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幼儿美术教育活动如何融入传统文化

2021-01-10左颖

南北桥 2021年6期
关键词:幼儿美术教育融入传统文化

左颖

【摘要】中华传统文化发展历史悠久,给我们留下来很多绚丽的文化瑰宝。在幼儿教育阶段,针对幼儿的理解水平,在美术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对幼儿的审美及情感完善起着不可忽视地的作用。对此,笔者将从传统文化与美术的联系以及传统文化在美术教学中的体现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幼儿美术教育 融入 传统文化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1.06.126

中华传统文化流传至今,或多或少都会受到现代因素的影响,而并非原原本本地传承下来,我们将其融入到美术教育中时,就应该依据现代的教育情况取其精华进行合理的再创造。学前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中十分重要的一个阶段,是对幼儿进行系统教育的开端,对幼儿今后学习生活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作为教师应该在幼儿美术教学中积极融入传统文化,在潜移默化中扩大幼儿的知识面。

一、传统文化与美术的联系

中国传统文化的本质与现代建设目标一样,十分注重礼仪仁爱与诚实守信,也是对个人品质与和谐生活的美好期望。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十分强,且是由许多不同的元素组成的,这些元素可以应用到不同的文化创作中,而在这些文化创作中,美术与传统文化的契合度最高。我们的先辈会用不同的形式将生活中的点滴进行记录,在记录的过程中,绘画的包容性十分强,世界上的大多数物品与感情,都可以通过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同时,绘画和传统文化一样都有着强大的开放性。传统文化可以将外来思想的优势与自身的文化内涵相结合,而绘画的流派和技术创新也需要进行其他文化形式的融合。传统文化与绘画都在不断传承与发展的过程中进行自我强化,因此,二者的发展历程都十分丰富精彩。传统文化的各种元素可以成为幼儿进行绘画的灵感,而绘画的作品也可以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所以,传统文化与美术珠联璧合后,可以互相成就,一起进步。

二、传统文化在美术教学中的体现

(一)培养幼儿的色彩观

在幼儿开展绘画活动时,教师需要着重于对幼儿色彩认识与应用的学习。在以往的绘画学习中,很多家长都会买填色图画本来让幼儿进行色彩的学习,想以此增加幼儿对色彩的熟悉。可实际上,填色图画本的使用并不符合幼儿自由发展的天性,反而将幼儿的色彩概念禁锢在小范围里,使幼儿对色彩的美感感知迟钝,幼儿的色彩概念培养也受到了影响。在幼儿进行绘画学习时,融入传统文化元素,利用传统节日中五颜六色、搭配合宜的色彩来引导幼儿进行色彩的学习,可以促进幼儿健康自由的色彩观念养成,尤其是五六岁的大班幼儿在进行绘画时表演欲强烈,且已经可以独立进行图形的绘画。例如在端午节时可以对大班幼儿进行专项的绘画教学。端午节的传统习俗包含了赛龙舟、包粽子、做香囊等。在上课时,教师可以提前准备好制作香囊、粽子等物品的原材料,让幼儿进行颜色的区分与感受。等幼儿了解色彩之后,再安排幼儿进行香囊或粽子的设计,让幼儿大胆地进行颜色的搭配与使用。与传统的临摹绘画相比,让幼儿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进行色彩的随机搭配与运用,可以提高幼儿的色彩想象力。

(二)培养幼儿的造型观

在进行绘画创作时,大多幼儿都偏爱以圆圈与线条组成人物、三角形与正方形组成房屋,绘画模式过于单一,不能很好地提高幼儿的创作能力。在绘画教学时,融入传统文化的建筑艺术与水墨画等元素,让幼儿对房屋、人物、风景等形状产生简单的认知。让幼儿对绘画造型的认知增加,防止幼儿在绘画时一直创作单一造型。传统文化融入在幼兒绘画教学中,可以丰富幼儿对于造型的认知,也可以提高幼儿对造型的创造与应用能力,塑造幼儿的绘画造型观念。例如在进行大班幼儿的绘画教学时,可以融入传统文化来提高幼儿对造型的学习。可以以“我爱我家”的主题来进行绘画的教学,一般情况下,幼儿画出来的家都是四四方方的房子,三角形的屋顶,旁边有一颗结满红果子的树,部分幼儿还会加上蓝天白云。这样的绘画作品无法体现出幼儿的想象能力与创作能力的差异。因此,需要进行对建筑结构进行了解,让幼儿进行房子各种造型有所了解,房子周围除了可以有树,还可以有小动物。教师可以引导幼儿进行山水画的观赏,让幼儿进行绘画技巧的学习,提高幼儿的绘画能力。绘画教学结束后,幼儿完成的作品会比之前的作品有更高的创意性,房屋与风景也会更加精彩,突出了传统文化在幼儿绘画造型观念培养上的重要性。

(三)培养幼儿的线条感

幼儿因为年龄小,身体还在成长发育,认知能力有限,因此,在绘画过程中无法展现出线条的流畅性。对此,大部分家长或教师会使用直尺辅助幼儿进行线条的绘画,最终幼儿的绘画成品会出现横平竖直的情况,从而减少成品的美感。在绘画时借用直尺来完成线条,无法促进幼儿绘画技术水平的成长。在幼儿进行弯弯曲曲的线条绘画时,教师需要给予幼儿适当的指导,在弯曲的线条中融入美感。对此,教师可以利用传统文化的工笔画来融入幼儿的绘画教学,还可以将幼儿喜爱的神话故事当作教学素材,在幼儿感受线条使用的同时,还借用神话故事中的人物与动物来进行幼儿线条曲折性的培养。例如在中秋节时,以“嫦娥奔月”为主题举办绘画教学,教师首先将该神话故事以讲述的形式分享给幼儿,再让幼儿根据自己对故事的理解进行人物与背景的创造。在绘画实践中,可以明显察觉到幼儿在线条创作上的进步,幼儿对线条的理解也越来越强。这也突出了传统文化在幼儿规范线条描绘上的帮助。

总之,将传统文化融入幼儿美术活动教育中,对中华文化得以继承和发扬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这有利于提高幼儿的文化素养和个人综合能力,让幼儿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在之美和宝贵之处,从而提高幼儿的美术素养。

参考文献

[1]刘金娣.幼儿教育中如何渗透传统文化[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9(07):69-70.

[2]张雅静.基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幼儿教育资源开发与应用研究[J].华夏教师,2018(27).

猜你喜欢

幼儿美术教育融入传统文化
美术教育中幼儿创造力的培养
生活化视角下的幼儿美术教育问题探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生社会实践中的作用
关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融入“概论”课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学方法论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
幼儿美术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