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策略

2021-01-04赵梅雪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1年53期
关键词:学生阅读能力初中语文教学培养策略

赵梅雪

摘要:汉语是我国的母语,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着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语文素养,这不仅可以使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加深对文章的理解,还可以提升学生的语感,对语文的整体学习很有帮助。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应该注重平时的阅读教学,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在阅读中积累更多的知识,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能力。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一、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存在的问题

1.实际教学与“新课标”要求不符

阅读教学流于形式。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重点培养学生的阅读技巧与方法,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思想观念。目前,很多教师在教学中过于重视对字词句的教学,使得学生的主观感受与阅读体验被忽略,导致阅读教学流于形式,即学生在阅读课堂上按部就班地根据教师的要求开展阅读活动,难以提高自身的阅读水平。

师生课堂地位失衡。素质教育改革要求在教学中突出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在实际的阅读教学中,为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部分教师盲目地让学生在课堂上讨论,而教师没有发挥自身的指导作用,不仅模糊了语文课堂教学目标,也没有突出教学重难点。同时,学生在阅读中遇到问题时教师也没有注意及时对学生进行纠正与指导,阅读教学效果并不理想。

2.教学过于急功近利

只注重讲解重点知识。绝大多数教师在教学中仅给学生讲解考试中的重难点,为了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让学生死记硬背所谓的阅读答题模式,因为缺乏理解与思考,学生如果遇到不同的题型就有可能无从下笔。可见,阅读技巧的掌握需要建立在学生自主开展阅读活动的前提下。

不重视课外阅读。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高度重视课内阅读而缺乏课外阅读的指导。现如今互联网信息技术十分发达,学生并不缺少阅读内容,但是,这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否则,学生盲目地选择阅读材料,如言情小说、穿越小说等,不仅不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还会对学生的身心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学生阅读兴趣不浓。受应试教育影响,教师在教学中一味地给学生讲解考试的重难点,并不利于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教师无论是教学哪一类的阅读文本,为了提高学生阅读成绩,过于注重给学生传授阅读技巧,没有结合学生的兴趣开展阅读教学活动,最终形成恶性循环,不利于学生阅读热情的提高。

二、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策略

1.注重在阅读中积累字词

在初中语文的教学中,会涉及到很多古诗词的教学内容,在讲解古诗词的时候,教师应该带领学生掌握每个字的读音和正确的含义,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根据每一页下边的注释自主阅读和理解文章。在阅读古诗词时,学生应该提前预习,在预习的过程中自主查阅自己不能理解的字词,等掌握了一定数量的字词后,学生就会更加容易理解古诗词的美感,同时也会掌握一些基本的句子结构形式,进而学生能够掌握古诗词的基本知识,在古诗词的学习中不断地积累。有些古詩词中的每一个字都是经得起推敲的,这是一种文学艺术,也是古诗词的绝妙之处,教师对于这样的字应该让学生着重地分析和理解。例如,学生都学习过著名诗人王维的《使至塞上》这首诗,这首诗在红楼梦中香菱也曾提起过,香菱对其中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中的“圆”字进行了分析,并说出了自己的见解,香玲虽然认为“圆”字来形容太阳过于俗气,但是却又想不出合适的字来代替。根据香菱对“圆”字的讲解,在遇到类似的古诗词时,教师应该指导学生进行自主的思考和赏析,通过这种方式来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2.掌握语文阅读方法

在教学中,一个良好的教学方法很重要。教师在对学生进行阅读教育时,应结合学生具体的实际情况。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只有学生学会正确的阅读方式,才能熟练地掌握语文阅读技巧,进而通过自主阅读来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因此,要想提高中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掌握阅读方法。例如,在学习《论语》这篇文言文时,与现代文的阅读相比,文言文的阅读确实有些难度,因此,教师应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阅读态度,鼓励学生克制自己的畏难心理,带领学生仔细地阅读全文,将文章的大致内容做一个初步的了解,然后引导学生根据教材中给出的注释,尝试翻译文言文,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去理解文言文,学生在翻译的过程中如果遇到不懂的生词,可以进行标注,也可以通过联系上下文的方法来试着理解生词,这是一个自主阅读的过程,经过这样的过程,学生对这篇文章已经有了整体的认知和理解。之后教师再进行讲解,学生就可以带着自己不懂的问题有目的地去听课,对于学生在自主思考后还是不能理解的句子,教师应该重点讲解,让学生对自己不明白的地方加深记忆。在讲完这篇文章之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自主思考、推断出这篇文章想要表达的含义。在课程的最后,学生应该对自主阅读中产生的问题进行整理总结,使学生树立良好的阅读态度,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习惯。由此可知,语文阅读教学的终极目标是让学生将学到的知识内化于心,教师在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式和阅读方法的同时,学生也会逐渐形成适合自己阅读的方式,从而实现高效阅读。

3.多角度阅读文章

在帮助学生掌握了阅读方法之后,还要进一步地加深学生对阅读的理解和体验。同一篇文章从不同的方面进行分析就会产生不同的阅读感受,正所谓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在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应该用一个统一的答案去约束学生的阅读思维,这样的方式不利于学生发展思维。教师应该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文章,并大胆地将自己的阅读想法表达出来,学生也要认真听取他人的阅读看法,明白其他同学的阅读思路,使得学生的发散思维得到一定的提升,进而丰富学生的阅读体验。

三、结语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意识到阅读教学的重要性,将阅读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重点内容,进而提高学生的语文整体学习水平。教师要将阅读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针对性地采取一定的教学措施。对于初中语文中的文言文或者古诗词类的阅读教学,教师应该着重关注学生的理解和积累,引导学生自主地进行阅读思考。语文教师还应该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理解文章,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刘静.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20,6(10):82-83.

[2]常小霞.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20,6(08):79-80.

猜你喜欢

学生阅读能力初中语文教学培养策略
新课改下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之我见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
浅探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培养初中思想品德课学生阅读能力之探析
如何在高中英语高效课堂上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浅谈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