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升科研服务社会效能的对策研究

2021-01-10方宝才陈晓雯

柴达木开发研究 2021年5期
关键词:服务社会科研成果效能

方宝才 陈晓雯

摘要:青海省各高校所承担的科研项目数量、规模和经费体量,对贯彻落实青海省“一优两高”具有现实意义。随着国家科研经费投入不断增加,产出了许多具有地域特色的科研成果。不仅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而且提升了服务社会的能力和绩效。研究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法针对科研管理现状,提出了提高科研成果质量的对策,以便提升青海省高校科研服务社会效能。

关键词:科研成果;服务社会;效能

一、选题缘起

科研立足青海实际,准确和深度把握青海省情,服务社会是青海高校义不容辞的责任。青海高校所承担的科研项目数量、规模和体量,对贯彻落实青海省“一优两高”,进行新青海建设具有实际意义。为促进科研服务社会,国家不断加大对高校科研的支持力度。随着国家科研经费投入不断增加,产出了许多具有地域特色的科研成果,不仅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而且提升了服务社会的能力。

随着科研项目数量增加,科研体量的加大,科研节奏的加快,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改革等,科研成果管理模式面临着优化管理环节、提高科研项目服务社会绩效的要求。根据《关于深化高等教育领域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的若干意见》指导性文件,激发科研积极性,释放科研人员的原创活力,实现科研转化为生产力的作用,各高校在优化科研成果管理方面制定了规章制度,并将其落实。

二、青海高校科研成果管理调研

(一)科研成果管理的基本模式和流程

以某高校为例,近5年承担的科研项目有798项,以科研服务地方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效,这些项目都是在规范的模式和流程中完成各自的职责。目前,该高校科研成果的管理主要表现为以下环节和步骤:科研管理处,主管科研项目的申请、立项、中期检查、结项等,通过过程管理促进科研成果的提升质量。财务处,主管科研经费的审核报销、决算审计、科技经费统计等会计核算及财务管理工作,通过专业管理过程,规范科研成果的绩效管理。相关学院,主管项目负责人出差、调研审批及科研绩效分配、科研资产保管等事项,通过这个过程,将科研成果不断服务于学科建设。一般情况下,高校科研队伍往往是各专业和各领域的专家学者、专业教师组成的队伍,研究往往有着专业的特征。通过这个过程管理,可以为促进教学质量和教学管理提供前提条件。科研项目经费预算的编制,主要由课题主持人或以项目负责人为主的组员一起完成。预算执行过程中,各预算科目经费额度主要由财务人员用记录台账的方式控制。由此,实现“放管服”改革措施的落地。有关预算调整的权限下放至项目承担的单位。科研项目经费的预算需要进一步随着研究而调整的时候,由科研处审批。

以报销流程为例。高校为了促进多出、出高质量的研究项目成果,采取网上预约报销系统完成的模式。首先,由项目负责人将所要报销的发票按照预算科目进行归类、粘贴。其次,运用自己的账号和密码登录网报系统,选择自己的科研项目进行填报,并打出相应的预约单。再次,将预约单和粘贴好的原始凭证投入到财务处指定的投递箱。最后,由财务处工作人员按照规定的时间节点取出报销单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则会通知项目负责人找科研处领导签字,以此节省科研人员报账的时间,为科研人员提供有效的服务。

(二)青海高校科研成果管理现状

研究采取网上问卷调查,回收135份有效问卷。从科研人员年龄结构分布可知,大多为青年教师,中年教师一般处于为辅的结构状况。被访者中,占83.7%的人认为,科研成果研究过程中,审核审批比较烦琐。36.3%的被访者认为,财会专业人员的服务理念和意识对提高科研成果质量和提升服务社会的绩效有促进作用。

为更全面了解科研成果管理现状,研究召集科研项目负责人及相关职能处室工作人员采取座谈会的方式,跟与会人员进行了面对面访谈。受访者中占75.6%的比例对信息化管理程度提高的建议是一致的。64.5%的受访者建议科研成果管理的信息沟通反馈机制建设和完善。有85.5%的受访者建议将科研人员从繁杂的报销环节解放出来,以提高科研绩效。

三、提升高校科研成果服务社会效能的管理对策

(一)加强科研团队建设

根据科研人员年龄结构分布特点,青年教师和中年教师虽然有研究团队,但基本上处于单打独斗的状态,缺乏合力的高质量成果。研究人员往往完成预期的成果,而没有足够的时间精力注重科研成果的质量和转化。因此,科研成果完成过程的时效性难以保证,所以应该发挥团队合力,提高科研成果的质量,实现及时性完成研究的预期目标。

(二)发挥信息化功能,加强宣传力度

针对75.6%的受访者所提出的提高信息化管理程度的建议,管理部门应该强化信息化平台建设。信息化为信息沟通、协作和对称提供了前提条件。各管理部门应该充分运用微信公众号、微信群、QQ群等信息化方式,发挥其功能,及时宣传科研成果相关法规规章制度。针对政府会计制度、全面预算绩效管理、内部控制等业务政策以及税务政策的调整以及国家相关科研成果的新的方针政策,及时传达、组织学习,公告最新要求和规范。管理部門应该加强沟通协作,定期组织相关人员到院系开展业务培训,与科研人员零距离沟通、面对面答疑解惑。

信息平台为实现大数据的交流与互通,及时获取科研管理相关信息,同步调整科研项目管理的流程提供了技术条件。这为科研管理部门规范科学化科研项目的预算编制、科研项目合规性审查工作、资产管理提供了支持。有利于科研成果管理,进入高效有序环节。

(三)实施科研财务助理制度,提高整体服务水平

针对85.5%的受访者提出的建议,即将研究者从繁杂的报销环节中解放出来,为提高科研绩效,高校可根据自身科研实际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科研财务助理制度。科研财务助理制度,应该有利于将科研人员从繁杂的经费报销中解脱出来,使其潜心科学研究。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管理人员的审核压力,从而提高科研人员与管理人员之间的沟通效能。财务处、科研处、资产管理处、实验室与设备管理中心等部门相互配合,对全校科研财务助理进行业务培训,指导其开展业务工作,从而建立一支业务能力强、素质高的科研财务助理队伍。以便给予科研本子的撰写、申报、立项、结项整个过程提供专业辅导和服务。从科研项目经费预算实现动态管控到办理预算调整相关事宜,到编制科研项目经费决算报表,为科研成果研究提供科学的专业化服务。

(四)完善科研成果管理制度

优化报销流程和审批程序。寓服务于管理中,不断落实“放管服”,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理顺精简报销流程,优化审批程序。探索建立财务处、科研处、资产管理处、实验设备中心等部门信息共享中心,让数据以流程化方式在各部门之间传递,实现网上审批,节约高效。扩大开支范围,提升科研人员对相关经费的使用绩效。

针对目前普遍存在的各管理部门从管理职能演化为转发上级文件功能的现象,应该改变工作作风,细化、具体化和完善科研成果管理制度。各管理部门要切实履行主体责任,禁止沿用转发上级文件草草了事的做法。科研成果管理部门应该改变转发代替责任的作风,根据有关国家、省上文件精神及时修订、补充和完善相关科研经费管理制度。细化、具体化、可行化政策通知文件,使上级有关政策发挥其预期作用,真正能够落地见效。

(五)强化内部控制制度和科研成果预算管理

强化内部控制制度,开展科研成果常态化有效管理和监督。科研成果从准备到结项,涉及很多部门。每个部门涉及各种性格的管理人员,应该制度化管理部门之间的有效配合协作,制度化管理部门内部管理人员的服务意识和服务质量。应该根据科研成果的研究规律和特征,按照COSO框架建立有效内部控制制度。并且有效执行内部控制制度,建立常态化的内部审计监督制度,提升科研成果对社会服务的贡献,纳入绩效考评体系,提高科研成果服务社会的效能。

预算管理,需要加强预算的严肃性、约束性和控制性。应当建立财务处、科研处、项目负责人三方共同参与预算编制的预算管理机制。项目负责人应当编制预算清单,财务处应认真审阅预算清单,指导预算编制既符合规章制度又适应研究需要。科研处应该结合相关管理文件、长期积累的审核经验,对预算清单做出最后核定,避免各种风险。

(六)健全科研成果绩效评价体系,提升服务效能

应该提高科研人员对科研成果转化的认识,使每一个研究者认识到科研成果不仅仅属于个人或者团队。强化科研成果的服务意识和思想认识,牢固树立高质量科研成果与社会效益的相关关系。通过科研成果的研究和管理,实现成果服务社会的效能。

为达到科研成果服务社会的预期目标,应该构建全过程科研成果绩效评价体系。以自身的特色和实际为基础,结合科研经费管理的特点,从多元角度决策评价指标。一级指标可以下设预算编制、预算审核、预算调整等二级指标,用以考评预算编制的科学合理。科研成果经费使用绩效评价一级指标,可以下设制度制定、经费支出、经费结余等二级指标,用以考评科研成果及其经费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程度、经费支出、执行进度、经费结余比例情况。科研成果产出绩效评价一级指标可以下设科研成果、成果转化、人才培养、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等二级指标,用以考评著作、论文、学术报告、专利、成果获奖等数量以及级别,科研成果的转化应用情况,科研队伍建设及本科生、研究生培养情况,成果的运用带来的直接经济效益以及科研项目实施后对生态环境、资源利用、生活水平等方面的贡献。

科研成果的绩效指标体系中,应该以定性和定量指标纳入评价指标体系。该高校科研项目种类繁多,无论是纵向的还是横向的,经费来源渠道广泛。不同类型的科研项目,其研究的形式和内容不同,成果的形式也不同。因此,绩效评价应分类评估、分类考核、分类管理。针对不同类型科研项目需要,建立不同的绩效评价指标。以绩效评价为工具,以理论指导实践,发挥科研服务社会的功能。

基金项目:青海民族大学2021年度校级规划项目“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以青海M高校为例”(2021XJGH07)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曲蕊.高校科研经费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财会学习,2019,14.

[2]闫皓.高校科研经费的使用和管理问题研究[J].管理创新,2020,09.

[3]王思敏.应用型本科高校科研结余经费存在问题及对策——以W校为例[J].武夷学院学报,2020,10.

(作者簡介:方宝才,青海民族大学财务处,研究方向:财务管理;陈晓雯,青海民族大学财务处,研究方向:科研经费管理。)

猜你喜欢

服务社会科研成果效能
立足优化设计提高作业效能
基于改进TOPSIS有人/无人机协同作战效能评估
油田三相分离器效能分析
油田三相分离器效能分析
我国高校图书馆向社会开放的思考
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可信性研究
高校科研项目管理业务流程重组研究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搭建实践育人平台,构建大学生党员服务社会长效机制
高校科研成果转化问题与对策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