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汉蒙颜色谚语语义比较

2021-01-10乌阳嘎

科学与生活 2021年28期
关键词:谚语语义汉语

乌阳嘎

摘要:汉蒙颜色词谚语蕴含着深厚的本民族的文化心态和感情色彩,因此,多数具有丰富的文化象征义。颜色词谚语与社会文化思想有密切关系的。汉语和蒙语在颜色词的认知方面既有共同特点,也有不同之处。汉蒙绿色都象征生机和活力,白色都具有纯洁的象征意义。但汉族对黄色特别尊崇而蒙古族对白色特别尊崇,汉民族传统文化对红色非常偏爱的。

关键词:汉语 蒙古语 谚语 颜色 语义

黄色是汉民族崇尚的颜色之一,自古就是中华民族的代表色。在古代,黄色象征神圣、皇权、遵规、崇高、庄严、土地、国土等。

除此之外中国人认为黄色是中国的国色,因为稻田是金黄色的。中国人非常注重象征意义的,与农业文化有着息息相连的黄色。2秦朝时期认为黄色是上等颜色,只能皇帝和高官才能使用,甚至因为黄色是自然中永不变易的颜色,并且从古到近沿着黄河流域中国民族居住繁衍,在黄色土地种各种粮食,吃的是黄米、饮的黄河水,发展至今。所以,黄河对中国人来讲是摇篮。黄河又称“黄龙”。

在公元前184年,东汉国的“黄巾军的起义”的发生,与此相同西藏传佛教的喇嘛们穿着黄衣袍、戴着黄帽子为其标志。黄纸,道教用黄纸画驱鬼避邪的符咒,也用黄纸祭祀神灵。黄纸还用来刊印御准历书(世称黄力),旧时用黄纸书写官方文告或编造户薄。

汉语有黄色词的谚语。如“夫妻一条心,黄土变成金”指夫妻齐心协力,家业定能振兴;“麦穗发了黄,秀女也出房”指秋收、麦收时,天气易変,要赶快抢收,连平日不多出门的少女也得下地;“黄铜箱子白铜锁,外面好看里面空”喻指某些自我炫耀,表面上装得很有学问的人,实际上确是空空的,没有一点真才实学;“黄土不亏勤劳人,冷天不冻下力汉”是勤劳的人肯定会得到应有回报的意思;“黄钟毁弃,瓦釜雷呜”表达当有才德的人被弃置不用之时,无才德的人便会得意横行;人迟早都会去世的真理用“黄泉路上无老少”来表达,这条谚语把泉水颜色比喻成黄色,因为土地颜色是黄色的,所以把去往天堂的路比喻成黄色。

红色是汉蒙民族最常用也最喜用的颜色。两个民族人民都喜爱红色,人们可从红色联想到太阳和火的颜色,由于太阳和火可给人们带来光明和温暖及幸福,所以人们自古至今喜欢用红色来比喻幸福、喜庆、吉祥、欢乐、热烈等义,并由此引申出兴旺、发达、顺利、成功、运气好、福利、成就等含义。蒙古民族也用红色来象征家产。

汉民族在庆贺传统的重大节日时喜欢在大门两旁贴上红对联,门口挂着红灯笼,晚上点红烛,燃放红炮等。

人们把结婚称作红喜事,所以新娘子要穿红衣裙,头上要盖红盖头,新郎要拨红绸带,胸前要戴红花,大门上要贴红喜联,屋内要贴红喜字,晚上要点红烛,宾客要吃红豆包,送喜钱或结婚礼物要用红纸或红包,婚前的婚帖也是红纸写的。由红色的顺利、成功等象征义又可引申为受社会好评、受群众爱戴、欢迎、受上级领导的重视或重用等含义。

古代的女子,多用胭脂红化妆,所以又称美女为“红颜”。

两个民族语言中,红色联想到战火和鲜血的颜色,所以近代常用红色来象征革命斗争。

汉语的红色词谚语是“日没胭脂红,无雨也有风”表达太阳落山的时候,天空呈现胭脂般的红色,那么第二天不是下雨就是刮风的意思;“一个红脸,一个白脸”传统戏曲中以不同色彩的脸谱来显示角色的不同性格,红脸指敢于严声厉色、直言不讳的人,白脸指和事佬或伪装公正的人,指两人互相配合所采用的软硬兼施的手段;“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喻指别人先进,或者个别单位先进,不能算形成了大好局面,只有大家都争当先进,才能形成繁荣昌盛的新局面;“红花需绿叶扶持” 表达出无论多优秀的人离不开众人的支持;“紅日西升,高山起浪”中表达了遇到多么动心的事情也不能展开自己的心扉;“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指人的境遇或人们之间的交情,不可能长久不变,就像鲜花不可能常开不谢一样;“此地无朱砂,红土子为贵”比喻没有合适的人才,差一点的也只好将就。

蒙语也有红色词的谚语。如“好学无须脸红,无知才应羞愧”(Мэдэхийн төлөө ичилгүй, мэдэхгүйнхээ төлөө ичих)意为愿意学习的人不应感到羞辱,什么都不懂的人才应觉得羞辱;“红木房子,水稻食量”(Улаан модон гэртэй, усан будаан хоолтой)表达蒙古民族把蒙古包的梁、天井、柱等喻成红色象征着旺盛的意思。但是,这一谚语的暗藏含义虽然外貌颜色非常华丽,但其能力差的意思;受过很多苦头的人比喻成“舔过红铁的,磨破脚底肉”(Улаан төмөр долоосон, улныхаа махыг элээсэн)来形容;“话语实在的好,狐皮红色的美”(Үгний үнэн нь сайхан, үнэгний улаан нь сайхан)意为说真话,能正确反映客观实际,也反映说话人的诚实品质,所以如同狐狸皮红色好一样,说话自然是真的好。

汉语和蒙语中,绿色是植物的生命色,是草木及一切植物最茂盛的颜色。由绿色可以联想到春天、草地、森林、绿宝石等。所以自古人们常用绿色象征春天、青春、和平、希望、安全、幸运、新鲜等含义。绿色在中国古代也表示“低微”、“下贱”、“不名誉”等含义。唐代官制规定:官七品以下穿绿服或称“青衫”。

汉语有绿色谚语“草不可能永远碧绿,人不可能永远和睦”表达没有永恒不变的东西,这条谚语两个民族语言中都有;“清明柳叶绿,赶紧种玉米”指清明节柳叶泛出了绿色,北方地区正是抢种玉米的时候;“绿了荒山头,干沟清水流”指绿化荒山,能使自然恢复生态平衡,干阔的山沟就会有清泉流淌;“绿叶底下有害虫”意为完美的表象下还会有隐患存在的意思;“牡丹花儿虽好,还要绿叶儿扶持”来表达人再有本事,也需要别人的支持;“红了心头,绿了山头”指要先对绿化秃山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才能实现绿化荒山。

总之,汉蒙颜色词谚语蕴含着深厚的本民族的文化心态和感情色彩,因此,多数具有丰富的文化象征义。颜色词谚语与社会文化思想有密切关系的。

汉语和蒙语在颜色词的认知方面既有共同特点,也有不同之处。汉蒙绿色都象征生机和活力,白色都具有纯洁的象征意义。

但汉族对黄色特别尊崇而蒙古族对白色特别尊崇,汉民族传统文化对红色非常偏爱的。

参考文献:

Аким Г. Монгол зүйр цэцэн үгийн товч тайлбар толь[Z].УБ 2001

Гаадамба Ш, Сампилдэндэв Х.Монгол ардын аман зохиол-зүйр цэцэн үг[M].УБ 1988

Дамбасүрэн Н.Монгол ардын зүйр үг [M].УБ 1959

Дашдорж Ж, Ринчэнсамбуу Г.Монгол ардын зүйр цэцэн үг[M].УБ 2009

Заяабаатар Д, Чоймаа Ш.Монгол зүйр цэцэн үгийн гурван мянган дээж[M].УБ 2009

Эрдэнэ-Очир Г. Зарим зүйр цэцэн үгийн товч тайлбар[Z].УБ 1983

常敬宇.汉语词汇与文化[M].北京:北京大学大学出版社,2000

程孟辉.汉语谚语词典[Z].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内蒙古人民出版社.蒙古族谚语[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2

.温端政.现代汉语谚语词典[Z].山西:山西经济出版社,2009

武占坤、马国凡.谚语[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0

注释:

Uyanga P. /Ph.D/ The National University of Mongolia

常敬宇.汉语词汇与文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猜你喜欢

谚语语义汉语
韩国语“容入-离析”关系表达及认知语义解释
学汉语
追剧宅女教汉语
汉语与拼音
谚语趣画
谚语趣画(一)
浅谈汉语学习中的“听”与“说”
24节气
英语口语常见谚语(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