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路避险车道交通安全设施设计及安全考量

2021-01-08郑和生

工程技术研究 2020年23期
关键词:救援车护栏驾驶者

刘 保,郑和生

(1.山东高速股份有限公司,山东 济南 250000;2. 山东省高速路桥养护有限公司,山东 济南 250000)

在公路交通事故中,较大比例的交通事故发生在连续下坡路段,为了减少连续下坡路段的不良条件给行车安全带来的不利影响,需要在适当位置合理布置公路避险车道。随着国内公路路网的不断完善,今后的公路建设多位于路网末端以及山区等地段,这类地区的连续下坡路段数量较多,更需要注重避险车道的设置,而交通安全设施的设置是公路避险车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安全设施设计的合理性会极大程度影响避险车道的功能发挥。因此,笔者结合国内交通安全设施的现状和问题,分析了与避险车道设置相关的交通标志、轮廓标、护栏等交通设施的设计与设置要求,提出避险车道相关交通安全设施的考量与设计建议,为项目的实施以及规范的制定提供一定的参考意义。

1 避险车道交通标志

1.1 服务设施内避险车道标志

这类避险车道告示标志应设置在加油站、服务区等服务设施前的适当位置,尤其当服务区位于坡中路段或连续下坡路段时,应将避险车道的桩号与数量等内容明确且显眼地设置在驾驶者能目视到的地方。

设置避险车道告示标志,有助于驾驶者了解前方路段的总体情况,并提前做好心理准备和应对措施。当车辆制动失效时,驾驶者能根据服务指引和既定计划,安全地驶入避险车道,防止造成更大程度的伤害。

1.2 连续下坡剩余长度信息标志

这类交通标志应设置在距离避险车道1.5km以上的上游路段,应注意标志设置的醒目性及间断的合理性,确保驾驶者清楚下坡段长度并采取有效的制动措施。就调研情况来看,部分车辆驾驶员在车辆出现制动问题时仍然认为车辆制动性能会在接下来的缓和坡段得到恢复,存在侥幸心理,放弃驶入避险车道。因此有必要在连续下坡的上游位置使驾驶员明确下坡路段的剩余长度,避免其在制动失效时由于错误地估计下坡距离而错过避险车道。一种常见且较为合理的连续下坡剩余长度信息标志如图1所示,在矩形告示标牌内加入相应的提醒符号和文字,或者在正等边三角形的警告标志内加入下坡标识以及剩余长度标志。

1.3 避险车道告示标志

图1 连续下坡长度信息标志

避险车道的告示标志包含预告标志与警告标志,其中警告标志应当布置在驶离匝道的避险车道入口处,预告标志应设置在避险车道的上游位置,在距离避险车道入口的2km、1km、0.5km处分别设置,也可根据实际情况在此基础上加密设置。设置预告标志的目的在于将避险车道的位置及时提醒给驾驶员,提醒其在车辆发生制动问题时保持镇定,提前做好使用避险车道的准备,正确应用避险车道。在《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中,对于避险车道警告标志的样式进行了规定,应根据规范要求并结合实际情况合理设计警告标志图样。避险车道警告标志设置在驶离正线的入口处,其位置的不合理会影响驾驶者判断驶离正线的时机,导致发生制动问题的车辆错过驶入避险车道的最佳时机,甚至可能因为急转方向酿成更严重的交通事故。因此应在主线横断面变化处,即驶离主线的入口起点位置,设置避险车道入口标志。

1.4 禁止停车标志

禁令标志应设置在驶离避险车道的匝道处,避免该路段的违规停车影响避险车道的正常使用。在公路运营的实践中发现,部分车辆驾驶者不能充分认识到避险车道的安全功能,甚至出现将避险车道等同于应急车道,在驶离匝道内停车、避险车道内停车的情况,严重干扰了避险车道的正常使用。通过设置“禁止停车”的禁令标志,能避免驾驶者错误使用避险车道,防止驾驶者违规停车对避险车道的正常使用产生影响。同时为了防止制动失效车辆对此禁止停车标志产生误解,发生错过驶入避险车道避险的情况,应将禁止停车标志的面板与驶离匝道行车方向平行设置。

1.5 下一避险车道预告标志

当下坡路段较长时,需要设置多个避险车道,此时应注意在避险车道后设置预告标志告知驾驶者下一避险车道的距离。

通过对公路运营管理的调研发现,当出现制动失灵情况时,车辆驾驶员通常会因为犹豫心理或侥幸心理而错过使用当前避险车道,因此应通过设置在主线上的预告标志提醒驾驶者下一避险车道的信息,安抚驾驶者的情绪,使其做好准备驶入下一个避险车道。《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中对下一避险车道标志的尺寸、版面等都进行了明确的规定,其位置应设置在避险车道分流鼻端处,为驾驶员对于应用当前避险车道还是下一个避险车道提供决策参考。

1.6 救援信息告示标志

救援信息主要是指救援电话信息,方便失控车辆驶入避险车道后能够尽快获得救助,因此该标志应设置在制动床外侧或救援车道内的明显位置。

1.7 其他交通标志说明

为了避免因交通标志过多导致故障车辆驾驶员避险决策失误,除以上交通标志,应尽可能避免其他交通标志设置在避险车道入口处。如部分地区将门架式车道指示标志设置在救援车道入口处,这会对处于慌乱中的驾驶者造成严重的信息干扰。

2 避险车道防护设施

2.1 护栏

护栏设计应满足以下要求:

(1)当避险车道为路堑边坡,且边沟形式为带盖板的矩形或浅碟形时,可以不设置护栏。

(2)当避险车道为路堤边坡,且未设置外侧救援车道时,应将护栏设置在制动床两侧;若避险车道外侧还设有救援车道,则应在救援车道与制动床的外侧边设立护栏,而在救援车道和制动床之间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设置护栏或防护设施。

(3)护栏材料宜选用混凝土。

(4)五级(SA级)护栏适用于入口速度低于80km/h的避险车道,六级(SS级)护栏适应于入口速度不低于80km/h的避险车道。

(5)驶离匝道与制动床之间应设计过渡段护栏。

(6)当护栏设置在救援车道和制动床之间时,其后半段应设为活动开口,对于布置的地锚式端头应增加立体标记。

通过调研发现,实践中对于制动床与救援车道间是否设置隔离设施并没有明确规定。当采用护栏分隔时,有利于避险车道和救援车道各自功能的发挥,但会影响救援工作的效率,且失控车辆容易撞上护栏造成二次伤害。当不采用护栏分隔时,制动失效的车辆极易在紧急状态下驶入救援车道,导致避险车道没有被有效利用,不利于失控车辆的安全减速。因此,从发挥避险车道功能、保障驾驶员安全的角度考虑,可以考虑设置护栏,将救援车道和制动床分隔开,保证失控车辆能够准确驶入避险车道,同时为了避免车辆可能撞向护栏端头产生二次伤害,可在护栏后半段设置活动开口。从实践来看,护栏是避险车道内极易受到损坏的设施,因此可以采用结构性较好、易于修复的混凝土护栏,保证护栏为失控车辆的安全提供持续有效的保障。

2.2 缓冲设施

由于避险车道左侧护栏端部可能对主线行驶的车辆造成安全影响,若正常车辆碰撞端头会导致车辆发生安全事故,因此《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范》中对于缓冲设施提出了要求。常用的避险车道缓冲设施有导向防撞垫和防撞桶。防撞桶适用于高速以外的公路,导向防撞垫则适用于高速公路、一级公路等车速较快的公路,且设置在主线分流鼻端。

2.3 隔离设施

隔离设施的作用主要是区别避险车道与救援车道,防止制动失效车辆错误驶入救援车道,造成避险车道的功能失效。可以通过设置连续的隔离设施指引制动失效车辆准确进入避险车道制动床。隔离设施应布置在整个避险车道沿线,可以采用贴有反光膜的塑料隔离栏,这类塑料设施具有可移动、可装砂装水、方便布设等特点。

3 轮廓标

3.1 设置条件

轮廓标的作用在于显示避险车道的边界轮廓,引导制动失效车辆有效使用避险车道。其设置应注意以下要点:

(1)对于不设置救援车道的避险车道,轮廓标应设置在两侧护栏上。

(2)对于设置救援车道的避险车道,轮廓标只需设置在制动床两侧设施上,而不能设置在救援车道右侧,以免造成对驾驶者的干扰。

(3)设置于两侧护栏或隔离设施上的轮廓标应当形成对路线边缘的连续有效指引,保证夜间驶入的避险车辆安全利用制动床。

3.2 形式选择

为了保证夜间及不利天气下避险车道轮廓标的作用仍能发挥,同时与主线轮廓标相区别,避险车道应选择红色的轮廓标反射器,设置在两侧护栏或挡土墙上的轮廓标高度以70cm为宜,间距以12m为宜。

4 结束语

山区公路的建设将成为今后我国公路投资的主要方向,山区公路中连续下坡路段较多,需重视避险车道的设置。目前,避险车道的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虽然在部分规范中有所涉及,但是仍然有一些规范没有对其进行明确规定,或者实践中普遍未能遵循避险车道的安全设施设置标准。因此,文章基于国内公路建设的发展趋势以及实践调查,结合对避险车道交通安全设施的考量,分析了避险车道交通标志、护栏设施、轮廓标等安全设施设置的要点,希望为公路避险车道交通安全设施的设计与布置提供有意义的参考。

猜你喜欢

救援车护栏驾驶者
郑智文作品
李文卓作品
“蚁王”智能全流程地质灾害救援车
高速公路护栏碰撞监控系统探讨
救援车
基于Arduino单片机的智能多功能护栏设计
不要跨越护栏
发明电波感应器防止开车瞌睡
中分带小变形高等级钢结构护栏的开发
美国最差司机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