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人为本提升小学体育训练质量的实践探究

2021-01-08南昌大学附属小学

体育风尚 2021年1期
关键词:体育训练身体素质体育

南昌大学附属小学

在人们的印象中体育教学的开展多是为了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并缓解由厚重学业所带来的压力。然而新课改的提出一改传统体育训练在人们心中的固有印象,大大丰富了体育教学所承载的教育内容,实现了体育教学开展价值的提升[1]。通过新课改的定义,体育训练除了能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外,更能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而以人为本的训练开展还能提升学生对体育的兴趣,从而实现对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为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带来良好的促进。

一、以人为本理念在小学体育训练中的作用

(一)提高小学生对体育训练的积极性

传统体育教学的开展由于在内容上过于依赖教材,形式上对于学生的统一度要求高,教学开展模式过于死板,而教学评价则为符合以分数形式的量化而更倾向于应试教育,导致其最终为学生带来不符合身体发展切实需求,刻板无趣,应试压力大等糟糕的体育训练体验,不仅使其课程的开展背离了提升学生身体素质,缓解课业压力等的初衷,更让学生一提到体育课就避之唯恐不及[2]。这一现象的恶性循环不仅有碍于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更会对学生当前的身体素质提升造成较为恶劣的影响。新课改的提出为体育教学的开展赋予了更为丰富的定义,也同时对体育训练的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体育训练的开展不仅是为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将学生从繁重的课业之中解救出来,更是为学生健康心理的建立和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而起到推动作用。因而体育教学的开展必须围绕学生身体和心理的状况与需求来进行,以人为本的理念因此被突显出来,其带给学生的是更多的需求与要求的提出以及更多的选择性,为让学生不同的心理发展和身体素质都能得到较好的激发,通过以人为本的理念可以转变学生被动训练为主动,从而有效地提升学生参与体育训练的积极性。

(二)提升小学生体育训练的开展质量

传统的体育训练展开较为被动,教师在训练当中占据绝对的主导地位,而关于学生训练的具体开展则是由教材的内容来划定范围,学生缺少自主选择的权利;且出于对教学目的的实现,教师通常会要求学生在训练过程中达到统一的标准,如此一来,学生在体育训练中也仍处于紧绷的状态,缺少应有的放松,学生的训练质量自然受到影响。而以人为本的体育训练可通过学生在训练中主导地位的转变来实现训练更符合学生自身身体素质的开展,且少了固定的标准要求,每个学生不必带着压力开展训练,体育训练得以回归到它真实的作用中,对于训练效果的提升自然有着切实的促进作用。而体育训练本就是一项对教育学配合度要求极高的活动,在以人为本的理念融合下,体育训练的训练环境更加轻松、和谐,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沟通与配合也逐渐由“服从命令”转变为自主融洽的主动配合,这大大提升了体育教学的效率,进而间接促进了体育训练质量的提高。

二、小学体育训练中以人为本理念的应用与分析

(一)学生自主选择训练项目的优势与弊端

以人为本理念对于小学体育训练的融合最大的优势就是它能通过侧重对学生本身身体与心理锻炼与发展的提升这一内在核心来实现学生在体育训练中关于训练项目与时长的自主选择。例如一节课以跑步来锻炼学生的体能与耐力,但学生认为这样的训练方式太过枯燥和刻板,则完全可以在融合了以人为本的理念的教学模式下向教师提出其他训练方式,如喜欢篮球的学生可以组成一个队列进行传球跑步的花式跑步训练,热爱足球的学生可以另组一列开展带球跑步式的体育训练,如此学生在体育训练中的自由性更高,也更容易让学生学会自主安排与享受体育运动所带来的快乐,方便他们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3]。但通过此类以人为本训练模式的展开,其中的弊端也逐渐得到了显现,即很多学生并不热爱体育运动,如果将体育运动的选择权完全交于他们手中,则会有一部分学生为了逃避训练而想出格式偷工减料的训练方法,由于缺乏足够的督促,他们最终的体育训练标准也较难得到实现;且训练场各类体育训练项目的共同开展,极大的分散了教师的监督精力,很容易导致训练场面的失控。

(二)学生主导体育训练开展的优势与弊端

以人为本的体育训练开展强调尊重学生自己的意愿来合理制定适合于学生体质的训练计划,但在真正的训练计划实施中,由于学生个体体能与心理素质水平的不同,他们对于训练计划所提出的要求各式各样,教师很难一一满足,更不要说在其中洞察出哪些同学是因为偷懒不想训练而刻意为减少训练熟练所提出的要求了。虽然不可否认以学生为主导的体育训练开展能为学生带来很多的乐趣,并使他们更加热爱体育运用和更加珍惜体育训练的时间,但完全以学生为主导的体育训练开展会为教师带来教学进度实现与掌握的困难以及教学效果与评价难以清晰的问题。一旦对学生全面放开以人为本的训练模式,尤其对于缺乏自律性的小学生而言,他们很快会忘记体育训练的初衷,而仅凭自己的喜好与心情随意调节自己训练的时长,如此一来,不仅教师教学开展进度难以把握,教学效果评估难以开展,更会影响小学生体育训练的质量,从而无法对学生身体健康的发展形成有效的促进,届时,学生内心自律能力与耐力也不会得到有效的促进。

(三)学生自主评价训练效果的优势与弊端

融合以人为本的体育训练摒弃了以往体育教学中学生被动训练与被动评价的教学开展模式,取而代之的是处处围绕学生不同身体素质、耐力与自律程度所进行的人性化的训练与评价开展。这一转变的优势是可以为学生带来更为多样的自主评价,而通过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与自身的进步提升来开展训练评价,学生的自律性得到了有效的提升,且对于体育意识的养成也初见成效。然而凡事有利就有弊,如此的自主评价的展开会产生较为明显的两极分化,即较有自制力的学生会通过自我评价的开启越来越具有自律性,但对于那些以往训练中就需要通过教师的监督和督促才能展开基本训练的学生而言,实现自主评价机制无外乎是对他们减少训练的纵容。由于自主评价的多样化,学生很难保证客观的评价,而教师在收到学生对于自主训练的质量评价后也很难区分出其中“水分”的占比。因而缺少监督与相应机制的自主评价开放是不科学的,应在实施中加以规范和调整。

三、以人为本理念提升小学体育训练质量的实践策略

(一)训练前使学生明晰训练目标

以人为本的体育训练开展必须要站在学生的立场,将体育训练的选择权归还于学生,但是在具体的实施中,教师可以通过一些规则的制定与宣讲明确教学目标与不同体质学生的教学任务,并以此作为教学进度与训练质量总结与评价的参考,否则不仅一些学生会在掌握选择权以后于训练中浑水摸鱼,更会因为学生训练项目的选择过于杂乱而阻碍训练中正常的管理,使训练场面失控。仍以跑步训练为例,学生可以在训练前对教师提出自己的想法和要求,但教师通过向学生阐明训练目标和标准来审核学生的要求是否适合于该节训练的开展,如以带球跑步的技巧难度提升要求减少跑步圈数必须要将减少的全书控制在适当的范围,否则学生会趁此机会减少训练目标内的训练量,不仅对其自身的身体锻炼没有好处,打乱了教师的教学进度,并为其他同学提供了偷工减料的反面素材,进而破坏了积极的体育训练环境。而教师在制定总体要求与具体审核完学生要求之后的训练开展将会在学生自主选择的前提下更加富有秩序,且训练的纪律与进度管理也更加容易为教师所掌握[4]。

(二)训练中注重和谐关系的构建

以人为本的体育训练模式之所以要将训练中的主导地位归还于学生,为的是培养学生体育意识,促进他们自主训练的开展,并借以锻炼他们自律性与忍耐力的提升。但如果不讲求策略地直接将训练的主导权交至学生的手中,也会导致学生的许多坏习惯被纵容,从而不能实现体育训练质量上的提升。因此,教师在将学生置于训练的主导地位中时,要适当加以策略以增强对学生自主训练进度与质量的大致掌握。这一环节的开展,教师可以以构建训练中的和谐关系为切入点,引导学生主动向自己汇报训练进度,并对学生训练质量的提升加以促进。体育训练本就需要教学双方的配合才能实现,教师只要放下自身师长的身份,以学生朋友的角色介入到学生自主展开的训练中,通过与学生的交流和沟通了解学生当前的基本身体素质与训练习惯,就能大致对学生的应有训练量和实际训练量的达成有一个总体的了解,借此为学生提出恰当的训练建议,学生的训练质量会得到一定的提升。此外,学生在与教师轻松的交谈中容易促成和谐的师生关系,很多自己内心的真正想法也会与教师分享,这对教师教学目标与内容的制定有着很好的促进,同时也会减少学生隐瞒教师的不良训练行径,提升他们在训练中的自主性与自律性。

(三)训练后注意评价的客观性与针对性

以人为本开展体育训练自主评价一是为培养学生的主动性与健康的体育意识,二则是为促进学生自我监督与自律性的提升。然而在真实的训练开展中总有学生通过主观评价来掩盖自己没按照计划实施训练的事实,不仅不利于学生身体素质的提升更助长了学生撒谎、隐瞒事实的不良风气。因而教师要在开展学生自主评价体育训练质量时对学生提出增加客观描述的需求,如在学生“较上次 训练进步较大”的模棱两可的主观表达中要求加入具体训练量与进步量的汇报,如此教师就会对学生的真实训练进度与质量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5]。同时教师也要注意训练评价开展对不同体质同学的针对性,对于体质较弱的同学可以在评价上适当宽松,以促进其循序渐进的训练开展。

四、结语

综上所述,德育、体育、美育的开展随着新课改的进行而逐渐得到了教育者的重视,其中体育教学的开展更是融合了诸多的教育使命,为学生的身心发展与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提供了有效的促进。然而若要加强小学生体育训练的质量,从而提升体育教学开展的效果,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然不再适合,需要教育者通过对新教学目标的审视和分析总结出新的教学方法。以人为本理念与小学体育训练的深化结合可以为小学体育教学目标的实现带来较好的推动,因而加强对这一结合的探究仍是教育者们需要继续分析与实践的重要课题。

猜你喜欢

体育训练身体素质体育
体育训练教学中的平衡发展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体育训练中的兴趣与培养
锻炼
身体素质对篮球技战术发挥的影响
智能终端在体育训练过程精细化管理中的应用探讨
足球专项身体素质练习与足球技能学习成效的相关性研究
我们的“体育梦”
紧贴实战落实《大纲》要求推进航空体育训练创新发展
谈体育实践课中知识的扩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