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环境监测对环境治理的促进作用分析

2021-01-08陈芙蓉

化工设计通讯 2020年12期
关键词:环境治理环境污染环境监测

陈芙蓉

(济源产城融合示范区生态环境综合行政执法支队,河南济源 459000)

步入二十一世纪后,社会更加关注生态环境的保护,针对不同地区环境的情况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环境治理需要以环境监测为依据,根据采集到的环境数据了解污染的情况,然后综合评价环境问题,进而采取相应的措施。目前,我国环境治理已经进入新的阶段,所以环境监测要做好相应的匹配工作,这样才能推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1 环境监测的意义

从2017年的数据来看,我国地级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达标的仅有40.2%,酸雨区域面积占比12.5%。2019我国环境污染问题虽然有一定的改善,但是仍有285万平方公里的污染面积,超过六亿人受到环境污染的影响。2019年5月环保部进行了环境空气质量的测评,70多个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达标的占比仅为61.1%,其中京津冀地区的污染最为严重,空气质量达标的仅为25.2%,PM2.5严重超标。由此可见,环境保护仍然形势严峻,所以必须要发挥环境监测的作用。环境监测属于基础性的功能,在各个城市都有专门的环境监测点,用于采集环境数据,然后反馈给环保部门。通过环境监测能够实时了解到环境的污染情况,对于污染源的查找和后续治理都有着重要的意义。而且环境监测也可以为环境监察执法提供技术支持,对于改善生态环境有着重要作用。

从环境监测本身的功能来看,它属于环境工程中的服务类别,为环境的保护和治理提供基础的数据。而且在环境污染治理中,也离不开环境监测的支持,监测数据可以直接反映出污染物的种类和危害程度,这就为后续环境治理措施的制定奠定了基础。因此,环境监测对于环境的科学保护和治理都有着重要意义,它是后续工作开展的基础,也能为环境治理提供技术支持。

2 环境监测的内容和目的

环境监测主要是采集环境中各类有害物质的信息,通过分析其含量和危害程度给予相应的评价,进而确定环境质量水平。一般而言,环境监测是实时进行的,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会首先进行采样,然后通过测试整理数据,得出区域环境的具体情况。根据初步测试的结果,能够更好地优化监测布点,实现科学的环境监测。

(1)监视性监测。监视性监测主要是监测污染物,会采取定点监测的方式来进行,而且通常为长期的监测。一般会在监测点安装相应的污染物监测装置,能够实时反馈监测点的环境数据,这样就能明确污染物排放的趋势,进而为后续环境治理方案的确定提供支持。当然,采取监视性监测也要不定期地进行现场采集和实验分析,这样一方面可以检验监测设备的准确性,另一方面也能更加准确了解污染情况。

(2)特定目的监测。特定目的监测主要是用于各类环境污染事故,例如某些突发的环境污染事故,这时就要采取特定目的监测。特定目的监测要对污染物的种类、危害以及变化趋势等进行深入的分析,同时根据污染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治理方案。

(3)研究性监测。研究性监测主要是用于科研工作,通常监测的种类较多,而且过程较为复杂。研究性监测的重点在于监测的数据和结果,通常不会用于环境治理。

3 环境监测对环境治理的促进作用

3.1 环境监测为环境治理提供前期的准备

环境治理方案的确定需要以环境监测数据为依据,通常对于环境质量较差的区域,要采取强有力的环境治理措施,而环境质量相对较好的地区则治理力度相对较小。环境监测不仅是记录环境数据和反馈当前环境的情况,还要针对性的预测环境变化趋势,这样后续环境治理工作的开展才能加符合实际情况。从该层面来看,环境监测可以为环境治理提供前期的准备工作。当然,为了确保环境监测的有效性,需严格执行环境监测的流程,将每个过程细化,切实提高监测的准确定。另外,在环境监测开展的过程中不仅要单一的分析污染物,还要查找污染源,反馈出最真实的区域环境情况,这样就可为环境治理指明方向。

从某种程度上来讲,环境监测是环境治理开展的基础,如果缺少环境监测的支持,环境治理工作就无从谈起。因此在近几年,相关部门都强调了环境监测的重要性,同时也出台了相应的政策来支持环境监测工作的开展。从我国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环境污染情况不容乐观,因此更需要借助环境监测来开展环境治理的工作,以推动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落实,保护生态环境。

3.2 环境监测使环境污染治理更有针对性

环境污染的种类较多,不同的污染源造成的影响也不同,因此在环境污染治理时要结合环境污染的实际情况,同时将区域的实际情况纳入考虑范围之类,进而制定治理方案。例如大气污染、水污染和土壤污染等污染形式的治理措施就有着较大差别,在实际的治理工作中,需要借助环境监测采集到原始数据,判断污染物的种类、影响以及污染的情况,这样才能制定后续的环境污染治理方案。因此从该层面来看,环境监测让环境污染治理更加有针对性。如表1所示,是某地水样检测结果表,从表1中的数据可以看出,砷和铜的含量超标,这样就可针对性地分析污染物来源,为后续的治理工作开展奠定基础。

表1 某地水样检测结果表

由于经济建设的不断加快,环境污染的种类逐渐增多,因此污染物更加多样,污染的严重程度也各不相同。为了更加有效地完成环境治理工作,需要充分了解到污染的各类数据,这时就要借助环境监测来实现。目前,我国环境污染治理都是建立在环境监测的基础上,根据环境数据来针对性的采取环境治理措施。

3.3 环境监测和环境治理相互促进

环境监测和环境污染治理是相辅相成的,通常环境监测为环境污染治理提供数据支持,而随着环境治理的不断深入,对环境监测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环境治理也可以推动环境监测的发展。环境监测自出现以来经过了多次发展,这也和环境污染治理有着直接的关系。首先,环境监测的技术不断更新,这是因为环境污染治理需要更为精准的环境数据,因此环境监测为了满足需求而不断改进和完善,相应的方法也更加科学。其次,环境监测设备也有了颠覆性的变化。传统环境监测设备较为笨重,相应的化验仪器等也多为大型设备,但是环境污染治理需要环境监测对突发性的环境污染事件提供快速的监测,因此自动化监测设备和便携式的设备出现在了环境监测中。当然,也正是由于环境监测技术和设备的改进,当前能够快速和准确地为环境污染治理提供支持,这就让环境污染治理工作的开展更有针对性。所以环境监测和环境污染治理是相互促进的,两者之间的配合为生态环境的保护奠定了基础。

3.4 环境监测反馈环境污染治理的成果

当出现环境污染问题或者有环境污染发生趋势时,环境监测首先反馈出数据,然后环境污染治理根据环境数据制定相应的方案,之后就是环境污染治理方案的落实。但是环境污染治理的落实并不是最后一步,因为环境污染治理可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很多情况下治理方案并不能彻底解决环境污染问题,这时就需要环境监测持续反馈环境数据,借此判断环境污染治理是否取得了应有的成果。因此在环境治理工作开展后,环境污染监测还需要持续监测,分析污染情况是否有效控制。

对于部分较为严重的环境污染事件,环境治理工作通常是分阶段进行的,逐步消除环境污染的影响,恢复地区的生态环境。因此在环境污染治理工作开展中还要结合环境监测的数据,对环境污染治理工作进行评价,分析是否要进行调整,这样才能让环境污染治理切实发挥应有的作用。通过监测,邯郸市2015—2019年空气质量二级以上天数可以看出,空气质量二级以上天数整体呈现上升的趋势,这就表明邯郸市的环境污染治理取得了初步的成果,因此可持续推进原有的环境污染治理策略。

3.5 环境监测推动生态平衡建设

环境污染治理的目的在于消除或者缓解环境污染的影响,建设区域的生态平衡。因此在当前的环境监测中,不仅要针对性监测环境污染数据,还需要在宏观上监测生态环境,这样能够更加客观地反映出环境的实际情况,让生态环境污染治理逐步转变为生态环境风险的消除。因此,这进一步体现了环境监测的作用,需要借助环境监测来进行生态评价,让环境治理部门了解到环境实际情况,进而推动生态平衡的建设。

从上文的分析可以看出,环境监测在环境污染治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不仅是环境污染治理的基础,更为环境污染治理指明了方向。从我国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环境污染治理工作刻不容缓,因此要不断强化环境监测工作,提供更为及时和准确的数据,这样才能有效地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4 结语

环境监测和环境污染治理是相互促进的,环境监测工作先反馈出环境的具体情况,然后由环境治理部门来制定相应的方案。从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环境监测为环境治理提供前期的准备,同时让环境污染治理更加有针对性。除此之外,环境监测还可以反馈环境污染治理的成果和推动生态平衡的建设,因此在未来的发展中要进一步强化环境监测工作,以实现生态环境的保护。本文重点分析了环境监测对环境污染治理的促进作用,希望可以给未来环境监测与环境污染治理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猜你喜欢

环境治理环境污染环境监测
农村水环境污染及协同治理研究
渤海海洋环境治理的演化博弈分析
国家乡村环境治理科技创新联盟
关于物联网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分析
城市水环境治理问题及对策探讨
关于如何做好水质环境监测的质量保证研究
加强农业环境污染防治的策略
基于6LoWPAN的智能家居环境监测系统设计
联合国环境治理体制
环境监测系统的数据分析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