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的“校医合作”模式构建

2021-01-05尹友珍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66期
关键词:校医医务室危机

尹友珍

(广东省东莞市松山湖产业园东莞职业技术学院 医务室,广东 东莞 523808)

0 引言

当前,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教育形式丰富多样,为及时、准确分析学生心理危机信息,需积极开展大学生心理危机调查、心理素质普查等,进而及时对存在的心理危机问题进行总结,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对其心理危机状况进行有效干预及预防[1]。尽管如此,大学生心理危机状况仍时有发生,探索与构建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体系成为相关部门研究的主要内容。本文主要是对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的“校医合作”模式构建进行分析,表明该措施的实施对控制大学生心理危机事件发生率、提升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水平等具有积极意义。

1 “校医合作”的现状

1.1 校医合作的基本形式。“校医合作”形式主要包括以下三种,即个别高校与医务室签署心理健康、精神卫生服务的战略合作协议;部分高校聘请精神卫生专科医生,对大学生的心理状况进行咨询;部分省市心理健康教育学术团体,在“校医合作”的基础上实现校医密切合作[2]。

1.2 校医合作存在的问题与不足。首先,合作机制缺乏规范性:目前校医合作仍处于探索阶段,在一定程度上缺乏有效的合作协议(或合作范本),对合作双方的权利和义务等规定缺乏针对性,降低了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的有效性与及时性,降低干预质量。其次,干预时段与干预方法存在差异性:研究结果显示,高校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过程中重视对大学生的精神障碍以及心理紊乱状况进行咨询与指导,以发展性和障碍性咨询为主,主要环节为发现危机、识别危机、评估危机以及防范危机,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重视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精神心理健康教育[3]。而医务室更加关注医学治疗,重视对出现的疾病问题进行诊断与治疗,根据“患者”生理和心理疾病采取观察治疗,进而帮助疾病是指针对性治疗与快速康复。除此之外,高校一般将存在精神障碍以及心理危机的大学生送至医务室进行诊断和治疗。而医务室则是将存在心理危机的大学生作为患者进行诊断与治疗。由此可见,二者在对象的认知上存在差异。最后,从高校向医务室转介过程中,危机干预的转介渠道不畅:一方面,高效与医务室之间的快速危机干预通道尚未开通;另一方面,受大学生心理危机事件不可控性、突发性、有关信息保密性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医务室工作人员对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程度存在局限性[4]。

2 “校医合作”新模式的构建

研究显示,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受到了各界广泛关注,高校需结合本校实际状况建立有效的心理危机转介机制,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机构、校医务室之间的沟通与连接,积极聘请精神专科医师入校坐诊,进而提升心理危机预防的科学性、有效性,方便及时对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诊治,实现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措施的有效落实。

2.1 加强制度化合作。医务室及高校需建立科学的行动准则,为双方合作提供制度保障。因此,积极搭建精神卫生公共服务平台成为教育部门与卫生部门研究的重点内容,在相关法律、法规的基础上指导合作行为,完善合作程序,进而实现双方合作的有效实施。除此之外,制订合作的规范文本,对合作双方的义务及权利进行有效明确,结合高校大学生实际状况,成立专家指导委员会,为大学生心理危机问题提供有效指导与预防[5]。

2.2 快速危机干预合作。积极建立心理危机干预快速处理渠道,方便及时对疑似严重心理危机大学生进行有效诊治。将学生转至医务室后,对其心理危机程度进行评估,给予其优先会诊、检查以及治疗,最大限度的减少周转环节,进而帮助其在最短时间内完成心理危机评估、诊断与治疗,实现疾病最佳干预效果。

2.3 专家会诊合作。充分发挥医务室在高校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专业优势,保持相关检查与诊断工作渠道的顺畅,进而提升心理危机预防及干预效果。除此之外,高校可以结合本校大学生实际心理危机状况,积极聘请院外专家入医务室进行会诊,方便及时发现存在严重心理危机或精神障碍大学生,实现有效治疗。针对经诊断复核未能确诊(或诊断结果存在疑虑问题)的学生,医务室可结合学生实际状况将其转至医院救治,必要情况下可住院接受治疗。除此之外,高校需要以及医生诊断结果,引导学生家长采纳精神医学专家意见,及时对学生进行干预与预防[6]。

2.4 信息交流合作。加快建立医务室与高校之间的日常联络机制,其中包括业务人员沟通交流、“校医”高层领导互访等,对大学生心理危机问题提供人力及技术支持,主要落实措施如下:一方面,积极建立负责人联席会议制度:结合大学生实际状况定期召开校、医务室负责人联席会议,对干预工作落实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与讨论,随后结合实际状况制定针对性的防范措施。另一方面,对存在严重心理危机问题的大学生信息进行交流,高校需采取适当方式将学生相关背景信息传递给医务室以供参考,进一步提升相关诊治工作质量及效率。医院针对危机学生的特殊情况,应为高校提出针对性的解决办法和注意事项。需要注意的是,高校与医务室共享危机学生信息时,应严格遵守相关伦理守则、不违反国家有关法律的基础上,实现大学生危机心理的有效预防。

2.5 督导评估合作。首先,高校需积极主动聘请精神卫生专科医生,对大学生进行有效的心理咨询,分析其心理特点、共性及个性。加强心理治疗途径与策略的宣传,进而实现大学生心理危机的有效预防及干预。其次,医务室需要及时对大学生心理危机处置办法进行监督与评估,提升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做好学生心理健康的指导与咨询工作,对于存在疑似心理危机的大学生引起重视,引导患者入医务室接收诊断与评估,防止学生因延误治疗最佳时机导致心理或精神疾病日益严重。除此之外,医务室相关工作人员可以及时对高校处置心理危机问题的措施进行指导,及时指出处理不当问题,并给予针对性解决措施,不仅可以降低法律纠纷发生率,而且对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具有积极意义。再次,医务室需要结合大学生心理危机发生情况,定期组织心理危机干预知识培训(专题讲座、案例教学、模拟演练以及课程教学等),实现大学生心理危机的有效预防。最后,医务室意识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心理专家督导,一方面可以提升心理危机解决的专业性及技术性,另一方面对自身的心理健康状况具有积极意义[7]。

2.6 科学研究合作。加强高校与医务室的科学研究与合作,对目前存在的大学生心理危机热点问题进行分析与探讨,方便及时对大学生心理危机问题提出针对性指导。除此之外,科学研究合作的开展,可以对大学生心理危机特点以及变化情况进行分析,转变心理健康专家、高校教师以及管理者等对相关危机问题的认识及看法,实现心理治疗模式的有效整合,为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3 结论

综上所述,在高等院校与医务室方位合作的过程中,需要重视自身优势的发挥,实现高校与医务室之间的无缝衔接,保证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顺利开展。除此之外,在搭建双方信息沟通桥梁时,需重视在法律、法规基础上实施,逐渐实现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的科学化、细致化以及有效性,进而实现高等院校和谐稳定,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实现高等院校建设平稳发展。

猜你喜欢

校医医务室危机
我的同学们
浅析学校医务室的建设与管理
高等教育的学习危机
四(1)班的故事(二)
花溪区建立离退休干部医务室
输液时短细管中为什么没有药液流出
浅谈校医在高中学校教育中的作用
“危机”中的自信
校医皮青年
危机来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