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闲言妙语道尽曲苑奥妙 长话短句说透艺海精髓

2021-01-04文丨袁国虎

曲艺 2021年12期
关键词:专业术语编者术语

文丨袁国虎

翻开由中国曲协、辽宁科技大学组织编写,孙立生先生编著的《中华曲艺艺谚艺诀和专业术语》,笔者不禁感到十分激动,这本书非常系统、精辟地归纳了中国曲艺的艺术特征。

全书共有6章,从审美、创作、表演、传承学艺、职业操守、姊妹艺术6个方面进行总结,涵盖了曲艺这门艺术所有涉及到的领域门类。内容丰厚扎实,解释专业详尽,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对曲艺研究者、学习者、从业者都具有实用价值的工具书。

艺谚,是传统艺人们对艺术的归纳和总结,一方面有利于教学,另一方面有利于传播总结艺术精华。言简意赅,生动形象,语句工整,有韵有节,易于传诵是其明显特征。我们所知道的艺谚,更多的是在戏曲艺人口中流传的“戏谚”。不少剧种如京剧、昆曲、川剧等,都总结有精辟的戏谚。

曲艺作为一门独立于其他艺术门类的艺术形式,在中国,其传播与流行蔚为大观,纵横南北。曲艺艺术理应有属于自己的艺谚艺诀和专业术语。实际上,在曲艺界,师徒之间口传心授的艺谚艺诀早已耳熟能详,但我们一直没有看到一本涵盖详尽、解释清楚的艺谚工具书的出现。《中华曲艺艺谚艺诀和专业术语》正好弥补了这一空白。

全书不仅涵盖全面,还精细详尽具体。比如,审美本是抽象的美学命题,但编者将其分为特征、价值、标准、风范、效果5个维度,非常有效地对这个抽象的命题进行了破解。将审美放在全书第一章的位置,可以看出——一门艺术的基础是什么,是如何把握这门艺术的特征,如何看到一个作品的价值,如何评判一个作品的标准,如何赏析其风范,如何看待其效果。万丈高楼平地起,有了良好的审美基础,才有后面的开拓进展。艺谚是传统老艺人口口传授的精华,要将其进行归纳分类,则需要在浩瀚的艺谚中披荆斩棘,去粗存精,筛选归类,足见本书编者用心之艰深,判断之敏锐。

创作与表演是曲艺艺术中两种复杂而不可回避的话题。但是编者将创作拆分为:基本规律、形式美感、叙事特色、语言要求4个部分,就让广大读者似乎有了拐杖和方向。

艺谚,有其形象生动的一面,也有其专业难懂的一面。比如“说书容易种根难”,对于专业读者,我们自然知道“种根”的意思,但对于刚入门或者普通的爱好者,就不那么容易了。编者在每一条艺谚下面都配有文字解说,按照不同的难度,进行解释。“种根,是指对作品表现的各种矛盾、事件、人物关系所需要的必要铺垫。‘根’和‘书’是因果关系,根是‘因’,书乃‘果’。”有了这样的注解,即使是完全不懂曲艺的人,也能看得懂了,有利于他们接下来的学习。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一般总结艺术规律、艺术理论的书籍会不自觉地忽略本门艺术与其他艺术的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包括对立、统一、借鉴、融合等。曲艺这门艺术,不可避免地与戏曲、文学、音乐、舞蹈等艺术门类是近亲,相互之间必然有值得思考的课题。比如曲艺的唱腔与戏曲唱腔的关系,表演与戏曲表演。编者也为我们总结了一些适合曲艺的戏谚。除此之外,书法和美术所涉及到的美学问题,也可以运用到曲艺。这是非常难得的。

“学艺先学德,做戏先做人”,这是古训,更是艺术从业者需要牢记的箴言,心中需有戒律,时刻保持对艺术和道德的敬畏心,不能甘与“三俗”同流合污,更不可违反法律法规,但现在很多艺人一直在挑战着社会、道德、法律的底线。

本书专门列出“职业操守艺谚艺诀和专业术语”一章,既是继承了过去老艺术家们最看重的艺德,也是对当今浮躁的社会一个提醒。从业条件、素质要求、艺德标准、职业行规,无不是把德行放在第一位的态度。

术语是在特定学科领域用来表示概念的称谓的集合。可以说,术语是行业中的用语。由于曲艺艺术的特殊性,术语也就更复杂更独特,初学者往往不得要领。如“和托”“册子”“楼上楼”“说法现身”“三合一”“爆头”等。其名词往往与现有意义出入,可能是通过比喻、借代等修辞手法形容曲艺的某种现象。但许多人使用此词颇为混乱,时而指指称,时而指概念。这可能是由于言者脑中概念漂移,但也可能同加拿大术语学家隆多给出的另一定义有关,即视术语为索绪尔意义的语言符号,为所指和能指的统一体。

为了把术语更好更准确地解释和传播,本书也对术语进行了归纳和解释,使得初学者能懂得其中奥妙,而从业者也能正本清源,纠正曲艺艺术在传播过程中造成的不可避免的概念混淆和语言障碍。

中华曲艺博大精深,无论是艺谚还是术语,都还有广博的内容需要梳理和总结,而这本书正好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窗口、一个视角,甚至说是一个不可忽略的工具。在这本书里,可以看到千百年来曲艺艺人们的心血和生生不息的创造力。

笔者认为,《中华曲艺艺谚艺诀和专业术语》这本书给自己的收获远远不止上述这些,它让我学会了一种“总结思维”,即在生活中尋找适合曲艺的现象,并且用家常话加以总结,进行传播。张旭最开始看见公主与挑夫争着过路而悟得草书笔法的意境,后来观公孙大娘舞剑而悟得草书笔法的神韵。同理,我们是否可以追寻这本书的踪迹,继续创造艺谚艺诀、归纳总结艺谚艺诀呢?当然,这就是本书之外的事情了。

(作者:中国曲协第三批牡丹绽放——曲艺英才培育行动入选者、重庆市曲艺团艺术创作中心主任)(责任编辑/陈琪颖)

猜你喜欢

专业术语编者术语
看懂体检报告,提前发现疾病
第三届“面向翻译的术语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征集)
美国航空中英文官网隐私政策翻译对比分析
丢弃“正确的废话”
Happiness Is Some Little Things
更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