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官吏的身边人

2021-01-07卢汴生

杂文月刊 2021年9期
关键词:纪晓岚官吏李安

卢汴生

清朝的州县官吏一般都雇有随从。有些随从居心不良,用的是假名假姓假地址,为的是预防奸赃败露后官府寻踪追捕。

嘉庆年间,就有这样一个职业随从,他变换籍贯、姓名,先后跟了十七个官吏。他跟最后一名官员时用的籍贯和姓名是河南李安。李安平时装的老实、听话,暗地里却注意官吏的一举一动。官吏如果有什么见不得人的“阴事”,他都用蝇头小字记在小册子里,包括时间、地点、何人在场,以及往来信札、办案文书等“无一不备录”,然后以此挟制官吏。他的妻子原来是官员家的侍婢,李安看中她了,就勾引她一起潜逃。临行前他给官员留了一张纸条。官员看后又气又恨,却不敢派人追赶。

这是清朝文人纪晓岚在《阅微草堂笔记》中讲的故事。故事时间距今已有两百多年了。如今清朝早已灭亡,但是现实中像李安这样的人并未跟着消失,在一些官员的身边,依然可以看到他们的身影。他们在演绎着现代版随从的故事。只是其手段更高明,故事情节也更加曲折跌宕。

最近《中国纪检监察报》就报道了浙江湖州市一个小车司机搞腐败的事。这个司机姓叶,他给市里一个叫葛伟的领导干部开车多年,深得葛伟信任。葛伟认为叶司机忠厚老实,有时不管公事私事都交给他去办理。因此,叶司机也渐渐掌握了葛伟收受贿赂的“阴事”。看着领导大块吃肉,他也想跟着喝点汤。于是他就直接向葛伟提出,也想搞点外快,改善一下生活。葛伟知道自己那些事瞒不住他,索性拉他入伙,共同发财。五六年间,两人共同受贿就有一千多万元。

叶司机跟着领导尝到了甜头,胆子也越来越大。有时候他竟然打着领导的旗号在外吃独食。商人们知道叶司机有后台,有路子,纷纷找他攀关系、套近乎。一时间,叶司机狐假虎威,财源滚滚。然而好景不长,叶司机终于东窗事发,被判处受贿罪和利用影响力受贿罪,锒铛入狱。

与叶司机的结局不同,清朝那个随从是得怪病而死。他这个病是先从两脚的脚趾烂起,然后一点点往上发展,直至胸膈,穿透而死。其痛苦之状可想而知。

李安死后消息传开,人们对他说三道四,议论纷纷。当年多亏纪晓岚择其要者记录在册,我们今天才能看到古人这些精彩的“留言”。

一个也是当随从的人对李安有所了解,他说,李安“今得是疾,岂非天道哉?”意思是,李安现在得了这种怪病,难道不是上天对他的惩罚吗?此人虽是李安的同行,并不替他说话,反而幸灾乐祸。

不过也有人不赞成谴责李安。有个叫霍丈易的人说:这个随从本来就是为舞弊作奸而来,这好比养鹰,不能只怪它会吃粮食,关键还在于主人如何駕驭它。如果只看到随从听话好使,就把他当耳目心腹,这就等于授人以柄,难免被人反戈一击。因此,“此人不足责,吾责彼十七官也”。在这里,霍丈易看似把板子打在了官吏身上,其实是高举轻放。他是在提醒那些官吏今后要小心李安这样的人,做事千万不要授人以柄。

霍丈易此言当时就遭人反对。纪晓岚的父亲纪容舒说:“此言犹未揣其本。使十七官者皆无阴事之可书,虽此人日日橐笔,亦何能为哉!”老纪是说,霍先生,你没有说到根本上。假如那十七个官吏根本就没有什么阴事,那个随从就是天天背着一口袋笔,又能记些什么呢?

老纪此言虽寥寥数语,却是有胆有识,入木三分,道出了问题的关键。它不仅在当时,就是在今天也颇有警示意义,值得点赞。试想,湖州那个葛领导,如果没有那些违法乱纪的“阴事”,叶司机怎么会找他分一杯羹?所以,正如俗话所说,“苍蝇不叮无缝的蛋”。只要自己一身正气,品行端正,以身作则,身边人即便有歪心,恐怕也捞不到一根稻草。

猜你喜欢

纪晓岚官吏李安
聪明的官吏
一钱斩吏
朝鲜质子陪同官吏姜孝元、郑雷卿案
古代官吏如何严以修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