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外汉语属性词基本特征研究

2021-01-13夏秀文

现代语文 2021年12期
关键词:语义特征对外汉语

夏秀文

摘  要:在《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中,共有61个专有属性词。在构词方面,这些专有属性词以双音节偏正式复合词为主。在语法方面,它们最常见的用法是作定语;往往成对出现;在微博和口语中,体现出性质形容词化的趋势。在语义方面,它们大多表示事物的特征;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释义模式为“……的”;经常与抽象名词或集合名词搭配。在语用方面,它们的使用频率普遍较高;大多用在报刊和科技这两种正式语体中;具有比较浓厚的书面语体色彩。

关键词:属性词;构词特征;语法特征;语义特征;语用特征;对外汉语

属性词之前被称为“非谓形容词”“区别词”,《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以下简称《词典》)明确把它们标注为“属性词”[1](P1215)。这一类词语比较特殊,它们的性质、用法通常游离于名词、动词、形容词之间。由于在对外汉语教材中并没有介绍属性词的用法,因此,学生往往把它们与名词、动词、形容词相混淆,从而形成各种各样的偏误。比如,在北京语言大学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中,就出现了以下偏误:

(1)*人们在业余中要享受高质量的文化。

(2)*有的声音虽然不太大,但太人工、人造。

(3)*这也是一个好的初步。

例(1)中的“业余”为属性词,产生偏误的原因是在于,它的后面必须要再加一个名词才能用在介宾短语中,如“业余生活”。例(2)中的“人造”为属性词,产生偏误的原因是,属性词不同于形容词,它的前面通常不能加程度副词。例(3)中的“初步”是属性词,产生偏误的原因是,把属性词“初步”与名词“开始”混淆,应把“初步”改为“开始”。

属性词之所以特殊,就是因为它既与名词、动词、形容词相近,但是又不同于这三个词类。我们把它界定为:通常用作修饰语,表示事物的属性的词称为属性词。它的主要判断标准是:第一,常作修饰语,表示事物的属性;第二,前面通常不能加“很”类程度副词;第三,前面也不能加数量短语;第四,后面不可以带宾语。从属性词的定义与判断标准出发,可以分别将它与状态形容词、性质形容词、名词、动词区别开来。属性词作修饰语是指,它最常见的用法是作定语,也可以作状语。这里再对“专有属性词”这一概念予以界定:有且只有上面这些特征,同时没有兼具其他词类特征的词语。

结合上面的定义,并参照《词典》,经笔者统计,在《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2](以下简称《词汇大纲》)中共有属性词101个,我们从中筛选出“专有属性词”(即只有属性词一种词性的词汇)61个,把它们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具体如表1所示:

通过检索BCC、CCL语料库以及查阅《词典》[1]、《形容词用法词典》[3]、《同义词词林》[4]等工具书,可以总结出《词汇大纲》中的属性词在构词、语法、语义、语用等方面所体现出的典型特征。

一、属性词的构词特征

(一)以双音节偏正式复合词为主

从表1可以看出,在61个原型属性词中,只有1个三音节词“一系列”,6个单音节词“男、女、雄、雌、公、原”,其余54个皆为双音节词。可见,属性词大部分都属于双音节合成词。这是因为现代汉语中的合成詞本来就是双音节占优势,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属性词也不例外。我们又把这54个双音节属性词的构词方式进行了分析与统计,具体如表2所示:

从表2可以看出,在这54个属性词中,偏正型复合词共有32个,其中,状中型11个,定中型21个;主谓型合成词有13个;联合型合成词有5个;动宾型合成词有4个。可见,偏正型复合词占据优势地位,达到59.3%。朱志平曾对《词汇大纲》中的双音复合实词进行了分析,发现以并列式和偏正式居多,偏正式的比例为44%[5](P77)。本文的研究显示,在属性词中,偏正式复合词是最多的,这说明属性词的构词规律与双音复合实词的整体构词规律基本一致。

(二)“形+名”类居多

我们又对《词汇大纲》中双音节属性词的语素词性构成进行了分析和统计,具体如表3所示:

从表3可以看出,在《词汇大纲》的双音节属性词中,其语素词性构成情况比较复杂,其中,“形+名”有20个,“名+动”有12个,“动+名”有7个,“形+形”有3个,“形+量”有2个,“名+形”“形+动”“名+副”“助+动”“副+动”“名+词缀”“副+名”“名+名”“助+数”“数+动”各有1个。可见,数量最多的是“形+名”,其次为“名+动”和“动+名”,其他数量较少。这与它们的构词方式是以偏正式为主相契合。

二、属性词的语法特征

(一)直接作定语最为常见

属性词最为常见、最为普遍的用法是,直接作定语修饰后面的名词。我们对《词汇大纲》属性词在《词典》中的搭配情况进行了梳理和归纳,具体如表4所示:

从表4可以看出,《词汇大纲》专有属性词最典型的用法都是作定语,用以修饰后面的名词。其中,大部分情况下,其后面不需要加“的”;少部分则需要加“的”,如“亲爱”“心爱”;有的可加可不加“的”,如“特定”“天生”“新兴”“零星”。这是因为属性词本身就是表示事物的属性或特征的,所以它具有粘着性,可以直接处于名词前面作定语,不需要加助词“的”。

值得注意的是,很多属性词后面都可以跟数量词,或者是“数量词+名词”结构。例如:

(4)成立于1992年的光大银行是目前国内惟一一家有国际组织参股的股份制商业银行。(新华社,2001-11-20)

(5)企业按照下列三种方式确定工资总额……(1994年《报刊精选》)

例(4)、例(5)中,属性词后面均不是直接跟名词,也不是加“的”后再跟名词,而是跟“数量词+名词”结构。这是作定语的另一种形式,属性词在这一句式中仍然是作定语,这也符合它的基本语法特征。

除了“零星”之外,属性词通常都不能重叠。“零星”重叠以后的用法与重叠前类似,往往作定语或状语。例如:

(6)零零星星的消息/零零星星的雪花[3](P128)

(7)草丛中零零星星地点缀着一些小红花。[3](P128)

例(6)中,属性词“零星”的重叠形式“零零星星”作定语;例(7)中,重叠形式“零零星星”作状语。通常情况下,性质形容词是可以重叠的,这是属性词异于性质形容词之处,也是把属性词单独列为一个小类的重要原因。

除了主要用作修饰语(定语、状语)之外,属性词也可以作谓语、宾语,在个别情况下,还可以作补语。例如:

(8)武汉市委宣传部部长李宪生对记者说,“坚持抓日常,唱好四季歌”,是武汉群众文化活动的特点。(《人民日报》,1996-01-05)

(9)饭菜现成的,热一热就可以吃了。[3](P226)

(10)他们之间的矛盾现在也变得次要了。[3](P26)

例(8)中,属性词“日常”作宾语;例(9)中,属性词“现成”加“的”后作谓语;例(10)中,属性词“次要”作补语。需要指出的是,属性词在作宾语时很像名词,在作谓语时很像动词,在作补语时很像形容词。这是因为属性词是一个很特殊的词类,它的用法常常游移于名词、动词与形容词之间,所以除了作定语、状语之外,也会有一些类似名词、动词与形容词的用法。

(二)大部分都是成对出现的

黄伯荣、廖序东指出,“属性词往往是成对或成组的”[6](P14)。我们发现,在《词汇大纲》中,属性词的反义词或成组的词绝大多数也都是属性词,符合“成对出现”这一特征。这是因为属性往往具有对立性质,能够起到区别事物的分类作用,所以大部分都是成对或成组出现的。具体如表5所示:

从表5可以看出,在《词汇大纲》中的61个专有属性词中,其反义词或成组词词性为属性词的有46个,占总数的75.4%;其他反义词不是属性词的,也都是与属性词语法性质相关的名词、动词、形容词。这说明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属性词具有“成对出现”这一特征,同时,也反映出属性词的特点是游离于名词、动词、形容词之间的。

(三)部分属性词有性质形容词化的趋势

张谊生曾以“袖珍”一词为例,对当代汉语中区别词的形容词化这一现象进行了深入探讨[7]。通过检索语料库,可以看到,在新兴的语言载体微博中,很多属性词前面都可以加程度副词,可见,部分属性词体现出向性质形容词转化的趋势。如“主要”可以说“最主要”;“业余”可以说“最业余”“真业余”“好业余”“很业余”;“次要”可以说“比较次要”“很次要”“好次要”;“天然”可以说“很天然”“好天然”;“现成”可以说“很现成”;“心爱”可以说“最心爱”;“高档”可以说“好高档”“很高档”;“快速”可以说“极快速”“非常快速”“最快速”等。这种语言现象也出现在人们的日常口语中。

众所周知,语言是在不断地发展变化的。根据微博和口语中所出现的这些新变现象,我们不妨大胆预测,属性词今后很有可能会演变为性质形容词,这也符合它是形容词的一个下位词性的特点。

三、属性词的语义特征

(一)大多表示事物的特征

我们把《词汇大纲》中的属性词与《同义词词林》进行了比对,其中,“初步”“初级”“有机”“涉外”“现行”“野生”等6个词语在该书中没有出现,其余的55个词语则参照《同义词词林》而进行了语义归类。需要说明的是,“大型”“业余”“新式”“新型”“冒牌”“起码”“小型”“疑难”“中等”“中型”“重型”“零星”等词语均具有两种意义,所以分属于两种语义类别。具体如表6所示:

从表6可以看出,《词汇大纲》专有属性词的语义,绝大多数都是表示特征的,它占到了77%。其中,特征又可以细分为性质、表象、外形三类,三者之中,则以表示性质的为多。其次是表示抽象事物的,它占到了9.5%。其中,抽象事物又可以细分为外貌与事情两类,这两类之中,则以表示外貌的为多。还有少量属性词可以表示时间与空间(时间)、关联(联系)、关联(异同)、心理活动(心理活动)、助语(疏状)、活动(社交)、现象与状态(变化)等。总体上看,这是与属性词本身的界定基本一致的。

(二)释义模式:“……的”

我们把《词汇大纲》中的属性词在《词典》中的释义进行了梳理,结果發现,这些词语的释义均采用了“……的”模式。符淮青指出,“……的”释义模式所运用的条件一般是:所解释的意义只能作修饰语(定语或状语)[8](P127)。如前所述,属性词正具备了这样的特点,它通常作定语,有时也可以作状语。具体如表7所示:

(三)其他特征

1.组合搭配特点

由于属性词具有严谨、正式的特点,所以经常搭配抽象名词或集合名词,如“一系列活动(问题、步骤、条约、产品、形式、方针)”。不过,也有例外情况,“高档”“亲爱”后面则通常跟具体名词,如“高档住宅(公寓、家具、大衣、宾馆、料理)”。同时,有很多词语都体现出鲜明的语义搭配规律,如“快速”往往与表示动作行为的动词搭配,“亲生”往往与亲人有关系的词语搭配,“野生”主要是搭配植物、动物,“重型”主要是搭配武器、机器、设备,“心爱”的后面常与“的”搭配再加名词。

2.同一语义场的词语可以同时列举

比如,“重型、中型、轻型”,“大型、中型、小型”,“专业、业余”,在语义上呈现出相反或相关的特点,起到了突出强调或对举比较的作用。

3.大多表示基义,很少表示陪义

张志毅、张庆云指出,义值是由基义和陪义构成的,其中,基义是基本义值,陪义是附属或补充义值[9](P17)。因为属性词大多是表示事物的特征或属性,比较正式、严谨,所以多数情况均是表示基义,很少有引申义、比喻义,陪义不突出。

四、属性词的语用特征

通过BCC语料库(文学、报刊、微博、科技、HSK),我们对《词汇大纲》中的专有属性词进行了检索(截至2019年2月),并对其使用频率进行了统计。需要说明的是,由于“男、女、雄、公、原”同时还可以作为语素而组成其他的词语,所以这里并未统计它们的使用频率。具体如表8所示:

从表8可以看出,《词汇大纲》中的属性词在语用方面具有以下特征:

(一)使用频率普遍较高

属性词在各个语料库中的使用频率都比较高,有的甚至达到数万条、上百万条。这说明属性词是很常用的,同时又是难度较高的,因此,应对留学生进行专门、系统地讲解,让学生了解、掌握其中最为常用的属性词。

(二)多用于报刊、科技正式语体

大部分属性词在报刊与科技这两种语体中的使用频率最高,这说明它主要运用在正式的场合,具有较浓的书面语体色彩。有些属性词则在微博中经常使用,且灵活多样,前面常常可以加程度副词,体现出向性质形容词转化的趋势。由于属性词比较严谨、要求表述准确,因此,它在文学作品中的使用频率很低。

(三)在各级词汇里依次递增

在《词汇大纲》中,甲级属性词只有3个,乙级有13个,丙级有12个,丁级有33个。属性词在各级词汇中呈逐步上升趋势,等级越高属性词越多。这说明属性词对留学生来说是难度较高的。因此,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属性词应引起我们的格外重视。

综上所述,《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中的61个专有属性词的主要特征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在构词方面,以双音节偏正式复合词为主,语素词性构成则以“形+名”居多。在语法方面,通常是直接作定语,少数词语需要加“的”后再接名词,也可以用作状语,偶尔作谓语、宾语、补语;大部分都是成对出现;部分属性词在微博中体现出向性质形容词转化的趋势;除了“零星”之外,这些属性词都不能重叠。在语义方面,属性词大多表示事物的特征;它们在词典中的释义模式为“……的”;在组合上,往往搭配抽象名词或集合名词;同一语义场的词语可以同时列举;大多表示基义,很少表示陪义。在语用方面,属性词的使用频率普遍较高;多用于报刊、科技等正式语体,书面语体色彩较为浓厚;在各级词汇中呈现出依次递增的态势。还需指出的是,属性词经常游离于名词、动词、形容词之间,今后有向性质形容词演变的趋势。我们认为,鉴于属性词的学习难度较大,可以将它安排在对外汉语的中高级阶段,并在教材中予以详细的注释说明;教师在课堂教学时,也应注重讲解这一词类的特殊性以及与其他词类的区别性,以有效降低属性词的使用偏误,提高汉语词汇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Z].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

[2]国家汉语水平考试委员会办公室考试中心.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修订本)[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

[3]郑怀德,孟庆海.汉语形容词用法词典[Z].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

[4]梅家驹,竺一鸣,高蕴琦,殷鸿翔.同义词词林[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5.

[5]朱志平.汉语双音复合词属性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6]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增订六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

[7]张谊生.当代汉语区别词形容词化的功用与成因分析——以“袖珍”的功能扩展与分化为例[J].华文教学与研究, 2019,(1).

[8]符淮青.词义的分析和描写[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

[9]张志毅,张庆云.词汇语义学(第三版)[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

The Research of the Fundament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ttribute Words in

Teaching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

Xia Xiuwen

(College of International Chinese,Northeast Normal University,Changchun 130024,China)

Abstract:There are 61 prototype attribute words in Hanyu Shuiping Cihui Yu Hanzi Dengji Dagang(《漢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 On word-formation, most of which are disyllabic and modifying pattern compound words. On grammar, the most common use of the words are to be attribute, which are having a tendency to become adjective in the micro-blog. On semantics, most of the words indicat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hings, the paraphrase pattern of which in Modern Chinese Dictionary(《现代汉语词典》) are “……de(的)”, and the collocations of the attribute words are often abstract nouns or collective nouns. On pragmatics,they are often used in the written style such as newspapers and technological articles, the using frequencies are high.

Key words:attribute words;grammatic characteristics;semantic characteristics;pragmatic characteristics;teaching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

猜你喜欢

语义特征对外汉语
汉语方言“驮”字被动句的特征及其生成机制
文字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
国际汉语教学的理念方法
浅析对外汉语语法教学
浅谈现代汉语中名词作谓语现象
浅论对外汉语听力课教学热身环节中中文歌曲的应用
浅析网络用语中的新兴结构“第二最NP”
动态助词“了”、“过”的对比分析与对外汉语教学
汉语足部运动词的空间隐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