作岗位中所需要的,也是企业对职工的要求。然而,现实情况是当前高职院校的学生在此方面还比较欠缺。所以,高职院校要把对学生的人文教育作为一个培养重点,投入更多力量和资源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

三是有助于提升高职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职业认知能力。一个学生只有具备创新能力,才能在职场中具备竞争力,才有可能获得理想的岗位。认知能力对高职院校学生在将来的职场生涯发展中会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要想提高职业认知能力,高职校园职业文化的作用不可忽视。高职校园职业文化促使高职学生的职业认知能力和创新能力逐步提升,从而促进他们更快地适应工作岗位,在工作岗位上得到更好的发展。

四是有利于规范高职学生的职业行为。高职校园职业文化还可以用来约束学生的职业行为,因为它本身还含有职业规范的内涵。高职校园职业文化的众多内容中包含了职业制度和职业守则,由此对学生的职业行为进行约束,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

(二)企业职业文化及其作用

企业职业文化是指在企业经营发展过程中和职业人长期的职业活动中所形成的,并且由大部分员工所接受的职业理念、职业思维方式、职业行为、职业价值观、职业礼仪、职业习惯以及职业风气等内在的、隐性的思想精神。[3]企业职业文化不仅会对企业员工的能力和素质产生巨大影响,而且会对实现其个人职业价值发挥重要的推动作用。企业职业文化的作用主要有下述几点。

一是有利于使员工形成对企业的认同。优秀的企业职业文化可以凝聚人心,增强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通过在工作中和生活中给予员工关爱和温暖,使员工增强对企业的认可度和认同感,进而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努力为企业做出更大的贡献,从而提高企业的效益和社会知名度。

二是可以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催生其职业情感。当今时代,企业员工对文化的追求越来越高。企业职业文化是精神的火把,可以激发企业员工的工作热情,从而使他们产生更大的工作潜力。当员工的工作潜力被激发出来之后,他们的工作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也会被充分调动起来。

教师要利用有效手段增加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如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学习资源和语言环境等。教师在课堂上开展生动的教学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用英语交流的意愿,如采用角色扮演、小组活动和语言游戏等。激发了的交流意愿有益于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4]。

三是有助于员工逐步发展成为核心人才。每个职业人在工作岗位上可以学到很多东西,比如技术技能、与人沟通的技巧、企业职业文化。通过对企业职业文化的学习,员工不仅可以提升自己的理论知识水平,还可以增强心理素质,提高思想道德水平,提升个人竞争力,最终成为企业的核心人才。

四是可以促进企业的和谐发展。企业职业文化不仅可以完善企业的经营,而且可以对企业精神进行塑造,使之最终成为企业的灵魂。在工作过程中,员工之间难免会产生一些矛盾和摩擦。当产生矛盾的时候,用企业职业文化来鼓舞职工、熏陶职工、教育职工,职工就会有“生产力精神”,从而有效地化解各种内部矛盾,使员工们和谐相处,进而促进企业的和谐发展。

二、高职校园职业文化与企业职业文化的关系

(一)高职校园职业文化与企业职业文化之间存在差异

高职校园职业文化与企业职业文化有一定的相同点,就是它们都可以对人进行有效的引导和培养,都具有文化属性[4]。但是,由于高职校园职业文化和企业职业文化是分别属于两种不同组织的文化,二者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1.根本任务不同

高职校园职业文化具有学术特性,因为高职院校的主要任务是培养符合社会要求的人才,它是中国教育机构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企业是自负盈亏的经营单位,通过提供商品或服务来满足社会需求,从而实现利润最大化。

2.培养目标不同

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通过高职校园职业文化来培养和熏陶高职学生的职业素养,使他们逐步成为具有职业文化素质的技能型人才,并形成自身的职业道德、职业发展观和职业价值观等,将来可以更好地适应新时代企业的岗位要求,成为企业不可或缺的人才,为自己职业生涯的长远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企业要正常运转,就必须进行生产和经营,因此企业职业文化天然具备了生产和经营特性,通过培养职工的职业习惯、职业行为、职业礼仪、职业价值观、职业理念、职业思维方式以及职业风气等,来促进企业的良好发展。

(二)高职校园职业文化与企业职业文化通融的要求

在建设高职校园职业文化的过程中,高职院校要主动吸收企业职业文化的精髓,充分展现出职业性的特点,使高职学生毕业后可以尽快地融入到企业中并适应企业的管理制度和管理理念,迅速完成身份的转变,由“学校学生”转变为“企业员工”,这也是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所决定的。[5]

1.高职校园职业文化要有一定的专业技术氛围

高职校园职业文化应当具有一定的专业技术氛围,这是因为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是为社会培养高素质技能型的人才。为了使高职校园职业文化具有专业技术氛围,应重视技术开发学科的发展,重视“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加强实训基地建设。通过这些方式和方法来突出以技术为中心的教育思想,让学生把学与练相结合,营造出一种重视专业技术学习的氛围。不同领域的技术要求往往存在差异,这就需要学校重视专业建设的差异化,以满足不同领域的技术差异性需求。

2.参考企业用人标准来建设高职校园职业文化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应该贴近企业用人的素质标准,这样可以极大地缩短高职学生走上工作岗位之后的适应时间,使高职学生尽快实现自身的价值。高职院校在建设和发展实训基地的过程中要积极参考企业建设标准,融入企业职业文化,使高职校园职业文化逐步企业化。高职院校和企业还可以共建共管实习基地,让在校学生来基地实习,把企业职业文化带到高职校园里。学校还可以对进入校园的企业职业文化进行筛选,吸收采纳优秀的企业职业文化,从而丰富高职校园职业文化的内涵。

3.合理调整办学思路和办学理念,吸取企业经营管理经验

首先,调整办学目标,着力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其次,调整办学思想,使其更加现代化;再次,依托自身的有利条件,加强校企合作,积极实行“产、学、研”结合办学模式,甚至可以尝试创立自己的企业

4.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在实训过程中,学生往往能更深切地体会如何通过团队协作来共同完成一项任务,同时也可以更多地受到模拟企业一线生产环境的影响和感染,从而形成良好的职业习惯和团队意识,为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并且更好地就业提供有力的保障。

三、促进高职校园职业文化与企业职业文化相互融通的策略

(一)高职院校可积极聘请企业讲师来校授课

企业讲师通过在企业中多年的积累,不仅拥有较高的专业水平,往往还拥有丰富的实践技术经验。他们不仅可以在专业课上传授书本知识,而且可以把自己在工作中的认知、体会和价值观等传递给学生。学生在学校里就可以提前了解将来工作中需要具备的素质和可能遇到的问题,从而尽早地明确自己的职业理想和职业信念,这为其毕业后更好地走上工作岗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学校还可以经常邀请优秀企业家或者优秀毕业生来校讲座。学生通过参加这些讲座,可以明确自己的努力方向,摆脱困惑,增强就业和择业的信念和勇气。

(二)高职院校可以主动把优秀的企业职业文化融入到校园职业文化中

首先,高职校园职业文化可以积极地吸收采纳优秀的企业职业文化特质,并努力让学生具备这些特质,为其将来的职业生涯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其次,高职院校要积极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在合作中探索和了解企业职业文化内涵,并进行总结和归纳,同时结合自身的特色,形成学校职业文化。第三,任课教师要将职业行为规范、职业道德等的教育融入到课程教学中,让学生在校内就提前接受企业职业文化的洗礼,增强自身的使命感、职业荣誉感和职业信仰,以便更好地实现学生素质与企业要求的对接,使学生可以更充分地准备迎接工作岗位的各种挑战。

(三)高职校园职业文化要向企业素质标准看齐

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长远发展的必要选择,也是目前普遍认可的高职院校办学模式。校企双方不仅要在人才培养上进行合作,更要在文化融合上进行合作。只有当高职校园职业文化的内涵符合企业职业文化要求时,高职院校才能够真正地培育出企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四)高职校园职业文化要具有自身特色

高职院校不仅需要吸收优秀的企业职业文化内涵,还需要结合自身的优质文化基因,来构建学校自身的高职校园职业文化。高职院校为了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发展成为符合企业需求的人才,必须在吸收和采纳优秀的企业职业文化的同时,完成自身状态的调整,使高职校园职业文化和企业职业文化更加契合。

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应加强职业文化教育,让学生们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通过引入优秀的企业职业文化,将高职校园职业文化与企业职业文化相互融合,创造条件让学生提前完成向“员工”角色的转变,从而更好地适应企业的需求。

猜你喜欢

校园院校职业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职业写作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我爱的职业
“职业打假人”迎来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