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维导图在中职英语教学中的多维渗透

2021-01-11何春华

广西教育·B版 2021年9期
关键词:中职英语思维导图

【摘 要】本文论述思维导图的实效性及其在中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提出教师要摆脱传统教学理念的束缚,借助新型教学手段武装课堂,灵活运用圆圈型思维图、树状型思维图、桥接型思维图、气泡型思维图、流程型思维图等,将思维导图渗透于课程教学各个环节,快速吸引学生眼球,使其理顺思维,精准掌握知识点,逐渐建立系统认知体系。

【关键词】中职英语 思维导图 多维渗透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1)34-0098-02

在新课改理念的影响下,将思维导图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已经成为一种有效的手段。思维导图即心智图,是人们思维动向的具体展现形式,是将放射性思考直观化的学习方法。在思维导图的帮助下,学生更容易接受知识,认知品质也会有很大提升。在中职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以思维导图为抓手,深度钻研教材特点,在综合考量的基础上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点,快速触摸文本中心,将学生的潜能最大限度地挖掘出来。

一、渗透圆圈型思维图

中职院校是培养专业性技术人才的基地。其一方面要促进学生的专业发展,另一方面要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使他们成长为社会需要的人才,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英语教育是中职基础性课程,能够有效促进学生与世界接轨。在英语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要以文本主题为中心,渗透圆圈型思维图。圆圈型思维图,顾名思义就是由圆圈组成的,它往往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圆圈组成,中心圆圈承载着最核心的主题,其他圆圈的内容都围绕其进行延伸和拓展。英語学科是以单元的形式来呈现的,都有具体主题作为依托,教师可以抓住这一学科属性,设置渗透圆圈型思维图。

学习中职外研英语基础模块第一册Unit 2 What do you do?时,教师首先对本单元内容进行全面感知,精准把握学习主题。这一单元主要讲述了各种不同的职业,职业表述是词汇学习重点,也是顺利完成文本学习的有效保障。为此教师从词汇角度着手展开设计探索。单纯让学生背诵单词肯定是不可取的,为了增加学习的趣味性和新颖性,教师引导学生用圆圈型思维图的形式呈现知识。中心圆圈呈现出来的单词是occupation,学生根据本单元涉及的单词,进行逐步升级,每表述一种职业就画一个圆圈,teacher、cook、doctor、reporter等词汇逐级呈现出来,使学习活动清晰而有条理。这样的词汇学习方式对学生来说较为新颖,给他们带来的感受也更深刻。在积极主动参与中,学生快速攻克了词汇学习难关。

无论什么阶段的学习活动,都是分学科进行的,而学科学习也有一定规律。中职英语教材中的单元主题完全可以作为学习切入点。学生顺着主题不断扩大知识的外延,学习的趣味性也得到激发。

二、渗透树状型思维图

思维导图包含的形式丰富多样,树状思维图是其中最典型也最常见的。树状型思维图是大树形状的构图,然后将所有信息集中添加上去,树枝上填写相关短语或者关键词。这种思维导图形式结构相对简单,难度系数不大,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学习方式,因此很多教师喜欢将其运用到英语课堂教学中。中职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对接学生兴趣点,发挥树状型思维图的独特优势,将其渗透到词汇、句型学习中,帮助学生厘清学习思路,形成系统完整的学习体系。

学习中职外研英语基础模块第一册Unit 4 School becomes interesting时,教师首先要确定教学目标,为深度学习探索指明方向。在这过程中学生可以参与进来。如知识目标,需要学生分层掌握关于职校生活的相关单词、短语和句型,如feel tired、a bit、keep clean、show sb. around等。能力目标则是在阅读理解训练中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最后是情感目标,着重培养学生对中职生活的认知和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通过对单元目标的梳理,学生能很快进入思考状态。为了更好地梳理清楚学习方向,教师借助树状思维图的形式展示学习目标。趣味化的呈现形式让学生对知识的好感度迅速提升,他们参与文本阅读的积极性也更高了。

树状型思维图层次清晰,知识之间的关联性比较显著,可能是从整体到局部或者从局部到整体的关系。借助层层解剖,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理解能力得到了最大限度的挖掘,他们感知英语语言的速度也更快了。

三、渗透桥接型思维图

英语教学不仅要从理论层面出发,教给学生最基础的英语知识,更要站在实践应用的角度,让学生说得出、说得对。这项教学目标的难度系数比较大。要想让学生熟练掌握知识,必须从知识本身的关系出发展开探究。英语学习中包含众多语法知识,这些语法不是单个的知识点,而是多个知识点的集合。特别是一些相似度较高的知识点,学生在学习探索过程中很容易混淆。正确区分知识点之间的关系,成为学生突破英语学习难点的主要途径之一。教师不妨引导学生设计桥接型思维图,让学生将知识之间的相关性梳理出来。

学习中职外研英语基础模块第一册Unit 3 Sunny days,rainy days时,教师从文本中寻找教学关键点,be going to的用法是本单元的语法重点,也是学生最害怕学习的内容。为了更好地梳理知识,教师可借助桥接型思维图的形式,让学生对be going to的基础用法有更好的把握。be going to属于一般将来时的表现形式,其中be的变化是多样的,它会根据人称的变化呈现出不同形式。为了让学生对知识有更清晰、更系统的感知,教师设计了桥接图,并给出相对应的例子,让学生一边实践一边总结归纳。“I am going to dance.”“He is going to do his homework when he gets home.”以桥接型思维图为依托,学生对语法的感知度更深了,学习品质也大大提升。

面对相似度较高的知识点,学生容易混淆,对知识的把控没有那么精准。这样的学习过程自然是低效的,无法满足教学需要。教师以桥接型思维图为引导,让学生在细致梳理中厘顺了知识之间的关系,思维也更加清晰。

四、渗透气泡型思维图

知识之间的关系是多维的,有些知识之间的关系是直接的、显性的,而有些知识之间的关系则是间接的、隐性的。面对隐性知识点,教师可以借助气泡的形式将其关联起来。中职学生英语基础比较薄弱,无法大量地接收新知识,但他们思维较为灵活,能够快速识记知识,反应速度较快。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把握中职学生的特点,引导他们由一个知识点联想到另一个知识点,再由另一个知识点引申出更多知识点。当知识点聚集成团,气泡型思维图的梳理功能就会充分发挥出来,英语学习也会变得科学、高效。

学习中职外研英语基础模块第一册Unit 5 What’s for dinner?时,教师发现学生本身对dinner这个单词很感兴趣。为了让学习活动更加丰富,教师从这个单词着手,构建气泡型思维图。“What do you think of when you see the word dinner?What thoughts will be generated by the associated content?Please show it in the form of words or short sentences.”学生展开热烈讨论,参与积极性极高。首先学生由dinner着手,想到了与之相关的breakfast和lunch这两个词;接着又想到了noodle、juice、vegetable等詞;有的学生还从breakfast这个词展开延伸拓展,想到了bread、egg、milk、hamburger等内容。知识之间存在千丝万缕的关系,可能这些知识不是一下子就能习得的,但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一点点地积累,会产生诸多感悟和体会。这就需要学生进行不间断的融合训练,从中寻找共性因子,同时构建起知识之间的桥梁。从教学设计看,学生能够打破单元界限,将知识进行融合,很好地践行了新课改理念,起到的教学效果是显而易见的。

打破学科之间、学科内部的界限已经成为教育教学的必然要求。知识之间只要存在一丝一缕的关系,气泡型思维图都能将其衔接起来。在多元联通中,知识之间的界限被打破,英语学习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

五、渗透流程型思维图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不是一蹴而就的,知识学习也是一样,它需要词汇的积累、句型的扩充、语法的矫正。这些环节共同组成了英语学习。面对繁复的学习过程,探索知识时,学生很容易陷入被动的泥潭,无法找到学习切入点,有的学生甚至不知道如何完成学习任务。显然,这是学生的思维出现了问题,他们对学习步骤和流程掌握得不够清晰。流程型思维图能够很好地解决学生学习中遇到的这一难题,它是一种描述事情各个过程的学习方法。英语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采用这一方法逐步将操作流程或学习内容展示出来,按部就班地掌握知识的内核。

学习中职外研英语基础模块第一册Unit 1 Nice people,nice places时,教师没有急着让学生阅读文本内容,而是从学习流程的视角出发,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和技巧。“Which country or city do you like best?If you came to this country or city,how would you introduce it?Please sort it out in short words.”面对这一问题,学生热情高涨,但他们的逻辑思维还没有呈现出来。在教师的点拨下,学生开始思考:介绍一个国家,要从它的地理位置、历史文化古迹、人文环境等方面入手。顺着这一思路,学生的思维有序地转动着。英语学习本身就是一个复杂长期的过程。为了让学生的学更有系统性,教师可以先给出主题,让学生在梳理步骤的过程中厘清认知,为口语表达训练和深度阅读奠定基础。学生的思维是灵动的,即使他们给出的操作形式不同,但这样的设计本来就是为了激发他们的创造力,提升他们的思考能力和学习品质。

流程型思维图具有极强的条理性,能够让学生对学习过程有完整认知。在实践操作中,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组织能力和思维的缜密性都得到了很好的锻炼,课程教学的本质也得以凸显出来。

作为学生认知的启动器,思维导图对学生产生的积极作用是毋庸置疑的,将其运用到学习活动中也是明智的选择。思维导图形式多样,这就为英语教学提供了更加多元化的选择。圆圈型思维图、树状型思维图、桥接型思维图、气泡型思维图和流程型思维图都是常见的形式,其呈现形式存在诸多差异,对学生产生的作用也各不相同。教师要对中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有准确把握,在整合多重信息资源的基础上做出精准判断,选择契合性更好的思维导图学习形式,将中职英语教学推向新的高潮。

【参考文献】

[1]李炜.中职英语词汇教学中思维导图的应用研究[J].中学生英语,2021(8).

[2]严小红.基于思维导图的中职英语阅读课教学设计分析[J].教师,2020(35).

[3]苗翠玲.思维导图在中职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J].现代职业教育,2020(25).

【作者简介】何春华(1977— ),女,汉族,广西灵山人,硕士研究生学历,一级教师,现就职于广西华侨学校,主要从事中职公共英语教育。

(责编 刘颖恩)

猜你喜欢

中职英语思维导图
中职英语听说课教学设计案例
渗透专业元素,提高职业能力
思维可视化技术应用于课堂教学
论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应用
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概念课教学中的应用
思维导图软件辅助初中数学教学的应用研究
巧用思维导图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
高中英语阅读文本中融入思维导图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