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时代高校古筝教学现存问题及对策

2021-01-12刘溪

大观 2021年11期
关键词:古筝教学互联网技术

摘 要:传统的古筝艺术在时代变迁、人类文明不断进步的过程中,逐步发展和创新。当下,古筝学习热潮持续升温。在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的当代社会,学习古筝已逐步成为人们追求艺术的重要方式。但是,传统的古筝教学方式已经不再适用于当下的古筝教学现状,古筝教学存在的问题逐渐凸显出来,目前很多高校的古筝教学出现了困难。基于此,探析古筝教学现存问题及原因,探讨如何在古筝教学过程中合理运用互联网技术,以提高古筝教学质量。

关键词:古筝教学;互联网技术;古筝艺术

注:本文系邵阳学院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流行筝乐在高校古筝教学中的实践与应用”(2018JG22)研究成果。

当下,国民生活条件逐渐优化,除了古筝专业的学生对古筝进行学习以外,很多学生出于兴趣开始学习古筝乐器,这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古筝乐曲的知名度,但这些学生的年龄不同,学习古筝的天赋和基础也有很大出入[1]。基于此,在古筝教学过程中需要合理应用互联网技术,提高古筝教学质量,从而让古筝乐器代表中国传统民族乐器继续发散光芒。

一、古筝教学现存问题及原因探析

古筝是我国传统民族乐器,凭借其独特的演奏方式和优良的音色,吸引了大量学生参与古筝学习[2]。学习古筝演奏可以提升学习者的音乐创作水平,同时通过对古筝乐器的学习,学习者能更好地理解音乐的特性,通过对音乐的理解来陶冶情操,起到修身养性的作用。因此,学习古筝乐器成为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的追求,对古筝教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下,传统的古筝乐器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并且追捧,古筝学习热潮持续升温。但吸引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古筝教学活动的同时,古筝教学活动在实践过程中也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

(一)高校古筝教学专业教师相对不足

尽管当下人们可以通过互联网接触到各种各样的音乐表现形式,但是想要系统地了解一种乐器,单纯依靠网上零散的教学片段进行学习是远远不够的,仍然需要进行系统的学习。与此同时,通过互联网平台,更多的人了解到传统音乐的魅力,在现代快节奏的生活中,年轻人有很多渠道体验到传统乐器带来的美妙旋律。以古筝为例,很多年轻人通过互联网了解到古筝这种乐器,不仅被古筝的独特演奏方式所吸引,同时也陶醉在古筝的音调旋律中[3]。因此,很多年轻人选择进入高校学习古筝课程,这就导致高校教学活动中教师数量和学生数量不平衡,出现教师资源紧缺的问题。部分学校为了满足学生的古筝学习需求,降低了古筝专业教师的招聘门槛,导致聘请来的古筝教师专业能力不够,不能在古筝教学活动中很好地发挥作用。

(二)目前的古筝教学方式与互联网教学模式不匹配

当下,很多非古筝专业的学生在进行古筝学习时,往往将其当作兴趣进行培养,并非作为专业主修;但同时古筝专业的学生又以古筝相关内容的学习为必修课程。部分高校在对不同的学生群体进行教学时,不能及时切换教学方式,无法做到根据不同的学生群体采用合适的教学模式,从古筝基础知识的讲授到演奏技巧的训练,都只能根据古筝专业的传统教学方式进行授课,这种固定式的授课模式被无数次照搬,使得古筝教学日渐模式化[4]。这样的教学模式,并不能适应当下大部分年轻人出于兴趣进行古筝学习的现实情况,甚至对于专业学习古筝的学生来说,也并不是完美的教学模式。因此,在古筝教学活动中融入互联网技术是非常有必要的,在互联网时代,学生在学习古筝时更重要的是学习古筝演奏中所体现的文化情感,因此在进行古筝教学活动时,教师应注重学生的外在表现,要让学生感受到古筝乐器学习的快乐,引导学生体会古筝演奏者所表达的思想情感,将古筝教学融入更多的新鲜元素。

(三)过于重视古筝乐理教学,忽略了文化内涵

在进行古筝教学时,古筝乐理以及一些基础的理论知识学习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当下部分高校过分强调乐理教学,一味强调理论知识,忽略了古筝乐器的文化内涵教学,这并不符合互联网时代的古筝教学理念。很多年轻人选择学习古筝乐器,往往是因为古筝蕴含了值得被传承与发扬的丰富文化内涵,在进行古筝乐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能体会到古筝独特的艺术魅力,与之产生情感共鸣。因此,如果单纯将古筝作为传统乐器进行演奏,忽略了乐器中承载的传统文化思想和文化内涵,一定程度上来说违背了年轻人学习古筝的初心,也没有实现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因此,目前古筝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不仅仅是过于重视乐理知识教学,对文化内涵的忽略也影响了学生学习古筝的主动性,甚至失去了以古筝为载体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机会,同时,学生学习古筝的效果也大打折扣。

二、高校古筝教学现存问题的解决策略

利用互联网技术来进行古筝教学,可以有效地解决古筝教学现存的多种问题。尽管古筝作为一种历史悠久的乐器,承载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但是现阶段由于古筝教学面向的群体大多是年轻人,因此在古筝教学过程中要适当融入一些新鲜元素。将互联网技术应用到古筝教学中,不仅可以解决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还可以提高古筝教学质量,推动古筝文化的发展。

(一)采用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的教学模式

在古筝教学中应用互联网技术,可以根据不同学生的现实情况,采用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的教学模式,实现因材施教,为不同的学生提供不同的教学服务。教师可以将古筝教学的对象进行更详细的划分,将专业学习古筝的学生和将古筝作为兴趣爱好的学生进行区分,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学习目标制定符合实际情况的教学计划,在保证所有学生都能进行一定的古筝基础知识学习的基础上,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学习目标,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这样可以更好地应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比如,对于以古筝学习來陶冶情操的学生来说,教师可以为其安排古筝历史学习或者古筝音乐鉴赏等课程,尽量减少乐理知识课程的安排,以便有针对性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二)构建互联网古筝教学和学习交流平台。

目前,互联网技术日新月异,很多古筝爱好者喜欢在网上分享自己学习古筝的动态,享受利用互联网来展示自己的机会,同时也喜欢通过互联网获取学习信息。很多年轻人学习古筝乐器,往往是出于兴趣爱好,因此他们迫切希望能够有一个展示自己学习成果的平台。互联网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展示平台,通过互联网可以搜集古筝的教学视频,不仅方便学生自行下载,还为学生之间进行交流,提供了很好的交流平台。目前,很多高校在进行古筝教学时存在师资不足的问题,高校可以借助互联网,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古筝教学视频,也可以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安排不同的教学课程,借助互联网实现远程教学。通过互联网平台,教师可以突破时间、地点的限制进行在线教学,也可以通过互联网平台让学生在论坛上发布自己学习古筝的视频,让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可以促使学生相互学习,共同提升古筝技艺,也可以使学生养成独特的音乐学习习惯。

(三)挖掘网络教学资源,传授古筝相关艺术和文化思想

古筝之所以对互联网时代下的大学生展现出巨大的魅力,得益于其与中国传统文化千丝万缕的联系。学生学习古筝的目的绝不仅仅是习得一定的演奏技能,而是希望通过学习古筝,在文化和艺术修养方面达到更高境界。因此,教师应充分挖掘网络上丰富的教学资源,满足学生更深层次的学习需求,抓住这一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契机,传播古筝相关的音乐艺术和文化思想。例如通过互联网搜集整理历代古筝大师的事迹、作品等,将之应用于课堂教学中。

综上所述,在古筝教学中引入互联网技术,不仅能促进学生对古筝乐器的学习,而且方便了古筝在年轻人群体中的传播。在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下,将互联网技术融入古筝教学,是提升古筝教学质量的重要措施。

参考文献:

[1]杨媛.互联网时代下关于高校古筝教学现存问题及完善对策探究[J].北方音乐,2019(13):145,147.

[2]朱蓉.“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古筝教学创新探索[J].文艺生活(下旬刊),2019(11):212.

[3]贾岩.“互联网+”背景下中国传统艺术教育的发展路径:以古筝为例[J].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21(1):123-128.

[4]刀巾兀.润扬古筝:“互联网+”模式下迅速崛起的民族乐器品牌[J].乐器,2020(8):94-95.

作者简介:

刘溪,邵阳学院音乐舞蹈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古筝教学。

猜你喜欢

古筝教学互联网技术
探析高校古筝教学的创新与有效性提升对策
探析高校古筝教学的创新与有效性提升对策
探析高校古筝教学的创新与有效性提升对策
浅谈互联网+职务犯罪预防工作
传播学门外的互联网技术反思:《Daedalus》互联网专辑剖析
网络时代大学生信仰教育问题探析
互联网技术在广播电视领域的应用与探究
手机银行发展过程中的相关问题研究
基于在线教育的大数据研究
论古筝教学中“音乐”与“技术”的交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