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病理诊断的应用与结果分析

2021-01-07赵晶晶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85期
关键词:成功率肺部准确率

赵晶晶

(个旧市人民医院 病理科,云南 个旧 661000)

0 引言

肺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疾病,恶性程度相对较高,大多起源于支气管粘膜上皮细胞,会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危及患者生命安全[1]。肺癌发病早期往往无特异性症状表现,大部分患者确诊时已达病情中晚期,大大提高了临床治疗难度,且患者预后相对较差。因此,早期明确诊断并为患者开展规范、科学、有效的治疗,是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临床以往多通过超声、CT、X线胸片等影像学检查手段观察病变情况,但上述检查方式往往仅能够显示出肿块情况,并无法做出准确判断。近年来,有研究提出,在CT引导下对可疑的恶性肿瘤进行穿刺活检,通过对所获取的病灶组织标本进行病例定性诊断,对于提高肺部疾病阳性诊断率较为有利[2]。本研究选择于我院完成肺部疾病诊断的患者63例进行分析,试将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应用到肺部疾病的诊断中,观察与手术病理诊断准确率的差异,现进行如下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时间为2019年10月至2020年11月,研究对象选取于我院完成肺部疾病诊断的63例患者。纳入标准:患者及其家属对入选研究表示知情,签署同意书;一般资料无缺失患者;能够积极配合活检患者。排除标准:心、肺功能不全患者;不愿接受活检患者;肺动脉高压患者;凝血功能严重障碍患者。入选63例患者中有34例男,29例女;年龄最高71岁,最低30岁,平均(51.22±6.37)岁。所有入选人员均知情,本研究经伦理委员会批准后开展。

1.2 活检方法

全部患者均接受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协助患者取仰卧检查体位,选用PHILIPS 64层螺旋CT进行检查,设置CT扫描层距为5 mm,层厚为5 mm,检查患者肺部及周围组织,经CT引导确定病灶部位,明确最佳扫描层面后,通过龙胆紫溶液做好相关标记。再次开展CT扫描,根据图像显示情况确定穿刺点,测量好进针的深度和角度,做好穿刺点的标记,常规铺巾消毒,局麻后使用Bard 18G全自动活检枪,根据预定方向刺入,自动枪式切割完成穿刺,保证穿刺取材的有效性。将活检针拔除后,使用甲醛溶液固定(固定浓度为4%)所采集的标本,随后脱水处理检验样本,切片后通过HE染色法进行染色,制作2~4张涂片,及时将组织送至检验科检查,在显微镜下观察涂片情况。

1.3 观察指标

以手术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分析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1次活检成功率和定位成功率情况。记录活检后患者咯血、气胸、穿刺部位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对比病理诊断准确率和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诊断准确率的数据差异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所收集数据均录入SPSS 22.0统计学工具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经χ2检验,以率(%)表示,计量资料实施t检验,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检验结果P<0.05,提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经CT引导穿刺结果分析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1次性穿刺成功率为93.65%(59/63),定位成功率为95.24%(60/63)。经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有3例患者发生气胸,发生率为4.76%;3例患者发生咳血,发生率为4.76%;穿刺部位出血患者有2例,发生率为3.17%;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2.70%(8/63)。

2.2 手术病理诊断结果分析

63例肺部疾病患者中,经手术病理诊断确诊有12例肺部良性疾病患者,占比19.05%;有1例腺样囊性癌患者,占比1.59%;腺鳞癌患者有3例,占比4.76%;大小细胞癌患者有8例,占比12.70%;有19例鳞状细胞癌患者,占比30.16%;腺癌患者有20例,占比31.75%。诊断准确率为100.00%。

2.3 患者经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诊断肺部疾病的诊断准确率分析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有12例肺部良性疾病患者,腺鳞癌患者有3例,大小细胞癌患者有8例,有19例鳞状细胞癌患者,19例腺癌患者,未检出腺样囊性癌患者。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诊断准确率为96.83(61/63),与手术病理诊断准确率差异经统计学工具检验,χ2=2.0323,P=0.1539,提示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肺部疾病发病率由于受到多因素影响呈逐年升高趋势进展,主要与人口结构、环境等因素有关。既往临床多通过影像学手段诊断该病,虽能够发现病灶具体位置,但往往无法鉴别诊断炎性假瘤、肺结核、炎症等,难以明确病变性质,导致患者病情被延误,错失最佳诊疗时机[3]。肺纤支镜检查虽能够有效诊断中央型肺癌,但对弥漫改变的肺癌或周围型肺癌的诊断准确率相对较低。在肿瘤疾病的诊断中,病理组织学检查具有较高的特异性,能够准确判断恶性肿瘤,避免出现假阴性和假阳性等情况。

经皮穿刺组织活检主要是通过X线透视定位病灶,经超声波引导将细针穿刺到患者病变部位,抽取一定病变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分析,最终诊断患者疾病。对于肺内周边型病变的患者而言,无法经常规穿刺组织活检,也就不能给临床提供准确的病灶组织信息[4]。然而通过CT引导经皮肺组织穿刺活检则能提供较多帮助。在病理组织活检的过程中,取材的质量是诊断准确率的主要影响因素。因此提高肺组织病变部位的取材质量,对于提升最终诊断准确率极其重要[5]。

近年来,CT引导穿刺活检因其准确、安全、微创、操作简便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临床辅助诊断工作中。CT引导下经肺组织穿刺活检是一种较为成熟的微创诊断方法,通过CT技术定位患者病灶部位,使用穿刺针经皮穿刺达到病灶并获取病灶组织,继而对病灶组织进行实验室检查,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性和疾病阳性诊断率。经CT引导能够充分显示出不同层面的穿刺角度、路径、血管、深度等情况,可有效降低操作者盲目穿刺情况,提高一次性穿刺成功率,降低对病灶周围组织的损伤,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同时经CT组织穿刺活检还能够在必要时增强对病灶坏死组织的显示,更加清晰的突出病灶,增加穿刺标本[6]。

本研究结果表明,经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检查诊断准确率为96.83%。穿刺活检与手术病理诊断准确率比较,数据检验提示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CT引导经皮肺穿刺活检诊断准确率较高。分析原因可知,在CT引导下进行肺穿刺活检的分辨率较高,尤其是对于患者肺部与胸膜相离较远的肿块,分辨率更高,能够极大程度提高患者肺组织穿刺活检的定位准确性。在进行肺组织穿刺活检的过程中,还能够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进行增强扫描,充分将坏死组织显露出来,凸显出患者肺部实际病灶情况,进而提高穿刺标本的有效性。通过CT扫描,能够清晰显示出患者肺部病灶的具体位置、大小与周围组织的关系等,帮助操作者明确最佳穿刺部位、深度以及角度,进而大大提高穿刺活检成功率。同时通过活检针穿刺切割得到满意的组织,及时进行细胞学、组织学检查,有利于明确诊断病灶性质,诊断准确率相对较高[7]。本次研究结果表明,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后有59例患者1次性穿刺成功,占比93.65%,定位成功率高达95.24%,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2.70%。提示CT穿刺活检存在一定并发症发生风险,咯血主要是由于穿刺过程中活检针刺破患者小血管所导致,而气胸的发生多与操作者操作不熟练、穿过胸膜次数较多以及经验不足等有关。因此,为最大程度提高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保证患者穿刺安全性,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应提高操作者的临床操作娴熟度,降低胸膜穿过次数。同时在穿刺前精准定位,确定最佳穿刺路径和穿刺点,以最大程度降低并发症的发生[8]。

综上所述,诊断肺部疾病应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能够明确肺部疾病类型,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并发症发生风险较低,检查安全可靠,能够为临床明确肺部疾病类型提供科学依据。

猜你喜欢

成功率肺部准确率
成功率100%,一颗玻璃珠入水,瓶子终于坐不住了!
星形诺卡菌肺部感染1例并文献复习
成功率超70%!一张冬棚赚40万~50万元,罗氏沼虾今年将有多火?
盐酸氨溴索在慢阻肺合并肺部感染的临床应用
乳腺超声检查诊断乳腺肿瘤的特异度及准确率分析
不同序列磁共振成像诊断脊柱损伤的临床准确率比较探讨
2015—2017 年宁夏各天气预报参考产品质量检验分析
如何提高试管婴儿成功率
老年重症肺部感染临床诊治研究
颈椎病患者使用X线平片和CT影像诊断的临床准确率比照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