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数学教学渗透生活元素的实践探索

2021-01-11汤朝亚

广西教育·B版 2021年9期
关键词:中职数学实践探索

【摘 要】本文论述中职数学渗透生活元素的实践策略,提出在教材与生活对接中整合教学资源、在知识与生活融合中建立教学方案、在课堂与生活渗透中形成教学实践等教学建议,以期使数学教学与学生生活形成多点对接。

【关键词】中职数学 生活渗透 实践探索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1)34-0134-02

数学与生活关系密切,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对接生活展开数学教学,能够创设更多实践性学习契机,促进学生学科认知的内化。中职数学教学渗透生活元素时,教师要注意选择合适的对接点,确保教学进程顺利推进。从教材到生活、从知识到生活、从课堂到生活,不同的教学渗透探索都能产生丰富的渗透契机、找到更多生活元素。教师要做好教学设计和教学组织,在教学实践操作中使学生建立学科认知基础。

一、在教材与生活对接中整合教学资源

中职数学有相对固定的教材和教学内容,教师在进行内容筛选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生活认知基础,以提高教学设计的适配性。教师要有开拓意识,借助更多信息渠道搜集生活化的教学内容。

(一)筛选教材教学资源

在进行数学教学与生活对接设计时,教师要深入分析教材内容,对涉及生活方面的元素进行整合,在教学设计中进行对应呈现。中职学生的数学学力基础存在较大差距,教师对此需要有更精准的调查,对学生学习认知基础有客观评价,以便推出更合适的教学方案,促使学生顺利展开学习对接,在多重对接操作中建立融合性认知。

如在教学苏教版中职数学第二册《复数的概念》时,教师对复数概念进行解读,引导学生对复数进行分类,然后指导学生对复数应用情况进行深入探索。学生结合生活实践认知展开思考和讨论。教师给予提示:“在力学、电学中,复数都有广泛应用,关键要掌握其扩充过程和规律,运用类比的方式,建立复数集,这样才能正确掌握复数应用要领。”学生对教材内容展开对应阅读,在实践探索中找到学习契机。数学学科各部分内容的难度系数不同,教师要做好筛选处理,针对学生的学情做出对应设计,让更多学生顺利进入学习探索环节,在充分酝酿交流中达成学习共识。学生拥有不少素材信息,教师要进行客观分析,为学生提供生活对接机会,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和思考中建立学科能力。

(二)搜集生活数学资源

教师借助多种信息渠道搜集生活素材,为学科教学形成材料支持,能够给学生提供更多体验的机会。教辅材料、校本课程、网络平台等,都能够提供一些生活数学内容和案例,教师借助这些渠道展开素材搜集,对相关信息进行整合,可以给学生提供更直观的学习契机,让学生在具体体验感知中建立学科综合能力。

学生对生活化的数学学习有浓厚的兴趣,教师在具体组织时要做好对应设计,组织学生结合生活积累开展数学学习,让学生自然建立学科认知基础。如在教学《两点间距离公式》时,教师借助几何方式展开证明,解答两点间距离问题,特别是公式推导过程,这是教学的重点目标。教师先列出直角坐标系,用坐标表示相关矢量,然后运用代数法进行运算,将代数渗透到几何之中,完成公式的推导。学生对教师的讲解展开对应梳理,很快就找到清晰的操作路径。此外,学生对数形结合比较熟悉,在生活中也有应用和体验,说明教师的教学设计对接了学生的生活认知,其教学组织效果较好。学生对两点间距离的认知还停留在原有的空间位置上,如何借助代数几何渗透性操作进行推演,是教师要重点解决的问题。从教师的教学设计和组织效果可以看出,学生都能顺利展开深度思考,其学习体验也丰富起来,说明教师的教学设计是比较合理的。

二、在知识与生活融合中建立教学方案

数学知识与生活认知有较多对接点,教师在学科教学中,要鼓励学生整合知识,为教学对接创造条件。数学实验与学生生活操作的自然融合,能够带来丰富的学习动机,教师要做好对应设计。

(一)借助知识展开过渡

在中职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关注学生知识的传授,为学生提供学习数学的基本技能和方法,为生活数学元素渗透创造基本条件。数学知识与生活融合的机会很多,教师要做好对接处理,为学生提供更多学习启示,让学生在主动体验中建立融合认知。生活中有太多数学元素,学生占有的数学信息资源也比较丰富,教师要做出必要的指导和组织,让数学教学顺利展开。

学生有一定的旧知积累,教师在进行具体设计时,要对学生的旧知进行调查,这样可以形成自然启动。如在教学《函数的基本概念》时,教师先利用生活案例进行推导,对函数的概念进行解读,然后要求学生列举生活中与函数相关的例子。学生对函数有一定的认知,自然能够积极应对。在展示环节,教师鼓励学生主动进行介绍。有学生说:“今天的天气变化就可以用函数表示。在时间推移过程中,天气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形成了自变量x和因变量y。”也有学生列举:“我们都做过心电图,这是较为典型的函数图形,如果用x表示时间,y表示心脏部位的生物电流,便得出了两个变量,这样就可以得出它们的函数关系,y是x的函数。”教师对学生列举的案例进行专业解读和评价,并给出纠正建议。这样教学教师让学生列举生活函数案例,为学生对接生活创造条件。学生对这样的學习比较有感觉,自然能够快速做出回应,将学习推向高潮。

(二)推出数学实验教程

数学实验与学生生活有较强的对接性,教师要做好教学设计和组织,要求学生借助生活条件展开数学实验操作,给学生带来更多学习启迪。特别是一些替代性实验,让学生借助生活替代材料开展实验操作,能够带来更多教学渗透机会,让学生在实践操作过程中建立数学认知能力。数学实验对操作条件有不同要求,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创新设计,让学生展开深度研究,以促进生活元素的渗透。

如教学《集合的概念》时,教师拿出一些物品,要求学生进行分类处理:“这些商品是刚从超市买回来的,如果按照一定的逻辑关系进行分类,你会怎样分类呢?”学生看到这些东西都是生活常用物品,自然感觉这个学习任务比较简单。但由于使用的归类标准不统一,在具体操作环节出现了意见分歧,未能达成共识。在展示环节,教师鼓励学生解释自己的分类理由。学生对自己的理解进行解读:“方便面、面包、果冻、干果,这些是食品类;水笔、橡皮、尺子、本子是学习用品类;剪刀、软尺、手链属于生活用品类……”有学生质疑:“剪刀在学习中也有应用,应该归类到学习用品之中。”也有学生认为:“手链是装饰品,应该另外分类。”教师推出一个简单的分类任务,给学生提供实验操作机会,但从学生的具体表现可以看出,这个实验操作并没有那么简单。出现操作争议是必然的,也是教师预设的,学生唯有深入研讨,才能获得最正确的认知。

三、在课堂与生活渗透中形成教学实践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渗透生活元素,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强化学科教学与专业学习的联系,通过职业化学习,推出更多训练方式,帮助学生顺利构建学科认知。

(一)加强学科专业联系

数学教学与学生专业学习的多点对接,对提高学生专业水平有重要促进作用。中职学生面临就业压力,学习数学知识和专业技能有利于提高其就业竞争力。教师对此要有理性设计和组织意识,对学生学习现状做出客观分析,对学生未来就业形势形成科学判断,这样才能做出正确选择,给学生带来更多学习契机,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成长。

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度分析,然后对训练内容进行科学对接,让学生结合生活认知或者专业经验积累进行训练,其激发效果会更为突出。如在教学《集合之间的关系》时,教师借助具体案例对集合之间的关系进行对应解读,让学生理解集合之间存在包含关系、重合关系、相交关系。学生对这些案例展开具体观察分析,很快就接受了这些集合概念,对其操作原理也有比较清晰的认知,教与学变得更和谐。为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意识,教师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专业展开集合学习,列举与专业对接的案例,对集合之间的关系进行直观解读。学生对集合之间的关系有了系统理解,对自身专业也有一定认知,自然能够展开对接思考,很快就形成了信息回馈。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互动交流,逐渐达成学习共识。教师对接学生生活认知展开设计,其教学设计意图鲜明,助学效果更为显著。

(二)开展数学实践活动

在中职数学学科教学中,教师推出更多实践性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借助生活环境展开数学探索行动,这对学生来说是全新的挑战,能够促进生活元素的顺利渗透。数学实验、数学操作、数学观察、数学调查等,都带有实践意味,教师要做出针对性设计,为学生参与实践学习创造良好的条件,以满足学生学习的基本要求。教学实践没有固定形式,教师要做好筛选和创新设计,以提高教学适配性。

中职学生对生活中的数学内容有主动探索的意愿,教师在具体指导时要对学生的关注点进行梳理,让学生自然点燃探索热情,其助学效果会更为显著。如在教学《充要条件》时,教师先对命题、真命题、假命题等概念进行梳理和区分,让学生结合具体案例进行分解和归结处理。为调动学生的学习思维,教师设计了数学探索任務:命题可以分为简单命题和复合命题,结合具体案例展开探索,说明简单命题和复合命题的异同点,对简单命题和复合命题的特点进行进一步分析,归结出判断技巧和方法。学生进入具体探索环节,对命题内涵进行深度分析,课堂学习研究气氛逐渐形成。数学实践活动没有固定形式,教师让学生借助学习旧知展开对应研究,对数学概念内涵展开深入发掘,给学生提供专业研究机会,这对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有重要帮助。

中职数学教学与学生生活展开对接处理时,教师要发挥关键作用,如筛选教材内容、优化教学组织环节、简化教学程序、精化教学训练内容等,这样势必能对学生学习形成干预和冲击,顺利启动学生的学科思维。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围绕学生推出生活对接学习活动,其助学效果更佳。

【参考文献】

[1]唐巧玉.贴近生活 以人为本:中职数学教学改革策略研究[J].中学教学参考,2021(9).

[2]甘兴军.中职数学教学中生活化策略运用的教学反思[J].数学教学通讯,2021(9).

[3]隋中合,李庆莲.中职数学教学生活化模式构建与实践[J].新教育,2021(10).

【作者简介】汤朝亚(1975— ),女,汉族,江苏宜兴人,大学本科学历,高级讲师,现就职于江苏省宜兴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主要研究方向为中职数学教学与研究。

(责编 唐玉萍)

猜你喜欢

中职数学实践探索
“微课程”转化“数学后进生”的实践探索
如何上好中职数学讲评课
浅析如何提高中职数学课的教学质量
谈中职数学课堂导入的技巧
政治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主体参与的实践探索
新课改背景下的中职数学学习反思能力的培养
新形势下完善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实践探索
浅谈新时期煤矿员工教育培训的实践探索
中职数学教学生活化的思考
《机电传动控制》课程实验教学改革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