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年COPD伴感染患者早期血磷水平对预后的影响分析

2021-01-06北京市昌平区医院102200赵红侠李向欣董伟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1年14期
关键词:血症呼吸衰竭抗菌

北京市昌平区医院(102200)赵红侠 李向欣 董伟

COPD在老年人群中较多见,60岁以上发病人群达25%以上,患者病程长达数十年,老年患者的自身代谢紊乱,对外界致病菌抵抗力下降,极易合并肺部感染。医学界发现COPD和肺部感染患者往往见血磷水平降低,低磷血症的出现提示能量代谢紊乱,COPD患者血磷水平越低,则呼吸功能不全越重,严重时出现呼吸衰竭或多脏器功能障碍,危及生命[1]。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4月~2020年3月COPD伴肺部感染老年患者76例,收集患者的资料。其中男患者42例,女患者34例,平均(67.21±4.29)岁,平均病程(7.82±2.69)年,平均BMI(20.31±2.14)kg/m²,吸烟史35例。按早期血磷分为正常组(n=42例)和低磷血症组(n=34例)。纳入标准:符合“COPD”诊断,经肺CT证实为肺部感染;年龄>60岁,病历资料完整且真实;已通过伦理委员会的审查;征求患者及家属的签字同意。排除其他器质性病变、恶性肿瘤、呼吸衰竭及昏迷、休克、长期卧床;有原发性低磷血症及电解质紊乱。

1.2 临床检测指标 采集早期晨起空腹肘静脉血,经过实验室常规处理,应用贝克曼自动生还分析仪测定血清磷水平。比较住院时间、APACHE II评分、抗菌药物时间、肺啰音消失时间等。

1.3 血磷程度分级 按早期血磷分级标准分4个等级。以28g死亡率作为评价预后的指标,分预后良好和预后较差。

1.4 统计方法 以SPSS17.0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卡方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观察指标 正常组住院时间、APACHE II、抗菌药物时间、肺啰音消失时间(14.23±3.56)d、(12.69±3.01)、(8.14±2.06)d、(6.89±2.21)d;低磷血症组住院时间、APACHE II、抗菌药物时间、肺啰音消失时间(17.41±3.46)d、(14.89±2.85)、(10.01±1.85)d、(8.61±2.30)d,两组比较,有差异(P<0.05)。

2.2 患者血磷水平和预后 正常组早期血磷水平(1.06±0.38)mmol/L,预后良好患者40例;低磷血症组血磷水平(0.61±0.29)mmol/L,预后良好患者27例,两组早期血磷水平和预后良好率比较,有差异(P<0.05)。

2.3 早期血磷水平与预后的相关性 患者早期血磷水平与住院时间、APACHE II、抗菌药物时间、肺啰音消失时间负相关(P<0.05),患者早期血磷水平与预后呈正相关(P<0.05)。

3 讨论

目前COPD发病机制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年龄、吸烟、粉尘和化学物质、空气污染及自主神经功能失调,尤其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老年人的基础代谢降低,免疫功能及抵抗力较青年人显著下降,病毒、细菌和支原体等致病菌感染成为老年COPD发生及发展的重要因素[2]。实践发现老年COPD与肺部感染会同时出现,诱导呼吸衰竭、肺通气功能障碍及酸碱失衡,患者预后欠佳。近年来COPD的治疗观念发生了极大转变,从“治疗为主”转变为“防治结合”,对患者进行一种长期防治与管理策略[3]。学者认为在COPD伴感染的早期,正确评估患者的病情程度,控制患病的危险因素,可以科学性的指导临床用药。目前评估COPD患者预后状态的指标很多,包括肺功能、APACHEII、动脉血气、炎症等,除此之外血磷水平与患者病情变化和预后的关系引起关注[4]。

老年COPD合并肺部感染的病情十分复杂,体内出现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由于致病菌感染、缺氧、高代谢状态及炎症、氧化应激等机制引起机体内环境改变,甚至出现电解质紊乱,尿磷排出增多,血磷下降较为明显。与正常人比,COPD或重症感染患者血磷水平明显下降,当二者合并出现时,血磷降低幅度更加明显,成为预后欠佳的重要因素[5]。本次发现与正常组比,低磷血症组血磷降低,各项恢复指标相应延长,则预后欠佳。进一步相关性分析发现早期血磷水平与预后呈正相关,证实老年COPD伴感染患者早期血磷水平与预后密切相关,可作为评价患者预后的参考指标。

猜你喜欢

血症呼吸衰竭抗菌
什么是抗菌药物?
遗传性非结合性高胆红素血症研究进展
无创正压通气对胸外科术后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
高尿酸血症的治疗
竹纤维织物抗菌研究进展
综合护理在新生儿呼吸衰竭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消退素E1对内毒素血症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
延续护理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出院后应用探讨
支气管镜联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老年慢阻肺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研究
夏季养鸡 可用蒲公英抗菌消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