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王亚平:站上最高讲台的“太空教师”

2021-01-07杨维格

新民周刊 2021年48期
关键词:驾机飞行技术乘组

杨维格

绘画/ 赵志文

2021年10月14日,王亚平被确定执行神舟十三号载人飛行任务,成为首位重返太空的中国女航天员,首位进入中国空间站的女航天员。 11月7日晚,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进行首次出舱活动。王亚平着“飞天”舱外服进行舱外作业,成为中国首位执行出舱任务的女航天员。12月9日,王亚平顺利完成第二次“太空授课”。

时隔八年,当闪闪发亮的水球再次出现在“太空课堂”上,王亚平依旧风趣幽默,问答自如。

1980年,王亚平出生在山东烟台一个普通农民家庭。1997年,王亚平被选至长春飞行学院。1998年,王亚平首次驾机驶上蓝天。此后9年间,她的天空飞翔时间达到800多个小时。

毕业后的王亚平进入武汉空军运输航空兵部队,成为一名运输机飞行员。她熟练掌握了4种机型驾驶,还曾驾机参加过汶川抗震救灾、北京奥运会消云减雨等重大任务。2012年,因为其过硬的飞行技术和超强的心理素质,经过重重选拔,确定为神舟十号飞船首飞女航天员乘组。从飞行员转战航天员,并不容易。据其回忆,在第一次上离心机时,她仅仅坚持了5分钟,就感到头晕恶心,浑身冒汗。而且女性的生理特性对太空环境会更加敏感,训练要比男性付出更多努力。

2013年4月,王亚平入选天宫一号与神舟十号载人飞行任务飞行乘组,执行神舟十号飞天任务,成为中国首位“太空教师”。王亚平在太空中为地面上网友授课,点亮了无数人的航天梦。

21岁成为飞行员,33岁乘神舟十号进入太空讲课,41岁再次成为航天员,这样的人生经历背后是数不尽的汗水和泪水。

天上5小时,地面要做50小时水下训练、穿戴120多公斤装备入水,长达4小时不间断训练、一次体能训练结束体重能降一两公斤!出水后,端不稳碗搛不住菜,累到虚脱都是家常便饭。对此,王亚平心态良好:“身体是很累,但是练完后,技术有成长了,我就离梦想又近了一步,这种感觉是幸福的,所以我特别高兴。”

为了能熟练掌握飞行技术,王亚平不仅进行实际操作,还抓紧一切时间学习理论知识。她每天5点起床,一天保证至少4小时的学习时间。2014年9月,王亚平进入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攻读硕士,并顺利毕业。时隔两年,王亚平再次考入北京大学,攻读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博士学位,以航天员的视角做研究。

神舟十三号飞行乘组将在浩瀚宇宙中停留6个月。王亚平带着女儿送她的礼物,将在太空度过一次特别的春节。等她返程,相信不仅为女儿摘得了星光,也会为中国的航天事业再次添彩增光。

猜你喜欢

驾机飞行技术乘组
劝飞篇
The innovation path of Chinese pilot training model
飞行技术专业“机载设备”课程教学改革与研究
缅怀英烈
民航特色专业学风建设的实践与探索
美男子驾机撞政府大楼
对《他驾机飞过开国大典的上空》一文的质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