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萨克斯管作品中民族元素与现代技法的融合究

2021-01-13娄洋

艺术研究 2021年4期
关键词:民族元素萨克斯管

娄洋

摘要:萨克斯管中的现代技法与中国民族元素的融合,体现出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新时代精神,弘扬民族文化,真正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巴山夜雨》与《京味儿》这两部作品就是沿着这一方向创作的优秀作品。引进西方的作曲手法,融入中国民族元素,并加入萨克斯管现代演奏技法。本文通过对两首作品的分析与研究,让人们认识到萨克斯管作品创作与演绎中民族音乐元素与现代技法的融合对萨克斯管专业建设与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萨克斯管 民族元素 现代技法

从欧洲古典音乐到现代音乐,西方音乐艺术占据着世界文化发展的主导地位。虽然西方音乐与中国民族音乐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但音乐是可以跨越国界互通的,两者在多方面都具有共性,因而西洋音乐与民族音乐元素的融合显得更为有意义。论文从两首作品的创作与演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对萨克斯管作品中民族元素与现代技法融合进行深入探讨。

自20世纪80年代至今,我国涌现出不少优秀的萨克斯管中国作品,其主要分为原创作品与改编作品。原创作品代表,如黄安伦的《中国畅想曲第三号》、梁雷的《潇湘》、姜万通的《西北谣》等。另外,具有中国民族元素的改编作品大致分为民间歌曲改编、民族器乐曲改编、民间歌舞音乐改编、民谣旋律改编等几种类别。但众多萨克斯管中国作品中,民族音乐元素与现代演奏技法的融合,在国内都不为多见。目前国际与国内学术领域关于萨克斯管作品中中国民族音乐元素与现代技法融合的音乐形式的研究不太多,这也是我国高校萨克斯管教学工作者探究一新的学术方向。

萨克斯管独特的发声原理造就了其多变的声音色彩,使其广泛适用于古典、流行、爵士、电子等众多领域。其单簧哨片发声部分结合金属震动主体也让它有着传统乐器无可比拟的演奏技法。因此,越来越多的作曲家在创作时,尝试用萨克斯管的声音去演绎民族元素的魅力,用萨克斯管的现代技法去表现民族元素的特色。

一、《巴山夜雨

《巴山夜雨》是中国电子音乐作曲家李秋筱为萨克斯管与电子音乐创作。创作完成于2017年,并于同年在武汉编钟音乐厅由笔者首演。此曲也创新地采用双萨克斯管——中音萨克斯管/上低音萨克斯管交替演奏旋律声部的演奏形式,用萨克斯管与电子音乐的组合方式,让其更有创新性与融合性。该作品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西洋乐器易缺少中国特色,以及现代技法难融合民族元素的问题,也打开了萨克斯管创作的新思路。作品借原诗的文学内容,以山中夜缠绵之孤寂情景,喻义客思亲人之情感化。整体构建在严谨的作曲技法之上,作品通过上低音萨克斯管与中音萨克斯管切换与电子音乐结合而成。最为新颖的部分莫过于电子音乐的采样是由上低音萨克斯管声音作为电子音乐声部主元素,并结合中国民族打击乐,让整首作品既包含萨克斯管声音的色彩感,又与中国民族音乐元素完美结合。在演奏技术上,通过对萨克斯管声音的多样性与电子音乐在表现力和张力上的结合,使每个乐器都有不同程度的张扬与融合,与电子音乐互动的形式展现出来。

创作方面:在调式调性的构思设计中,作曲者采用中国传统调式与西方同名大小调、五声音阶与调式音阶融合的形式,丰富了调性与色彩,奠定了整首作品融合的基调。在电子音牙部分中,将萨克斯管演奏的声音及中国民族打击乐演奏的声音进行采样并加入混音等技术手段,从各个细节上去真正的将中西方音乐语言融合。整部作品从多方面地体现作曲家“洋为中用,中西融合”的创作理念。

演绎(演奏)方面:在萨克斯管现代演奏技法中大致包括:超高音、弹舌音、双吐音、微分音、舌颤音、吼音、循环呼吸等,在当代作品中,作曲家会通过不同技法的结合使用,以达到更好的音响效果与风格诠释。法国作曲家克里斯汀·罗巴将萨克斯管现代演奏技法完美地加入其作品当中,最为代表的一首作品《丛林》中,就加入弹舌音、循环呼吸、超高音等技法,更加生动的描绘出在从林间穿梭的画面感,精准地表现出萨克斯管声音的魅力。

《巴山夜雨》中加入萨克斯管现代演奏技法,如弹舌音滑音、和弦音、超高音等技法,此外,电子音乐中民族打击乐器音源与萨克斯管原声采样音源的共同呈现,真正体现出西洋乐器用现代手法演绎出民族的元素。

《巴山夜雨》中的萨克斯管弹舌音技巧,在记谱上用空心音符代表弹舌音技巧。在这里需要提到一点,此技巧可以通过吹气与不吹气两种方式去演绎出不同强弱与音色的弹舌音技巧。而谱例1中的弹舌音,通过演奏者大力吸住哨片,保持充足的气压,发出声音极强的弹舌音,配合上低音萨克斯管低音域去模仿出惊雷的音效。这里的弹舌音的使用充分的展现作曲家意图,用萨克斯管的现代技巧去展现出具有爆发力的音响效果。

谱例2中两处弹舌音则需要演奏者通过气息的控制,舌头吸力不需过大,发出短促,音高明显类似于小提琴拨弦的效。此处弹舌音的运用,模仿出民族打击乐中子的敲击声让听众从传统的管乐的发声音响中,感受到民族乐器的效果。此片段更好地勾勒出一幅凄美的画面感:深夜中,伴隨着规律的打更声,原诗中作者在淅淅沥沥的夜雨中,阅读着亲人的信件,强烈的思亲情绪涌上心头的唯美情境。本曲通过简洁易懂的音乐语言与现代演奏技法,描述基于现实生活的意象,还原了原诗作者的质朴的创作初衷。准确定位出作品的基调与风格,用萨克斯管现代演奏技法诠释出中国民族的音乐特点。

上述两种弹舌音技巧在与电子音乐声部呈现出的乐句陈述方式基本趋同。例如,电子音乐声部在谱例1与谱例2中都使用的萨克斯管拍打按键的音源采样作为背景。但由于两处弹舌音技巧不一样的演奏方式,让作品表现出的音响效果也截然不同。

作品中另外一种萨克斯管现代技巧滑音的使用,是本曲用现代技法与民族元素融合的又一突出特征。滑音技巧多用于弦乐演奏中,可算为弦乐演奏技法中极具代表性的演奏技巧。随着萨克斯管演奏技法的不断开发,演奏者通过口腔位置的变化与按键的配合奏出滑音技巧,通常的滑音是声音从低到高,或从高到低的变化过程,一般分为上滑、下滑音与装饰滑音。谱例4中使用的为上滑音,此处上滑音的演奏非常考验演奏者的功底,因其跨度大、强弱起伏明显的特点,大大增加演奏难度。现代技法的加入也是对本曲学术价值上的另一种提升。

在作品的初稿中,最后结尾部分(见谱例3)作曲家使用了大篇幅的32分音符将整曲推向高潮。但笔者通过对结尾部分的再度创作,加入了萨克斯管滑音技巧,将作曲家的创作意图呈现得淋漓尽致,在萨克斯管演奏技巧上去更好地将中国元素展现出来。通过排练的演练与听众意见反馈,结尾部分滑音技巧的加入,结合电子音乐中鼓的快速音符的推进,让整首作品的气势更加磅礴,情绪更加饱满,音效也更为富有冲击力。此外,滑音的无规律性与打击乐器的准确性,通过两者音响效果的对立,实现了整首作品情绪上的融合,真正体现出民族元素与现代技法融合的意义。

此外本曲另外一个现代技巧与民族元素结合的研究点则是在电子音乐采样部分,前半段通过萨克斯管拍打按键音的音源作为背景音效,营造出雨点滴答的效果。中段部分则加入民族打击乐器鼓的音源作为背景音效,好似低沉的滚雷预示着雨水的来临。含蓄地表达了万物在沉睡中渐渐萌芽的意象。最后部分则通过两种音源的结合运用,让整首作品进入高潮部分,最后以一个高亢的滑音结東整曲。“巴山夜雨”首末重复出现,令人回肠荡气。

《巴山夜雨》这部作品构思建立在民族性与现代性相互融合的基础上,从创作方面遵循西方传统作曲规律,加入中国民族元素,将中西方两种音乐语言融为一体。在演绎方面,采用现代音乐技术手段与萨克斯管现代演奏技法的结合,真正做到音乐文化中的继承与创新。

二、《京味儿》

此作品是由中国作曲家陈宇晟于2017年完成的一部高音萨克斯管与钢琴的作品,完成于2017年。在作品介绍中,作曲家通过五个乐章描绘出北京不同的五幅图画。一乐章《前门楼子》、二乐章《“胡同儿”谐谑曲》、三乐章《“摇篮曲”仲夏北海》、四乐章《庙会》、五乐章《暮色钟鼓楼》。此作品用五声调式的作曲手法结合萨克斯管多变的声音特质,演绎独具北京特色的地域音乐元素。其中不同乐章中用萨克斯管现代演奏技法去呈现出特有的音乐效果,呼应主题。此外,作品多处融入了爵士和声与律动,更好体现出了中西结合的特点。用西洋的乐器奏响中国的旋律的同时,体现出鲜明的中国风格的人文内涵。

依据作曲家对作品描述,用整首作品去描绘出北京一天的变化,用音乐去描绘出五幅有着“京味儿”的素描画。一乐章整段就以舒缓慵懒的律去勾勒出清晨中一座城市渐渐地苏醒的画面。二乐章则以轻快的旋律加入十六分音符跳音的方式去表现出上午时分整座城市恢复了生机。三乐章的风格与其名字十分契合一摇篮曲名,作者通过摇篮曲的写作手法去表现出午间小憩的安逸的画面感。四、五乐章值得一提的是,作曲家通过加入萨克斯管现代演奏技法,如:弹舌音、滑音等,演绎出夜幕来临霓虹灯下北京那绚丽多彩的夜生活。五乐章中的布鲁斯音阶的加入,让整首作品变得更加耐人尋味正如北京这座城市一样,有着中国的文化底蕴,也吸收世界的元素,既融合也创新。

《京味儿》的第二乐章,通过十六分音符的谱写,结合快板的速度,去描绘出胡同儿里小孩嬉戏大脑打朝气蓬勃的画面。在演奏谱例4这段落时,高音萨克斯管清晰的吐音与快速演绎中音域变化的统一性,对演奏者来说都是次不小的挑战。这时,使用萨克斯管双吐的演奏技法就能更好地去演绎这段音乐画面。双吐演奏技法在管乐中作为一个较为常见的演奏技法,但因萨克斯管独特的结构与发声原理,双吐在萨克斯管中运用不算特别频繁。作品对于演奏者技巧的要求,从学术角度来说,也加大了作品的学术难度。从学术性与可听性双层角度去提升了作品的层次。

在第四乐章的萨克斯管部分,作者摒弃了以往大多数作品偏重技巧性的倾向,运用许多新颖、独特的萨克斯管现代演奏技法。首先,作曲家就将萨克斯管弹舌音技巧巧妙的融入其中。此处用弹舌音演奏第四拍,为了更好地描绘出庙会中,敲锣打鼓的音效,让人仿佛置身于嘈杂喧闹的庙会游园中。谱例5中170小节的弹舌音,因高音萨克斯管的发声特殊性,此处的弹舌音需要演奏者舌头吸附哨片更多,发出更清脆的击声,更好的还原出意境。

其次是运用了“滑音”的演奏技法(见谱例6第180小节),作曲家通过乐章结尾处运用上滑音的演奏技法,将整个乐章推向最高潮的同时,也更加考验演奏者的功底,既平稳且快速的将音上滑至最高音域。此处的滑音技巧不仅将音乐意境更好的呈现出来,从技巧层面给作品增加了学术性。使音乐生一种悠远、深邃的意境,更好地将音乐走向衔接进入下一小节的Rubato的速度中。

通过两首作品的探析,发现同一演奏技法在不同风格的音乐中,需要做出不一样的音效。如弹舌音在作品《巴山夜雨》与《京味儿》中,因乐器调性的不同,音乐意境与风格的异,使其最终演奏时的演奏方式会有异同。这也是音乐演奏中魅力之处,同一技巧在不同之处有着不同的演奏方式,或不同的演奏者对同一技巧有这不同的理解。此外,近代的萨克斯管作品演奏技法中体现出的大量独特创新的现代演奏技法,特别是弹舌音、滑音的运用、中国民族元素的使用、自由即兴演奏等极大拓展了萨克斯管演奏的新技法,为现代萨克斯管作品的创作与演奏技巧的发展开拓了新的课题和途径。

当今全球化时代背景下,东西方文化的交流、碰撞与融合成为时代的趋势。萨克斯管作为西洋乐器进入我国,并被各大高校作为专业学科去发展,也体现了两种教育理念和两种文化的碰撞与融合。作为一名高校萨克斯管教学者,要借鉴和吸收外国先进的教学方式为我所用。在萨克斯管作品的创作中,必须植根于中国文化的士壤中,与中国民族的音乐元素更好地融合,オ能让中国的文化通过西方的“语言”传播到更远的地方,民族的才是世界的。真正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这不仅是中国萨克斯艺术发展的需要,也是中国对世界萨克斯艺术发展做出的特殊贡献。

参考文献

[1]熊康.浅析萨克斯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J].戏刷之家,2016(13)

[2]朱丹.中国萨克斯管音乐创作现象简论[J].教育教学论坛,2015(7)

[3]刘焱.论萨克斯的多元艺术属性与艺术价值[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13(3)

[4]王恒.论演奏者对萨克斯管音色的控制与掌握[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11(2)

猜你喜欢

民族元素萨克斯管
形态与层次在多声部写作中的运用——以我的萨克斯管四重奏《八段锦》为例
萨克斯管在民乐队中的运用
萨克斯管在演奏过程中的音色控制
我国萨克斯管未来的发展思索
探究演奏者对萨克斯管音色的控制与掌握
浅析艺术设计中民俗元素的应用
民族元素在文创产品中运用的教学改革
艺术设计教学中民族元素的引入及渗透
动态视觉传达设计中民族元素的具体应用
融入民族元素的《创意化妆》课程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