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校内植物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2021-01-10迟艳波

科教导刊 2021年15期
关键词:数字化资源课程资源

迟艳波

摘要以校园内资源普查为切入点,从数量、种类、分布三个维度对校园植物资源进行科学严谨的调查,初步了解资源情况。实现实物资源和数字化资源的有机整合,有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这些资源的开发与合理利用,必将对学生的学习产生深远影响。

关键词 校内植物 课程资源 实物资源 数字化资源

中图分类号:G424文献标识码:ADOI:10.16400/j.cnki.kjdk.2021.05.035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Plant Curriculum Resources in School

CHI Yanbo

(Primary School Attached to Northeast Normal University Zhongxin Campus, Changchun, Jilin 130000)

Abstract: Based on the general survey of campus plant resources, this paper makes a scientific and rigor? ous survey of campus plant resources from the three dimensions of quantity, species and distribution to get a preliminary understanding of the resources. The organic integration of physical resources and digital resources is helpful to the transformation of students’ learning style; The development and rational use of these resources will have a profound impact on students’ learning.

Keywords: campus plants; curriculum resources; physical resources; digital resources

教师对儿童进行科学教育应当利用好大自然这个鲜活、丰富的“教材”。开发并利用好校内植物课程资源,让学生在真实的自然环境中学习,有助于发展他们的核心素养。

资源开发的意义

1.实现实物资源和数字化资源的有机整合

不同类型的资源对学习的作用有所区别,数字化资源和实物资源的作用各有所长。本研究不仅实现了由实物资源向数字化资源的转变,更将两者有机整合,共同发挥作用。

2.有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1)实现了由感官体验到思维学习的发展

科学观察对学生学习至关重要,由感官刺激向思维学习需要合适的载体,数字化资源以其丰富性、互动性和生动性,使学生的学习不仅停留在感官观察上,更能促进他们思维的发展。

(2)实现了学生的个性化学习

在海量的数字化资源支持下,学生可以提出自己喜欢的研究课题,选择自己需要的资料和信息,收集所需证据,实现个性化学习。

(3)使开放式学习成为可能

在真实的自然环境中,学生能放松身心地观察、发现。这种将课堂移到室外,让学生置身于真实的自然环境的开放式学习,对他们科学素养的发展意义重大。

资源开发的过程与方法

我们开发资源的总体思路是:首先,调查校园植物的种类及分布情况;其次,寻求校外技术支持,开发衍生资源,建立校园植物电子档案库;最后,将信息资源应用到课堂教学中,探索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不断地修正、补充和完善资源配置。

1.研究方法

文献法:查阅东北地区植物图鉴等文献,调查校园植物名称、种类及特点。

访谈法:对东北师大植物学专家进行访谈,了解校园植物种类等相关知识。

课堂观察法:结合资源情况,实施单元教学。在此过程中,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课堂观察和评价,从而发现问题,寻找解决的途径,总结经验与反思,不断完善资源配置及教学模式。

2.需要解决的问题

(1)校内植物的采集、分类与数字化开发

校园植物纷繁复杂,我们首先以校园内资源普查为切入点,从数量、种类、分布三个维度对校园植物资源进行科学严谨的调查,初步了解资源情况。然后通过拍摄照片、采集样本、查阅东北地区植物图鉴、访谈植物学家等方式,对现有植物进行分类,制作校园植物图鉴分布图。最后采用展览、软件研发、视频资源与文本资源建设等方法,进行多种形式的数字化开发。

(2)开展基于数字化教学资源的案例研究

有了丰富的数字化教学资源,探究活动就更加丰富了。从传统教学资源到现代的数字化教学资源,从室内教学到室外教学,这种资源的差异和学习场所的改变势必导致教学策略的改变。

有了丰富的资源支持,下一步就是要解决资源的适切性问题。资源好不好?能否有力支持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是否需要调整?围绕这些问题,我们开展了相应的案例研究。

科学资源开发成果

1.完成了对校园植物的识别与鉴定工作

我们根据植物学家的建议,分别在五月份、八月份和十月份开展调查统计。调查后,我们从植物名称、种类、特征、生长习性、分布点和分布数量等维度对现有植物进行统计分析。

统计表明,我校有木本植物33种、草本植物50余种,其中种类最多的是豆科、禾本科和菊科植物。我校不仅有自然生长的野草,还有人工种植的高大乔木(如山槐、水曲柳、元宝槭、蒙古栎等),更有可食用的蔷薇科植物(如樱桃、杏、李子、海棠等)。既有完全花,也有不完全花;既有观茎植物,也有观叶植物、赏花植物。低矮灌木和高大乔木的空间分布错落有致,果树和观赏植物的花期完美错开,不同時节都可观察植物发芽、开花、结果的发育过程。

2.开发以数字化为主的多种形式的教学资源

我们将所有资源的相关信息进行统计整理,设置了校园植物资源库、校园植物分布和识别软件,信息涵盖校园植物种类、数量、分布及其特征,完成了由实物资源向数字化资源的转变。

(1)建立校园植物资源信息库

有了校园植物种类及分布的准确数据后,我们查找相应植物的基本信息资料,包括名称、外部特征、类别、分布和各时期的图片等,按照生物分类学的分类标准,将所有信息汇总,形成信息资源库。

(2)布置生态校园植物展

教师和学生一起动手制作校园植物标本,布置生态校园植物展。学校组织了标本制作社团,举办了校园植物的叶子展览,其中的标本都由学生亲自动手制作。

(3)编制校园植物图鉴

制作了属于我们自己的图鉴——《长春东师中信实验学校校园植物志》,收录了校园木本植物30种,草本植物44种,图鉴所收录的图片均来自学生熟悉的校园实景。我们将其放在图书馆和读书角等场所,方便学生随时阅读。

(4)设计植物标牌

我们还为植物制作了植物标牌,根据课程需要,有计划地将标牌择机挂上。标牌上有该植物的名称、类别、分布信息和专属二维码,学生扫描该二维码,即可获取该植物的相应信息。这些标牌还为一、二年级品德与生活课、语文课和美术课等学科的教学带来便利,为综合性课程的实施打下了坚实基础。

(5)制作校园植物分布和识别软件

校园植物识别软件以科学的植物检索表为框架,学生可以通过对比观察某种植物的茎、叶、花的特征,逐步确定该种植物的名称及种类。

校园植物分布软件显示了校园植物分布情况,分为Pad版和网页版。网页版挂在学校校园网上,学生可在家远程操作与学习。Pad版装在学生上课用的平板电脑上,上课时可随时调取查阅。

(6)开发校园文创产品

植物手绘图是实用性与美学的结合体,是科学与艺术的交融。我校植物手绘社团的学生在科学教师和美术教师的共同指导下,历时两年,对校园植物进行了无数次观察,绘制了大量植物的手绘图。这些植物手绘图,不仅具备绘画的审美和写意,也具有严谨的科学研究价值。科学教师将这些手绘图做成明信片,成为学校最受欢迎的文创产品之一。

(7)设计教师备课软件

在信息资源库基础上,我们对所有植物重新统计分析与分类,专门制作了教师备课软件。原来的资料库只是按照茎的形态将植物分为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两类,现在根据教材上有关植物的课程需要,重新制定了多维的分类原则——茎的形态、花的结构、经济用途、种类等。

在这个软件里,教师可以依据备课需要,轻松找到所需要植物的基本信息。例如,为了列举生物多样性的例子,找一种茎很特别的植物,只需要先点击按经济用途分的观赏植物,再点击赏茎植物,就可以找到一种红瑞木,并获取相应资料。

(8)数字化资源的优势

通过案例研究,我们发现数字化资源具有以下优势:

一是数字化资源可以不断丰富。例如,对于花的种类的认知,需要大量而丰富的资源,电子信息库就能起到很好的作用。《校园生物大搜索》一课,学生要想完成校园植物的鉴别,需要分析大量不同种类的植物的茎、花、果实等特征,校园植物鉴别软件能为学生提供丰富的信息。

二是数字化资源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数字化资源不仅具有丰富性,也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例如,学生把校园植物分布软件和鉴别软件安装到平板电脑后,不仅可以在课下到教室外面使用,还可以带回家继续研究,打开了学习场地的围墙,实现了开放式的可持续性的学习。

此外,数字化资源可以实现人与实物的互动,具有可压缩性、生动性、信息提取便捷等优势。这些资源的开发与合理利用,必将对学生的学习产生深远影响。

3.课程资源的利用与评价

我们对科学课程中的植物学内容相关课程进行分析,找出资源能够有力支持课程教学的相关单元,利用我们开发的资源进行课程实践。我们先期确定了两个单元中的两课——四年级“新的生命”单元的《各种各样的花》和六年级“生物多样性”单元的《校园生物大搜索》。这两课都是传统教学中由于课程资源限制而难以实施的课。其中,《各种各样的花》需要大量不同植物花的样本,若样本数量少,则学生的学习效果不理想。到室外教学,面对大量鲜活的样本,又给教师的植物识别能力带来了挑战,如何对学生进行有效指导也是一个难题。

春暖花开的五月,我们将课堂挪到户外,进行《各种各样的花》一课的教学。学生通过观察校园内各种各样的花,归纳出花的一般结构,对物种多样性有了初步认识。学生观察的花的样本种类及数量越多,越有助于他们建构科学概念。回到教室后,师生通过查阅资源库,对校园植物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教师此时对学生进行科学指导和讲解,也更加得心应手。

枫叶火红的九月,我们带领学生在校园中进行校园生物大搜索。學生利用软件、图鉴等工具,对校园植物进行科学调查和统计,不仅亲历了科学调查过程,了解了生物分类学的基本流程,也对生物多样性加深了认识。

批阅学生的作品《各种各样的花》观察记录单和《校园生物大搜索》的校园植物分布图后,我们发现,学生基本能够对花进行正确观察、描述,每组学生至少观察了8种花;基本能调查出大多数种类的校园植物。

通过观察发现,这几节课的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学起来轻松愉悦,他们对于利用校园植物资源开展开放式教学活动极为认可,对数字化资源的兴趣浓厚,很期待植物学领域的学习。另外,从学生的观察记录等作品分析来看,学生的学习也是非常扎实的,期末纸笔测试中关于花的结构这部分题目几乎没有学生做错。可以说,在丰富的校园植物课程资源支持下的授课方式能较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本文系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7年度一般规划课题“核心素养观照下的小学科学植物领域数字化教学资源开发与利用”(GH171428)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数字化资源课程资源
《电子基本技能与实训》及数字化资源共享建设
要善于运用交互式电子白板为高中物理教学服务
“智慧教室”平台数字化教学资源课堂教学应用策略研究
职业培训数字化资源共享模式研究
多元评价,焕发劳技课程的魅力
语文综合性学习探究
新时期高校足球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研究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当中需要关注的问题探析
网络环境下的商务英语课程资源库的建设研究
独立学院经管专业创业实训课程体系架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