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合理利用社会音乐文化,促进学校音乐教育

2021-01-07田素梅

广东教育·综合 2021年12期
关键词:美育音乐学校

田素梅

音乐教育是学校美育的主要内容和重要实施载体,学校音乐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一部分,通过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持久兴趣,涵养美感,和谐身心,陶冶情操,健全人格,对人的一生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综合利用社会美育资源,融合学校音乐教育,是促进学生音乐素养形成的有效途径。

所谓社会音乐文化是指日常生活、社会活动中经常接触到的音乐,及各种媒介传播平台上的音乐。诸如数字化互联网络、电视、广播、音像制品、报刊、大型现场文艺文娱活动、社会民俗活动等。随着现代大众传媒和社会化媒体的迅速发展,群众性的文娱活动也得到蓬勃发展,音乐文化方面的宣传报道也越来越多、越来越丰富。这种社会音乐文化符合学生个人心理预期及社交共同爱好,也有一定的科学性和知识性,还兼具通俗性和娱乐性,因此,在社会中被广泛地接纳,特别是学生对这种事物接纳得特别快。通过对在校学生的调查了解,发现社会音乐文化与学校音乐教育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双向促进作用。

第一,社会音乐文化有助于学校音乐知识的形成及扩大。

学校音乐包括以中小学音乐教材教学内容为主的音乐教学,以及音乐兴趣小组、社团活动。教师在课堂中对学生实施音乐审美教育,引导学生参与感知、感悟、表现音乐。不过,现阶段乃至以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学校音乐教学的授课时间不会有大幅度的增长,也正是受这个关键因素的影响,对于教材上的内容,教师无法进行更深入的拓展,而对于教材以外的音乐知识、内容,也无法进行过多的传授。

青少年正处于长身体、学知识、开眼界的时期,对新鲜事物或符合自身心理需求的事物特别感兴趣。而社会音乐文化也极力迎合大众的文化心理,以追求扩大节目的受众面,从而获取良好的经济效益。两者之间形成了一种相互促进的社会现象。社会音乐文化一般具有直观简单的模式,对学生极具吸引力,这种强大感染力和潜移默化的作用,既是我们教学所追求的,也是学校教学不可取代和不容忽视的。

以各种形式出现的社会音乐文化,渗透于学生日常生活中,学生通过耳濡目染、手舞身动,直接了解和掌握了很多校内没有教授或学不到的音乐文化知识,充实和丰富了学校音乐教育的基础。接受社会音乐文化熏陶的过程,也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想象力、表现力和创造力(包括音乐表现形式和音乐表现手段),以及有利于提高其对音乐感知、音乐知识及技能的扩展,开阔音乐视野。这种社会音乐文化的作用恰好填补了学校音乐教育的空白,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第二,社会音乐文化加强和促进了学生更全面的音乐认知和体验。

社会音乐文化的流行热潮,实质上是一种客观的大众热烈传播。它包含的信息量巨大、内容广泛,符合大众的心理期待,又有个性表现,是各类感官刺激的高度融合,容易被大众接受。它承载和传播的内容,使学生对音乐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并有意识地进行全面的了解和多角度的认识,例如演唱、演奏等音乐学习资源在网络中都可以找到,供学生学习和模仿。这些学习模仿行为,效果远好于课堂教学,也就是孔子说的“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社会音乐文化以“形”“容”诱人,把意识中抽象模糊的东西转换成容易理解的形象,达到一种语言难以描述的意境。而且,涉及面广、覆盖面大、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能引领学生的兴趣,由喜欢到关注到模仿甚至沉迷,这就为校内音乐教学提供了良好的契机,我们可以结合一些需要传授给学生的知识、理念等,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特别是在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音乐记忆力、音乐想象力、音乐表现力和音乐积极品质,以及情感的渲染,学生间对音乐分享体验的社交活动,表达自己的感受和对音乐的理解,都有很好的效果。

第三,社会音乐文化可引导和激发学生直接参与音乐文化实践活动。

中小学音乐作为普适性、大众性教育,始终围绕两个基本主线:行为(过程)体验与音乐(内涵)体验,要面向每一个学生,体现素质教育的全面性,面向全体学生的阶梯式发展,体现素质教育的发展性,就是要立足于音乐学科三大核心素养(审美感知、艺术表现、文化理解),培养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而社会音乐文化可以作为学校音乐教育的有益补充和扩展延伸,使学生在参与和体验中健康成长,直接或间接地为求知、求新的学生打开了更多的窗口,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并且不受教育、教学模式的约束。学生对表层文化中感兴趣而又不懂的知识、技能,只要愿意去接触学习、尝试和探索,在互联网都可以获得。在正确的指引下,引导学生适度参与文化市场提供的各种文艺娱乐活动,除了增强文化艺术上的参与意识,也能直接锻炼和提高学生的音乐感受和审美能力,从而让不同层级的学生各尽其能,各取所需,各有所得,开阔视野的同時也丰富了知识结构,逐步提高个人的音乐综合素养。

第四,正确理解社会音乐文化与学校音乐教育的关系。

社会音乐文化的渗透力和影响力是强大的,它对学校音乐教育的帮助也是得到认可的。不过,它只是音乐教育的一个很好的补充部分,而不是主体,决不能替代和完成学校音乐教育的目的和任务。相对于音乐教育来说,社会音乐文化具有强化教学基础、丰富教学内容、扩展教学思维的促进作用。学校音乐教育的成功开展,又可使社会音乐文化更加繁荣,即是“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

然而,社会音乐文化也可能会给学生带来一些不良影响,比如一些商演市场、娱乐文化中一度泛滥的炒星追星现象,又如一些低俗的音像传播等,都可能危害学生的身心。因此,在学校的音乐教育中,教师应该多层级、多维度地渗透以美育人的教育理念,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教会学生懂得选择,懂得从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目前,东莞市也在尝试采用新媒体的方式开发“每周一歌”美育资源,组织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开展“每周一歌”活动,利用好社会美育资源,融入学校音乐教育,使我们的工作着眼于回归学校音乐教育,更好地完成音乐学科“立德树人,以美育人”的目标和任务。

猜你喜欢

美育音乐学校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美育史料·1902年刘焜与“美育”
美育最忌急功近利
美育教师
音乐
学校推介
音乐
秋夜的音乐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