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凤冈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及发展路径探索

2021-01-11杨再志

江西农业 2020年22期
关键词:凤冈县主导产业农业产业

杨再志

(贵州省凤冈县农业农村局种植业发展中心,贵州凤冈 564200)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形式多样的适度规模经营,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落实党中央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现实选择。

1 凤冈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育现状

凤冈县是典型的山区农业县,工业基础薄弱,农业在县域经济中一直占据着主导和基础地位。近年来,为壮大凤冈县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全县农业转型升级,促进农业向现代化方向发展,以现代农业园区和33.3 hm2以上坝区建设为载体,围绕茶叶、优质粮油、辣椒、肉牛等主导产业,大力开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基本形式主要以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专业大户为主,凤冈县现有农业产业化经济组织(即农业经营主体)1 889个,其中:县级以上农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124家(国家级龙头企业1家,省级龙头企业22家,市级龙头企业52家);普通企业182个,农民专业合作社437个;家庭农场168家,专业大户1 162户(种植大户746个,养殖大户416个)。凤冈县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结构如图1所示。

图1 凤冈县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结构

通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全县共注册商标78个,其中:中国驰名商标1个,贵州省著名商标14个,创建贵州省名牌产品6个。近年来,凤冈县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由于凤冈农业产业化经营起步晚,在市场经营主体培育方面仍然存在市场经营主体总量少、个体小、产业链较单一、合作社运营不畅、资金困难、融资难和人才匮乏等诸多突出问题。

2 凤冈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途径

2.1 加强主导产业基地培育,大产业促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主导产业基地培育是培育市场经营主体的基础,只有主导产业基地达到了一定的规模,才能吸引更多的企业参与这个产业发展。从凤冈县的茶叶产业发展情况来看,2005年全县仅有茶园0.24万hm2,茶叶加工厂17个,2006年茶叶成为全县的第一主导产业,到2019年,全县的茶叶基地从2005年的0.24万hm2发展到3.35万hm2;茶叶产量3.5万t,茶叶产值25亿元。茶叶加工企业从17家增加到达194家,增加11.41倍,涉茶企业达到240个。茶叶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植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如雨后春笋蓬勃发展。在全县124家龙头企企业中,生产茶叶的有62家,占全县龙业企业的50%。

2.2 加快农村土地流转,促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土地是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最基本的生产资料,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要想实现发展,需要大规模的土地资源作保证。2008年12月,凤冈县出台了《凤冈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实施办法》,成立了凤冈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服务中心,加快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推进全县农村土地有序集中流转,壮大了主导产业基地规模,促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和发展。凤冈县共流转土地1.64万hm2,土地流转率达29.3%。流转土地主要用于茶叶、烤烟、果蔬、中药材等产业基地,全部流向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植大户。大规模的土地流转对培育农业经营主体产生了巨大的拉动作用。

2.3 采取对外招商与本土培育相结合,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一是充分利用凤冈县的自然生态优势和主导产业发展优势,努力扩大对外招商,引进省内外实力雄厚的重点龙头企业,壮大经营主体实力,带动本土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如凤冈县的茶叶产业发展中引进了贵茶公司打造出国家级龙头企业,对茶叶产业的发展发挥了巨大的带动作用。二是加强本土培育。随着凤冈茶叶等主导产业的发展,更多从事非农行业的企业看到了从事农业产业的未来前景,纷纷把企业的未来发展转向农业产业。非农企业向农业产业转向为凤冈县培育本土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来良好的机遇。政府和农业部门应加大引导、扶持力度,促成更多的非农企业转向农业产业,使凤冈县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断发展壮大。同时,凤冈县还应加大返乡农民工创业扶持力度,引导长期在外打工积累一定资本的有志之士,返回家乡组建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从事农业产业发展。

2.4 推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扩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途径现代农业产业已经从过去单纯一产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因此,做好一个农业产业不仅要建好大规模的基地,还必须配套加工、销售以及休闲观光旅游产业,延伸产业链,并让一二三相互促进、相互发展、融合发展。只有产业链得到延伸,才能使产业得到健康发展,同时更多新的农业经营主体才会在产业延伸中成长起来。

2.5 加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训力度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普遍存在人才匮乏的问题,在很大程度影响了农业经营主体的自身发展,在培育和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同时,必须加大培训力度,提升人才素质,促进经营主体健康发展。凤冈县应充分利用新型职业农民技能培训等项目资金,对全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培训,在茶叶、揉捏等重点龙头企业设立博士工作站,采取校企合作形式全面加强农业经营主体人才培养。

2.6 加大项目资金和政策扶持力度政府和部门要树立扶持农业经营主体就是扶持农业、农村、农民的扶持理念,建立完善的农业经营主体服务体系,提升服务质量,多渠道利用国家和各部门对农业产业发展提供的项目资金,重点向农业经营主体倾斜,把有限的项目资金用在农业产业上,扶持一批带动性强的农业经营主体,带动现代农业发展。同时,各级政府应出台针对农业经营主体的扶持政策,在税收、用地、融资等方面给予政策优惠,推动农业经营主体健康发展。

3 结语

总体而言,凤冈县以现代农业园区为载体,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促进农村资源要素集聚,加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力度,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现代农业发展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果,促进了现代农业发展,为下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奠定了基础。

猜你喜欢

凤冈县主导产业农业产业
凤冈县关工委的“桑业”情怀
打造千亿主导产业 争创全国一流园区——国家级宁乡经济技术开发区欢迎您
浅析区域主导产业选择的理论与培育模型
以“党建”推进特色农业产业发展
甘肃省农业产业联合会会员单位
甘肃省农业产业联合会会员单位
甘肃省农业产业联合会会员单位
凤冈县召开2016年老干部暨关心下一代工作全委会
凤冈县华莲家电关爱天桥中学留守儿童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核心先导区潜在主导产业选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