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后疫情时代体育研学的发展研究

2021-01-06张培灵王念龙

体育科学研究 2021年2期
关键词:研学肺炎新冠

张培灵,王念龙

(集美大学体育学院,福建 厦门 361021)

2019 年末,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称新冠肺炎疫情) 在我国迅速蔓延,全国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各地学校都延迟开学,全国多数地区被迫进入不同等级的封闭式管制模式,中国经济发展受到较大影响,行驶在快车道上的体育研学也被迫踩下急刹车。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已经造成的影响及其难以预测的走势,我们不仅要考虑疫情影响下体育研学的复杂性,也要对体育研学的发展韧性满怀信心[1]。

新冠肺炎疫情至今仍未完全解决,持续周期还有待评估,这导致研学人群大规模的聚集和流动仍处于严格的控制和监测中。虽然新冠肺炎疫情对体育研学的冲击是暂时性的,但是对体育研学的未来发展走向所造成的影响却是深远的。

1 新冠肺炎疫情对体育研学的影响

此次新冠肺炎疫情是近年来爆发的感染范围最广、传播速度最快、影响程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的全球性灾难事件[2]。研学基地、营地作为人群密集的场所深受影响,疫情的发生直接阻断了研学旅行的进程,与之相关的整个研学产业链,特别是研学机构和市场化运营的基地、营地等皆一度处于停滞、歇业的状态。

1.1 体育研学市场经营压力剧增

当前在我国研学市场的发展“野蛮生长”的背后,市场主体普遍存在着“多、小、弱”的特点,市场上的龙头企业、领军品牌匮乏,行业乱象不容忽视。对于研学市场的相关资源开发更多地聚焦于“点”,没有形成“面”,欠缺对有形产品进行系列化、主题化的开发设计。显然,研学旅行市场的开发的深度与广度有待提高,这也导致目前的研学市场抵御突发危机的能力低弱。

新冠肺炎疫情“黑天鹅”事件爆发给研学市场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为了限制人员流动、抗击疫情、抵御风险,线下研学被迫按下“暂停”键。首先,大量研学机构和市场化运营的基地、营地完全处于停工状态,原定的活动也被延期。其次,消费市场需求缩紧。学校端客源迅速降为零,半年之内基本没有恢复的可能,散客端客源消费意愿和出行能力短期内难以恢复[3]。再者,对于体育研学的相关机构、营地、基地而言,其组织难度大、现实场景要求高、占地面积较大,需要维护的设施设备较多,即便趋近于零流量、不营业状态,所需要消耗的水费、电费、税费等经营成本却仍需继续支出。研学机构、营地、基地都面临着营收断崖式下降、资金周转困难、成本压力持续增长等实际问题,导致部分中小型初创期的研学机构、营地、基地难以为继而被淘汰。最后,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不安全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学校、家庭抑制学生参加研学活动。疫情影响引发的多种现象暴露出我国研学市场发育不足和应急处置系统的诸多薄弱环节。

“健康第一”是我国体育和教育事业发展的最终价值引领[4]。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原本发展得如火如荼的体育研学戛然而止,现场赛事取消,室内室外运动场所、体育博物馆等暂停使用,体育研学活动受到阻滞。体育研学是在人群聚集情况下进行的体育文化的交往活动和异域环境下进行的体育运动实践活动,而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主要通过人际传播,以呼吸道飞沫和近距离接触传播为主要传播途径。因此,体育研学的高聚集性、直接接触、地域流动性等特征极易引起疫情扩散加剧。此外,我国体育研学处于起步初期,由于没有得到广泛的宣传,大多数人对体育研学的概念模糊,固化了体育研学就是旅游、赏景、体验体育项目等的印象,以至于体育研学发展的产业意识非常淡薄。市场上缺少对体育文化内涵的深入挖掘,相关的主题项目较少,且往往种类单一,严重影响体育研学的质量和发展。

1.2 体育研学课程建设不足

《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中明确指出,学校根据不同学段特点与地域特色,需采取多元化的研学旅行课程。基于课程标准改革的实施和不断深入,虽然研学旅行已经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环节,但是并没有规定固定统一的教材,这造成不同地域的教育理念、执行水平和实施方案参差不齐。

当前的体育研学课程建设相对薄弱主要表现在:首先,课程定位和教育教学目标不明确。其次,研学课程内容浅层化,组织形式单一化等。例如,许多研学旅行的活动设计没有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和认知规律进行设计,欠缺开发针对小学、初中、高中不同学段的适切内容,研学课程的表象化很明显,形式大于内容的现象较为普遍,育人效果不尽如人意[5]。最后,目前研学课程大多数还是以知识观赏型、科普型和人文型为主,缺少成熟的体育研学课程方案,即便学校想选择开展体育研学课程,也有心无力,忽视了体育对于青少年学生健康全面发展的重要意义。

对比研学课程发展成熟的美国,其针对不同学龄段均有独特的差异化课程设计。据统计,美国体育研学课程中,有86 %的营地开设游泳课程,63 %教授露营技巧,攀爬和垂降类课程占47 %,马术课程占34 %[6]。美国体育研学课程不仅涵盖了游泳、露营技巧、攀爬、马术等不同体育项目的主题设计,还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学生的可接受程度提供针对性的选择,对课程设计走向越来越多样化、个性化。

跳出以往学校体育知识传授的方式,体育研学使学生接触社会资源,借助外界的教育资源进行体育教育。学生通过亲身接触不同的优质体育项目资源,拓展课程以外的体育知识与技能,使自己了解多方面的体育知识、体育项目[7]。体育研学与其他研学旅行相比较具有其特殊性,体育研学注重体育知识的传播和运动技能的教授,以身体运动为载体,是一类实践性很强的研学课程。其强调通过身体实践和情境来调动学生的身体和情感意象,学生必须在体育研学指导师的切身指导下,实践体验体育研学课程的每一个环节,提高学生运动参与度。运动参与是所有运动项目参与的前提,亦是运动技能形成的根本[8]。但是,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必要的人际隔离,限制了体育研学课程线下的运动参与、体验教育以及聚集性活动的开设。因此,在线上体育研学课程中,学生的运动参与需求得不到满足,体育研学指导师主导作用失效,被迫割裂了师生之间的主体间性。

其实,中国大多数体育培训企业并没有有效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预案。据调查统计有58.82 %的中国体育培训企业在疫情期间被迫进行调整和转型,采取了互联网线上体育培训[9]。而体育研学课程在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预案方面,有且只有依靠互联网开展线上体育研学课程这一项措施。因此,也进一步暴露出体育研学的课程建设不足和风险应对能力的脆弱性。

1.3 缺乏专业的研学导师影响体育研学整体效果

2019年10月,国家教育部发布公告,将“研学旅行管理与服务”设为2019年增补专业,列入《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目录》,并要求自2020年起执行招生计划。虽然对研学指导师资格的培养机制在不断完善,但是我国高等院校里鲜有专门培养体育研学专门人才的专业,体育研学人才的紧缺与体育研学需求不相匹配,制约着体育研学的快速发展。

就目前研学市场而言,视野广阔的复合型师资人才十分稀缺,指导师队伍鱼目混珠,专业知识储备不足。就现有的体育研学指导师队伍的来源来看,大部分都是未经过专业培训的导游、拓展教练、退伍军人、基地培训教练等,师资水平参差不齐。一名合格的研学指导师不仅需要掌握基本的教学知识与技能,还要对研学课程实施所涉及的知识体系有全方位的了解,以及具备开发创新课程的能力。此外,由于体育研学的特殊性质,体育研学指导师除了要具备上述条件外,还需要在体育研学开展过程中的组织协调、运动安全与防护常识、运动恢复相关知识、意外伤害的判断和简单处理等方面有特殊技能。然而,体育研学指导师普遍存在缺乏对体育研学的理性认识和实践经验,这是目前体育研学指导师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新冠肺炎疫情的突袭下,常有员工工资得不到保障、跳槽换岗、返程回岗受限等情况,导致普遍出现研学机构、基地、营地为了降低经营成本裁员等现象。这使得原本就欠缺的复合型专业研学指导师面临着进一步流失的窘境。

2 后疫情时代体育研学发展的着力点

应对突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全国人民众志成城同心抗疫,已经取得初步成效,但仍处于疫情抗击的攻坚期。研学市场抵御风险的机制和能力低弱,以及野蛮式增长带来的商业模式成熟度不足等,是急于求成的研学市场在后疫情时代值得静心反思的问题。疫情加速了研学市场的洗牌和革新,降低市场泡沫化程度,提供了一次扫除研学市场上不良资产的机会[10]。在积极配合并主动参与疫情防控的同时,有一个现实问题摆在面前,即体育研学的恢复从何入手、从何处发力应对现实困难,才能促使体育研学的发展变得越来越优质、健康,这是体育研学未来发展进程中无法规避的现实问题。

新冠肺炎疫情导致研学市场承受巨大损失,但危中有机,在接受现实的前提下理性分析疫情催生的变革契机,竭力化危为机。因此,后疫情时代体育研学的发展必将更加趋于精细化,在积极推进学生体育文化学习和体育锻炼协调发展的同时,更要着重考虑体育研学发展的长远目标,以推动体育研学高质量发展。

2.1 注重市场细分

近几年,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体育研学市场竞争激烈,研学机构、营地、基地的持续性发展动力依托形象品牌的提升。首先,在后疫情时代,面对存量市场应积极进行研学市场的细分,需要不断进行下沉式挖掘,汲取新思维、树立新观念、采取新举措,开发具有体育文化特色的体育研学市场。

随着政府和各部门的发文,如国家体育总局和教育部联合印发《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中明确指出:支持社会体育组织为学校体育活动提供指导,普及体育运动技能。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绝不只是体育部门和教育部门两家的责任,还涉及学校、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等[11]。体育研学作为校外实践育人的创新领域,与学校体育教育两者之间各司其职又相互配合,实现优势互补。为了更好地促进青少年学生文化学习和体育锻炼协同发展,体育研学正全面走向规范化和专业化。但是大多是给研学市场指明发展方向,对整个体育研学的体系和运营系统缺乏详细、规范的细节。为了解决体育研学在基础能力建设中产生的若干问题,需要通过分析体育研学现状发展的脉络,加速体育研学的市场体系的构建,把握市场变化情况,提升利益相关者的认识和能力水平,积极开发体育研学产品,提高体育研学的凝聚力、战斗力和抗风险能力,促进形成后疫情时代体育研学发展战略布局。

运动科学研究表明,科学的体育锻炼能够有效地改善心肺功能,增进体质健康,提升个体免疫能力,是预防呼吸性传染病感染的有效手段[12]。由于目前国内新冠肺炎疫情逐步走向平稳,生活迈向正常化,生存意识得到深度觉醒,健康理念突显,以增强身体素质、锤炼意志、传播体育文化为主的体育研学成为新宠。体育研学是以增进学生身体健康为目标的校外教育活动,引导学生科学地参与体育实践活动是体育研学的重要任务,其具有增强个体免疫能力和科学预防新冠肺炎疫情感染的功能。在险恶的环境下拥有强健的体魄和娴熟的运动技能者更容易保全自身。这恰好满足后疫情时代青少年学生强身健体、压力释放、身心得到双重享受的高涨需求。通过对体育文化背景、人文价值的有效挖掘,选取一些趣味性强、参与度高的体育研学项目进行开发,能够提升体育研学质量和市场吸引力,以体育研学促进体育文化的弘扬与传播。只有从新“危”中找先“机”,了解后疫情时代体育研学的发展进程和呈现出来的问题,才能精准识别体育研学的“破局”契机并及时弥补关键短板,促进后疫情时代体育研学的可持续性发展。

2.2 注重融合发展

基于新冠肺炎疫情的现实考虑,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开展2020年度网络学习空间应用普及活动的通知,积极开展线上教育教学活动,充分利用网络学习空间实现“停课不停学”,全国各校各机构积极响应教育部的号召,综合运用各种信息化手段,进一步推动了研学旅行的线上发展。

在疫情逐渐稳定后,为了减少人员之间的接触以保证学生的安全,使疫情更加便于防控,体育研学开始探索破局模式,开启市场融合发展。体育研学由线下现场实践教学转变为线上的“云研学”,先由指导师进行课程设计,再通过线上直播、“云参观”等方式融入即时讲解,使学生体验云端上的体育研学过程。“云研学”的出现加快了智慧研学模式的进程,是数字化与文化的融合发展,也是技术发展的必然。然而,硬件设施的不完备是线上研学发展面临的一个巨大挑战。保障师生在线教育过程中的技术支持的前提,便是重点支持薄弱学校、贫困地区的网络环境和硬件设备的完善。

体育研学作为学校体育课程与研学的结合,在转变学校课程的发展方向的同时,拓展多样化的教育课程,达到对学校体育教育的促进,关键是加强课堂教育与学生生活世界的联系[13]。体育研学基本可以分为参与性体育研学和观赏性体育研学两种类型,强调在研学过程中体育知识的获取和体育技能的提高[14]。参与性体育研学不免要进行一系列的体育技能实操,更侧重于线下教学,将所学知识用以实践,进一步掌握体育技能。例如,对中国传统养生功法中六字诀、八段锦、五禽戏、易筋经等基本功法进行传承性创新,并将其融入体育研学课程中,增强学生的肺脏和呼吸功能。观赏性体育研学课程的实施,旨在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与关注,有助于培养学生端正的体育观和体育品德,提升学生的体育情感,弘扬体育精神。

体育研学及其运动参与的特殊属性决定了其线下开展时的聚集性的特征,疫情危机导致体育研学的停摆,促使体育研学的相关企业开始意识到布局线上发展的重要意义。不少研学企业主动求变,进行数字化改革,开设线上体育研学课程。得益于AI、云平台、大数据等信息技术的创新应用,线上体育研学呈现出多样化、便利化等特点。“互联网+”模式下,可以整合多方资源,构建研学信息的交流平台,在全国乃至全世界范围内实现资源共享[15]。借助体育研学信息平台,促进不同区域、基地与营地、机构之间的融通,使体育研学旅行的共享机制得以改进与完善,为全球各地的学校开展体育研学共享优质的信息,提供便捷的服务平台。如湖北中腾文化旅游有限公司所设计开发的便于研学课程开展的移动在线学习软件——智慧研学,纳入教育APP的第一批备案名单。“智慧研学”软件建立了课前预习、课中体验、课后测评、成果展示、安全监控、社会评价等一套完整的线上研学课程管理系统,利用互联网为研学旅行提供优势资源及线上教育学习资料;“笔船科技——智慧研学系统”的开发适时深化了研学机构、营地和基地对员工的管理与办公模式、研学服务和课程流程等环节的改革,实现研学机构、营地和基地的线上数字化办公。体育研学的数字化转型,提升了体育研学在新环境下的生存能力,为丰富体育研学的活动资源和内容作了有益的铺垫。

虽然线上体育研学相比线下有很多局限性,线下体育研学是面对面直接进行的研究性、探索性的学习,而线上的体育研学的开展只有借助荧屏进行体育相关视频的观看,固定的位置和活动的余地受到限制,不及身临其境的体育项目体验有温度。在后疫情时代及时实现线上基础设施建设的进一步完善和优化,大力推进线上体育研学、线下体育研学,以及线上线下混合式体育研学的紧密融合,这对正处于技术革命大潮的体育研学而言,将是一件幸事。

2.3 优化体育研学导师培训机制

优秀的研学指导师是保证研学旅行育人质量的关键因素,只有真正形成具有专业化素养的研学指导师团队,才能确保研学旅行的育人质量。

鉴于体育研学本身蕴含的特点,组织开展体育研学对比其他研学项目,潜在风险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较高。体育研学专业指导师的认可,首先需要具备基本的教育教学知识与技能和一定的运动技能,以及体育研学课程实施中涉及到的实践教学知识体系,如在体育研学过程中,指导师需要组织学生参与体育运动项目的学习与实践,以及传播体育文化。因此,体育研学指导师首先既要掌握扎实的体育文化知识和运动技能,又要学习体育研学的课程组织及策划,以及开发特色体育研学产品等;其次应该具备组织与协调能力、风险管理知识和随机应变能力,以及基本的医护、救治等体育保健方面的知识。只有体育研学指导师能够合理地进行保护与帮助,具备面对突如其来的安全事故时的应急意识与能力,才能保障整个体育研学过程顺利、安全地运行。

应建立并完善系统化的研学指导师的培养、管理体系,强化培养体育研学专业指导师和相关人员的全员的灵活性与综合性,提升指导师的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能力。在体育研学中应运用特色体育项目、体育文化的特异性,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提升学生综合实践能力。除此之外,加强实践教学能力对复合型体育研学指导师的培养具有一定的支撑作用,能够培养其面对风险、安全事故时的应急能力。体育研学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是与当下体育研学发展相适应的,它立足于体育研学的特点,培养整个研学实践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为体育研学朝更好的方向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3 结论

新冠肺炎疫情对体育研学市场造成了巨大冲击,也暴露出当前体育研学发展存在的种种问题。但与此同时,其也为后疫情时代体育研学的转型发展提供了契机。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损失在所难免,但暂时性的阵痛改变不了体育研学蓬勃向上的大趋势。

新冠肺炎疫情促使体育研学开展打破空间转移、时间异化、距离拉长的局限,伴随而来的是体育研学在新方位上的拓展。在后疫情时代,体育研学的发展必须审时度势,以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学校的教育需求为导向,转换发展思路和传统的运营模式,不断拓展和创新体教融合的路径与方式,强化体育研学自身的“造血功能”。此外,疫情过后体育研学的开展将集中爆发,这就需要体育研学机构、基地和营地及早做出预案,首先是为了应对体育研学扎堆开展所带来的多元影响,其次是针对突发危机需要未雨绸缪,最大限度地预防和降低不利影响。

猜你喜欢

研学肺炎新冠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四)
研学是最美的相遇
The Visit to Youth Science and Education Center研学是最美的相遇
新冠疫苗怎么打?
犊牛肺炎巧防治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护小知识
您想知道的新冠疫苗那些事
依托研学旅行 实现实践育人
聚焦新冠肺炎
一分钟了解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