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化环境下体育室内课教学研究

2021-01-11夏丽玲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2021年1期
关键词:信息化环境教学研究小学体育

夏丽玲

[摘 要]室内课是小学体育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信息化教学环境下,体育室内课的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有了更加多元化的选择。教师要正确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通过展示优秀素材、处理技术动作、引发自我反思、对接情感教学等策略,打造生动活泼、富有生机的体育室内课。

[关键词]信息化环境;室内课;小学体育;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23.8[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9068(2021)03-0028-02

体育教学一般在户外进行,但在恶劣天气等情况下,只能以室内课的形式展开教学。小学体育教师由于室内教学手段欠缺,导致体育室内课容易陷入“无话可说”的窘境,成为其他学科的自习课。在信息化教学环境下,教师要及时更新体育教学理念,丰富信息技术教学手段,把更多有利于学生体育思维发展、体育知识生成、体育技能形成的教学素材引入室内课中,引发学生的深度学习,使学生的思维能力与体育能力得到协同发展。

一、展示优秀素材,培养体育情感

进行体育室内课教学,教师可利用信息技术设备播放优秀的体育微课、体育比赛等,有意识地融入一些学生耳熟能详的体育队伍和体育明星的视频内容,给学生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这样可提高体育室内课的生动性和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体育学习的情感。同时,由于小学生的有意注意时间短,长时间观看同一类型的体育素材容易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学习积极性下降等问题,所以教师要把握好体育视频的播放时间,尽量将其中优秀的片段剪辑在一起,彰显体育的独特魅力。

小学生年龄小,认知有限,所以教师筛选、整合的视频内容要与学生的认知基础和学习能力相匹配,应选择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学生观看和理解起来难度不大的内容,使学生课堂学习的专注力和积极性得到提高与保持。例如,C罗、梅西是小学生非常喜爱的两位足球明星,在教學有关足球内容时,教师可下载两位球星的比赛视频,将其中优秀的片段剪辑整合到一起展示给学生观看。即使是不看足球比赛的学生,知道视频是C罗、梅西的“表演秀”后,也产生了浓厚的观看兴趣,能够认真观看视频内容。直到视频播放结束,学生还沉浸其中无法自拔,大有一种“足球还可以这样踢”的感受,对足球的喜爱之情被充分激发。接着,教师组织学生说说自己印象最深刻的情景或镜头,学生回答非常踊跃。教师认真聆听每个学生的发言,用表扬和赞赏鼓励学生参与到足球运动中,学习足球技术。

二、处理技术动作,发展体育技能

体育教师借助信息技术强大的加工功能,处理体育课堂中的技术动作,可提高动作讲解的专业性和直观性,深化学生对体育技能的理解,引导学生建立准确、全面的技能认知,发展学生的体育技能。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常常面临技术动作无法充分分解、无法慢速演示的难题,即学生在教师一闪而过的动作示范下,难以抓住技术动作的要点,而教师的语言讲解又过于抽象,导致学生的理解难度增大。因此,教师可搜集有关技术动作的教学微课,在展示技术动作的要领时,利用信息技术对视频内容进行慢放、暂停等处理,让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技术动作的细节,并适时通过必要的语言分析,深入、透彻地讲解技术动作的细节,帮助学生掌握技术动作的要领。

例如,在前滚翻的技术动作讲解中,由于此动作要求又快又稳,需要头、手、腰、腿等部位的配合,故教师示范时容易出现动作示范过快、语言讲解顾此失彼的问题。而在体育室内课中可以有效地改善这一问题,即教师通过信息技术设备先用正常速度播放前滚翻的示范动作,把前滚翻动作从准备到完成的过程分解成七个小节,再用慢速播放前滚翻动作,并采取逐帧播放的方式对技术动作进行分解,详细解说动作的技术要领。在动静相辅的示范讲解下,学生能够很好地把握技术动作的细节,顺利突破学习的重、难点,正确理解所学动作,掌握前滚翻技术动作的要领。最后,教师展示前方、侧方、后方等不同方位的动作示范视频,进一步深化学生的理解,加深学生的记忆。

三、引发自我反思,增强体育感知

小学生学习体育运动技术是在不断模仿、练习、纠错中完成的,所以教师在室内课中展示信息记录、成果环节引发学生自我反思,能够使学生对自己在课堂中出现的错误形成深刻认识,增强学生的体育感知。这就要求教师关注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运用手机、DV、相机等信息技术设备,记录学生的学习表现,并认真分析课堂记录内容,针对其中的问题进行集中展示和细致讲解,给出针对性的指导。这样可强化学生的课堂学习印象,满足学生个性化的体育学习需求,增强学生的体质。

现代信息技术为教师展示和分析学生动作技术提供了多种方式,除了展示视频、语言说明外,还可以把课堂采集数据与示范视频进行“重叠”比较,进一步提高分析过程的直观性。例如,教学跨栏项目时,教师在跨栏的前方和侧方设置两个数码相机,记录学生的课堂训练表现。接着利用视频剪辑软件,把记录下的视频内容和标准动作的示范视频“重叠”在一起,对学生的实际表现不作处理,示范视频内容则作淡化处理。然后用交互一体机展示处理后的视频内容,让视频中的学生亲自到交互一体机前进行操作,了解自己的学习成果,反思自己的问题所在。这样不仅完成了课堂教学任务,还凸显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使学生更清晰地认识到自己技术动作的不足之处,提高了体育教学的有效性。

四、对接情感教学,渗透体育文化

体育文化是体育学科综合素养的重要构成部分。体育教学中注重渗透体育文化,能够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意识和价值观,培养学生优秀的体育品质,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因此,体育室内课中,教师运用信息技术展开情感教学,可以弥补室外体育活动中取材方式受限、教学切入点不好等问题,搭建多元化的情感教学平台,提高渗透体育文化的有效性。同时,由于体育文化涵盖的内容非常广泛,所以教师要制定不同维度的教学目标,选择恰当的信息化教学素材,使体育室内课始终围绕同一主线展开教学,培养学生的体育文化意识,提升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

以体育文化中的健康观为例,健康观包含安全意识、健康生活、终身体育意识等方面,所以教师要根据制定的教学目标,优化教学素材选择,精心设计教学环节。例如,在有关“体育安全”专题教育的体育室内课中,教师搜集了近期全国各地小学体育课堂中发生的安全事故新闻,用真实、直观的新闻案例揭示保护自身安全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体育安全意识。同时,教师结合小学生进行体育项目时经常出现的擦伤、扭伤等安全问题,强调体育活动的注意事项,并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擦伤和扭伤时如何及时、正确地进行自我处理,然后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演练。教师巡视学生的演练情况,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个别辅导,使每个学生都能掌握基本的应急处理措施,树立体育安全意识。

总之,体育教师要紧跟教育现代化、信息化的发展潮流,利用丰富的数字化体育教学资源,渗透体育文化,落实体育知识、体育技能的教学目标,增强学生体育室内课的学习体验,逐步培养学生的体育学习情感,提高学生的体育能力,促进学生体育综合素养的发展。

(责编 杜 华)

猜你喜欢

信息化环境教学研究小学体育
高中数学教学研究
交替传译中听记平衡教学研究
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研究
《protel DXP 2004》的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