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他想成为“中国的霍金”

2021-01-10衡玉坤

做人与处世 2021年22期
关键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病魔吉林市

衡玉坤

2021年9月2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迎来了2021级第一个本科生。他从未下地走过路,体重只有18公斤,却以645分的成績,被这所985、双一流大学录取。

他叫邢益凡,今年18岁,是吉林省吉林市人。出生时,他显得特别安静,偶尔哭起来声音也很小。6个月时,和他一样大的孩子已经能俯卧翻身、转头、躲猫猫了,可他仍然安静地躺在那里。父母终于开始有了怀疑,带着他四处求医问诊,得到的却是相同的结果:孩子患了渐冻症。

这个消息给了一家人当头一棒。看着被命运判了死刑的儿子,年轻的父母很自责,终日以泪洗面。一家人为邢益凡的未来担忧,盼望有朝一日奇迹出现。可几年过去了,邢益凡仍然躺在那里。有一天,妈妈发现儿子对电视节目中的飞天感兴趣,便抱起他,让他看节目,没想到邢益凡却说:“我也要飞上太空,到那里我就不用坐轮椅了。”

邢益凡的话让父母看到一丝希望,他们尝试着教儿子学习拼音和汉字。令他们惊喜的是,没想到身体瘦弱的邢益凡记忆力却不错,不管是拼音字母还是唐诗,教几遍他便能将所学的知识记住。于是,他们找来更多识字读本,开始教他学习,并将邢益凡送进学校。邢益凡每天由爸妈陪伴着上下学,他已经能背许多首唐诗宋词。可写作业时,他用纤细的手指,用尽全身力气,仍然控制不住笔,字写不成行,便急得哇哇大哭。

老师给邢益凡讲了科学家霍金的故事,听到两根指头能动的霍金竟然取得博士学位,并在量子科学理论等方面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成为牛顿和爱因斯坦之后最杰出的物理学家,邢益凡暗下决心要向霍金学习,争取做“中国的霍金”。

邢益凡每写一笔都感到非常吃力,但他念念不忘自己的航天梦,想起霍金就觉得浑身是劲。上课做题写字看书,他将下巴撑住桌面,坚持不住时,便让爸妈找来棉垫垫着下巴,继续一笔一画地写。凭借顽强的意志,在与病魔不断地斗争过程中,他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令人喜悦的成绩,拿到了一个又一个奖励。中考时,他以615分的成绩,考入吉林市第一中学。

骨骼越增长,肌肉越萎缩,邢益凡的病情越来越严重,脊椎严重畸形,脑袋转动一下也要靠别人帮助来完成,一堂课刚刚过半就坚持不住了。可他从不缺课,躺着也要把课听完,靠记忆回想老师所讲的知识。看着骨瘦如柴的邢益凡对学习一丝不苟的样子,老师和同学们纷纷劝他休息。可邢益凡却执拗地说:“不管能走到哪一步,我都要像霍金那样往前走,争取考上大学,读研究生。”

高考一天天临近,可就在这时,邢益凡却突发骨折,并出现一系列并发症,更因长期卧床和严重呼吸功能不全,出现了坠积性肺炎,从头到脚只有手能动了。但他仍然用仅剩一点肌肉力量的双手,如蚕吃桑叶般地缓缓翻动着复习资料,研读习题。在几个月的治疗中,邢益凡每天做20多张试卷,经常凌晨一两点还在用磨得能看到毛细血管的手指翻阅资料。实在坚持不住时,他便用手掌轻轻地翻阅,直到疲惫不堪才上床睡觉。骨折和肺炎刚刚有了好转,他就一刻不停地重返课堂,并顺利参加了2021年高考。

高考成绩出来了,邢益凡创造了奇迹。许多高校向他抛来橄榄枝,但他念念不忘自己的初心,激动地在志愿书上填写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并如愿被录取。

命运最怕勇敢的人。命运多舛的邢益凡不但没有向病魔屈服,而是坚忍不拔,一步一个脚印,向着“中国的霍金”的梦想一步步迈进。

(责任编辑/刘大伟 张金余)

猜你喜欢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病魔吉林市
吉林省吉林市松江东路小学校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征稿简则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征稿简则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征稿简则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征稿简则
向往春天
同心战病魔
吉林市粮食局 推动落实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
病魔无情 师生有爱
中国石油吉林石化公司产品销售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