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赤峰市红色档案教育资源及其开发利用

2021-01-12郭晓文

关键词:赤峰市开发利用

郭晓文

摘 要:红色资源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革命和建设中形成的,能够体现中国共产党和人民群众崇高革命精神的先进的文化资源。本文介绍了赤峰市红色档案资源概况,并对其多元价值进行了分析,在研究赤峰市红色档案教育资源开发利用的意义及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有效的开发利用的思路和路径,希望能够促进赤峰市红色档案资源的统一管理及有效的开发利用。

关键词:赤峰市;红色档案教育资源;开发利用

中图分类号:G27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21)12-0040-04

一、引言

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强调,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让信仰之火熊熊不息,让红色基因融入血脉,让红色精神激发力量”[1]。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挖掘红色资源的多元价值,把握其内涵,发挥其引领时代的作用,对于促进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赤峰市红色档案教育资源丰富,结合党史学习教育,作者走访了赤峰市的档案馆、图书馆、电视台,实地考察了赤峰市红色路线及红色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寻访赤峰市红色档案馆藏资源,了解赤峰市的革命和建设的历史、历史人物、事迹、事件,从文献和资料中对赤峰市红色档案教育资源进行分析研究。

二、赤峰市红色档案教育资源概况

红色资源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革命和建设中形成的,能够体现中国共产党和人民群众崇高革命精神的先进的文化资源。红色资源分为物质形态的红色资源和非物质形态的红色资源,物质形态的红色资源主要指革命时期遗留下来的遗物、遗迹、遗址等历史遗存以及后来修建的纪念碑、纪念馆、纪念堂等。非物质形态的红色资源主要包括革命精神、革命文献、革命事迹、革命作品、革命事件等等[2]。本文中的红色档案教育资源主要包括革命和建设时期的珍贵的红色档案及物质形态和非物质形态的红色资源。

赤峰市非物质形态的红色档案资源以文献、史料、实物、图片资料等为主,主要散存于档案馆、博物馆、图书馆、纪念馆、党史研究机构等单位。调研了解到市委党史办、市政协文史委、旗县区党史办、老促会等党史研究部门出版发行了《中国共产党赤峰地方史》《热河革命史稿》《承宽宁平抗日斗争回忆录》《韩麟符文集》《宁城革命老区史》等近60部党史著作;市委党史办协调各部门及旗县区拍摄了《红色足迹》《塞上风云》《革命烈士—刘自明》等10余部60多集党史专题片[3];同时查找到部分遗存的报纸图片,如1947年《西满日报》,头版头条报道了赤峰解放的消息。《群众日报》冀察热辽中央分局机关报,1947年7月,《冀热辽日报》改为《群众日报》,先后在赤峰市区、喀喇沁旗和宁城县等地出版,1949年初迁至承德出版;在文献资料《中国共产党赤峰地方史1919—1949年》中了解到,解放战争时期,冀察热辽区地委以上的党报共有九家,曾办在赤峰地区范围内的有六家:《群众日报》《大众报》《民声报》《群声报》《热中报》和《牧农报》。六家党报在赤峰地区形成了强大的舆论宣传网,对于发动群众,支援战争,巩固赤峰解放区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4]。

另外作者还查阅了《冀热辽烽火》《赤峰军事志》《松山区军事志》《中国共产党赤峰地方史》《碧血丹心》《内蒙古百年大事回眸》等文献资料,这些文献资料记录了中国共产党领导蒙汉各族人民在赤峰地区的革命斗争并取得胜利的辉煌历程,记录了革命先辈们为赤峰地区民族解放事业所建立的丰功伟绩,也记录了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和正确解决民族问题的光辉业绩。

赤峰革命史上出现的英雄人物不胜枚举,有王逸伦、和子章、高桥,还有董存瑞式战斗英雄徐汉林、花木兰式战斗英雄郭俊卿、孤胆英雄尹振才、传奇英雄马春雨等,他们为人民的解放事业贡献了一切,为赤峰大地增添了光辉,其英名将永远镌刻在各族人民心中[5]。

赤峰市物质形态的红色资源也非常丰富,主要分布在市区和各旗县区。近年来,赤峰市政府及党史研究部门、相关部门开展了革命遗址普查工作并取得了丰硕成果。2010年共确定遗址遗迹300多处,其中机构旧址39处,如冀热辽中央分局遗址、热河省人民政府驻地旧址等;战斗遗址40余处,如古山战斗遗址、四道沟梁阻击战遗址等;领导人故居10处,如韩麟符出生地遗址、王逸伦故居旧址等;烈士墓34处,如大营子烈士墓、李浩然烈士墓等;纪念设施65处,如柴胡栏子烈士陵园、高桥烈士纪念碑、南山烈士陵园等;事件遗址37处,如下井惨案遗址、陈子实烈士牺牲地遗址等;其它遗址19处,如小梁子“集家并村遗址”、四家子“聂耳慰问义勇军遗址”等[6]。

三、赤峰市红色档案教育资源的价值分析

(一)历史与政治价值

红色资源是历史的记忆也是政治记忆,它记录了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的必然,也记录了各地区各民族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和建设历程以及形成的红色精神、继承的优良传统等。开发利用好红色资源,可以更好地传播政治意识、引导政治行为,培养政治人格,营造和谐稳定的政治环境[7]。习总书记曾多次强调“不断增进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可見红色资源在增强人民的政治认同感,巩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方面意义重大。历史是一面镜子,无论我们走多远,都不能忘记来时的路,不能忘记历史,不能忘记初心。

赤峰地区的红色资源是中国共产党领导赤峰地区各族人民进行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见证,是各族人民携手革命、团结奋斗、和谐交往的记录,是民族团结教育的宝贵资源。开发利用好赤峰市的红色资源对促进民族团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全面掌握和分析赤峰市革命和建设的史实,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二)社会与文化价值

中华民族在其长期发展历程中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优秀文化,而赤峰这片神奇的土地则是华夏北方古文明的摇篮,这里有“华夏第一村”“中华第一龙”,也产生过早商文化、东胡青铜文化、兴隆洼文化、红山文化、富河文化、小河沿文化、夏家店文化,另外这里还是商朝祖先的故乡,契丹王朝的发祥地[8]。在革命战争时期,赤峰涌现出的革命人物、革命事件等形成了赤峰独特的红色文化,它与赤峰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一样具有重要的社会文化价值。

红色文化是重要的文化资源,具有中国风格、中国特色,是一种新的文化形态,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先进文化相结合的产物,是一个伟大时代及其精神的丰碑,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弘扬红色文化,有利于培养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

红色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一致的理论内涵,具有凝聚人心,激发情感,彰显时代价值的作用,可以利用红色文化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理想信念教育、优良传统教育。红色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生动教材,开发利用好红色资源的文化价值可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建设。

(三)精神与教育价值

习近平总书记说,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唯有精神上站得住、站得稳,一个民族才能在历史洪流中屹立不倒、挺立潮头[9]。红色资源作为优良传统和革命精神的记录,始终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华民族百折不挠、勇往直前、奋发图强的巨大精神动力。赤峰的革命和建设时期的历史留给我们的精神价值同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一起,伴随着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光辉历程[10],是党在前进道路上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不断夺取胜利的强大精神资源,党员干部可以用以滋养初心、淬炼灵魂,可以从中汲取信仰的力量、查找党性的差距、校准前进的方向[11]。将这些红色的革命精神带到课堂,把中国共产党革命和建设的历史与地方革命和建设的历史、地方史有机结合起来,构筑一个完整的红色资源教育体系,培植民族精神,塑造人格,引领和充实校园文化。作为新时代的青年要了解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和建设史,走进红色主题博物馆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要弘扬中国精神,担当时代使命,树立与中国梦同心同向的理想信念,修身立德,开拓创新,永久奋斗。

(四)旅游与经济价值

红色资源具有重要的旅游价值,被人们称为红色旅游。红色旅游是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新形式,它寓教于游,寓游于教,是贴近历史和生活的大课堂。红色旅游不仅是革命精神的实践之旅,也是推动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是革命传统教育观念和旅游产业观念与时俱进的结合,既是观念的创新,也是产业的创新。国家旅游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8年全国红色旅游人数达13.24亿人次,平均每个中国人去过一次红色旅游景点。党的十六大提出大力扶持对重要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扶持老少边穷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的文化发展,其重要目的就是建设和巩固社会主义思想文化阵地[12]。在红色旅游发展过程中,可以在保护红色资源的同时不断创新旅游项目,突出地方特色,打造红色旅游品牌,丰富旅游资源。红色旅游的发展可以将精神财富转化为社会财富,有效地实现社会效益同经济效益的有机结合。

四、赤峰市红色档案资源的开发利用

(一)赤峰市红色档案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

1.制度体系欠缺,宣传力度不够

赤峰市红色档案资源开发利用缺乏完善的制度,没有红色资源保护方面的规范性文件和相关法规,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开发利用工作,合理使用也受到一定的影响。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政府和媒体对红色资源、红色文化的宣传力度不够,推介活动少,互联互动效果较差,各部门缺少沟通和互动,导致文旅融合程度不深,产业融合效应不强,社会关注度和影响力难以提高。

2.缺少系统性、综合性的研究和挖掘,价值功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赤峰市红色资源的开发利用还只停留于表面,缺乏精神层面的深层次的挖掘,如有些红色故事被埋没;有些史料不完整;一些红色资源只有故事而没有承载故事的实物载体;口述档案的征集和开发也基本处于空白状态。红色资源的价值功能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例如,红色资源的教育功能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还没有真正发挥作用,还没有将红色资源所蕴含的精神品质、理想信念等红色基因充分利用到思想政治教学中去,两者的融合发展存在欠缺;在提高教学质量方面和对青少年价值导向的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

3.赤峰市红色资源整合共享力度不够

在调研中了解到,赤峰市的红色档案资源分布在各旗县区,不同的区域性增加了整合共享的难度,以单体形式的对外开放将影响红色旅游目的地的聚集效应。在查阅文献资料时发现,有些文献在旗县图书馆,网上可以查到相关信息却没有相关的电子书目。另外红色资源不能很好地与当地自然资源、风土人情相结合,也削弱了其经济利用价值。

4.专业人才紧缺,技术手段落后

赤峰市红色档案资源缺乏专业的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管理人员多为半路出家,缺乏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和技术,创新发展能力不足,无法彰显红色档案资源的多元价值。调研发现,赤峰市红色资源展陈形式相对单调,主要停留在参观和简单的图片、物品展示阶段,内容雷同,缺乏新意,也缺少参与效应和吸引力。目前赤峰市的红色档案资源只有简单的复制技术,红色景点所运用的技术方法也不够与时俱进,缺少高科技手段,吸引力较弱,引领和导向作用不能充分发挥。

(二)赤峰市红色档案教育资源开发利用的思路与路径

1.政府、社会多方联動,加强区域合作,科学规划,统筹推进,协调发展

相关部门制定规范的纲要或政策,明确红色资源传承发展的方向,以政府引导为主,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建立协调机制,统筹规划,相互配合,加大宣传力度和营销手段,提高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充分发挥周边旅游城市的资源优势及特色,加强区域间的合作开发,实现与周边旅游城市的对接,在相互尊重的前提下,科学统一规划,形成合作互动、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的格局;在合作发展过程中,充分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引导和鼓励各地的旅游投资者共同进行开发建设,在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实现科学合理的共筑共建活动[13]。

2.丰富红色旅游内涵,规范红色旅游产业格局,加大红色文化产品开发力度

坚持科学管理、严格保护、合理开发、永续利用的原则,把握内涵与形式、旅游与文化、教育与娱乐的有机结合,充分挖掘和展示红色资源,突出红色氛围,强调红色主题,使红色教育资源具有更丰富的传播形式;结合自然景观把红色资源与綠色资源相融合,综合开发红色旅游、生态旅游及休闲旅游等,进行多种旅游资源整合开发;利用地域特色文化,把红色资源与本地的历史文化相融合,彰显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文化自信;大力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红色旅游产品,充分利用本地的农特产品,添加“红色”元素,对民族民间文化遗产和传统手工技艺进行综合开发利用,提升旅游品位,增加旅游收入,打造特色红色旅游品牌,并以此带动全域旅游发展,形成红色旅游发展的大格局。

3.建立红色资源信息系统和保护体系,培养高素质专业人才队伍

可以建立数据库,形成赤峰市红色档案资源信息系统,将红色资源数字化,在平台上实现共享,档案文献可以共享,实体档案也可以以文字、图片、视频等方式共享,将全市红色资源纳入网络系统统一管理;出台红色资源保护总体规划,红色资源的维护、修缮、拆迁要遵循文物保护的原则,对红色资源分类定级,积极保护,合理开发,开发与保护相协调,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发展;要多渠道多层次培养和引进相关的学术型及专业型人才,完善和健全现有的人才机制,为相关的专业人才创建更好的发展平台,提升深层次研究和挖掘能力,使红色资源的开发利用与时俱进。

4.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红色资源与高新技术的融合

完善红色景区及周边基础设施建设,进行集中升级改造,坚持系统思维,整合交通资源,提升接待能力,提高接待档次,科学规划旅游专线,缩短景区间的旅行距离,进一步完善红色景区内部相关配套服务功能,要以游客的需求为导向,为当地居民和外来游客提供舒适、方便的生活和旅游环境,构建科学完善的红色旅游资源和服务体系;红色景点所运用的技术方法要与时俱进,增大科技投入,让网络、自媒体和各类终端成为红色记忆的重要载体,可以通过新技术突破时空局限,体验革命历史的真实场景。

五、小结

总的来说,红色资源是一种不可再生资源,它拥有丰富的教育价值、历史价值、经济价值及政治价值。深入研究挖掘赤峰市的红色资源,不断吸收红色资源的内涵精华,探索红色资源所蕴含的多元价值,在新时代、新的发展契机之下,打破传统思维束缚,把握时代脉搏,使其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相结合,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相结合,让红色资源发挥更加重要的时代价值。

参考文献:

〔1〕〔2〕李纪岩,杨伟丽.红色文化资源的价值意蕴[N].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12-09(006).

〔3〕〔6〕李福临.关于我市红色文化资源保护传承运用的调研考察报告[Z](内部资料).2020.5-7.

〔4〕〔5〕李学玉,孟兆军.中国共产党赤峰地方史1919-1949年[M].深圳:亚太新闻出版社,2002.200-204, 209-211.

〔7〕刘晶晶,韩建伟,赵琳捷.论红色文化的时代价值[J].现代职业教育,2020(39):102-103.

〔8〕赤峰军事志[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2.序1.

〔9〕习近平.论中国共产党历史[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1.41.

〔10〕习近平.弘扬“红船精神”走进时代前列[N].光明日报,2005-06-21(001).

〔11〕习近平.论中国共产党历史[M].中央文献出版社,2020.39-40.

〔12〕旅游资讯.红色旅游的意义[EB/01].https://m.cncn.com/lxs/48940/n647742.2019-07-06/2021-10-15.

〔13〕熊继红,张新.论中部五省区域旅游合作现实基础和基本途径[J].商场现代化,2007(11):209-210.

(责任编辑 赛汉其其格)

Red Archives Education Resources and Its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in Chifeng City

GUO Xiao-wen

(Chifeng University, Chifeng 024000, China)

Abstract: Red resources are advanced cultural resources formed by the people of all ethnic groups under the leadership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in revolution and construction.which can reflect the lofty revolutionary spirit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and the people.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general situation of red archives resources in Chifeng City,analyzes its multiple values,and puts forward a series of effectiv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ideas and paths based on the study of the significance and existing problems of th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red archives educational resources in Chifeng City,hoping to promote the unified management and effectiv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red archives resources in Chifeng City.

Keywords: Chifeng City; Red Archives Education Resources;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猜你喜欢

赤峰市开发利用
赤峰市大力发展林业专业合作社
赤峰市敖汉旗韩家窝铺辽代壁画墓发掘简报
赤峰市通联站站长——刘国良
新时期高校足球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研究
审计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的审计成果利用探析
天台县忍冬科野生观赏植物资源及开发利用
云南食用花卉开发利用浅析
档案的开发利用在供电公司全面管理中的作用
萦环回绕 气韵生动
赤峰市保护地黄瓜主要病害的无公害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