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常德湿地格局演替与因素分析

2021-01-05于小俸黄渊惠肖海斌彭蓬

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 2020年11期
关键词:常德市常德洞庭湖

于小俸 黄渊惠 肖海斌 彭蓬

(1. 湖南文理学院土木建筑工程学院,湖南常德 415000;2. 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与发展湖南省协同创新中心,湖南常德 415000;3. 湖南兵器工业高级技工学校,湖南益阳 413000)

1 引言

“雨水银行”是指城市中能将雨水收集起来进行过滤净化并集中储存,需要时可利用的系统,包括场地、设施、装置和技术[1]。“雨水银行”是海绵城市的根基,而湿地就是功能最全面的“雨水银行”之一。

湿地一是“生物超市”,因其含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并支持生物多样性;二是“地球之肾”,因其为人类提供了巨大的生态功能和环境效益[2];三是地球上生产力最高的生态系统之一,因其是地球上水陆间相互作用的独特生态系统,兼有水域与陆地景观的特性[3]。

湿地也是中国自然保护区的一种类型,如林业部门主管的内陆湿地和国家湿地公园、环保部门主管的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住建部门主管的国家城市湿地公园以及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的国际重要湿地等。

2 常德湿地现状

由于常德地处洞庭湖平原,全市水系完整,河流稠密,数百条溪河汇于沅、澧两大水系。境内沅江长164 km,澧水长169 km,水能资源丰富。

常德现有湿地面积190 071.81 hm2,占常德市土地总面积的10.45%,居湖南省第二位。已实现湿地保护面积131 700.63 hm2,约占湿地面积的70.15%。

3 常德湿地格局演替

据统计,常德市区水域面积8 760.7 hm2。据不完全统计,常德有大小湖泊近百个,小水库100 多个,河、溪、洲、汊、沟渠、塘、池、港、荡等近百个,并有充分的补给。常德地区地下水分布面积1.76 万km2,占全区总面积的96.5%,基岩裂隙水分布最广。全区有地下暗河139 条,地下热水(温泉)13处。

3.1 内陆湿地

截至2017 年年底,全国内陆湿地共计381 个,面积30 986 966 hm2,占自然保护区总面积的20.06%。常德有国家级内陆湿地1 处,为西洞庭湖湿地,面积30 044 hm2,由林业部门主管。常德境内无省级、市级、县级内陆湿地。

3.2 其他湿地

截至2017 年年底,全国共认定国际重要湿地57 处,其中,湖南省有3 处,分别是东洞庭湖、南洞庭湖、西洞庭湖。西洞庭湖地处常德境内,是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和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全国有国家湿地公园898 处,其中,湖南省有70 处,常德辖区有8 处,即津市毛里湖、安乡书院洲、汉寿息风湖、石门仙阳湖、临澧道水河、桃源沅水、鼎城鸟儿洲、澧州涔槐(见表1)。

2018 年10 月25 日,常德被国际湿地公约组织授予首批国际湿地城市。

表1 常德其他湿地情况

4 常德湿地生态修复

多年来,常德在湿地保护、修复与管理中,注重科学合理利用与开发湿地的生态、民生和经济价值,形成了具有当地特色的“服务—生态湿地,景观、休闲、娱乐—民生湿地,旅游—经济湿地”生态系统,做到了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共赢。

在秉承保护优先、修复科学、利用合理、发展持续的原则下,先后在重要区位建设了一批湿地公园和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区、保护小区。

4.1 海绵城市建设

在“水改”项目中实施“河湖连通”工程,打造了常德诗墙、常德河街、柳叶湖环湖景观带、穿紫河水上风光带、德国风情街坊、老西门等一批城市湿地,同时形成了旅游目的地,使其成为常德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的响亮旅游名片。

4.2 湿地保护小区

建立了珊瑚湖等湿地保护小区,同时对壶瓶山、乌云界森林生态系统类型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湿地生态系统进行了有效保护。

4.3 退耕还湿

2015—2018 年间,退耕还湿面积12 897.77 hm2,共投入资金83 134.315 万元。

5 湿地格局因素分析

5.1 湿地的类别、级别

就湿地类型而言,缺少城市湿地公园;级别较高,均为国家级甚至是国际级湿地,但是缺少省级、市级、县级湿地。

5.2 湿地的结构

现有的“雨水银行”建设主要形式有道路的路面渗水、排水,小区等院落的植草沟、植草砖、屋顶绿化,河岸绿地等简单的物质结构。缺乏区域的各种自然和人文因素设计、组合与布局,以及由点、线、面、网组成的多目标、多层次、多类别的空间配置方案。

5.3 湿地的功能发挥

“雨水银行”的建设中,更多地展现其旅游、景观效果,对湿地的作用及功能利用严重不足。“雨水银行”具有巨大的环境功能和效益,在抵御洪水、调节径流、蓄洪防旱、控制污染、调节气候、控制土壤侵蚀、促淤造陆、美化环境等方面有其他系统不可替代的作用。

5.4 湿地的环境质量、环境容量

虽然在《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的指导下,常德市出台了《常德市海绵城市专项规划》《常德市海绵城市建设项目建设管理办法》和《常德市海绵城市建设技术导则》等规定,但是“三同时”验收没有具体要求,数量与质量没有统一。

6 构建湿地生态安全格局的对策

6.1 完善湿地类别、级别

加快城市湿地公园筹备、建设与申报和获批;进一步推进常德省级、市级、县级湿地建设;在现有自然湿地、修复湿地面积统计基础上,确定可能增补的人工湿地面积。

6.2 完善湿地结构

已有的湿地结构更多是对湿地物质结构的重视,如水、动物、植物、微生物,并形成了一定的多样性[4-6]。除此之外,湿地还有精神结构和制度结构,湿地精神结构包括生态认识、生态情感、生态伦理、生态道德、生态响应;湿地制度结构包括个人、企业、政府遵守法律法规和行为准则。应形成湿地物质结构、精神结构和制度结构的统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互惠与共赢。

6.3 加强湿地环境质量、环境容量的监控

进行湿地生态系统的总量控制,包括面积、质量。层层分配,再层层汇总,进行环境容量核算、环境质量的监控,维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和稳定性。做好生态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分析。

6.4 充分发挥湿地功能

尤其是被列为“十三五”全国湿地保护与恢复重点工程的3.16 万hm2的湖南西洞庭湖国际重要湿地,0.44 万hm2的湖南毛里湖国家湿地公园湿地,0.39 万hm2的湖南安乡书院洲国家湿地公园湿地,在对其进行保护与恢复的同时,要挖掘湿地生态文化功能。

6.5 加强湿地修复与保护

宣传教育要常态化,进学校、社区、机关,推进公众参与;湿地占用应遵循“先补后占、占补平衡”的原则,恢复或重建与所占湿地面积和质量相当的湿地,加强质量的管控,并纳入全省湿地名录管理。

6.6 湿地预警

为了防止湿地生态系统环境污染、资源过度利用、外来物种入侵,应建立预警系统,利用大数据实时预报湿地动态,防患于未然。

7 结语

因为湿地既是资源又是基础条件,资源的有效利用、基础条件改善是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重要环节,因此湿地的建设、运营、管理要引入经营的理念,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投资、经营,将资源转化为资产,获得最佳的综合效益。

猜你喜欢

常德市常德洞庭湖
浅谈洞庭湖渔文化(下)
浅谈洞庭湖渔文化(上)
常德市依托名师网络工作室推进教师队伍建设
常德市安排部署中小学教育装备信息化管理工作
常德市武陵区实验幼儿园
洞庭湖
《扶琴》
常德市第一中医医院 三级甲等中医医院 全国示范中医医院
银色的常德
轻松松聊汉语 洞庭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