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管涔山林区华北落叶松造林技术

2021-01-11闫晓华

山西林业 2021年1期
关键词:土球落叶松放线

闫晓华

(山西省管涔山国有林管理局,山西 宁武036700)

管涔山林区为山西省国有林区之一。地处吕梁山脉北端,南北宽约70km,东西长约78km,行政区域跨涉忻州市的宁武、神池、五寨、岢岚、静乐、原平等6县(市),林区总面积9.68万hm2,其中有林地面积4.82万hm2(天然林3.36万hm2,占69.70%;人工林1.46万hm2,占30.30%),活立木蓄积743.10万m3;森林覆盖率49.80%。林区境内属于土石山地貌,偶有黄土丘陵分布;气候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均气温在2℃~7℃之间,年均降水量430mm~700mm,年无霜期80d~135d。林区森林资源得天独厚,天然林主要有华北落叶松林、青杄林、白杄林、油松林、辽东栎林、山杨林、白桦林、侧柏林等;天然灌木树种有沙棘、酸枣、黄刺玫、鼠李、胡枝子、金露梅等;人工林树种主要为华北落叶松、青杄、白杄、油松等。林区以华北落叶松为主的天然次生林,高大挺拔,干形通直,材质优良,是山西省乃至华北地区森林资源的精华。

华北落叶松人工林是管涔山地区森林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人工林营造模式以混交林为主,主要有华北落叶松与白桦(山杨)混交、与云杉混交、与沙棘混交以及华北落叶松与胡枝子混交等。笔者认为,管涔山地区华北落叶松造林,要抓好造林地选择、定点放线、整地挖穴、苗木选择与起苗、苗木运输、苗木假植、造林前准备工作、苗木栽植、栽植后处理、日常养护等环节。

1 造林地选择

造林地选择关系到造林工程的成败。华北落叶松造林,应根据其生物学特性选择适宜的造林地。华北落叶松适应性强,对造林地要求较低,在半阳坡、半阴坡、阳坡、阴坡、山顶、谷地等多种立地条件下均可正常生长。造林地应选择海拔800m~1 800m范围的山坡山沟、土壤肥力充足、土质疏松、土壤湿度和黏度较小、pH值中性或弱酸性的立地。

2 定点放线

定点放线的目的,是根据造林设计的要求,将营造的华北落叶松苗木及其他混交苗木的位置布局反映到实际造林场地,并保证布局合理、符合实际。坡度平缓的区域,可采用尺绳放线法,即按照设计图纸划定的中心线,放置一根尺绳,根据造林设计制定的造林密度,沿着尺绳用白灰标记出每株苗木栽植的具体位置。坡度较大、地形不规则的区域,则采用徒手定点放线法,即找到设计图上指明的参照物,按照造林设计中规定的苗木株行距,用白灰标记出苗木栽植的具体位置。定点放线完成后进行复查,实际位置标注点与设计的株行距误差控制在允许范围内,即平坡误差≤5%,陡坡及复杂地形误差≤15%。

3 整地挖穴

造林之前,要对造林地进行清理,捡除地表的枯枝落叶和石块,为苗木生长创造良好的条件。切记,清理时应尽可能保留原有的灌木及草本植被,避免造林后水土大量流失。栽植坑要按照定点放线确定的位置进行挖掘,栽植坑穴径大小由华北落叶松及其他苗木的根系或土球大小来决定。栽植坑深度一般要比苗木根系长度深25cm左右。栽植坑挖掘时,以标记点为中心,以确定的坑穴直径在地表画出圆圈,沿圆圈向下竖直挖掘到规定的深度;坑底要保持土壤疏松、平整;挖出的土壤按照表层土和深层土,分别堆积在栽植坑两侧;坑内挖出的石块、树根等杂物,要集中清理出造林地。

4 苗木选择与起苗

苗木质量是决定造林成活率的重要因素之一。华北落叶松苗木一般选择2.0a~3.0a生、生长势旺盛、无病虫害的合格壮苗;其它与落叶松混交树种的苗木,根据树种的不同选择条件也不尽相同。选择好的合格苗木,提前刷白进行标记以待起苗。如当年气候干旱,起苗前2.0d~3.0d进行1次大水灌溉,保证挖出的苗木根部土球不松散,并保持有完整的根系。起苗时,挖掘工具要锋利,断根切口与泥球壁应齐平,泥球用草绳以腰箍及网格的形式扎紧,土球网格要紧密、匀称,保证牢固不松散;底部直径应不大于直径的1/3;苗冠用草绳捆绑,以方便运输。

5 苗木运输

苗木挖起后,要尽可能在短时间内运输到造林地,运输时间选择在傍晚以后;苗木装车时要轻抬轻放,避免根部土球松散破碎,保证树冠的完整性;清点苗木数量、质量与规格,验收成功后,顶部覆盖帆布,做好防冻防风等项工作,车辆行驶途中运输车要平稳。

6 苗木假植

苗木运输到造林地后要立即栽植,一时不能及时栽植的,要进行假植,防止失水影响成活率。假植地要选择在背阴避风的地方。假植后还要做好苗木管理工作,早晨或傍晚适量浇水,保持土壤湿润;晴天上午或下午,用喷壶对苗冠进行喷水。

7 造林前准备工作

7.1 苗木修剪

苗木栽植前为降低树冠的蒸腾作用,均衡树木生长势,提高造林成活率,应进行修剪,即适当剪除或剪短部分枝叶。华北落叶松萌蘖能力强、易成活且带土球移栽,可适当减少修剪量;其它与落叶松混交的树种苗木,可根据其生长情况及生物学特性适当进行修剪。修剪时要尽量保持苗木的自然树形,优先剪除病虫害枝、干枯枝、物理损伤枝、生长弱势枝,过密枝、重叠枝、下垂枝、徒长枝可以适当疏剪或截短。

7.2 生根剂浸泡

为了促进苗木栽植后根系快速生长发育,提高造林成活率,增加苗木自身抗逆能力,栽植前要用ABT生根粉溶液浸泡苗木根系,或者用保水剂溶液进行黏根处理。华北落叶松苗木高度低于1.0m时,可用ABT生根粉溶液浸泡1.50h后栽植;苗木高度大于1.0m时,可用ABT生根粉溶液浸泡2.50h后栽植;浸泡后的余液一并浇入栽植穴。

7.3 施足底肥

苗木栽植前,每个栽植坑施入适量的牛羊粪等有机肥。施肥时将有机肥料与挖出的土壤均匀混合,待栽植时一起填入栽植坑内。

8 苗木栽植

不同模式的华北落叶松混交林,栽植方法与栽植密度有所差异。以华北落叶松与沙棘混交造林为例,通常采用带状混交模式,即5行~10行落叶松与3行~5行沙棘交替栽植,它落叶松株行距2.0m×3.0m,沙棘株行距1.0m×3.0m;其它华北落叶松混交林,要根据与其混交的树种来决定混交模式及造林密度。苗木栽植时应轻拿轻放,保持树体端正、上下垂直,不倾斜;相邻树苗高度、冠幅、胸径应接近或者保持一致。

造林时间在秋季。栽植前,将苗木直立放入坑内,要注意苗木原生长朝向不能搞错。回填故土,首先回填表层土,然后再回填深层土,在土壤回填的同时轻提苗木,保证根系舒展并与土壤充分接触;土壤全部回填后用脚踩实,并将捆绕树冠的草绳解开,使苗木枝条舒展。

9 栽植后相关事项

苗木栽植后要立即进行浇水,第一次浇水要浇透,使土壤吸收水分后能够与根系紧密结合,便于根系恢复和生长。水源要尽可能选择无污染的湖泊、河流、水库的水。浇灌后如果出现土壤塌陷、苗木倾斜等现象,应及时培土扶正。

苗木浇灌后,待水分充分渗透、栽植坑无积水时,在栽植坑内覆土10cm,再覆盖一层厚度5.0cm的枯枝落叶或杂草,这样可以起到保湿、保温、防风等作用。

猜你喜欢

土球落叶松放线
输电线路放线滑车施工过程监测系统设计与实现
国内首次!智能牵张放线在南荆长特高压跨越施工中应用
落叶松病虫害防治措施探讨
北方大规格雪松移植技术要点
山西落叶松杂交良种逾10万亩
落叶松病虫害防治措施探讨
落叶松育苗及田间管理技术探究
树木移栽装卸及运输技巧
卷线大盘放线机构的成功开发
浅探城镇绿化移栽大树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