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段焙烧回收铅锌浮选尾矿中的铁和硫

2021-01-06陈伟军

中国金属通报 2020年15期
关键词:回转窑铅锌磁选

陈伟军

(广东中金岭南环保工程有限公司,广东 韶关 512000)

国内某大型铅锌矿经过多年的开采与生产产生了大量的尾矿,尾矿产生量由由投产初期的20万t/年增加到目前的70万t/年,30多年来共产生尾矿约1000余万t,除部分用于井下充填外,其它均堆存于尾矿库。尾矿库运行多年,不仅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且由于储量大,尾矿库占用大量土地资源,且面临溃坝的风险,给周边居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巨大的隐患。经过尾矿资源调查结果显示,凡口铅锌矿锌尾溢流尾矿中Fe含量约18%~25%、S含量约20%~26%,两者含量接近尾矿的50%,若将其回收利用,不仅能缓解尾矿堆积造成的环境污染,还能变废为宝,产生一定经济效益。本研究通过全面分析尾矿资源特性解析有价元素的赋存状态、物相种类、含量及分布等因素,确定了“磁化焙烧-磁选-尾气制酸”的工艺路线,以达到综合回收利用铅锌浮选尾矿中铁和硫的目的。

现有火法回收硫铁的工艺多为两焙烧,即一段脱硫,二段还原磁化焙烧,工艺复杂,成本高昂。为简化工艺流程,降低生产成本,本研究针对一段焙烧,同步脱硫磁化焙烧开展了试验[1]。

1 分析化验方法

(1)烟气中二氧化硫的测定:碘量法测定焙烧尾气中的二氧化硫浓度。

(2)焙烧熟料磁性测定:本次试验采用XCGS型磁选管,采用“高磁场粗选-低磁场精选”的工艺流程来测定焙烧熟料磁性物质的含量,以判定一段磁化焙烧的效果。

(3)物料中Fe含量的测定:EDTA滴定法测定原料及熟料中Fe的含量。

2 一段焙烧条件优化试验研究

通过S、Fe回收理论分析及前期小试试验研究可知,通过焙烧工艺条件的优化,可实现一段焙烧回收铅锌尾矿中的S、Fe资源。项目组在现场开展了中试试验,研究了不同焙烧条件对S、Fe一段焙烧回收的影响。

2.1 焙烧温度对铅锌尾矿S、Fe回收率的影响

表1为不同焙烧温度对铅锌尾矿S、Fe回收率的影响,由表可知,在填充率为7%,停留时间30min,气料比为3.11L/g时,在焙烧温度区间为600℃~900℃的条件下,烟气中SO2浓度均大于6%,说明烟气焙烧浓度完全满足制备硫酸的要求。而焙烧温度对Fe磁选回收率影响较大,焙烧温度为600℃时,精矿Fe的回收率仅为7%,精矿产率仅为3.5%,而结合表1可知,烧渣有效S含量仅为2.2%,说明在低温条件下,回转窑内负压较高,硫、铁相对较易被氧化,分别形成SO2及三价Fe,导致烧渣磁选精矿产率低,Fe回收率低。焙烧温度升高至750℃时,Fe回收率升高至92%,当焙烧温度为800℃时,回收率降低至72%。焙烧温度对精矿Fe品位影响较小,但焙烧温度达到900℃时,Fe回收率达到87.2%,精矿产率达到55.6%,但精矿Fe品位仅为38.3%,说明温度过高时,Fe与其它元素相互结合,形成了磁性较强的物质,提高了精矿产率,但由于Fe与其它元素的结合,导致精矿产品Fe品位较低。由温度试验结果可知,焙烧温度为700℃~750℃时,有利于Fe的磁选回收[2]。

2.2 气料比对铅锌尾矿S、Fe回收率的影响

表2是不同给气量对有效S回收的影响,由表可以看出,当焙烧温度为600℃、填充率7%、停留时间30min的条件下,随着气料比的增加,烧渣中有效S降低,有效S回收率升高。当气料比达到2.89L/g时,有效S回收率达到91.1%。进一步提高气料比达到3.33L/g时,烧渣中仍有1.7%的有效S,因此仅靠提高给气料比,无法进一步提高有效S的回收率。

另外,由表可以看出,虽然气料比不同,但是烟气中SO2浓度均高于6%,满足制酸要求。同时,由表中还可以看出,在气料比为3.11L/g时,铁精矿产率较低,仅为3.5%,因此Fe的回收率仅为7.3%。降低气料比至2.89L/g时,精矿产率升高至24.1%,而进一步降低给气量时[3],精矿产率改变不大,而空气量的下降将导致有效S回收率的降低。因此,最佳气料比应低于3.11L/g,高于2.89L/g。

表2 气料比对铅锌尾矿S、Fe回收率的影响(t=30min,T=600℃,90kg/h,3000GS+500GS)

表3 填充率对铅锌尾矿S、Fe回收率的影响 (t=30 min,T=750℃,3000GS+500GS)

2.3 填充率对铅锌尾矿S、Fe回收率的影响

填充率是回转窑设计的重要参数,主要与窑管内径、停留时间及给料速度等参数有关,而填充率的大小直接影响物料与空气接触效率,从而影响有效S回收率及Fe的氧化率。表3为不同填充率对矿泥有效S回收率的影响,由表可见,焙烧温度、转速及给气量一定时,当填充率达到9.52%时,焙烧烧渣中有效S含量高达6.7%,烟气二氧化硫浓度仅为3.97%。相同焙烧条件下,当填充率为9.52%时,烟气二氧化硫浓度可达6.24%。

给料速度决定了填充率大小,当填充率过低时,给料速度较小,从而导致回转窑处理量降低,导致硫总量降低,在气量不变的条件下,二氧化硫浓度也进而降低。

此外,根据《化工回转窑设计规定》可知,回转窑常用填充率为5%~15%,因此回转窑填充率不宜选择3.57%。当填充率为7.14%时,烟气二氧化硫浓度可达6.15%。此外,从表中还可看出,精矿Fe品位随填充率的增加而升高。在填充率为9.52%时,精矿Fe品位可达55.02%,精矿产率仅为33.8%,且Fe回收率仅为80.3%,说明高填充率时,尾矿中有效S、Fe并未被完全氧化,仍多以硫铁存在,被氧化的Fe多以Fe3O4存在,因此Fe的回收率较低,当填充率为7.14%时,精矿Fe品位可达55.59%,精矿产率达到49.74%,Fe的回收率也提升至92%,因此,综合考虑以上因素,最佳填充率选择7.14%。。

通过铅锌尾矿一段焙烧试验表明,焙烧温度750℃,给料量为90kg/h,给气量为280m3/h时,窑内填充率为7.14%的条件下,烟气中SO2浓度能满足制酸标准,焙烧熟料经磁选回收可得到Fe品位大于55%的铁精矿产品[4]。

猜你喜欢

回转窑铅锌磁选
抽屉式磁选器在高纯粉体材料磁选中的应用研究
回转窑结构分析
一种应用脉动高梯度磁选技术分离细粒铜钼混合精矿的工业生产方法
智能无线压力检测技术在回转窑中的应用
水泥回转窑处理废弃物的分析
粉煤灰综合利用磁选除铁工艺技术研究
我国铅锌矿床的共伴生矿综合勘查评价指标探讨
贵州五指山地区铅锌矿找矿模型初探
铜铋混合精矿超声波分散磁选分离工艺
广东省溪山铅锌多金属矿区土壤地球化学特征及找矿前景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