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谭恩美笔下食物与女性的互动关系

2021-01-14黄巧四川旅游学院

环球首映 2021年12期
关键词:谭恩美弗里厨艺

黄巧 四川旅游学院

女性因为生理、历史、社会等原因与食物之间有种天然的密切关系,饮食在女性作家的作品中更具有特殊的象征意义。谭恩美以描写母女关系见长的三部作品,《喜福会》《灶神之妻》和《接骨师之女》,都对食物或饮食有过或详或略的描述,饮食行为也早就超越了食物的表层意义。本文试图从食物意象和饮食场景出发,挖掘谭恩美笔下饮食的象征意义,通过文本细读的方式,探索食物与女性(尤其是母亲)之间的关系,揭示食物是女性表达关爱、彰显尊严、传递人生道理的重要方式。

一、女性通过饮食表达关爱

食物与女性之间的密切关系首先体现在女性是食物的提供者:首先,母亲的乳汁或由母亲加工的食物是每一个人类婴儿获得营养的第一来源。其次,女性是食物的加工者:父权文化语境下处理和加工食物并将其变成一日三餐的任务是由女性担当的。在谭恩美早期关于母女关系的三部作品中,母亲担当了处理、加工食物的任务,也通过食物向女儿传递关爱。

《喜福会》中,韦弗里因为不想继续下棋与母亲江林多发生了冲突,但她发起高烧时,母亲会整夜陪坐在她床边,给她喝米粥,里面有她亲手滤出的原汁鸡汤。吴菁妹小时候过生日的时候,母亲会为她蒸螃蟹,虽然菁妹对螃蟹并不很感兴趣,但也明白自己不能拒绝,因为“中国的母亲们以此种方式表达对子女的爱——不是通过拥抱和亲吻,而是将蒸饺子、鸭肫或螃蟹硬塞给你”。菁妹每周有两三天下班后会顺路去看望父母,母亲总是备有充裕的食物,坚持留她吃晚饭。

《灶神之妻》中,雯妮经常用食物表达对女儿珍珠和外孙的爱,做糯米年糕、做中国新年的月饼等。雯妮出门回来,也会顺手给珍珠带一些吃的东西。母亲和女儿每天的对话也离不开“吃”。珍珠让雯妮去看医生,雯妮说,“先吃点汤面吧。瞧我做的啥?还是你小时候吃过的,萝卜泡菜上加几片做调味的猪肉。天冷的时候,你最喜欢吃啦!”,母亲希望女儿会记得她的汤给女儿带来的温暖。

《接骨师之女》中,母亲对女儿的爱体现在对饮食的精细把控中。茹灵的母亲宝姨总是告诉她什么该吃什么不该吃,经常教训她“不要多吃油腻的、太辣的东西,不然会上火,闹暑热病症”。茹灵和露丝母女关系的变迁也跟饮食息息相关,读者往往能够从饮食行为中感知到母亲对女儿的爱。露丝在学校玩滑梯摔倒了,回到家后茹灵便开始对她嘘寒问暖,“我去给你煮点粥好不好?吃点东西你好得就快。辣萝卜要不要?我去做晚饭,你先吃点辣萝卜好不好?”露丝从小就爱吃母亲做的辣萝卜条,因为可以让她振奋精神,迎接一天的挑战。同时,她欣赏萝卜蕴含的美感,喜欢萝卜的脆爽口干,搭配什么东西做都很入味。母亲制作的食物让女儿学会欣赏食物的美感,带给女儿美好的回忆,给予女儿奋斗的力量。

二、女性通过饮食彰显尊严、展示权威

当代文学批评家哈丽雅特·布洛杰特在分析20世纪女作家作品当中的食物意象时总结道,“女性在家庭领域内的经验刺激了她们的想象力,使得她们将食用的必需品转化为艺术”。女性在制作饮食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对于怎样烹饪出美味佳肴也有更多的话语权,饮食在谭恩美笔下也是女性和母亲彰显尊严和展示权威的重要方式。

《喜福会》中,韦弗里和男友里奇“顺路”去宿愿阿姨家里吃饭后,出于不能落于人后的心态,母亲江林多第二天就请韦弗里过去吃饭,“因为烹饪是她表达关爱、彰显尊严、展示权威的方式,也是她比宿愿阿姨见识更广的证明”。韦弗里还给里奇支招说,“饭后一定记得告诉我妈,这是你品尝过的最美味的饭菜,而且比宿愿阿姨做的强多了”。由此可见,赞美母亲的厨艺是拉近距离、获取好感的绝佳方式。林多边做菜边和韦弗里唠叨宿愿的事,以彰显自己在厨艺上的权威:“她做饭必须靠菜谱,而我全靠自己手上的直觉。我只消鼻子一闻,就知道该加什么秘制配料!”。

《灶神之妻》中,珍珠的母亲雯妮通过他人赞美、女儿认可及厨艺对比,来彰显自己在饮食方面的权威性。雯妮做了一些饺子作为供品放在杜姨婆的灵堂前,告诉珍珠杜姨婆以前老是说她做的饺子最好吃,期待她的厨艺能够得到女儿的认可。雯妮还借此机会贬低海伦为杜姨婆做的菜肴:“海伦舅妈做了鸡和带辣椒的菜,看上去干巴巴的”。雯妮和女儿一起逛市场时,会通过询问豆腐的价格来表明她在这里买东西可以剩下两三角钱,以显示自己在购买食材的优越感。

“厨房既是烹饪食物的场所,也是创造艺术的空间”,是女性展示厨艺、彰显权威的重要领地。《接骨师之女》中,高灵在厨房一边准备配菜一边和露丝聊天,“好像在电视上主持烹饪节目一样熟练自如”。高灵还告诉露丝她一直想写本书,书名就叫《通往中国的烹饪之路》。高灵对厨艺的自信反映出女性对饮食、烹饪的把控和权威。

三、女性借助饮食传递人生道理

母亲除了通过饮食表达对女儿的爱,还会借由食物告诫女儿们餐桌上的戒律。《喜福会》中,龚琳达成长在一个贫穷的中国农民家庭,母亲想把她嫁给黄太太家当儿媳妇,便从小要求她顺从,吃饭要慢,要听话,不然黄太太家就不要她了。为了教导丽娜不要浪费食物,母亲莹映警告她说,“你将来的丈夫,将是个麻子。你碗底留剩几颗饭粒,他脸上就有几颗麻子!”,丽娜马上想起邻居家一个脸上坑坑洼洼的男孩,赶紧将碗里所剩不多的几个饭粒扒拉到嘴里。

母亲通常借助饮食给女儿传递处世之道,比如江林多教导女儿韦弗里要学会见风使舵、因势利导。韦弗里哭着闹着要买蜜饯时,母亲拒绝了她的要求,教育她,“聪明的人,从不顶风蛮干。用我们中国话说,就是要学会见风使舵,因势利导。最厉害的风都是不易被察觉的”。母女俩一周后再次走进蜜饯店时,韦弗里忍住一声没吭,母亲便给她买了一小袋蜜饯。长大后的韦弗里和家人在吴菁妹家里吃螃蟹时也展示了这种因势利导的精神。螃蟹上桌后,韦弗里第一个挑选,挑了最好的螃蟹给女儿,挑了第二好的给男友,也为她自己选了只好的。菁妹因此评论道,韦弗里是从她母亲那里学来的技巧,什么都挑最好的。

在母亲吴宿愿的教导下,吴菁妹形成了谦逊的性格,有时甚至显得没有主见。回到分螃蟹事件,韦弗里和江林多挑完螃蟹后,轮到菁妹和母亲时,只剩下了一只褪色的和一只断腿的螃蟹,菁妹本来想拿那只断腿的,母亲却把另一只给了她,这也反映了母亲在吃食上总是把子女放到第一位。晚饭后,菁妹到厨房问母亲,明知道那只断腿的螃蟹不好吃为什么还要蒸,万一其他人挑中了怎么办,母亲回答道,“只有你挑了那只螃蟹呀!除你之外没人要。我早就料到了。其他所有人都想要最好的。你的想法不一样”。母亲从挑选螃蟹一事中看出了女儿不争不抢的性格。当菁妹提起韦弗里和其他人说的那些话,母亲告诉她,“啧!你干嘛要听她的?为什么你想跟着她走,听她指挥呢?她就像这只螃蟹,总是横着走,不走正路。你可以迈开腿,走另外的路”。在此,菁妹母亲以螃蟹喻人生,引导女儿不一定总是听别人指挥,要走出自己的人生道路。

《接骨师之女》中,刘寡妇带茹灵去北京相亲,教导茹灵餐桌礼仪时说:“要是那家人也在场,你就每样菜都吃一点,好叫人家觉得你不挑剔,可也别吃太多,叫人觉得你贪吃。让别人先来,好显得你很谦逊,把自己当成席上最不重要的一个就对了”。宝姨不能够陪同茹灵前来,此时的刘寡妇就扮演了母亲的角色,借吃饭给茹灵传递一些饮食礼仪和处世之道,从饮食中也可以看出一个人的性格特点。

四、结语

综上,谭恩美笔下的食物与女性关系密切,食物展示了作品中母女关系的动态变化过程,食物更是母亲表达关爱、彰显权威和传授女儿人生道理的重要方式。读者可以从谭恩美作品中的食物意象出发,探索食物与女性的互动关系,赋予食物更丰富的内涵。

猜你喜欢

谭恩美弗里厨艺
弗里达·卡罗的睡衣晚会
2020年的意外收获——厨艺
手残党的厨艺生涯
比钢铁更坚硬——弗里达·卡罗
朋友圈『厨艺大赛』,吃的是哪道菜
不长厨艺只长肉
谭恩美的多面人生
弗里曼·戴森 当代罕见的数学物理学家和思想家
弗里达的传奇一生
浅析《喜福会》的叙事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