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小口径三姿中立射的训练

2021-01-10林洁

当代体育 2021年47期
关键词:枪支手枪射击

林洁

射击是传统体育项目之一,该项目对参与者的射击精度以及技能熟练度要求较高,是各大综合性赛事中备受关注的竞技项目。在射击项目中,常见的姿势动作有卧射、跪射与立射,而立射是三种姿势动作中控制难度最高的一种姿势,由于在该姿势动作下学员的支点相对较高,晃动幅度较大,射击精度容易受到影响。基于此,本文围绕体校中小口径手枪的立射训练进行分析,就如何提高立射训练的效果提出几点建议,以供参考。

在射击项目中,小口径手枪的射击训练对参训人员的基本素质有着特殊的要求,身体素质越好的学员,手枪射击训练的预期效果越容易实现。以手的稳定能力为例,精准射击的一项重要前提是学员能够运用手臂力量稳定手枪,以利于扳机运作。但一般情况下,平伸两只手臂一段时间就可能出现轻微的抖动,没有接受长期的训练,或手臂力量不足,都会对射击成绩产生显著影响。在具备相应身体素质的基础之上,合理开展手枪射击相关的训练项目,是提升射击精度与技能熟练度的重要方法。

1 手枪立射概论

立射是小口径三姿中训练难度较大的一种姿势动作,与其他两种姿势相比,立射的重心明显高于双脚支撑面,由于枪支重心与人体中心线之间的偏差,学员往往需要通过恰当的方式来实现重心的移动,从而补偿这种偏差对射击动作带来的负面影响。身体姿势的调整,势必会带来姿势动作的不对称问题,通过肌肉紧张维持平衡状态,是保证射击过程的稳定性的重要前提。从立射技术的应用实践来看,学员一般采取自然挺直姿势,肩部、背部肌肉提供的力量能够有效确保射击过程的平衡性,但随之而来的是身体摆动幅度大幅增加;借用立射技术的相关技巧,让身体的中心线与枪支的重心尽可能靠近。例如,通过绷紧韧带的方式,减少肩部、背部肌肉受到的负担,身体摆动幅度会随之减少,并增加学员身体的稳定性,提高射击的精度。

2 小口径手枪的立射训练

2.1 立射技术动作的初步形成

技术动作的初步形成是立射训练前期的一项重要任务,其核心是通过相关知识的学习、理论的讲授以及简单的演示,直观地呈现立射技术的基本动作要领,逐步培养参训人员的动作规范以及主动训练习惯。通常情况下,立射训练时学员会选择尽可能让全身肌肉放松的一种姿势,由于肌肉紧张方式对肌肉的控制能力有较高的要求,射击过程中肌肉紧张状态的变化会大幅影响其射击成绩。同时,立射训练的时间相对较长,若训练人员的肌肉长时间处于紧张状态,其身体可能出现发僵等问题,继而影响到训练的持久性。基于此,明确立射技术动作的基本规范,掌握立射技术的技巧,对立射训练有重要意义。

2.2 立射技术动作的巩固成型

立射技术动作主要包括身体姿势、胯部姿势、左右肩部姿势、头部姿势、准备射击姿势、击发时枪支姿势等内容。其中,身体姿势要求训练者的两脚应当平行站立,间距与肩宽尽量保持一致,身体适当后倾,根据实际感受调整倾斜角度,同时扭转上半身,做好立射姿势动作的准备;胯部适当向前挺出,将左髋作为支撑点;左右臂姿势按照立射技术的动作规范,做好支柱与肘髂的固定;头部适当左转,为持枪、瞄准过程中的力量平衡提供良好条件。在准备射击阶段,姿势结构的调整应当严格遵循先紧后松的基本原则,具体内容如下:(1)举枪前调整身体重心,关注立姿静力平衡状态,通过肌肉力量控制上半部分肢体,保证上体处于相对舒展的状态,然后按照立射技术的准备动作要求表象调整姿势;(2)调整至最佳形态后,感受身体、头部、枪支等重量的支撑情况,必要时做进一步调整,同时放松肌肉,迫使身体通过韧带的参与来提高稳定性。在击发过程中,学员需要充分利用肌肉的力量对枪支进行控制,以保证枪支的瞄准精度,一旦偏离瞄准区域,学员需要及时通过姿势的调整,将枪支拉回瞄准区。从上述分析不难看出,立射技术动作的巩固成型难度较大,需要学员在掌握立射技术的表象动作的基础之上,对躯干、头部、枪支的重量分布以及肌肉松弛状态的调整等形成丰富的经验。具体到训练实践,学员需要正确看待训练过程中的一些问题,如瞄准过程中枪支出现晃动,此类问题在训练时比较常见,部分学员可能会因为枪支晃动而出现紧张情绪,继而失去对枪支晃动规律、击发时机把控的关注。有鉴于此,在开展立射技术训练的过程中,需要做好行为态度上的准备以及思想观念层面的准备,注重心理训练与立射技术训练之间的关联性,通过大量训练项目的实践,学员对立射技术动作的掌握情况以及对姿势调整相关的要点认知将得到大幅改善,继而为后续训练工作的开展创造良好条件。需要注意的是,动作要领的巩固成型并非一蹴而就,需要训导员通过预习、对抗、考核等多种训练手段,强化学员的记忆,促使其在日常训练的过程中将既往的收获、训练成果进行充分展示。

2.3 体校立射技术的专项训练方案设计

立射技术的应用涉及到若干技术要点,从小口径手枪立射的特征出发,围绕技术应用水平的提升、熟练度的积累,设计专项技术训练方法,对立射训练效果的提升有着重要意义。参考既往的训练经验,立射技术的训练方案应当有明确的训练目标以及训练周期规划,训练的目标根据各个专项训练项目的主题确立,训练周期一般为6周~8周,具体视训练任务的难度、工作量而定。以8周为例,在专项技术训练前需要对所有学员的身体素质情况进行分析,明确各個学员的预习计划,同时于前两周进行预习工作,具体内容包括举枪训练(长时间举枪,一般为15min/次)、盲枪训练、快速换弹夹训练、抵近射击训练等,不同预习项目的训练目标不一,但都需要为后续的立射训练服务,培养学员的“人枪结合”感受,做到松弛有度;从第三周开始,循序渐进地组织密度射击训练,具体训练目标需与立射训练的进度保持一致,并根据训练要求逐步增加训练量,确保专项训练能够在既定的时间内完成;最后1周~2周,需根据专项训练的组织情况以及计划安排,进行巩固、强化训练以及技术性总结。其中,密度射击训练是整个专项训练的核心,为确保密度射击的实际效果,训练方案的设计应当重视以下内容:(1)击发速度的控制,要求学员在稳定期内完成击发动作,否则重新调整姿势,再次举枪击发,通过短时间、高强度的实弹射击训练,学员的基本功将得到有效巩固,并显著改善学员对立射基本动作、技术技巧等的错误认识;(2)根据高强度训练的成果,逐步增加实弹训练的任务量,并最终达到150发或者更高的击发任务要求,确保学员能够将经历集中于姿势的控制与本体感受的把握;(3)酌情增加密度训练的考核内容,对学员的射击成绩进行记录,并据此评估学员的专项训练成果。

2.4 立射技术训练执行程序的完善

在射击课程中,技术训练的执行程序与最终的训练成果之间有着密切的关联。针对立射训练,由于立射姿势的特殊性以及训练任务的复杂性,学员需要接受大量的高强度训练,而这对靶场的管理以及射击训练的总结等相关执行程序提出了较大的挑战。为保证立射训练的成果,训导员应当根据现有的训练执行程序,结合立射训练的主要特征,进一步完善执行程序。首先,立射训练前由枪弹管理员根据既定的训练任务分发枪支、子弹,督促学员正确完成枪支入套、弹匣装弹等准备工作。手枪弹匣的容量为6发子弹,考虑到训练任务的强度,每个阶段为学员准备3~5个弹匣。在完成准备工作后,学员应按照靶场的管理员要求正确站立于射击位,面向靶壕,对枪支、子弹情况做最后的检查,并调整状态,听候训令。然后,由训练指导员发出训令,学员开始按照既定的训练计划进行立射训练,训练期间密切注意状态的调整以及整体感受的把握。每个阶段的训练任务完成以后,学员应当正确地将枪支入套,并在教练的指导下完成射击结果的分析,发现问题后需要及时进行总结、反思,并在后续的训练工作中予以改善。最后,待所有训练任务完成,管理人员对靶场进行清理,执行主管针对此次射击训练的结果进行总结,安全监督员则负责提醒学员检查枪支、弹药是否全部上缴。除整体流程的控制,在射击训练环节,明确射击项目的训练流程,能够为教练员开展训练工作提供重要的参考。

2.5 多种射击场合的模拟练习

模拟练习是相对真实的训练项目,其对学员的综合素质要求较高,而一名优秀的射手需要根据实际对抗环境调整状态,最大限度发挥自身的水平。近年来的一些射击比赛中开始出现模拟现实生活的手枪对抗环境,不同射击场合的交替对射手的反应能力、搜索目标能力提出了严峻考验。对此,教练员在组织立射训练的过程中,也应考虑适当加入多射击场合的模拟练习项目。在现有的训练方法中,通过计算机的辅助作用,对射击场合进行控制,使得训练场景与真实情景相近,能够更加直观地反映学员的随机反应能力。同时,与常规的射击训练场景相比,模拟练习要求学员能够根据模拟场景,在静止、高速运动等状态下完成射击人物,这对学员的综合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而速射任务的加入,将进一步增强射击训练的紧迫感。需要注意的是,模拟练习的意义并不在于增加立射训练的难度、丰富射击训练的内容,比之更加关键的是,多场景模拟能够切实培养学员的综合战术素质以及反应能力,为其今后的成长以及射击水平的进一步提升奠定坚实基础。因此,模拟练习的设计必须密切联系立射技术的灵活应用,确保多种射击场景的设计是为了立射训练、立射技术熟练度的提升服务,继而充分发挥模拟练习在立射技术训练中的作用。

3 结语

在小口径手枪射击训练中,立射训练是相对复杂的一种姿势动作。为确保立射训练的效果,促使学员正确掌握立射技术,教练员在组织射击训练任务的过程中,应当遵循循序渐进的基本原理,贯彻落实立射训练的目标与宗旨,充分利用現有的射击训练方法以及既往的射击课程教学经验,逐步构建起完善的立射训练方案,明确各个环节的射击训练重点以及整个立射训练项目的实施流程。同时,充分利用场景模拟等手段,逐步增强学员对立射技术的基本动作、要领以及技巧等内容的认知,并在日常训练的过程中自如地应对射击任务、射击场景的变化。在开展立射训练的过程中,除酌情增加训练任务量、训练内容外,定期对训练成果进行总结、反思,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针对总结、反思过程暴露出的训练问题,教练员需要积极制定改善策略,持续提升立射训练的效果,切实提升学员对立射技术的掌握情况。

(作者单位:盐城市射击运动训练中心)

猜你喜欢

枪支手枪射击
画与理
打靶训练
奥地利Glock46半自动手枪
QSS05式4.5mm水下手枪
“枪支共享”
澳大利亚民众上缴逾5.7万支非法持有枪支
我不是手枪
手枪里的冲锋枪
测测你的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