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做好移民后扶工作

2021-01-09河北省水利厅副厅级干部李高奎

河北水利 2021年6期
关键词:水库移民资金

□河北省水利厅副厅级干部 李高奎

今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南水北调工程并召开座谈会,对科学推进工程规划建设,提高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水平提出明确要求,同时强调要继续做好移民安置后续帮扶工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种田务农、外出务工、发展新业态一起抓,多措并举畅通增收渠道,确保搬迁群众稳得住、能发展、可致富。

新中国成立以来,河北兴建了一大批水库,先后搬迁安排数十万移民。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党史学习教育“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的要求,最根本的是,要牢记党的宗旨,全面抓好国家制定的移民后扶政策的落实,让水库移民得实惠,更多地分享后扶工作成果。

(一)

近些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组织领导推动下,各地深入推进水库移民后扶政策的落实,做了大量细致的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1.移民收入实现快速增长

2016年全省农村移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549元,2020年达到13972元,增长85%,年均增幅16%,与同期全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幅相比高出8个百分点。有48%的农村移民人均收入已经达到或超过当地农村的平均水平,为2026年实现后扶政策中长期目标奠定良好基础。

2.水库移民脱贫攻坚任务圆满完成

2015年全省贫困移民共52750人,涉及56个县的1167个村(组),在脱贫攻坚期,各级严格落实后扶资金倾斜政策,精准实施产业项目,千方百计增加贫困移民收入,贫困移民如期全部脱贫,实现了不让一个贫困移民掉队的目标。

3.后扶产业呈现新特色

近年来,各地结合产业结构调整、美丽乡村建设、全域旅游开发等,依托区位优势和当地资源条件,打造了一大批特色种养加、家庭手工业专业村、旅游休闲康养村,扶持发展了一大批农业产业园区,移民群众变成了拿股金、收租金、挣薪金的“三金”户,还因地制宜发展光伏产业、电商经济等增加收入。

4.移民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从整体情况看,在有移民村的县域,移民村的公共服务设施以及硬化、美化、绿化、亮化程度,均好于非移民村,生活条件不断改善,移民群众产生源自内心的幸福感。

5.涌现出具有示范性的典型村

在全省移民村中,出现国家级的文明村和乡村旅游重点村,拥有一大批省级、市级美丽乡村和乡村旅游重点村。

(二)

202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指出,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大任务,举全党全社会之力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让广大农民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大任务。水库移民工作与“三农”工作息息相关,站在新起点,面对新机遇,实现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中长期目标面临新的困难与挑战。

1.推进移民区乡村振兴与扶持投入不足的矛盾比较突出

我省水库移民后靠安置多,位置偏僻,交通不便,土地贫瘠分散,基础设施条件相对落后,虽然经过多年扶持,实现了全部脱贫,但要实现中央提出的2025年乡村振兴目标,后期扶持资金投入明显不足。

2.落实国土空间用途管制与库区后靠移民发展空间受限矛盾比较突出

我省水库移民后靠安置居多,长期以来以水库资源为生,而大部分水库都作为城市水源地,随着国家对生态环境保护力度的加大,对耕地、林地、草地、河流、海域等所有国土空间统一进行分区分类用途管制,库区周边实行最严的生态环境空间管控,对产业结构和布局提出了一定的限制要求,发展农业和种养业、开发旅游业和二三产业的约束条件多,库区周边移民生产生活发展受到制约。

3.美丽家园建设产业转型升级与移民村(组)常驻人口结构矛盾比较突出

河北省大中型水库移民村大部分分布在边远山区,交通不便,条件艰苦,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和进城镇安家就业的越来越多,农村“空心村”问题日益严重,尤其是边远山村的空心率日益凸显,农村中有文化、有技能的青壮年劳动力流向城市工作,造成农村人口在年龄结构上的极不合理,村庄只有留守老人、妇女务工务农,文化水平较低,劳动技能单一,普遍缺乏劳动力和技术人才,对移民村美丽家园建设和产业发展有一定不利影响。

(三)

抓好移民后扶工作,动力来自于为群众办实事的强烈责任感,前提是要依法依规,路径在于开阔眼界、加强协调、创新方式。

1.紧紧依靠本级党委政府开展工作

水库移民后扶项目资金的安排使用,根本目的在于解决库区、移民安置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因此,每一笔资金的安排,都应与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总体布局相衔接相对接,水利部门、移民机构应立足县域发展全局安排后扶资金使用。工作中,我们要善于把移民工作纳入本级党委政府工作的“大盘子”,进入主要负责同志、分管负责同志的视线,争取给予最大的支持。在这方面,遵化市、鹿泉区的做法值得借鉴,他们的年度移民后扶工作都主动向书记、市长、区长汇报,遇到困难主要领导亲自过问,分管领导亲自协调解决。

2.积极主动与财政部门沟通协调

国家出台的移民后扶资金管理办法和绩效管理办法,是国家财政部、水利部联合制定下发,省财政厅、省水利厅出台实施细则,按照职能职责分工,财政部门对后扶资金实施监管,水利部门应自觉接受财政部门的监督。我们在谋划和实施后扶项目过程中,从项目立项审批、组织实施到竣工验收、资金拨付等环节,要及时与财政部门进行沟通。沟通协调是一种能力,体现了智商情商;沟通方式也多种多样,包括当面协调会商、文来文往函商,也可以请财政部门派员现场指导,邀请他们到外地参观见学等等,通过密切联系,建立既有同向发力的工作关系,又有谅解理解的深厚友谊。

3.提早做好后扶项目储备

为加快项目前期工作,需要研究项目跟着规划走、资金跟着项目走的具体措施。一是参照防汛应急、水土保持等水利项目做法,年度后扶项目资金实行项目备案制,在上年度10月底以前,各个县(市、区)将下年度实施的项目及投资需求,上报市一级审查,报省水利厅备案。二是进一步下放权限,县级直接负责年度项目安排及审批,并对年度安排的项目上报市和省水利厅备案,以利于省市两级履行监督职责。这两条路径,各市县要进一步研究,对修改2019年出台的后扶项目管理办法提出修改意见,省水利厅将对管理办法进行修改完善。

4.合理安排使用后扶资金

我们要围绕解决库区、移民安置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满足移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一根本目标,系统梳理研究国务院17号文件和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制定的“三农”政策,集中后扶资金用于库区、移民安置区乡村振兴所需。具体而言,多安排一些资金,用于移民产业发展,扶持壮大村集体经济,移民村宜居环境综合治理,移民群众创业就业能力提升等。后扶资金安排使用,各地实际情况千差万别,一定要充分考虑当地资源条件和移民群众意愿,产业项目和集体经济能够依托现代农业园区的,能打造片区产业特色村的,都应优先予以安排;环境治理项目应按照县一级统一规划、整村推进实施,发挥资金的最大效益。

5.项目扶持和对村级组织的帮扶相结合

在组织水库移民搬迁安置和后期扶持的历史进程中,水库移民与水利部门、移民管理机构形成了割舍不了的联系,移民群众把移民部门当作“娘家”,移民村谋发展,也会经常到移民部门要资金、要项目。所以尽管村级组织建设的责任在县、乡(镇)党委政府,但我们也有义务帮助村级组织提高抓发展的能力,提高化解移民群众诉求矛盾的能力。□

猜你喜欢

水库移民资金
漳河有一水库群
移民与健康经济学
移民火星
中型水库的工程建设与管理探讨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空中有个隐形水库
内陆移民(外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