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深度学习视域下的深度阅读

2021-01-11王进

广西教育·B版 2021年9期
关键词:深度阅读深度学习高中语文

王进

【摘 要】本文论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深度阅读的策略,提出教师要对深度阅读内容进行科学梳理,从把握主旨、关注细节、感知情感等不同角度展开探索,为学生创造深度学习契机,使其获得深度学习认知。

【关键词】高中语文 深度学习 深度阅读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1)34-0031-02

深度学习和深度阅读之间是相辅相成的辩证关系,深度学习包含深度阅读,教师在处理二者关系时,要对其适用范围、对象进行科学分析,让学生顺利进入最佳学习状态之中。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引入深度学习机制,这是学科教学的基本要求,符合学生学力成长需要。深度阅读有不同着眼点,教师要做好筛选,把握主旨、抓住细节、关注情感,形成多点突破,使学生获得深度学习认知。

一、把握主旨,引入深度阅读

语文教材有比较固定的教学内容,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深度阅读时,要先引导学生进行主旨解读,围绕主旨推动阅读进程,这样才能获得最为准确的阅读信息。

(一)找准文眼展开深度学习

要想让学生通过阅读文本内容把握文章主旨,教师要做好针对性引导。文本题目、开头、结尾等处常常有点题之笔,如果能够对这些地方进行细致的阅读和分析,学生就能够顺利找到文本主旨,这对整篇文本阅读有积极推动作用。所谓文眼,是指能够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内容,或是关键词,或是中心句,教师引导学生找准文眼,可以为其深度阅读提供更多启迪。

如教学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曹禺的《雷雨》时,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梳理性阅读,对剧中人物关系进行整理,然后布置深度阅读任务:这部话剧的题目是“雷雨”,从这个题目中可以感受到某种激荡、惊悚、悲哀之感,这是何种形式的“雷雨”呢?从这个角度展开思考,想必会感受到心理上的压抑。两个家庭,八个人物,其关系可谓错综复杂,但其主旨是鲜明的,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险恶、人情之炎凉。随意找出一个人物进行分析,任选一个矛盾展开解读,你都会获得深刻的学习体验。学生根据教师的提示,顺利进入阅读环节,对剧中人物和矛盾冲突展开深入分析,学习渐入佳境。教师适时与学生展开深入对话,及时做出阅读指导,能帮助学生完成深度阅读认知构建。

(二)解读点题启动深度学习

文本主旨句有比较固定的位置,教师在引导学生解读文本主旨时,要做好方法指导。文眼是打开文本的“金钥匙”,学生要对主旨句进行深入分析,就要找到思考的切入点,教师可以从不同角度对其进行引导。学生手中大多有一些参考资料,这些资料可以提供更多阅读信息,教师指导学生展开延伸阅读,借助参考资料展开深度阅读,无疑是比较明智的选择。

鲁迅笔下的《祝福》是短篇小说,小说的主人公是祥林嫂和鲁四老爷,教师先对小说题目进行解读:祝福是一种民俗文化,给人带来的是温馨的感觉,但这篇小说所描述的却是悲剧,祥林嫂这个人物是封建礼教的牺牲品。围绕这个人物展开深度阅读,对人物形象进行重点赏析,归结人物的性格特点。学生接受任务后,开始进行小说阅读及学习,并借助教辅材料展开延伸阅读和分析,对祥林嫂这个人物进行全面解读。有学生认为,祥林嫂是特定历史背景下的人物,其命运早已被社会格式化,难以逃脱被戕害的结局。也有学生说,祥林嫂属于悲剧式人物,正如孔乙己一样,鲁迅对其态度也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教师评价学生的学习认知,对人物形象鉴赏进行引导或矫正,能为学生带来阅读反思。学生对小说人物的分析和感知极具个性化,教师可从历史高度对其进行评价,能够让学生产生恍然大悟的感觉。

二、抓住细节,强化深度阅读

在进行文本解读时,教师要有抓住细节的意识,对文本内容、人物、情节、写法、表达、结构等细节进行分解,为学生的深度学习提供更多信息支持。细节决定成败,教师从细节角度展开设计和组织,可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一)阅读文本助力深度学习

学生进入文本深度阅读环节后,要对文本细节进行重点解读,让深度阅读真正落到实处。文本细节包含诸多内容,教师先期要做好阅读分析,根据学生的阅读实际进行对应设计,布置一些阅读思考问题、设计阅读任务、组织阅读活动,让学生在广泛的阅读和体验中建立基础认知。特别是典型词语解读、句式分析、结构探索、写法梳理等活动,都能够让学生生成丰富的阅读体验认知。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选自《水浒传》,学生大多阅读过这部名著,对其中的一些重要人物有一定印象,教师针对学生的阅读基础展开设计:林冲是《水浒传》中的重要人物,其经历是典型的官逼民反,阅读这部分内容时,要关注一些细节设计。如“风雪”,这是背景,也带有渲染作用,林冲在风雪中煎熬,在风雪中杀贼,这风雪肯定有衬托作用。学生开始阅读小说内容,自行梳理细节,并自发展开互动交流,对这些细节的表达效果进行具体分析。如林冲要修葺草屋,这个细节不显眼,却可以反映林冲当时随遇而安的心理,他真的没有打算造反,这个细节也与后面情节的急转直下形成对比。教师对学生的细节解读情况进行评价,让学生顺利进入深度阅读环节,在广泛思考和讨论中形成学习共识。

(二)分析语言促进深度学习

语言鉴赏是细节阅读的主要呈现形式,教师要选择鉴赏角度进行具体指导,让学生自然进入语言鉴赏环节。学生在语言鉴赏方法应用方面存在不足,教师要做好学情调查,针对学生的学习需求进行学法传授,让语言鉴赏达成深度学习目标,促使学生自然形成阅读综合能力。典型词语、句式特点、情感表达、主旨展示、结构分析等,都属于语言鉴赏范畴,教师要做好对应设计和方法传授。

如教学《装在套子里的人》时,教师要求学生对小说的讽刺性语言进行鉴赏:这篇小说带有讽喻性,展开深度阅读,找到典型语段进行详细鉴赏,归结出鉴赏方法应用。学生根据教师指导展开深度阅读,教师跟进指导,选择鉴赏角度进行提示:语言鉴赏要考虑的角度有很多,不仅有修辞方法应用,还要从色彩、典型词语、表达情感、主旨结构等方面进行深入思考,这样才能形成完整的鉴赏认知。学生开始寻找典型語段,语言鉴赏学习得以顺利进行。在课堂展示环节,教师组织学生展开评价活动,对鉴赏操作进行专业点评,对鉴赏方法总结进行理性评估。学生对经典语言有一定的感知体验,教师从这个角度展开引导和设计,能够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体验机会。学生具有个性化的思维特点和学习习惯,教师从方法应用角度展开设计,可以将阅读学习推向高潮。

三、关注情感,促进深度阅读

引导学生展开阅读学习时,教师要注意对文本情感和作者情感的发掘,让学生在阅读学习中形成情感共鸣,这样才能让深度学习自然发生。

(一)情感共鸣对接深度学习

在阅读文本内容时,学生大多关注的是人物命运和情节发展,对文本情感和作者主张等因素不是很重视,这无疑会降低阅读的维度。教师在引导学生开展阅读学习时,要进行任务设计,给予学生更多提醒,让学生在与作者的情感共鸣中进入深度阅读环节,在深入探究中建立深度学习认知体系。不同的文本诞生于不同年代,作者也处于不同的生活环境之中,其情感在文本中也有不同体现,因此,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背景探索是很有必要的。

蒲松龄笔下的《促织》,讲述了一个十分荒唐的故事,作者以文学手法展开描写,对社会时弊进行抨击,具有讽喻意味。教师布置任务:如果用现在的是非评价标准来看这件事,肯定是极为荒谬的,但在那个时代这件事情就真的发生了。作者的观点是鲜明的,如果从这个角度展开阅读思考,你肯定不会感觉这是一个笑话,对人们荒唐的做法也会给予更多理解。从这个角度展开阅读,写一篇读后感,准备参与班级展示活动。学生根據教师指导进行深度阅读,课堂互动氛围逐渐热烈。教师要主动与学生展开对话交流,对相关故事情节进行梳理,使学生树立鲜明的是非观。在读后感展示环节,学生观点鲜明,对封建社会的腐朽制度进行了解析和批判。教师组织学生开展互评活动,选出一些精彩的读后感,在班级内进行重点推介。

(二)达成共识融入深度学习

教师在指导学生展开深度阅读学习时,要观照不同学力学生的学习诉求,为不同学生群体设定不同的阅读任务,提出不同的阅读要求,体现分层教学意识。学生进入文本研读环节,要与作者对话,形成情感共鸣,也要达成认知共识。教师对学生的阅读感知情况展开调查,有针对性地进行任务布置和组织,让更多学生自然进入多元对话环节,这样才能让深度阅读真正发生。学生是学习主体,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学习行为,教师要在其中发挥辅助作用。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是对个性化阅读认知的形象解读。教师在指导学生开展深度阅读学习时,要鼓励学生进行创新探索,在深入思考探究中形成个性解读。在教学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时,教师先对这部戏剧做整体介绍,然后组织学生进行深入阅读,并推出了角色演绎活动:这部戏剧世界闻名,可见其经典性,请自行组建合作小组,做好角色分工,现场进行演绎诵读展示,看哪一个小组的表现最出色。学生对演绎活动比较有兴趣,而且只是角色诵读,高中学生还是能够接受的。教师要对角色的语气、语调进行相应指导,鼓励学生大胆演绎,以确保演绎活动的顺利展开。在演绎活动结束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演绎评价,要求学生先自我评价,再进行互动评价,最后是教师综合评价,对学生的演绎表现进行专业解读和具体分析,给学生带来了更多学习触动。学生在演绎评价中获得丰富的学习感知体验,使深度学习的效果得以呈现出来。

语文学习有太多制约因素,教师要进行综合评估,针对学生的深度学习需求进行相应设计,让学生在深度阅读中自然生成学科认知。教师从不同角度进行设计和引导,把握文本主旨、抓住文本细节、关注文本情感,让学生主动展开深度阅读,其学习效果大大提高,由此形成的学习认知也会更为丰富而深刻。

【参考文献】

[1]陈仙.高中语文阅读课型分类、特点与教学问题研究:评《高中语文阅读课型研究》[J].语文建设,2021(13).

[2]孟秀红.高中语文深度阅读的现状及实施措施[J].语文教学与研究,2021(10).

[3]王春燕.让阅读向“深”处漫溯:高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探微[J].语文世界(教师之窗),2021(3).

【作者简介】王 进(1979— ),男,广西玉林人,硕士研究生学历,高级教师,现就职于玉林市第一中学,主要研究方向为高中语文教学。

(责编 刘颖恩)

猜你喜欢

深度阅读深度学习高中语文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浅析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实用性和创新性
MOOC与翻转课堂融合的深度学习场域建构
大数据技术在反恐怖主义中的应用展望
深度学习算法应用于岩石图像处理的可行性研究
基于深度卷积网络的人脸年龄分析算法与实现
戴着镣铐起舞
多元化引导促学生深度阅读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