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植根厚德 行稳致远

2021-01-10刘德优

江西教育A 2021年12期
关键词:南康名师校长

刘德优

2021年8月,赣州市南康区第六中学、第七中学由南康区第六中学本部和东校区拆分而成,两校相距不到百米,2020年顶峰时学生数近万人,两校拆分前是南康区办学规模最大的一所初级中学。面对校园面积小、生源构成复杂、新入职教师占比较大等现实情况,学校依然行稳致远,先后获得“江西省文明校园”“南康区教育综合评估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作为担任多年南康区第六中学拆分前的校长和拆分后两所学校的总校长,我认为,这是与学校长期植根厚德理念、实施人文治校分不开的。

一、以问题为导向,培养优秀的管理干部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總书记围绕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了重要论述,深刻回答了“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性问题。“培养人”是一所学校的核心任务,学校只有围绕这一核心任务部署各项工作,才能保障教学与育人的优质运行。要让南康区第六中学、第七中学这两所学校走在良性发展的轨道上,关键要发现并用好、培养好各层面的管理干部,他们是学校各个支线上运行的“火车头”,多轮驱动,众向发力,才能带动学校这列大车快速前进。

1.设岗位,选苗子。随着年轻教师家庭条件的改善,不少学校都存在年轻教师担任管理干部意愿不强的情况。我根据管理岗位的特点,坚持问题导向,到教师中去摸排、了解、物色适合管理干部岗位的A、B人选,然后以“办公室茶会”“家访”等形式准确捕捉备选人的思想动态,做好思想工作,在达成共识之后,再提请校务会讨论确定。

2.树思想,践行动。在选好管理干部后,怎样让他们当好大规模学校的管理干部成了新的问题。根据这一问题导向,我首先给全体管理干部上思政课,提高他们的思想站位,让他们树立起学习意识、管理意识、服务意识、奉献意识、问题意识、作为意识、垂范意识,实施网格化管理,让治校治学的理念方案不停留在纸上。

3.绘蓝图,谋出路。学校各岗位的管理干部都是一个萝卜一个坑,如何杜绝“慵懒散漫”“帮派”现象成了新的问题。我是用“争优铺路法”“团组竞赛法”来解决问题,即为管理干部绘就奋斗蓝图,让争先创优者在干部提拔任用时优先上岗;组织平行队(组)开展竞赛活动,让优胜者优先获得上岗机会……在这些制度的激励下,能干事、敢干事、巧干事的管理干部多了,团结合作的管理干部脱颖而出,学校相继成长了一批提拔到其他学校挑大梁的校长。

二、以团队建设为引领,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

“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大规模学校的发展,离不开涌现出的一批批好老师。拆分前的南康区第六中学总部和东校区共有425名教师,35岁以下的年轻教师192人,50岁以上的老教师56人。如何让中坚力量壮大提升,让年轻教师成长少走弯路,让年长教师继续发光发热,我采用了以下三方面的措施。

1.以梯队建设为抓手引领教师成长。南康区第六中学、第七中学拥有南康区一批金牌班主任、学科名师,有市、县(市、区)级的名师工作室4个,在全区同级学校中居首位。为充分发挥这些工作室和名师的辐射引领作用,我以年级组为单位,设立班主任类、学科类青蓝结对,并于期末通过考核评选出优秀的青蓝结对组合;我还以教研组为单位,按学科名师、学科骨干、学科新秀进行搭配组合,构建好学科梯队,由资深教师传授教学经验、学科名师和教学骨干作课题攻坚,共同对学科新秀的课堂教学进行打磨。这样既有分工又有合作,通过年级组、教研组开展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引领活动,让每名教师都获得成长。

2.以课堂教学为抓手向课堂要效率。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力,尤其在“双减”政策下,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尤为重要。我推行“五种课型”向课堂要效率,即资深教师的特色课、学科名师的示范课、年轻教师的过关课、优秀教师的展示课、薄弱班级的诊断课,要求教研组人员分别承担相关课型的教学任务,对新任教的年轻教师,由其师傅联合驻组(段)学科负责人及经验丰富的教师组成小团队,采取推门听课、课堂研磨、上课过关等方式,让年轻教师快速成长,从而提高每堂课的教学质量。

3.以检查测评为抓手改进工作作风。依据《南康区第六中学、第七中学教学常规》中的课题量、作业量、批改量标准,做好各学科组教师的教学常规检查,及时收集并反馈信息,从源头上杜绝教师的懒散作风。学校教师在每周规定时间上交教案、作业批改本待检已成为一种习惯,利用网络阅卷分析数据寻找差距已成为一种常态,以检促改让班主任、学科教师“红红脸、出出汗”已成为一种内驱力。

三、以德化人,建构和谐的教师集体

“众口难调、众意难全”是大规模学校管理难的常态,南康区第六中学、第七中学近些年来未发生一起综治、上访事件,在学校满意度调查中,87.65%的教师给出了“十分满意”的评价。究其原因,我认为是从以下三个方面构建了一个和谐的大家庭。

1.言必有信,校长要有公信力。校长在广大教师中的威望来自他的公信力,而公信力必须在平时的治校管理中做到言必信、行必果,兑现治校管理的承诺。我始终以“我为群众办实事”的观念,在管理中坚持以身作则和公平公正原则,让广大教师看到我的公心、事业心和热爱教育事业的情怀。

2.合众为一,增强团队凝聚力。大规模学校要发挥好工会的作用,由工会举办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如举办元旦文艺晚会、趣味体育运动会和开展红色研学、三八妇女节团建、合唱比赛等文体活动,激发团队精神,让人人树立起主人翁意识,让广大教师同心聚力,为学校的发展出谋划策。

3.温情感化,集体闪耀归属感。校长对待教师,既要严管更要厚爱,要厚爱每位教师,把教师当作自己的亲人去对待。如学校某教师的父亲不幸患绝症,针对其家庭情况,我既以校长身份也以朋友身份给予其帮助和关心,并以“轻松筹”号召师生奉献爱心。该教师在感动之余,鼓足干劲投入到学校的工作中。作为校长,要用好制度和情感这两把尺子,两者结合使用,才能丈量出教师的集体归属感。◆(作者单位:江西省赣州市南康区第六中学)

猜你喜欢

南康名师校长
南康区:“三融合” 振兴美丽乡村
南康水厂超滤膜池自控系统的设计与运行
南康漳州龙
校长的圣诞节这花是你的吗?(一)
江西省赣州市南康区老年大学校歌
论校长的修养
好校长是怎么炼就的?
校长给力“九个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