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苹果蠹蛾的防治

2021-01-06王列珍刘宏霄崔浩军

河北果树 2021年2期
关键词:果品套袋成虫

王列珍,刘宏霄,崔浩军

(甘肃省泾川县自然资源局 744300)

苹果蠹蛾是世界上仁果类果树的毁灭性蛀果害虫,属于我国国家一级检疫对象,在海内外均有分布,我国主要分布在新疆、甘肃等地。它主要危害苹果、梨、桃、杏、石榴等果实。幼虫一般从果实的底部蛀入,可连续蛀蚀、危害数个果实,致使果实提前脱落、腐烂,蛀果率达到50%以上,最为严重的可达到70%~100%,严重影响果品品质,甚至有的不能食用、从而失去了应有的经济价值。由此可见,做好苹果蠹蛾的防控,杜绝苹果蠹蛾危害,是实现高品质、高效益果品的重中之重。

1 检疫措施

加强苹果蠹蛾的检疫和疫情的监测与预报,是做好苹果蠹蛾防控工作的第一道防线。只有从抓好检疫开始,并积极开展疫情的监测和预报,居安思危、才能做到防患于未然。

1.1 检疫的具体措施 苹果蠹蛾的检疫重点应从产地检疫、调运检疫和市场检疫三方面入手,重灾区一般要求以抓好调运检疫为主,禁止相关植物性产品如果品、苗木等寄主的调出和调入;无灾区更要坚决把好调运检疫和市场检疫关。同时通过检疫证书等相关文件资料及时追查疫情的来源与去向,为积极预防提供方便。

1.2 检疫的方法 详细查看果品表面上是否有蛀孔、虫粪、碎果屑等,由于苹果蠹蛾是以其幼虫随果品、果制品和包装材料以及运输工具等进行远距离传播的。所以也必须严格检查运输工具的角落、缝隙等处是否有幼虫、虫蛹、残留的蛀果、包装物等各种可以携带传播的材料。

加强对苹果蠹蛾疫情的监测和预报工作,严防疫情的传入传出和发展。在疫情发生区,成虫期时,用苹果蠹蛾引诱剂诱捕器,最好坚持每天检查、监测1次,并详细登记记录疫情的发生时期以及发生数量,为科学、彻底的防治苹果蠹蛾提供有力的依据。而在无疫区也要加强监测和预报,时刻提高警惕,严防苹果蠹蛾的入侵和危害。

2 人工防控

2.1 清除园内杂物,保持园内清洁 加强园内管理,及时清理、清除果园内的各种杂草、灌木、枯枝落叶以及堆放的杂、废物等一切有可能为苹果蠹蛾提供栖息、繁衍场所的材料,并集中烧毁或深埋。及时摘除树上的虫蛀果、收集地面上的散落果、集中深埋。

2.2 刮除树干老翘皮、老粗皮以清除越冬害虫 冬季果树进入休眠期,要刮除果树主干和主枝上的粗皮和老翘皮,以达到消灭越冬虫体的目的。在刮老翘皮、老粗树皮时,环树周围要在地面铺上一层塑料布、报纸等铺垫物,便于将刮除下来的树皮和越冬害虫全面收集,然后集中烧毁或深埋。刮完树皮后,再用3~5 波美度的石硫合剂对果树主干和主枝进行全面涂白。

2.3 全面进行果实套袋,有效阻止蛀虫危害 对确定进行果实套袋的果树,在套袋前一般要进行疏花疏果等精修细剪,重点是要合理的留花留果,并尽量选择在苹果蠹蛾越冬代成虫的产卵期前,实施果实套袋,切记套袋后应扎紧袋口,才能达到有效阻止蛀虫进入袋内为害的目的。

2.4 品种更新 对于一些品种老化、果实品质低劣、低产且苹果蠹蛾危害严重的果园,一般都采取对全园果树实行一次性高接换优的办法,使其连续停产休园2~3 年,以破坏苹果蠹蛾的生长发育环境,使其失去赖以生存的生活环境而被迫自然淘汰,可有效防治苹果蠹蛾,提升果品质量和经济效益。

2.5 杜绝幼虫随蛀果进入窖内 在10 月中下旬至11月上旬,果实采收后,在进入果窖时,要对果实严格筛选、严格把关。一定要结合检疫的方法,详细查看果品表面是否有蛀孔、虫粪、碎果屑、幼虫和虫蛹等,坚决杜绝幼虫随蛀果进入窖内。

3 生物防控

3.1 保护天敌 采取人为措施吸引、保护果园内苹果蠹蛾的天敌,以增加天敌的数量和种类,并促进其落户、繁衍,如人工释放赤眼蜂等,用赤眼蜂吃掉苹果蠹蛾,以达到控制并消灭苹果蠹蛾的目的。

3.2 迷向丝防治 主要是利用苹果蠹蛾的成虫在交配时会释放出一种便于寻找配偶的信息素的生物学特性,实践中常采用高浓度的信息素,进行长时间的干扰,使雄虫无法找到雌虫,从而无法交配产卵和繁衍后代,最后自然灭绝。达到保护果园的目的。最常用的有深圳百乐宝每667 m2用量约为30 根,持续时间6 个月。还可以用宁波纽康、英格尔等。这种防治方法在操作上简单便捷,既可减少农药甚至不需要使用农药,又完全符合食品安全生产的需要,同时也将苹果蠹蛾的危害控制在了相应的地区范围内。

3.3 信息素诱杀 在苹果蠹蛾的成虫期,一般采用性信息素诱杀苹果蠹蛾的雄性成虫,以限制其交配产卵、繁衍,达到控制其危害的目的。诱捕器的设置密度一般为2~4 个/667 m2;发生较重的地方,可适当增加设置诱捕器的数量。诱捕器内使用的粘虫板,应经常注意观察粘虫胶的黏性,为了不影响捕杀效果,要勤更换粘虫胶;诱捕器内如果使用的是敌敌畏棉球,则应每3~5 d 更换一次棉球,以确保薰杀效果。

4 物理防控

人工诱惑捕杀,降低虫口密度。到每年6 月中下旬,用粗麻布、胡麻草、稻草等缠绑在果树主干处,宽20 cm 左右即可,以诱集苹果蠹蛾的老熟幼虫栖息。待10 月果实全面采收后,再将树干上缠绑的粗麻布、胡麻草等材料取下,一并进行集中烧毁。

采用频振式杀虫灯诱杀,成虫捕杀一般在每年的4 月中旬至9 月中下旬,在稍稍高出果树树冠的位置,每公顷悬挂一盏杀虫灯,诱集捕杀成虫效果十分理想。还可以在成虫期,在果树上悬挂卫生球,阻止雌雄成虫交尾产卵,限制其繁育、发展。

5 化学防治

苹果蠹蛾的防治一般要求采用上述几方面方法综合应用,就可起到较为理想的效果。但当一些地区和果园疫情发生比较严重时,即每周每台诱捕器虫量大于3 头或平均蛀果率大于5%时,这就要求必须结合化学措施来防治。

一般于5 月中下旬开始、6-7 月每个月喷布1 次10%的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 000 倍液、2.5%的敌杀死3 000~4 000 倍液,或者10%的氯氰菊酯3 000 倍液,轮流交替喷布效果较为理想。

在苹果蠹蛾幼虫期,用50%的杀螟松1 000~1 500倍液或2.5%的溴氰菊酯喷雾或者48%的乐斯本乳油1 000 倍液喷雾。

对发现携带有苹果蠹蛾的果品、包装材料、运输工具等应注意采用溴甲烷熏蒸,以起到防治效果。

猜你喜欢

果品套袋成虫
专家传授“美颜术” 果品销售不再愁
乐昌柰李“炼金术” 套袋果身价十倍
惟妙惟肖——中国古代器物之粉彩像生瓷果品盘
夏令果品入古诗
盛花后45天套袋对苹果品质和防御病害最有利
流翔高钙功能性果品 深受浦江桃农欢迎
济宁地区美国白蛾越冬代成虫的监测与防治试验
沈阳舟蛾科成虫调查分类研究
套袋
杨梅果蝇综合防治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