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奥曲肽不同给药方法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率分析

2021-01-10钱进

中国典型病例大全 2021年15期
关键词:奥曲肽急性胰腺炎对比分析

钱进

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针对急性胰腺炎患者采用奥曲肽不同给药方法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均选自我院2020年2月到2021年8月期间收治的急性胰腺炎患者,共80例,全部患者均接受奥曲肽治疗。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对患者平均分组,分别为甲组40例并对其采用微量输液泵静脉滴注给药,以及乙组40例并对其采用常规静脉滴注给药,观察对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甲组优于乙组(P<0.05);比较两组各项临床症状消退时间,甲组均少于乙组(P<0.05);比较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甲组低于乙组(P<0.05);比较两组治疗3天以及7天后的C反应蛋白水平,甲组均低于乙组(P<0.05)。结论 根据本次研究的结果可以确认,针对急性胰腺炎患者采用奥曲肽微量输液泵静脉滴注给药方式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更为确切,能够有效控制患者的病情,促进患者临床症状的消退,提高患者的用药安全性,从而改善患者的预后效果,有必要大力推广。

关键词:急性胰腺炎;奥曲肽;不同给药方法;临床疗效;并发症;对比分析

【中图分类号】R5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1)15--02

急性胰腺炎是一种由胰酶异常激活所引发的炎症疾病,患者在发病后会出现胰腺组织自身消化的严重后果,导致患者在进食后,会出现持续性的上腹部疼痛,部分患者还会伴有恶心以及呕吐等症状。针对该病的治疗方法较多,主要可分为手术治疗以及药物治疗。手术作为创伤性治疗手段,将会给患者的机体带来一定的损伤,患者在术后出现并发症的概率较高,不利于患者的预后。通常对患者都是采用药物治疗,其中最为有效的治疗药物为奥曲肽,通过对患者使用该药物治疗,能够有效控制患者的病情[1]。但是,在对患者给药时,所选择的给药方法将会直接影响到对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安全性,所以就需要对患者选择合适的用药方法,才可以更好的控制患者的病情。因此,本文旨在探讨分析针对急性胰腺炎患者采用奥曲肽不同给药方法进行治疗的效果。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均选自我院2020年2月到2021年8月期间收治的急性胰腺炎患者,共80例,全部患者均接受奥曲肽治疗。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对患者平均分组,分别为甲组40例并对其采用微量输液泵静脉滴注给药,以及乙组40例并对其采用常规静脉滴注给药。甲组男女比例为23:17,年龄18岁到68岁,均龄41.5(s=4.3)岁;发病到就診时间为1小时到13小时,平均时间为3.5(s=1.2)小时;发病原因为:饮食不当14例,胆源性11例,高脂血症8例,过量饮酒5例,其他2例。乙组男女比例为22:18,年龄19岁到67岁,均龄42.0(s=4.5)岁;发病到就诊时间为1小时到15小时,平均时间为3.7(s=1.1)小时;发病原因为:饮食不当15例,胆源性10例,高脂血症9例,过量饮酒4例,其他2例。两组的一般资料对比未见显著差异(P>0.05)。

1.2纳入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第一,患者有明显的急性胰腺炎症状,并伴有不低于2种以上的相关体征;第二,患者的脂肪酶以及血清淀粉酶活性均超过正常值3倍以上;第三,对患者采用增强核磁共振、增强CT以及腹部超声对患者进行检查,可以发现有急性胰腺炎影像学转变;第四,患者及其家属均对本次研究知情,并均已签署知情同意书;第五,患者年龄在18岁到70岁之间;第六,患者不存在意识障碍,具有语言交流能力;第七,患者的临床资料完整,不存在缺失。

排除标准:第一,患有精神疾病的患者;第二,患有严重器质性病变的患者;第三,中途转院的患者;第四,入院前接受过手术治疗的患者;第五,对奥曲肽存在过敏反应的患者;第六,在入院前使用过其他抑制胰腺向外分泌类药物的患者。

1.3方法

两组均接受奥曲肽治疗,对甲组采用微量输液泵静脉滴注给药,具体流程为:在0.6毫克奥曲肽中,加入500毫升葡萄糖(浓度5%)注射液,对患者使用微量输液泵静脉滴注给药,给药速度需要控制在每小时50微克,每12小时给药1次。对乙组采用常规静脉滴注给药,具体流程为:在0.6毫克奥曲肽中,加入250毫升葡萄糖(浓度5%)注射液,在1小时内完成静脉滴注,每12小时给药1次。

1.4观察指标

在两组接受治疗的过程中,记录患者各项临床症状的消退时间(发热消退、腹痛、血淀粉酶)以及并发症(腹泻、食欲不振、腹胀)发生情况。同时,在患者接受治疗后的第3天和第7天,检查患者的C反应蛋白水平。并且,评估对患者的治疗效果,分为显效(患者的各项检查指标均恢复正常,腹痛、发热以及呕吐等临床症状均彻底消失,胰腺影像学检查无异常)、有效(患者的各项检查指标以及临床症状均有一定缓解,胰腺影像学检查虽未恢复正常,但有明显改善)、无效(患者的各项检查指标、胰腺影像学检查以及临床症状均未见改善)[2]。

1.5统计学分析

通过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用百分比表示计数资料,行卡方检验;对计量资料行t检验,用均数±标准差进行表示。P<0.05表明对比有差异。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

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甲组优于乙组(P<0.05)。详情如表1所示。

2.2 比较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

比较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甲组低于乙组(P<0.05)。详情如表2所示。

2.3比较两组各项临床症状消退时间

比较两组各项临床症状消退时间,甲组均少于乙组(P<0.05)。详情如表3所示。

2.4比较两组治疗3天以及7天后的C反应蛋白水平

甲组治疗3天的C反应蛋白水平为每升(47.5±13.3)毫克、7天的C反应蛋白水平为每升(25.8±8.0)毫克,乙组治疗3天的C反应蛋白水平为每升(81.5±23.3)毫克、7天的C反应蛋白水平为每升(41.6±13.9)毫克。比较两组治疗3天以及7天后的C反应蛋白水平,甲组均低于乙组(t=8.015,P=0.000;t=6.231,P=0.000)。

3  讨论

急性胰腺炎属于临床上比较常见的一种急腹症,该病具有进展迅速、发病急以及并发症高等特点。引发患者发病的原因有很多,但是对其具体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有研究资料显示[3],导致患者发病的因素包括感染、梗阻以及酒精灯。患者在发病后将会出现多种不适症状,轻症患者会出现胰腺水肿的症状,并伴有明显的腹痛,患者的病情具有自限性,治疗难度相对较低,预后效果也比较理想。然而,重症患者会出现更为严重的症状,尤其是病情严重者会出现胰腺坏死以及出血等问题,这将会对患者的其他器官功能造成损害,促进患者的病情进展,从而危及到患者的生命[4]。所以,需要在为患者确诊后,对患者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措施,控制患者的病情进展,从而避免患者出现严重的后果。

针对该病需要围绕着控制胃酸/胰酶的分泌量、缓解内毒素血症、拮抗胆囊排空以及保护胰腺实质细胞等目标对患者进行治疗,才可以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奥曲肽作为八肽环状化合物,与人体自然分泌的内源性生长抑素极为相似,却可以起到更为长久的抑制作用,其半衰期高于天然抑素30倍以上,不仅能够有效抑制人体的胰高血糖素以及胃肠道血糖素,还可以发挥理想的保护胰腺细胞作用[5]。同时,可以促进患者的内脏血管收缩,抑制患者的肠胃活动,防止患者出现胆囊排空问题,避免损伤患者的胰腺周围组织。并且,可以对血小板活化因子的释放起到阻碍作用,激活人体的肝脏网状内皮系统,从而使患者机体的内毒素血症水平显著下降[6]。奥曲肽在临床上的传统用药方式为静脉给药,这种给药方式能够使药效更快的发挥作用,延长药物半衰期,这样就能够很好的改善患者的病情。但是,常规的静脉滴注给药速度较快,虽然可以使药物浓度在短时间内处于高峰状态,但是会极大的缩短药物半衰期,影响对患者的治疗效果。同时,会干扰患者的耐药性,极易引发患者出现并发症问题,给患者带来较大的痛苦,影响患者的治疗依从性[7]。而通过采用肽微量输液泵静脉滴注的方式对患者给药,能够有效保证对患者的药物疗效,更好的控制患者的病情,防止患者出现危险事件。

本次研究结果也进行了很好的佐证: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甲组优于乙组(P<0.05)。对急性胰腺炎患者采用奥曲肽微量输液泵静脉滴注给药治疗,能够取得更为理想的治疗效果;比较两组各项临床症状消退时间,甲组均少于乙组(P<0.05)。对急性胰腺炎患者采用奥曲肽微量输液泵静脉滴注给药治疗,可以有效控制患者的临床症状;比较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甲组低于乙组(P<0.05)。对急性胰腺炎患者采用奥曲肽微量输液泵静脉滴注给药治疗,能够避免患者出现相关并发症;比较两组治疗3天以及7天后的C反应蛋白水平,甲组均低于乙组(P<0.05)。对急性胰腺炎患者采用奥曲肽微量输液泵静脉滴注给药治疗,能够改善患者的身体炎症以及预后效果。之所以可以取得上述成果,主要因为奥曲肽微量输液泵静脉滴注的给药方式可以使药物持久的对患者发挥作用,延长药物的半衰期,从而能够长久发挥药物疗效[8]。在对患者给药治疗的过程中,还可以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实时调整对患者的用药量,提高患者的药物耐受性,使药物浓度处于最佳状态。能够控制药物输注的液体量,保证注射速度以及准确性均符合患者的实际情况,避免影响患者的内循环,提高用药安全性,降低对医疗和人力资源的浪费,减少患者的治疗费用,防止患者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尤其是在对患者用药的过程中,可以实时监控患者的用药情况,防止患者出现回血堵管的问题[9]。同时,微量输液泵可以保证患者的血药浓度处于稳定的状态,这样就可以彻底的吸收和利用奥曲肽,使患者的炎症反应能够更快消失,改善患者的胰腺组织状态。需要注意的是,在对患者治疗时,需要能够切实的掌握患者的适应症,正确的对患者选择药物,科学的进行药物配伍,尤其是要合理的组合药物,尽可能的避免出现抗生素滥用问题,才可以提高对患者的用药安全性,促进患者的病情恢复[10]。并且,在对患者治疗的过程中,需要做好对患者的护理干预工作,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促使患者能够积极配合治疗。同时,本次研究由于受到时间、环境以及样本量等多个方面的限制,对患者在治疗中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以及防控等情况,还需要开展更加深入的研究的分析,才可以有效确认微量输液泵静脉滴注给药方式的作用。

综上所述,针对急性胰腺炎患者采用奥曲肽微量输液泵静脉滴注给药方式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更为确切,能够有效控制患者的病情,促进患者临床症状的消退,提高患者的用药安全性,从而改善患者的预后效果,有必要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沈二虎,刘英. 奥曲肽不同给药方式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21,14(14):45-47.

[2]郝双,党大胜. 奥曲肽不同给药时机治疗急性胰腺炎臨床效果观察[J]. 临床军医杂志,2020,48(7):761-764.

[3]黎筱青. 奥曲肽不同给药方法治疗急性胰腺炎疗效比较[J]. 当代医学,2020,26(16):170-172.

[4]陈静锋,陈海燕,陈雪梅,杨昊钰,赵懿清. 奥曲肽不同给药方式治疗急性胰腺炎临床效果Meta分析[J]. 安徽医药,2020,24(2):402-408.

[5]刘洪道. 奥曲肽不同给药方法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A5):13-14.

[6]周权. 奥曲肽不同给药方法治疗急性胰腺炎的疗效比较[J]. 中国医药指南,2019,17(26):50-51.

[7]陈莉娜. 奥曲肽不同给药方法治疗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效果[J]. 医疗装备,2019,32(12):85-86.

[8]张晓兰. 研究奥曲肽不同给药方法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J]. 首都食品与医药,2019,26(8):58-59.

[9]纪凤昕. 分析讨论奥曲肽不同给药方法应用在急性胰腺炎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J]. 中国医药指南,2019,17(9):156-157.

[10]周礼生. 奥曲肽不同给药方法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分析[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9,12(8):45-46.

猜你喜欢

奥曲肽急性胰腺炎对比分析
生长抑素、奥曲肽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观察
C反应蛋白、D—二聚体及降钙素原评估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的临床价值
生长抑素与奥曲肽治疗急性胰腺炎的对比研究
成渝经济区城市经济发展水平比较研究
英汉动物词汇文化内涵的对比分析
急性胰腺炎非手术治疗的护理体会
观察奥曲肽治疗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
基于数据库的唐诗宋词对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