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济管理双重视角下商业银行效率评价及对策分析

2021-01-10李洋

时代商家 2021年36期
关键词:效率评价经济管理商业银行

李洋

摘要:在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中,银行的发展情况是衡量区域发展的重要指标,而商业银行效率评价是银行发展评估的重点。市场经济的快速进步为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平台,行业中不断兴起的新型企业影响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对银行风险产生了影响。在商业银行经济管理的背景下,想要提升商业银行的效率评价,需要加强商业银行的经济管理模式。本文针对商业银行效率评价的意义进行分析,探讨商业银行经济管理模式的优化与效率提升对策。

关键词:经济管理;商业银行;效率评价

一、商业银行效率评价的意义

效率评价已经成为银行提高核心竞争力的捷径之一,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取优势,就必须在产品开发上抢占先机。当前效率评价的竞争形势非常激烈,稍有松懈就有可能在市场中失去立足之本。从目前我国大型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发展以及历史情况来看,其发展前身基本都是我国计划经济建设时期的专业性银行,在其经营管理,技术设备,人才储备等基础设施方面还是存在一些不足之处。由于其历史的变迁等原因,我国的商业银行也是存在着一些诸如商业银行资本储备不足,坏账,呆账等一些不良资产的问题,这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我国商业银行系统的内在脆弱性,对商业银行的效率评价带来一定的限制。另外,自从中国加入WTO组织之后,一直以来也全方位、多角度地履行对WTO的承诺,这也意味着中国经济金融与世界经济体系融的联系日渐紧密。在这种新形势下,中国商业银行将与外资银行处于同一市场,无疑是加剧了市场竞争,这对于中国商业银行而言,既是一个挑战,也是一个机遇。

二、影响商业银行效率的因素

(一)人员业务素质及风险防范意识较差

在商业银行的业务风险评估中,人员对风险防范的认知缺乏全面性,往往只考虑到其中一点,导致整个银行风险防范对策存在问题。银行的发展过程中,对于人员的综合素质需要提出更高的要求,而实际管理中,严格的制度管理并不能提高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对人员的业务素养也不能进行有效的规范。由此,导致商业银行风险率增加,而风险所产生的问题也不能进行有效的应对。

(二)违规成本低,责任认定存在差异

在银行的经济管理中,需要对业务人员进行定期的业务审查,对业务人员执行授信业务时的全过程进行评价与考核。但是在此过程中,出现一定的问题导致整个考核管理缺乏效果,而在风险业务产生时,责任认定也缺乏明确的规范。由于形成风险因素以及后期的责任认定整个过程时间较长,导致在进行责任追究时无法明确的对产生风险的原因进行明确的划分,以及整个认定过程时间较长,造成了追究的滞后,在责任认定时也避重就轻,整个过程缺乏严肃性,最终导致责任认定的效果不明显。另外,在责任认定中发现,在业务前对信用评估不严格,营销手段存在一定的问题,对缺陷问题进行忽视导致业务人无法在有效的时间内进行业务偿还,业务员对业务的管理不尽职,而在责任认定后,由于处罚不严格,责任避重就轻、处罚不全面导致风险的处理效果不佳。

(三)经济管理机制不健全,制度不完善

银行在风险的管理过程中,缺乏完整的经济管理机制,导致整个业务工作缺乏规范。银行内部会出现降低业务标准来实现风险的完成率,由此会大大提高风险的产生。与此同时,受到市场竞争的影响,银行会对风险缺乏严格的管理,利率设置以及业务的追踪不到位都会提高风险的产生。而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主要是因为经济管理机制的不完善。

(四)经济管理制度落实不到位,风险控制不力

现在,在银行的发展过程中会设置严格、规范的管理机制,但在实际的运行过程中并不能有效的实施。从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中来看,大多数银行在风险控制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银行沿用传统的风险管理模式,缺乏对经济市场的分析,不能引进先进的风险管理技术来实现业务风险的管理。即使引进了先进的风险管理系统仍然缺乏专业的人士进行机器设备的使用指导,导致最终信贷业务的发展落后。现在的问题是一部分银行认识到了经济管理的重要性,也试图在这个过程中增加信贷业务管理制度的支持,但是还是有商业银行没有将精细化管理当回事,进而影响到银行的全面发展。

(五)部门设置不完善

在信贷业务中,部门的设置是保证信贷业务顺利实施的重要基础。而商业银行在部分设置方面不完善,缺乏完整的价值链规划,导致信贷审核、业务发放、业务实施、业务考核以及前期业务营销之间的部分连通性较强,存在为了提高业绩而对信贷业务审核不严格的现象。在风险的实施中,需要明确规定各环节的责任,通过对业务的各环节进行联通性调查,避免部门之间的互通。

(六)银行信用风险规避意识缺乏

随着银行业务法制建设的不断完善,在风险规避工作的建设过程中仍然存在工作人员对风险规避工作不重视的现象,导致在进行风险规避时出现各种问题。同时,工作人员缺乏对风险规避创新的重要性进行了解,没有正确认识到风险规避法制建设的意义,导致风险规避工作的效果不明显,对风险规避创新建设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许多风险规避工作人员,根本不以认真、谨慎的态度去对待风险规避工作,根本做不到按时、按质的去完成风险规避工作,所以导致目前风险规避工作的质量不断地降低。另外,相关工作人员在管理过程当中由于缺乏监督意识,所以导致许多部门在监督过程当中存在分工不明确的现象。

三、商业银行经济管理模式的优化与效率提升对策

(一)提升人员综合业务素质

在进行商业银行经济管理时,需要积极地引进专业人才。在引进专业人才的同时,需要提高业务人员的综合业务素质。由此,企业可以建立有效的培训制度,通过对员工进行定期的培训,来不断完善业务人员的综合素质,有效保护商业银行的资产。在进行人員的综合业务素质管理时,需要强化新人员的综合水平,通过建立有效的绩效考核标准来对业务人员进行管理。另外,还需要进行银行内部的防腐工作,实现信贷业务的内部公开透明,有效提高银行的经济管理。

(二)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管理机制

在实际信贷风险控制过程中,银行应该要着力发展长期经济,要根据银行长期的战略目标进行信贷风险控制,而不能拘泥于眼前的短期利益。利用大数据技术进行大数据的收集、挖掘和数据分析已经开始成为支撑现代银行的整体业务正常运转、信贷风险控制策略乃至未来发展战略的方向,数据资源已经成为银行愈加值得珍视的宝贵战略资产。

(三)严格落实经济管理制度,加强风险防控能力

商业银行在发展经济管理时需要建立数据库,对行业发展的信息进行汇总,同时是利用大数据技术对未来行业的发展趋势进行管理,为风险的划分提供帮助。在进行风险的防控时,可以通过在数据库内查询企业的信息来为信用评估、业务评估。在数据库建立的背景下,还需要严格的落实经济管理制度,实现严格的管理。在进行经济管理时可以同时通过分析商业银行进行数据分析,挖掘人员信息层查询。在经济管理的背景下,还需要积极进行精细化管理,对风险的各个环节风险控制,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来规范整个信贷工作,避免风险业务的发生。

(四)构建信用评价体系

由于风险的治理的具有加强的实践性,在进行评价时,需要对业务人员的基本情况进行评价,针对业务人员的偿还能力、资产、业务用途等进行细致的评价,整个评价时间要符合标准,保证对业务人员的总体进行分析。在进行企业业务评价时,需要对企业所处行业的发展背景、发展方向进行评价,同时针对企业的总体情况进行分析。结合信用体系进行综合评价,有效减少风险的产生。在整个过程中,需要更加关注人员的能力表现,通过更加系统的评价体系来提高人员的偿还能力。

(五)完善组织架构

信贷业务人员的工作建设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进而为银行的发展甚至是整个行业的发展带来影响,而工作制度的设置作为信贷业务人员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不断的优化银行工作结构,为工作人员工作提供良好的保障。在此过程中,需要明确信贷业务人员的工作目标,帮助信贷业务人员进行市场分析,根据市场发展情况进行后期工作的开展。在整个过程中,要求工作人员明确专业发展方向。银行也需要进行工作制度设置,注重工作大纲与行业发展的连接性,确保工作人员在工作相关制度时能够以现实的行业发展情况为基准,获取有用的知识。在风险治理改革的背景下,需要不断创新,低效率和信息不对称是导致市场经济缓慢发展的重要因素。在进行风险治理工作时需要积极创新,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加强市场信息化建设,为市场金融发展提供帮助。

(六)创新信贷业务和服务方式

在建立信贷业务管理部门时,需要建立完善的思维体系。需要注重信贷业务管理部门的技术以及银行与职员的借贷思维。信贷业务管理部门需要注重信息技术的应用,利用信息技术来实现银行内部业务系统的更新。例如,通过嵌入微信等社交软件,建立银行的信贷业务查询系统,通过现代化技术进行信贷业务信息的收集,了解信贷业务日常工作的数据,提高信贷业务管理的技术水平。

四、结束语

面对商业银行在经济管理及效率提升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商业银行在业务处理时需要注重对内部人员的培训,提高内部人员的综合素质以及业务能力的同时,保证在进行风险防范时可以对业务企业、个人进行信用的筛查,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信用评估。此外,还需要注重对市场经济发展的预测,保证银行内部决策与市场经济发展方向相同,也需要保证经济市场发生突发变故时可以快速给出应对措施,提高银行的整体工作效率,保证商业银行的稳定发展。

參考文献:

[1]连刚.新形势下企业经济管理模式创新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9(31):77.

[2]刘倩.新形势下企业经济管理的创新与实践的研究[J].消费导刊,2019 (42):86.

[3]潘一哲.关于新形势下企业经济管理的创新与实践研究[J].新型工业化,2019,9(02):118-122.

[4]王桥.经济管理双重视角下商业银行效率评价及对策[J].现代国企研究,2017(16):7.

[5]许莉,路程,朱珠,等.分层次商业银行绩效评价体系构建——兼论《金融企业绩效评价办法》[J].财会通讯,2015(01):42-43.

[6]邢小丽.经济管理双重视角下商业银行效率评价及对策[J].工程经济,2015(07):125-128.

猜你喜欢

效率评价经济管理商业银行
2020中国商业银行竞争里评价获奖名单
基于因子分析法国内上市商业银行绩效评
基于因子分析法国内上市商业银行绩效评
2018中国商业银行竞争力评价结果
我国商业银行经营效率的实证分析
“精准扶贫”背景下全社会扶贫开发投入管理体系研究
基于DEA方法的重庆市物流产业效率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农业保险效率的评估指标体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