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承德市生态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2021-01-11田焕娜

江西农业 2020年22期
关键词:承德市生态农业科技成果

张 超 田焕娜 薛 征

(1.承德医学院,河北承德 067000;2.山东理工大学,山东淄博 255000)

生态农业的发展理念是实现“效率”农业与“生态”理论相结合,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均衡发展,是承德市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1]。承德市地处河北省东北部,被誉为华北地区的“生态绿肺”和“天然氧吧”,是首都北京的重要生态屏障。当地常住人口中,48.67%为农村人口,提高农村人口的生存状况与农业可持续性发展密不可分。本研究将基于2008-2016年的统计数据,对承德市生态农业现状及相应政策进行分析,探讨其生态农业的成果及发展方向,为国内其他相关地区的发展、政策制定等提供理论基础。

1 承德市生态农业发展现状

1.1 投入类指标在农业生产中,投入类指标通常包括资源和环境两类。本研究参考王宝义等的研究,以农业从业人口数量、农用柴油使用量和农业有效灌溉面积作为资源类指标;以农药施用量、化肥施用量、农用地膜施用量作为环境类指标[2-3]。承德市地处河北省东北部,处于华北和东北两个地区的连接过渡地带,境内有滦河、潮河、辽河、大凌河4大水系,年产水量37.6亿m3,是京津唐的重要供水源地。综合2008-2016年数据,当地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口数有小幅度攀升;农用柴油使用量和灌溉投入面积和农膜投入基本保持恒定,表明随着高新技术的应用,这一部分投入尚有可以压缩的空间。值得注意的是,化肥和农药投入在被统计的年份里,一直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需要提高重视,减少投入(见表1、表2)。

1.2 产出指标针对产出指标进行梳理时,本研究从农业产值方面与农业面源污染相关的农药残留量、化肥流失量、农膜残留量方面进行分析。作为期望产出的农业总产值,在2008-2016年呈逐年上升趋势,而作为非期望产出的化肥流失量、农药残留量和农膜残留量尚没有明显减少趋势(表3、表4)。

表1 2008-2016年承德市资源类指标变化趋势

表2 2008-2016年承德市环境类指标变化趋势

表3 2008-2016年承德市农业总产值变化情况

表4 2008-2016年承德市农业面源污染相关指标变化情况

2 促进生态农业发展的相关策略

2.1 推动农业产业与时俱进在“互联网+现代农业”的时代背景下,利用“互联网+现代农业”的发展模型,不仅加快了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建设,同时也提高了农业创新力、竞争力和全要素生产率。农村实用型人才培养和推广先进的农业管理技术均与生态农业的发展密不可分。承德市承德县借助“清华大学乡村振兴远程教学站”的优质教学资源,采用“滴灌式”精准培训,先后培训3 000余人次,提高了领导干部队伍的政策理论水平,同时专项开展农作物、食用菌、果树、中药材等种植及畜牧业养殖实用技术培训,实现了县域贫困劳动力培训全覆盖。

2.2 推动农业产业与其他产业融合承德市将促进农业一二三产业融合作为重要突破点,加强对公共资源的统筹规划,推进农业与旅游、教育、文化、健康等产业深度融合,已成功打造了“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市”“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星级企业”等多张生态农业发展名片。同时,借助农业结构调整,当地重点打造了10条四季休闲农业精品线路,为生态农业发展助力。2020年,承德市农业产业化经营率达到75%,形成以有机生态绿色为主导的现代农业产业化体系。

2.3 推动特色农业产业发展为了突出特色,承德市依托京承、津承农业协同创新联合体和“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项目,已成功搭建起龙头企业和农户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在大力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的基础上,承德市打造了围场马铃薯、平泉香菇、宽城板栗、丰宁牛奶、兴隆山楂、滦平中药材等多个公用品牌,争创中国驰名商标20件;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达到25个。

2.4 推进先进科技与生态农业相结合生态农业的高质量发展与科技创新密不可分。承德市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基础上,加大了生态农业发展相关的科研投入,吸引了众多社会资本参与到科技创新中。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前提下,把增产增效、良种良法和生态协调作为基本目标,综合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攻关[4]。同时,加强包括农村实用型人才等人才队伍的培养,规范农业科研管理,以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激发全社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引导公众参加农业科技创新活动。

2.5 保证农产品质量食品安全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从农田到餐桌的食品安全工程中,必须做好源头治理,守住第一道关口,保障产品优质安全[5]。同时,应基于《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和《食品安全法》,完善农产品质量监管体系,加强质量溯源能力建设。承德市应继续以农业绿色发展示范市建设为引领,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减少化肥、农药等过度使用对农产品安全的威胁。

2.6 精准扶贫与生态农业相结合实现人口、生态、经济协调发展是防止返贫、构筑精准扶贫长效机制的重要工作。我国贫困地区多与生态脆弱密切相关,生态扶贫不仅可以改善生存环境,还可以从生态的保护、修复、开发中取得一定的经济效益,实现生态文明与经济脱贫双赢[6]。

2.7 加强农业知识产权保护,落实保护措施加强农业科技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是做好科技成果转化的基本保障。地方农业科研院所应当积极地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和宣传工作,在知识产权保护上加强管理,完善并落实相关管理制度,从多方面鼓励科技人员在品种权和专利上加强保护申请,促使科技人员树立正确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例如,在品种选育方面,应当加强在材料鉴定、品种审定、品种权申请、专利申请之后的可持续保护工作,尤其是对优异性状材料的保护,防止材料流失。

2.8 创新科技成果转化模式,开展多形式合作地方农业科研院所应当开展多种形式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不应仅仅局限于经营权许可、专利转让等单一形式。地方农业科研院所可以利用自身优势,与农业种植基地、观光园、采摘园等进行科技成果转化合作。一方面,将对方的农业场所作为成果转化的展示基地,以利于农业科技成果的宣传推广,从而带动周边农业发展;另一方面,合作双方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有利于长期可持续合作。此外,地方农业科研院所还可以创建农产品品牌,凝聚向心力,将本单位的优质品种、技术和产品冠以该品牌,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进行合作生产,与农产品运营公司进行合作推广。具体可将具有特色、市场需求大的农产品做成一系列产品,例如富含花青素的紫色玉米、紫色土豆、紫色甘薯。

2.9 完善成果转化制度,明确相关责任完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相关政策、明确和落实相关责任是开展科技成果转化的制度保障。一方面,要加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集中管理。地方农业科研院所应当加强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的整体规划,成立科技成果转化的专职管理部门或落实专职管理人员,明确权责,规范流程,定期梳理单位内较为成熟的、可转化的农业科技成果,做到重点突出、集中宣传推广。另一方面,要充分调动科技人员进行科技创新以及成果转化的积极性。例如,提高成果完成人的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分配比例,尤其是第一完成人;提高年终考核指标中科技成果转化成绩的权重比例等。

3 结语

本研究仅对2008-2016年相关数据进行分析,从生态农业的科学内涵出发,梳理承德市生态农业的发展状况。生态农业的发展要立足长远,因地制宜,在有效开发和保护农业资源的基础上提高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以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

猜你喜欢

承德市生态农业科技成果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征稿简则
中国人民银行承德市中心支行
承德市
承德市
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
轻轻松松聊汉语——夏季避暑胜地——承德市
第八届“一带一路”食品安全与生态农业论坛
科技成果
科技成果
科技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