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合肥市地质资料信息服务模式设计及试点研究

2021-01-10江学莲戴圣潜陈忠良胡海峰杨波

西部资源 2021年6期
关键词:合肥市资料用户

江学莲 戴圣潜 陈忠良 胡海峰 杨波

摘要:地质资料信息服务核心是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方便、快捷、高效的地质资料服务。本文在调查分析合肥市地质资料信息服务现状及问题的同时综合分析了不同社会群体对地质资料信息的需求,提出地质资料信息服务模式的初步设计,开展了服务模式试点研究。通过科学合理界定使用与共享权限,构建地质资料社会共享体系,提高地质成果利用率。

关键词:地质资料;信息服务;服务平台;模式

1.引言

地质资料是地质工作所形成的重要基础信息资源[1],具有重复利用、长期提供服务等特点[2]。所以提高地质资料信息化水平,不断扩大服务领域、提高服务功能是国外地质工作的普遍做法[3]。近年来,我国国土资源工作加强了对地质资料集群化和产业化服务研究,相关地质科研单位也相继开展了信息共享建设和服务工作[4]。

安徽省作为全国首批地质资料集群化和产业化试点省市之一,率先将合肥市滨湖新区作为安徽省地质资料信息服务“两化”试点区域,随后扩大到全合肥市范围内。本文通过介绍合肥市的地质信息服务系统的相关实例,分析其地质资料信息的现状和开发利用模式,为我国地方级地质资料信息服务机制的建立及优化提供参考。

2.合肥市地质资料信息服务现状及问题

通过长期对安徽省内主要是合肥市地区开展的地质资料管理现状调查,笔者发现除保管分散、分析薄弱、信息化数字化程度不高、服务能力较差[1]等常见资料管理问题外。还出现了诸如资料种类繁多,海量多源异构数据[1];基层地勘单位资料室信息化滞后,管理资源有限;部分类型资料汇交责任人不明确,汇交意识淡薄等问题,大大增加了地质资料信息服务和管理的难度。针对这些问题,本次工作提出了服务模式的设计方案,并開展了服务模式的试点研究。

3.地质资料信息多元化服务应用模式的设计

3.1扩大不同社会群体对地质资料信息需求

在长期传统的地质资料管理与服务体系下,我国地质资料社会化服务群体较为单一,主要为国土资源领域内的相关科研单位和有关政府机构[5]。提供的服务方式主要局限为资料借阅等静态服务模式为主,方式单一。

地质资料信息服务的社会群体是可以非常广泛,既可以涵盖传统意义上各级政府部门、科研人员,也可以拓展为相关需求企业、社会公众、教育机构以及其他组织和个人。不同社会群体对地质资料信息的需求内容不同,需要的呈现方式也不同,以用户需求为目的提供创新型多元化服务内容和方式[3]。这对地质资料信息服务形式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6]。

3.2对地质资料信息服务用户进行的分级

地质资料信息服务可以面向城市规划、建设、安全、资源管理、教育等多方面领域,依据不同社会群体对地质资料信息的需求内容和呈现方式的不同,结合地质资料信息服务发布策略的需要,可以尝试进行分级别用户,提供不同深度式信息服务。这里将用户依据服务深度将其分为三级。构建了三级的应用服务体系:

一级用户是合肥市地质资料信息服务平台的普通用户,获得免费的基础地质资料信息和社会公益性信息等基础产品服务;二级用户为获得地质资料信息初步升级的服务,地质资料信息衍生产品服务;三级用户是地质资料信息服务重要用户,根据用户定制需求获得针对性地质资料信息深入加工产品的服务。

3.3地质资料信息服务产品设计

根据需求为导向,向社会提供的地质资料信息产品。立足于现有资料信息本身,根据地质成果特性出发进行设计,分为基础产品、衍生产品、深入加工产品。基础产品一般直接来源于资料成果,衍生产品以简单的咨询报告为主,深入加工成品则是主要根据用户需求定制。前两者一般具有公益性质,后者则可以纳入市场体系为目标。

基础产品以地质原始资料为主,依托原始资料数据标准化处理或重新解释后得到的相关资料信息目录和地质图集为重点。衍生产品、深入加工产品则是融入了相关专业的知识,经过不同程度处理,依据用户的针对性需求定制加工而成,比如:分析研究合肥市城市发展与区域地质情况后,选择构造稳定性评价、规划建设地质图系、地下空间资源利用评价、垃圾填埋场选址评估等作为定制产品的服务。

3.4地质资料信息服务方式改进

传统的地质资料信息服务以图件、报告的借阅、复制的初级形式,被动地提供服务。借助信息化技术,开展地质资料信息服务,主要是利用网络化和数字化等信息传播的便捷手段,改变地质资料信息服务的被动状态。通过地质资料信息服务模式改进不仅可以盘活地质资料的利用率,更可以让基层地勘单位适用我国市场化经济条件下需求的不断变化,做到与时俱进与按需而变的地质咨询服务机构。

本次信息服务模式的探索着力于传播渠道的改进方面,以有效提高服务的效率和便捷程度。打造好信息化服务支撑环境——地质资料数据中心的基础;同时可以在线上地质调查成果目录、电子化查询借阅和网络化信息共享等途径上做尝试。而通过这些多种手段与方式向不同类型的用户提供多种类型的信息服务,从而全面提高地质资料的公共服务能力与水平,充分发挥其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4.地质资料信息多样化服务模式的试点研究

4.1地质资料信息共享平台建设

基于合肥市地质资料数据中心和工作开展流程设计一套地质资料信息服务平台,本平台和地质资料数据中心在地质资料信息管理体系中的位置见图1,对平台的设想和服务模式的探索做具体介绍:

4.1.1地质资料电子化查询

传统的地质资料咨询信息服务可以依托网络的作用,利用网络技术构建基础信息共享平台[7],用户可以根据其需求,通过网站链接依据设定的权限享受查询有关信息服务。资料的电子化查询无疑是用户获得地质资料服务更为快捷和方便。

4.1.2建设电子阅览室

在地質资料数据中心框架内建设电子阅览室,方便用户查询、检索和利用资料信息集群化成果。所建电子阅览室利用网络技术,连接电子阅览室和地质资料数据中心,集地质资料查询、借阅、加工,用户信息管理等功能于一体,提供以地质图和电子文档在线阅览为主、以纸质借阅为补充的服务方式。在方便用户借阅的前提下有效地保护了纸质地质资料,提高地质资料服务的信息化水平,实现地质资料借阅服务由以纸质借阅为主向以电子借阅为主的转变。通过电子阅览室与地质资料数据中心的建设需要统筹规划,分期推进,引领基层地勘单位地质资料信息服务水平的提升。

4.2地质资料信息Web发布

地质资料信息服务以B/S模式运行,通过网络检索轻易地获取包括:地质资料目录与元数据服务、基于地图的钻孔信息查询、地质专题图件浏览、地质专业数据检索和地质科普等信息,也可以获得服务案例展示和在线业务咨询服务等功能。

4.3在线业务咨询服务

利用相对成熟的IT技术,将现有的地质资料信息以在线的形式对社会公开发布,用户通过网站留言板与网上调查[6],网上投诉等方式,搭建与公众之间的信息沟通桥梁,并建立相应的响应机制,对公众的建议和意见及时反馈并做出有效处理,在信息服务的基础上,实现地质资料信息人员与公众之间的双向沟通以及快捷方便地在线获取信息服务[7]。通过地质资料信息服务网站,还可以实现地质资料的专题服务与特色服务等。

地质资料专题服务:提供与本地区热点或常见地质问题的介绍,用户可采用诸如下订单的方式定购指定地区或专题的成果地质资料。地质资料特色服务:地质专业用户可在线申请或留言,请求下载得到某地区某项目中的钻孔柱状图、剖面图、等值线图,或者浏览某区域的三维地质结构模型等。管理员也可根据主动调研获取的需求情况,将已经研制完成的地质专题图、三维地质结构模型等制作成公共产品进行在线发布。

4.4专业的定制服务

基于专题需求的数据服务,积极对接服务需求部门,为不同级别的用户,提供从事地质科普、基础地质资料、相关地质决策咨询以及信息服务等不同类别、层次和深度的定制产品。

通过开展针对性服务工作,验证定制服务产品研发在需求获取、资料二次开发、资金与人员配置等方面的实施可行性。不断调整修正初始方案,不断改进信息服务方式,以服务促进信息共享工作[8]。最大限度地发挥地质资料信息的价值。

5.应用成果及建议

合肥市依托地质资料集群化和产业化服务试点研究,已制订较为成熟和完善的地质资料汇交制度和流程。通过各类地质资料整理和数字化入库,地质资料一体化集中式存储,初步建成了地质资料数据中心,开发出合肥市地质资料信息服务平台,为地质资料信息服务提供了支持,总结了一套地质资料信息产品加工方法与工作模式。

合肥市地质资料集群化和产业化服务试点研究取得的丰富成果,对地市级地质资料信息服务具有较好的指导意义,建议地方地质资料服务管理机构:

5.1加强基层数据中心建设,开展常态化管理。实现地质资料数据的集中式存储和及时更新,建立一体化互联互通的数据库。

5.2开发地质资料信息服务共享平台,优化平台功能,以产业化思维推动地质资料信息开发利用与服务。

5.3与国土、建委、规划等多部门和机构合作来提供社会服务产品。

参考文献:

[1]于清峰,李晓东,韩刚,等;张昕地质资料信息服务集群化产业化研究-以辽宁鞍山为例[J].国土资源, 2015: 42-44.

[2]王黔驹,吴小平,连健,等;地质资料信息服务集群化产业化标准体系框架的构建[J].中国矿业, 2013, 22(9): 49-52.

[3]洪丹丹.上海市地质资料信息多元化服务应用模式与实施机制研究[J].上海房地, 2019, 7: 21-23.

[4]尚武,杨东来,李景朝,等;中国地质信息服务体系的现状、差距及对策[J].中国地质, 2007, 34(9): 730-736.

[5]姚华军.关于推进地质资料公共服务问题的思考[J].地质通报, 2009, 28(2-3): 359-366.

[6]芦书文.美国地质资料信息服务发展研究[J].中国矿业, 2013, 22(9): 77-82.

[7]贾文珏,周舟,等;地质资料信息集群化共享服务平台关键技术研究[J].国土资源信息化, 2012(5): 19-22.

[8]刘向东,任香爱,张业成,等;关于推进实物地质资料信息共享服务的建议[J].中国矿业, 2015, 24(增1): 132-135.

猜你喜欢

合肥市资料用户
Party Time
PAIRS & TWOS
JUST A THOUGHT
合肥市朝霞小学
关注用户
关注用户
关注用户
如何获取一亿海外用户
合肥市出城口道路设计招标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