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学生英语阅读思维能力的内涵与教学策略

2021-01-06邓顺娣

校园英语·月末 2021年12期
关键词:英语阅读思维能力教学策略

【摘要】阅读教学在我国英语教学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对学生智力、思维能力的培养起着重要作用,然而目前英语阅读教学中仍旧存在重词汇语法、轻文本理解的现象。本文将探讨英语阅读思维能力的内涵与教学策略。

【关键词】英语阅读;思维能力;教学策略

【作者简介】邓顺娣,福建省三明市第三中学。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就工具性而言,英语课程承担着培养学生基本英语素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任务,即学生通过英语课程掌握基本的英语语言知识,发展基本的英语听、说、读、写技能,初步形成用英语与他人交流的能力,进一步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为今后继续学习英语和用英语学习其他相关科学文化知识奠定基础。阅读是运用语言知识的综合过程,是充满了主动思维活动的过程。阅读能力是人的思维能力的反映。思维能力是英语学习综合素质的要素之一,它主要包括思维的广度、深度、灵活度、敏捷度、独创力和思辨力。因此培养良好的思维能力是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之关键所在。

新课程改革对初中英语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对学生的阅读要求不能仅着眼于了解基本的阅读知识与学习基础的阅读技能,更要求学生培养良好的思维能力,全方位提高英语综合素养。即使这样,当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还存在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如阅读教学往往是孤立的,教师讲解课文大意,画重点词组、句子,学生背诵重点词组、短文。学生更深层的阅读能力未得到充分开发,这样的阅读教学突显重积累、轻思维能力培养的弊端。初中阶段的阅读教学应着重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具体实践中可以通过如下策略和方法进行尝试。

一、精细分析教材教法,挖掘潜在教学资源

着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学中教师除了在阅读内容之外下足功夫外,阅读的技巧传授指导也必不可少。因此,教师首先要乐于学习、善于学习,精细分析教材教法,挖掘潜在教学资源,在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深入挖掘文章的内容,领悟文章的深刻内涵,感受英语独特的语言魅力。在教师的带领之下学生进行主动学习,培养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例如,在仁爱版初中英语九年级上册Unit4 Topic2 Section C的教学中,我先安排了整体阅读文章环节,在阅读后及时拟出小标题,这一教学活动的用意在于培养学生速读和快速理解文本的能力。在阅读课前,我设计了一张留有空白的思维导图,帮助学生将零散信息条理化、直观化,将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体现在教学中。

教师亦可让学生在阅读后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使学生们都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思考。例如,在对学生进行英语文章阅读教学的时候,教师可设计小型英语演讲比赛,以更有趣味的学习方式,活跃课堂氛围,激发阅读兴趣,让学生更多更好地参与到英语教学活动中。这样,学生在深入理解文章内容的同时,提高了英语阅读水平,锻炼了思维能力。

二、巧用题目引发联想,培养预测思维能力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课文始终是学生最理想的阅读学习材料,教材所选的课文内容符合学生的需求和心理,阅读材料中的词汇适量合理,为教师展开教学提供充足的文本资料。教师必须以本为本,充分利用英语教材,实施阅读思维能力培养。古语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在学生阅读之始,对阅读材料内容进行预想的活动也必不可少,这一环节的设置可以帮助学生快速把握文本要点,促成学生预测思维习惯的养成。

例如,仁爱版初中英语八年级上册Unit4 Topic2 Section C阅读课“How to protect yourself in the earthquake”,在学生看到文章题目的后,教师安排学生结合所学习过的单词进行文章内容的猜想,就“在地震中如何自护自救”巧妙设问,引发思考,学生对阅读内容产生积极的反应,课堂上活跃的学习氛围激发思维活动,激发学生们对题目进行深入思考。

三、注重问题设计环节,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问题设置是英语教学设计中的重要内容。在阅读的初始阶段,问题主要类别为直接型,学生思考问题的依据主要是文本信息,应着重从文本中的词句、细节、文章结构等方面发问,这样活动着重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检测学生快速浏览、记忆和表层理解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这一教学环节,教师要引导学生针对阅读文本展开不同方向、不同层级、不同深度的思考,进行多维度思维训练。

教师要与时俱进,运用先进的思维科学研究成果辅助教学。思维导图等思维工具,可以将或零散或抽象的文本内容形象化、可视化,协助学生厘清行文逻辑与脉络,助力学生对文章的整体理解把握。直观化、可视化思维工具的运用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强化对学生逻辑思维的培养。思维导图在阅读教学中的运用,有助于学生将分散、复杂亦或凌乱的文本信息进行整合,使行文脉络直观呈现,文章逻辑明晰,层次明了。

如仁爱版初中英语七年级下册Unit8 Topic1 Section C阅读课讲述暑假要来了。如果你打算去度假,你最好了解一下不同地区8月份的天气。英国天气暖和,并且经常下雨。当你外出时,需要带把雨伞。澳大利亚的8月份是冬天,但天气不是很冷,因此这个月是去澳大利亚最佳的时间。当然,请记住穿上暖和的衣服。中国的大部分地區在8月天气很炎热,阳光明媚,你需要戴太阳镜,穿T恤衫和短裤。有时会突然下雨,但是随后天气可能又转晴了。

让学生快速阅读,回答问题:

1.If you are going on a trip in August, what should you know about?

——The weather

2.If you are going on a trip in August, what would you like to take?

I'd like to take money ...

3.What's the weather like in Australia in August? ...

4.What's the weather like in your hometown in August? ...

以上问题,学生经过认真阅读可以在文本中直接找到相关答案。通过这一环节,教师得以及时掌握阅读课的学情。

巧妙的问题设计可以反作用于教师对教学文本的解读,可以促进教师对阅读材料更为深入的挖掘和教学内容的开发。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初步了解之后,教师围绕文本中可拓展的、有意义的内容提出问题,学生回答问题时,需要先了解文本内容,并结合自己的实际经验,对阅读内容进行甄别、筛选、分析、归纳,最后得出结论。

四、深入挖掘文本内涵,培养学生发散思维

发散性思维的训练有助于学习者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学习者综合素质的提升。发散性思维通常指针对特定话题,从多种角度进行思考,突破单一思维和直线思维的局限,找出问题的多种解决方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需采取一切必要的教学手段落实相关阅读活动,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为此,阅读前预测的练习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它可以培养学生思维聚合与发散的能力。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可以进行阅读前预测的训练,以此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在阅读之前,引导学生筛选文章的有效信息,如标题、图片、重点词汇、重点句式和疑难问题等,对作者的写作目的、写作内容尝试预判。阅读之前预判的训练,可以推动学生的阅读活动,在积极主动的学习活动中燃起阅读热情,触发多维度、多层次的思考,进而培养创新思维。教师亦可在阅读之后合理地设计活动,安排学生发表看法和见解,使其能够在教师的引领下思维能力得到锻炼。

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英语文章阅读的同时,安排学生结合阅读内容或进行小练笔,或进行口语会话练习,或开展小型英语演讲活动,以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推动学生的自主英语阅读,在生动活泼、宽松和谐的氛围中,学生的英语阅读水平得以锻炼提升,这样学生在深入理解文章的同时,锻炼了思维能力,提高了英语写作水平。

比如,学写一篇小作文:暑假期间你准备到三明旅游,各学习小组(4人小组)先讨论下列问题,之后尝试写作。

1.Where will you go?

2.Who will you go with?

3.How will you get there?

4.What's the weather like?

5.What will you take?Example:

Summer holiday is coming, I will go to... It is hot/sunny...in Sanming. I had better wear sunglasses and shorts...

本文所说的课堂问题设计是指在学生熟悉阅读文本后,教师提出超出课文内容的拓展性问题。学生从多种角度,充分调动思维才能得出答案,这样就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思维活动,激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进而使发散思维能力得以锻炼提升。

五、设计分梯度课后任务,提升作业思维含量

阅读课之后的学习任务设计既要检验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掌握情况,也要对学习内容进行扩展延伸,进而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具体教学策略落实上,可以引导学生对最新科技类、社会热点类的文章展开阅读,以助推阅读思维的产生。例如,阅读有关地球奥秘的文章时思考如何保护环境,同时探索更多关于人类未来的问题,引发学生深度思考。这一活动环节强化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也有助于学生形成科学思维和环保意识。还可以布置延伸任务,让学生开展有关环境保护的海报设计,使阅读活动向更高阶能力的培养迈进。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施过程中,既要丰富学生掌握的词汇量,又要教给学生必要的阅读方法,切实提高文本解读能力。教师应该始终把教材分析作为首要步骤,将教材解读、分析和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融合起来,将教师的思维活动渗透到教学设计各个环节,把培养和强化阅读思维能力的内容纳入教学目标。教师要将这一教学改革尝试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采取合理科学的教学策略,增加课程实施过程中学习任务的思维训练内容,使学生课中课后阅读活动向更广更深的方向进行,最终实现学生思维能力的跃升。英语阅读是从较低阶段思维到较高阶段思维的发展过程。纵观阅读教学全过程,课前、课中及课后,教师要对完整的教学活动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布置符合学生思维发展规律的有梯度、有层次的阅读教学活动。教师要设法使学生将自己的生活阅历、社会经验和阅读内容联系起来,提高学生的知识迁移、运用能力,使阅读效率切实得到提高。教师在阅读教学改革中要大胆改进创新教学方法,“敢为天下先”,让学生的思维能力在阅读教学中得以提升,真正实现教师在英语教學改革实践中的价值。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2]王笃勤.英语教学策略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4.

[3]吴惠.聚焦核心素养,培养学生思维品质[J].中国校外教育,2017 (23):2.

[4]李建红.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及教学策略[J].教学月刊.中学版(教学参考),2016(Z2):3-7.

猜你喜欢

英语阅读思维能力教学策略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初探利用讲故事的方式激发低年级小学生英语阅读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