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读书不觉已“夏末”,书卷多情似故人

2021-01-12李珺珺

语文周报·教研版 2021年52期
关键词:思维力习题课导学

李珺珺

本来抱着完成任务的心态来阅读房超平老师的《思维第一:全面提升学习力》这本书,但是看序言的时候才发现如遇故人,这不是一本成功学,而是一本为教师量身定制的,教我们如何更好地在课堂上培养下一代的方法论。带着这份故友相见的热情,我认真研读了这本书。

翻开书,其中“为思维力插上腾飞的翅膀:思维导学的魅力”这个标题引起了我的兴趣,再往下看,第6页“思维力是学习力的基础和关键”中有这么一句话“学习的外动力越强,内动力就越弱”,这让我思考:外动力在实际教学中表现为哪些因素?于是,我就上网搜索了房老师的《思维导学:实现享学慧学的有效途径》以及其他资料,了解了来自外界的刺激、分数、压力、利益等都是外动力。内动力主要来自学生内在的对学习和思维的驱动力。这两者中,学习的外在动力很难持久,也不会引发强烈的学习兴趣和愿望。而当下的各个阶段的教学实践中,依靠分数、排名以及奖励等外在动力刺激学生学习的做法非常普遍,这或许是引起学生厌学的原因之一,对此我深有触动。曾经有个学生,考入高中时成绩非常优秀,但踏入高中后,上课不仅不听,还扰乱课堂秩序。我利用早上的辅导时间,找到他,苦口婆心劝告,从当下谈到将来,从个人理想聊到家庭希望,但是他最终在高二退學了。在楼梯碰到他兴高采烈地提着行李,看到我高兴又激动地大声喊:“老师好!”“你干吗去?快上课了。”我惊讶地问。“老师,我退学了,我总算要走了。”看我一脸不解,他絮絮叨叨地说:“我爸妈说考上高中任务就完成了。我已经完成了他们布置的任务,我在这学习已经没有意义了,我要干点别的我想干的事。”这个孩子在学生学习现状图解中应属于“希望寄托”导致“外界压力过大”,从而“不想学”,所以一直在逃离。家长和老师都可能是外动力的提供者,“期望总在水涨船高,永无止境”。

房老师还提出,好的习题课,解决一个问题就够了。我平时讲习题课,不知道如何“减负”,其实想想,我们的习题本身就是教研组根据学生本阶段实际情况筛选或设计的关键问题,讲清关键就是“减负”的关键。对于这个关键问题,房老师说一定要“胖”,胖在何处?他提出了五个方面:强化思维加工、激发探究欲望、抓住内容实质、培养辩证思维、鼓励批判性思维。读到这里,结合我们平时教学,我给补充了一个“跨学科思维”,大学科思维下,处处能看到学科间的融会贯通,例如限时练小说阅读《躺在草坪上的姑娘》,“文中三处画线句子,分别体现了姑娘怎样的推理方式?请结合语境简要分析。”这三处推理方式恰恰是政治正在学习的假言推理;又如某次期中考试题的论述类文本涉及“生物学的基因知识”,2020年的新高考,一上来论述类考的就是历史地理学;历史题往往会涉及文言,语文功底强的自然有优势……我的想法房老师在第五章第五部分更详尽明确地进行了阐释,这就是用多学科知识解释现象,实际这也在告诉我们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才,社会需要知识多样化的人才。本书第五章对我们当下的教学指导意义重大,其中第八部分“牵强附会的联系,让学习味同嚼蜡”,统编版教材强调要单元整合学习,找到不同篇目的内在联系,房老师举了一些反面的学习无效例子,我再举一些有效的例子:在学习《孔雀东南飞》《氓》这两篇文章时,我们的设计问题是“这两位美丽的女子,如果跨越时空相遇,你会设计怎样的一个场景……”学到《阿Q正传》《边城》时,我们的设计问题是“两位文学巨匠的偶遇设想,1935年,上海,鲁迅与沈从文面对面喝下午茶,双方将如何评价对方作品对当时中国的疗效?”……除了这些,我们的单元整合教学中每个问题都是老师们集思广益、精心设置的有效的“胖问题”。

随着不断地阅读学习,我越来越佩服书中的智慧,“读书可以让人保持思想活力,让人得到智慧启发,让人滋养浩然之气”。我想说,读书,让教师有力量!读书,让美丽的学校充满生机!

猜你喜欢

思维力习题课导学
再谈小学语文教学中思维力的培养
巧用一题多变提高地理习题课教学的有效性
差错是习题课的有效资源
测一测你的思维力
我是小导游
如何上好化学习题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