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校体育与健康的辩证关系

2021-01-07四川大学体育科学研究所

体育风尚 2021年3期
关键词:体育运动体育锻炼心理健康

四川大学 体育科学研究所

一、体育与健康的内涵分析

体育与健康是通过学生身体进行练习和身体运动为主要方式,以提高学生体育与健康的知识、技能和训练方法的运用为学习内容,和增进教师和学生自我健康意识为主要学习目的的体育必修课程,是教师和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了提升学校学生的素质教育和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全面融合和发展的人才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方式。在体育教育中,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学校的体育老师之间有着十分重要的联系,教师必须运用丰富的现代化教学理论[1]手段和创新的方法来树立和转变科学教育理念,运用一种具有个性化、趣味性体育游戏的方式来充分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性和学习喜好,比如羽毛球这种属于终身性的一种体育运动爱好,教师也可通过改进体育教学中的评价,学生自己与自己进行比较,不按照学校的统一标准进行评价,也就是学校可通过组织和举办体育竞赛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大力地向学生宣传“健康第一”的观念,让学生更加重视教育终身性健康体育的观念。健康是指我们的身体、心理和与社会以及各方面都一如既往保持积极的健康状况,而不仅是说身体没有一点疾病和从不生病。所以,我们应该要用辩证的眼光一分为二地看待这项问题。只有当我们在身体和心理以及社会适应的各方面都保持良好的健康状态,才可以算得上真正意义上的身心健康。

二、终身性体育运动是促进人们健康的重要运动手段和机制

(一)体育运动是促进一个人身体健康的机制

身体健康说的是我们的个体保持一种良好的体能、正常的机能、精力充沛的健康状况。体育健康标准的最终目的是学生能够充分了解自身的所处环境、身心疾病以及营养知识还有自我预防。全面发展自己的体能,来提高和保持自己身体健康状态。但是在当今社会由于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部分人们的生活习惯不合理,会导致一些慢性病的出现。终身体育促进人体的生理和心理发展,每个人的不同时期的体育锻炼具有积极的影响,要根据人体发展的不同时期的特点进行体育锻炼,每个时期的锻炼要求不同就需要不同的锻炼方式和方法,体育运动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更要从小就具备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终身体育不仅能够强身健体,更可以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得到更好的精神享受,心理上会产生成就感、舒畅感。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人们往往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层面的价值。所以,让我们的学生树立终身体育观就尤为重要,要让我们的学生了解到和认识到为何需要进行体育锻炼,如何对他们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养成定期进行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从而可以促进他们的德智体美劳全面的发展。学生在进行体育锻炼的过程中,可以磨炼自己的身体和意志,适当的进行一些体育锻炼活动可以有效促进自己的身体肌肉力量增长,学生时期正是身体心理健康发育的关键时期,通过一些体育运动可以帮助他们使自身的体质和免疫力进一步增强,提高对一些细菌和病毒的抵抗和侵害。运动可以提高新陈代谢,增强心肺的功能,增强身体的肌肉力量和韧性,提高血液循环系统中的蛋白质养分吸收和运输能力,消耗蛋白质和脂肪的同时也增强了心脏、肺等身体各器官的新陈代谢机能。

(二)体育运动与辩证法之间的相互联系

世界上一切的事物,都具有一定的两面性,只有一面的事物根本都是不可能存在的。如何加强体育运动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不要过度的加强体育锻炼,因为一个人的运动量对身体是有一定承受限度的,太强的运动和体育锻炼有时还是会直接使自己的心脏受伤,人如果运动量做的过大、过度运动,首先可能会受到损害的器官就是骨骼、肌肉、关节、筋膜,很容易就会出现这些骨骼器官和肌肉组织的严重劳损甚至是出现了应力性运动导致骨折等的情况。但是例如平时运动量不大的时候一个人突然需要进行大量的应力性运动,甚至是跑完了马拉松的话是很容易就会出现这些骨骼肌肉和筋膜的过度劳损,甚至导致患者出现了骨折的严重情况。此外,运动量做的过大、过度运动的话还有其他因素可能会直接增加患者心脏的压力和负担,导致患者出现心肌缺血、心肌损伤的严重情况。而过度的运动后体内骨骼肌肉组织中的这些乳酸物质就会大量的排泄和堆积增加患者肾脏乳酸排泄的压力和负担,严重的甚至可能会直接导致患者出现急性的肾小管功能的损伤、肾功能衰竭的严重情况。所以进行身体运动要适度和适量,找到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开展体育运动对于增强一个人的心理健康发展主要包括两个含义:一个是指健康心理的状态,个体处于心理健康状态时,会有自我感觉良好的现象,同时和家庭还有社会适应之间都有出现一种和谐又美好的心理健康状态;第二个含义说的是保护和保持个体的心理健康状态、减少和出现行为心理问题和自身能够预防精神相关的疾病和能力[2]。

三、开展体育活动对于鼓励和促进一个人的身体和心理健康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和影响

保持强健的体魄适当地进行的体育运动能够极大地增强一个人的心理和身体素质,进而能够保证一个人的生理正常,是保持心理和精神的健康重要前提和保障。顽强拼搏促进心理和精神坚强拼搏体育运动的开展能够极大地增强和激励人们的奋斗精神和意志,锻炼人们顽强拼搏永不服输的精神和斗志。体育运动增加了交友和交流。体育运动通常被认为是广泛用于人与人之间的一种交流,在进行体育运动的过程中能帮助认识不少志同道合的朋友。体育运动消除了精神负担,尤其现在很多学生的学习和心理压力较大,容易使他们产生焦虑的情绪,常常要求学生进行这种体育锻炼,经受了很多的挫折和压力的对抗,能有效地减轻和帮助学生消除日常的心理和精神负担[3]。

四、体育运动参与者需要的体育职业文化素养

体育运动是一种文化现象,在社会的各个层面都广泛开展运动,体育的健身功能和促进身心发展功能逐渐让人们重视起来。[4]现在人们已经逐渐开始真正认识和看到体育不仅仅是体育运动员的专利,也不仅仅是体育学生的职业体育专利,它的本质应该是成为一个群体使人受益终身的一种基本体育文化和素养,对于改善和提高一个群体人们的基本文化生活水平和质量,实现健康而完美的职业人生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国民体育的文化知识和素养的提高,有利于文明的繁荣建设,能够有效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健康和谐发展。体育的文化知识和素养的不断增强提高是大学生素质教育内容之一,它是由一个成年人的体育文化知识、自身具备体育运动技能以及对体育的正确认识、学习兴趣和好的运动习惯等等要素决定的。学生正处于对自己的三观初步地形成的关键时刻,同时已经积累了一些丰富的社会工作和生活的经验以及社会适应能力,掌握相对系统的社会科学知识,对人类自然、社会以及对人生等社会问题已经有了自己的认识和看法,同时又存在着理论知识有待提高和缺少实践能力,对社会事物的理解和看法一般被认为是不够准确和深刻。这时的文化教育对学生有着非常重要的教育帮助和作用。其中有一些学生性格热情奔放,对学校的生活也充满活力,渴求学习新的知识,接受挑战的能力强,正是学习体育文化知识、技能的良好阶段时期,也是教育学生提高学生文化理论、培养学生体育运动爱好和运动习惯,增强学生体育运动文化水平和素养是新时期学校的体育文化建设工作的重要内容和任务[5]。

五、结论与建议

体育运动与健康之间辩证关系,辩证法实践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应该是具有一定的两面性,要用辩证的科学眼光正确看待存在的问题,要正确辩证的认识和看待学校体育运动的健康带给教师和学生的各种益处和其弊处。学校的体育运动也是如此,适当的开展体育运动极大的促进了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反正,如果没有合理地运用科学的方法来进行体育运动,必然有可能会对学生导致不必要的心理损伤。用科学的自然辩证法准确地分析了体育运动与健康的一切关系,证明了一切事物之间的关系是相互存在联系,不断变化和发展的,在实践中可以得出正确的科学判断,从而可以采取新的科学方法或者新的手段来指导学生进行各种体育运动,提高了学生的心理和身体素质,达到教师和学生的身心全面健康的发展[6]。

猜你喜欢

体育运动体育锻炼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怎样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
体育运动
如何培养中小学生体育锻炼的好习惯
The Founding Fathers of Modern Sports 现代体育运动创始人
呆呆和朵朵(13)
体育锻炼不能放寒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