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某市现状道路改建工程中给排水管道的设计与实施

2021-01-06侯永鑫

河南建材 2021年7期
关键词:给水管排水管道国防

侯永鑫

承德市汇源给排水工程设计有限公司(067000)

0 引言

唐山市大里路(新华道-南新道)是震后建设的城区老路,因使用时间较长,现状路面已严重破坏、行车颠簸、极不舒适,同时由于周边老居民区逐步被拆迁改造为新住宅,容积率大幅度提高,路下现状给排水管网已不能承载周边用地的给排水需求。因此随着大里路的翻修改建,紧密结合周边现状管线及市政设施实际情况,在满足周边用户使用要求的前提下,积极响应党和国家新的政策号召,注入新的设计理念 (如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海绵城市设计理念),重新合理设计敷设给排水管线,使其重新更好的发挥市政基础设施作用。

1 实施路段给排水管道现状概况

1.1 给水管道现状概况

在大里路 (新华道-南新道) 之间有一根DN400 现状给水管,现状给水管线位于机动车道下,平均覆土1.2 m。国防道以北现状给水为铸铁管,年久失修,需按规划拆除重建;国防道以南现状给水管线为2005 年修建的铸铁管,本次设计保留利用。

1.2 排水管道现状概况

1.2.1 污水管道现状概况

唐山市中心城区现状排水体制为雨污分流制,污水经收集后输送到污水处理厂,经统一处理后达标排放或进行深度处理作为再生水综合利用。

在大里路(新华道-南新道)路中以东3.5 m 的位置上有一根现状污水管道, 除南新道口以北40 m 范围内为新改造的D400 污水管道外,其余现状管道规格为D300,材质为钢混凝土管,平均埋深为2.8 m。 现状检查井为砖砌。 现状污水管线年久失修,且淤积严重,已不能满足规划排水要求,需拆除重建。

1.2.2 雨水管道现状概况

唐山市中心城区现状主要排涝通道为陡河、青龙河、石榴河、南湖和新开河,城区雨水主要采用自流的排涝方式。

在大里路(新华道-南新道)路中有一根现状雨水管道, 其中新华道-国防道现状雨水管道规格为D400-D1000 雨水管道, 国防道-南新道北侧38 m范围现状雨水管道规格为D400-D800,南新道口有向北侧新改造的D1000 现状雨水管。 现状雨水管材质为钢混凝土管,平均埋深为1.6~2.5 m。 现状检查井为砖砌。

除南新道口以北38 m 范围内为新改造雨水管线外,其他现状雨水管年久失修,且淤积严重,已不能满足规划排水要求,雨天路面由于不能及时排除常有积水现象(尤其路口),对周边居民出行带来不变,故需对其进行拆除重建改造[1]。

本项目现状雨水最终出路为青龙河。

2 本项目给排水管道改造的设计与实施

2.1 给水管道的改造设计与实施

2.1.1 给水管道的改造设计方案

拆除原国防道以北路中以西3.5 m 处的现状给水管道, 在路中以西3.0 m 处重新敷设一根DN400的给水管。 新设给水管北侧与新华道口南侧现状DN400 给水管衔接,南侧与国防道口北侧新设计的DN400 给水管道相接,沿途与两侧现状用户给水管道相接。 沿途设置地上式市政消火栓, 消火栓间距100-120 m。新改造的给水干管管道总长度为477 m,根并据改造后的管道高程合理布置排气装置及排泥装置。

国防道以南DN400 给水主管道利用现状,对路西侧供用户使用的现状支管进行改造,并向路东过路预埋了两根DN200 给水管道, 且将国防道以南路面范围内及设施带内的现状给水阀门井的井圈和井盖进行更换。

2.1.2 材料选择

本项目所在区域市政给水管网设计工作压力为0.5 MPa。 结合项目实际情况, 经技术经济比选后,给水管道采用球墨铸铁管(K9 级,1.0 MPa),承插橡胶圈接口, 中粗砂基础。 给水检修阀门≥300 mm 的采用球墨铸铁软密封偏心半球阀,<300 mm的选用闸阀。

基于本项目为现状管道翻修改造,再满足技术标准要求的前提下,还应尽量缩短工期,故本项目采用混凝土模块结构,做法参见国标12SS508。阀门井井盖采用球墨铸铁重型防盗井盖。

2.1.3 给水管道改造实施方案的关键技术建议

本项目给水管道改造同现状道路翻修同时进行,施工时需临时断交,现状道路两侧多为现状商铺,为把对其经营利益的影响程度降到最低,可采用分段施工,临时支护,快速恢复等措施。

给水管道施工时应尽量利用现状给水管道做为临时供水管道, 以满足周边用户的日常用水需求,待新建给水管敷设完毕,与周边现状支管合口后再拆除现状给水管。

管道拆除沟槽用石粉回填至路基底。 如现状给水管道部分管段利用,则在拆除终点处临时加设封口卡子。 待新设计给水管可以投入使用再和新设计给水管道合口。 新设给水管道投入使用后,现状接户管优先与邻近的新设给水支管相接,如无新设给水支管,现状接户管再直接与新设主管合口。 与现状管线合口前,需提前告知周边用户,适当备水,减少临时断水对周边用户生活造成的不便[2]。

2.2 排水管道的改造设计与实施

2.2.1 排水管道的改造设计方案

1)雨水部分。 拆除现状路中 D400~D1000 雨水管道, 在原位置处敷设一根D600~D1350 雨水管道。 以国防道为界,以北雨水沿管道自北向南排入国防道新设计的2D1000 雨水管中, 以南雨水沿管道接入南新道向北已改造的D1000 现状雨水管道中,新建雨水主管道总长度为788 m。

本项目根据设计条件, 按海绵城市建设要求,道路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不低于80%,雨水口采用集收集、净化、入渗功能一体的入渗型雨水口(交叉口及公交候车带除外),不仅能够对雨水进行源头控制(经计算道路年径流总量控制率≥80%),且在一定程度上补充地下水,有利于促进 “四水”(雨水、地表水、土壤水及地下水)之间的转化,更好的改善城市水循环系统。

2)污水部分。 拆除路中以东3.5 m 处的D300现状污水管线, 在路中以东3.0 m 处重新敷设一根D400~D500 的污水管,污水沿管道自北向南排入南新道上向北甩出的D400 现状污水管道内, 中间与国防道新设计的D400~D500 污水管道相接。 新建污水主管总长度为732 m。

2.2.2 排水管道及其附属构筑物材料的选择

本项目排水管道均在机动车道内,结合当地以往使用经验,经过经济技术比较,管道采用钢混凝土承插管,橡胶圈接口,管道基础均采用砂石基础。

考虑现状改造项目工期较紧,排水检查井采用混凝土模块结构,做法参见国标12S522。 位于快车道路面范围内的检查井井圈采用现浇混凝土产品,排水井盖采用球墨铸铁"五防"重型井盖。 雨水收水井采用混凝土实心砖结构,箅子采用球墨铸铁重型防盗产品。

2.2.3 排水管道改造实施方案的关键技术建议

本项目排水管道沟槽开挖,支护,敷设,回填应与道路翻修相结合, 管道基础应落在原状土上,如遇有扰动土或回填土等应挖至原状土,超挖部分用石粉夯填至设计基础底高。 现状排水管拆除后,管道拆除沟槽用石粉回填至路基底。

现状道路翻修还需考虑对现状保留利用的各种管线进行保护,本工程沿道路方向有电力、通讯、燃气等现状管线保留利用,平面图中已根据物探资料标出,施工时注意不要挖断,下管前,需把现状管线全部露出,确认无交叉冲突后方可下管。 现状管线如需支护,开工前应做好支护方案。

因新建给排水管道沟槽中有现状管道穿越,为了满足其下方沟槽回填密实度的要求,对覆土小于1.0 m 的现状管线作出如下处理:沟槽回填至现状管道下方0.5 m 处,在现状管道两侧距其外边0.3 m处砌筑240 mm 砖墙, 砖墙顶部高出现状管道0.3 m,然后向墙内填充石粉至管顶,再灌注C15 混凝土至墙顶。

因新设污水管道比现状污水管道埋深深,无法利用现状管道作为临时管道,施工时应另行考虑做导流措施。

雨水收水口位置可根据道路高程作相应调整,把雨水口放在道路最低点,路口处收水口及收水支管适当加大,所有雨水口均应避开树池及设施基础位置,若躲避不开,则港湾式入渗型雨水口改为偏沟式雨水收水口,保证路面收水效果,改善道路积水状况[3]。

3 结语

总之在进行老路老管线翻修改造项目中,无论作为设计者还是施工单位,都应当与项目实际情况结合,综合考虑对周边居民近期影响及管网远期运行效果,科学合理的给出设计实施方案,在保证近远期运行效果的前提下,最大限度降低施工过程对周边居民带来的生活、经济等各方面影响,使改造项目真正成为一项顺民意,得民心的利民工程。

猜你喜欢

给水管排水管道国防
塑料管
市政给水管道施工中管材的选择研究
全民国防 筑梦国防
国防小课堂
市政工程施工中给水管线工程施工技术
探讨市政工程给排水管道施工中质量控制
探讨市政给水管道设计及施工质量要点
探讨市政给排水管道施工的加强措施
市政工程给排水管道施工质量控制
给排水管道试压技术在市政工程项目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