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业用地数据制图综合的应用

2021-01-10王路路

西部资源 2021年6期
关键词:农业用地

王路路

摘要:农业用地作为社会生产的基本条件,对人们的日常生活有非常大的影响。本文基于制图综合的基本理论对农业用地进行制图处理,采用Arcgis作为制图工具。本文介绍了当今土地利用现状以及农业制图的基本知识和理论,以山西省长子县为例,选取一片区域进行制图处理。最后对未来制图综合技术的发展做出了展望。

关键词:农业用地;ArcGis;制图综合;土地利用现状

农业是我国支柱产业。土地是人们生产活动的物质来源,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基础条件之一[1-3]。

目前农业用地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人口与农业用地资源供需矛盾突出[4];(2)土地利用率低。尽管我国拥有很大的国土面积,但土地利用状况仍需改善[5];(3)耕地破坏严重,我国耕地红线面临严重威胁[6]。基于现状,需整合农业用地的利用结构,对土地进行优化管理并加强政府的监管机制以及协调好农业用地、林地、草地、建设用地之间的关系,最后科学贯彻退耕还林政策,结合当代新科学,新技术,有效解决土地沙化问题[7,8]。本次制图综合的应用主要以山西省长子县为例。以Arcgis为工具通过制图综合的方法对实验区农用地进行土地分级,制作分级图。

1. Arcgis栅格影像处理

在制图综合的处理过程中,为了能够对影像图农用地的特征及其类别有更清楚的了解,以便于在试验中更好地对进行编辑,需要的数据进行处理。

首先将所加载的数据进行数据格式的转换:将其由png/jpg格式转换成tiff格式(图1)。其次选择训练样本,根据目视判别,通过使用多边形选择训练样本,农用地类型为水浇地、旱地、果园、灌木林地、天然草地、人工草地、其他园地、其他林地。最后进行分类,使用影像分类工具栏中的交互式监督分类(图2)。

2.农业用地分类提取

在农业用地制图综合的过程中,为了对土地进行分级处理,应先对土地进行分类提取,其过程如下:

2.1在Arcmap工作界面左边的内容列表中选中要编辑的图层。

2.2在Arcmap工作界面上边的ArcToolbox,选择其转换工具,然后由栅格转出。

2.3在Arcmap的工作界面中左侧的内容列表中选中要选的图层。

2.4然后在Arcmap界面点击所编辑图层的导出数据,将导出的数据保存为一个图层,对其进行处理。

3.农用地分级应用

3.1首先,应采用GIS的制图综合功能对处理后的数据进行平滑、简化等图斑处理。

3.1.1简化面:通过该功能降低要素复杂程度,使面结构简单,易编辑(图3a、3b)。

3.1.2平滑面:数据矢量化后,面呈棱角状,不平滑,通过平滑功能来解决,使面变的圆滑、美观(图3c、3d)。

3.2经过对图斑的处理后,然后做出最终的图幅。根据前面判断的结果和土地利用状况分类表,可以知道水浇地、旱地、果园、灌木林地、天然草地、人工草地、其他园地、其他林地皆为二级用地。而水浇地、旱地为耕地(一级地),果园、其他园地为园地(一级地),灌木林地,其他林地为林地(一级地),天然草地,人工草地为草地(一级地)。

通过图4知道二级地的分布状况,同样也可以知道一级地中耕地、草地、园地、林地的分布情况。这对于我们进行合理的土地规划和管理有着积极的意义。比如,旱地、灌木林地、天然草地比较多,其他比较少。也就是一级地中的耕地较多,林地、草地、园地较少。

4.结论与展望

本文通过对山西省长治市长子县农业用地的分析,介绍了长子县相关地区农用地的类型和分布情况。通过本次探究,发现我国农业用地结构存在诸多不合理之处。农地占用比比皆是,主要是建筑占地,还有一些地方存在荒地。最后简单做了一幅农用地分布图。在本次制图过程中,发现制图系统仍需进一步完善,Arcgis中许多功能并不能得到有效发挥。在图斑的处理方面仍存在许多问题,矢量成图后,碎图斑不能得到及时的处理,Arcgis许多功能尚需进一步掌握并加强熟练度。

制图综合仍然有很多需要学习的地方,作为初学者对于制图只是有一個粗浅的了解。对于制图综合的基本方法:选取、化简、概括、位移等还需要做更深层次的了解,同样对于制图综合的影响因素也应有一个仔细的学习过程,并能够在实践中加以应用[9,10]。

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土地的利用和维护以及农业用地的管理和保护是非常重要的。为了国民生活水平,提高我国综合国力,土地资源的利用与开发意义重大。那么农业用地数据制图综合正是在大数据时代针对此项目的开发与应用。随着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数学应用与分析以及人工智能的发展,制图综合的手段和方法将会越来越趋于多样化,并且会变得更加便捷,更新速度也会越来越快。

在基于遥感科学技术与地理信息技术的前提下,制图综合已经有了更为长远的发展。但这还远远不够,由于人工智能的不断发展,困扰在这一领域多年的难题可能会得到解决。研究自动制图综合系统是长久以来制图人心中的一大梦想,也承载了许多业界人士的心愿。此外,就制图综合未来的发展方向而言,智能化,数字化是必然的。

参考文献:

[1]吴千里.面向制图与GIS的基础信息分类编码研究[J].城市勘测, 2009,(4):26-27.

[2]王敬贵.基于地理本体的空间数据集成研究[D].北京:中国科学院, 2005.

[3]测绘标准汇编(综合卷)[S].国家测绘局.中国标准出版社, 2003.

[4]王家耀.普通地图制图综合原理[M].北京:测绘出版社, 1992.

[5]曾如珠.论编制数字地籍图的制图综合方法[J].泉州师范学院报, 2002. 20(2).

[6]周勇,陈年山,等;农用地分等空间数据库中图形接边方法[J].中国土地科学, 2003. 17(6).

[7]武芳.协同式地图自动综合研究与实践[D].中国人民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 2000.

[8]杜道生,高文秀等. GIS专题数据综合的研究.浙江大学硕士论文, 2003.

[9]齐清文,潘安敏.智能化制图综合在GIS环境下的实现方法研究.地理科学进展, 1998.

[10]郭庆胜.地图自动综合的广义性和评价标准的研究[J].测绘信息与工程, 2000.1.

猜你喜欢

农业用地
破解设施农业用地保障难 基于四川省崇州市的调查与思考
2015—2020年徐州市农业用地时空变化分析
“自埋”
不同农业用地类型对土壤性质和土壤环境的影响——以北京市延庆县为例
基于GIS的农业用地景观格局变化研究——以四川南充嘉陵区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