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发现自己的微光

2021-01-10鲁先圣

做人与处世 2021年22期
关键词:香椿树傲骨高官

鲁先圣

一个朋友小时候,父亲告诉他,香椿树如果单独一棵栽在旷野里,就会斜枝横生,长不成参天大树;但是如果与很多品种的树栽在一起,它就会茁壮成长,穿过树丛,挺拔出众。我第一次听说,就注意观察,发现果然是这样,只要是身处丛林,香椿树都是木秀于林的。我明白,父亲是以此来告诉儿子:越是充满竞争,越要勇敢坚强,不屈不挠。竞争和困境,恰是一个人成长必不可少的因素。

我年轻的时候,听过这样一个法则:只要你一辈子每天都持续做一件事,一辈子一直往一个方向走,就一定会到达世界的巅峰。我从此就没有改变过初衷,一路走来,现在,我每次讲座,必定把我所理解的这个法则讲给听众。

但丁在《神曲》中写下这样的诗句:“在我们人生的中途,我发现自己正在黑暗的森林里。”这是一位伟大的智者之语,是一位悟者的心声。如果你没有一双穿越黑暗的眼睛,那么你怎么能够抵达充满希望、霞光万道的黎明。

唯有孤独与宁静,才会让人静下心来,聆听生命的诉说。我常常在寂静中发现自己的心态,并没有随着年龄的增加而衰老,也没有变得圆滑而狡黠。时光的溪流,依然在我的脚下淙淙流淌,清刷掉我身上那些不良的习惯和心态。

我始终都知道,一个普通的人要做成一件事情,就必须下笨功夫,并持之以恒。当我渐渐接近自己心目中的世界以后,我发现,原来这里所有的人都是这样走过来的,没有一个人是通过捷径和奇遇抵达目的地的。鲁迅每天只休息5个小时,托尔斯泰和海明威都是每日凌晨4点起床,而诗人泰戈尔,“从来不知道什么是休息和懒惰”。 我们常说“时间如白驹过隙”,其实不是,时间是虚拟的,并不存在,是我们的生命在无可挽回地一天天变老。

我一直认为,作家应该有一种心灵的崇高,有一种超越物质的精神境界,使人们在阅读作品的过程中,自觉不自觉就感受到人性的光辉和世界的美好。宋人石孝友在《鷓鸪天》一词中用“云态度,月精神”来描述人生意境之高远。一个人,有了拥抱晴空、游走四方、洒脱飘逸、不拘一格的云心,有了宁静淡泊、不弃暗夜、默默施恩于大地山川的月之精神,便是明慧通透、心游万仞之人。

一个优秀艺术家是要有几分傲骨的。徐悲鸿的家里挂着一副对联:“独持偏见,一意孤行。”他的座右铭更加直白:“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他不是仅仅挂在嘴上的。1935年,有政府高官通过张道藩传信请徐悲鸿画像,他一口回绝,说自己对高官不感兴趣。徐悲鸿有如此傲骨,实在是有非凡之勇气的。

很多微小的细节,也会让一个场合充满人性的光芒。比如,我在一个超市的门口看到这样一句提示:“本店装有摄像头,请您保持微笑。”如果没有后半句,会让人感觉被监视和敌意,而有了后半句,这家超市就洋溢着温馨的情调了。重要的是,摄像头的功能并没有因此而发生丝毫改变。人与人相处亦然,说话让人舒服,也是在半句之间。

(责任编辑/刘大伟 张金余)

猜你喜欢

香椿树傲骨高官
会开花结果的香椿树
傲骨之美
结果的树长不高
香椿树上长鸡蛋啦
高节临风(竹)
愿做傲骨寒梅
10《百骏图》:清廷洋高官的中西绘画大融合范本
韩国高官配偶套上了“紧箍咒”
美高官试图淡化军售争端
傲气与傲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