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牢记嘱咐 努力前行

2021-01-04吴新伯

曲艺 2021年12期
关键词:陈云曲艺同志

吴新伯

9月25日,纪念陈云同志“出人、出书、走正路”谈话发表40周年座谈会在上海市嘉定区召开。曲艺界的领导、师长、同仁们齐聚一堂,笔者的心情非常激动。笔者想说的第一个关键词是感恩。首先,我们应该感恩这个时代,时代给了我们曲艺工作者学习进步、创新发展的机遇和舞台。笔者是从1981年开始从事评弹演出的,当时16岁,今年56岁,整整40年,可以说现在我们处在一个最好的时代,国家重视文化领域,对各项艺术的支持、关怀和关爱前所未有的,让我们这一代人倍感温暖。广大曲艺工作者还应该感恩陈云同志。评弹有今天的良好发展和陈云同志有很大的关系,他提出的“出人、出书、走正路”这7个字,字字千斤,指导着我们40年来的曲艺发展的道路走得很正,曲艺在每个时代都没有落下,都有杰出的作品涌现。尤其是“走正路”3个字给了我们方向上的指导和引领。第二,我们要感谢陈云同志的是在他的关怀下,20世纪80年代初,苏州评弹学校复校,笔者就是复校的第一届学生。当时我们有76名同学,现在坚持演出的专业演员还有13名,其他人虽然不在评弹舞台上,但是由于对评弹的热爱,他们在各个行业为评弹呼喊和支持这门艺术,为评弹艺术作着自己的贡献。苏州评弹学校为评弹这一曲种孕育了2000多颗“种子”,现在这些“种子”已经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今天在评弹舞台上,说书的演员90%以上都出自于苏州评弹学校,这要感谢陈云同志当年倡导恢复了苏州评弹学校。另外,陈云同志对评弹的关怀可谓事无巨细。笔者非常有幸担任过纪念陈云同志诞辰100周年晚会的策划、撰稿和主持,也因为这个机缘,笔者前往纪念馆查阅了陈云同志给评弹艺术的所有书信。陈云同志对评弹艺术的细致,精细到书里的某一个字、某一段文字都能显示出来,特别是他对“评弹整旧”的重视。我们现在在书坛上能看到、听到的经典作品几乎都是经过整旧的。陈云同志对评弹细致入微的关心让我们每一名评弹人都由衷地感谢他。

第二个关键词是敬仰。笔者非常敬仰陈云同志的人格魅力和高尚精神。因为笔者出生在评弹世家,我们一家人和老首长交往不少,父亲曾多次为老人家演出,当面聆听过他对评弹发展的很多指示。我母亲徐檬丹虽然没有见过陈云同志,但她创作的中篇评弹《一往情深》《真情假意》等得到了陈云同志的肯定,母亲至今还收藏着陈云同志送给她的书法条幅,“出人、出书、走正路”。这也是我们这个艺术之家的传家之宝。笔者对一件事非常遗憾,当年我们从评弹学校毕业,全校70多个同学选拔了11个人去北京演出,准备向老首长汇报我们的学习成绩。当时大家都兴高采烈地去了北京,没想到演出结束后得知陈云同志去了杭州。我们当时提出回苏州的路上再去一次杭州,给陈云爷爷再演一场,可他老人家却带来消息说,“你们来北京演出,是应文化部教育司的邀请,我来看你们演出,顺理成章。而现在你们要专程赶到杭州为我演出,这个不可以,下次我一定来。”后来笔者學弟学妹比我们幸运得多,有两届学生向他老人家当面做了汇报演出。这件事情虽然令笔者始终遗憾,但是陈云同志的高尚精神却永远留在我心里。这些年来笔者也创作了很多关于陈云同志的作品,每一个作品都饱含着一名曲艺人对他的一往情深。

第三个关键词是奋进。笔者认为,我们参加纪念陈云同志“出人、出书、走正路”谈话发表40周年座谈会不仅是纪念陈云同志,更是激励自己要向上、要奋进、要多出好作品。为庆祝中国共产党建立100周年和纪念陈云同志“出人、出书、走正路”谈话发表40周年,前不久,我们评弹人创作、演出了红色题材的中篇评弹《战·无硝烟》,大胆选择了新中国成立初期陈云同志在上海领导指挥“银元之战”和“一黑二白”经济战役的这段史料,在创作过程中得到了陈云纪念馆和上海金融博物馆的大力支持和指导。在这部作品里,我们采取了以前在评弹中篇里很少运用的双线并行的展开方式,一条线索是在陈云同志的指挥下,中共党员刘浦生与国民党特务李梅亭的正面交锋,另一条则是杨柳青、梦奇奇等底层百姓眼中的上海这座城市的重生和变化。在这个书目中,陈云同志虽然不是整个故事里的“男一号”,但却是整个作品中的灵魂人物,他运筹帷幄指挥若定,大到修铁路、运煤炭,小到明天上海市面上还需要多少斤粮食,事无巨细、无不操心,人物的鲜活形象跃然书台。在书目中,我们还大胆地让老首长的口中唱起了他钟爱的评弹:这一仗,与上海人的生活休戚共;这一仗,与新中国的前途风雨共;这一仗,与共产党的形象荣辱共;这一仗,有进无退,必须成功!演员每唱到此处,在场观众无不鼓掌叫好,既为优美的唱腔叫好,又为共产党人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的精神而喝彩。用艺术作品鼓舞人激励人,在这一点上我们的尝试取得了成功。这篇中篇书目入选了上海市2021年度重大题材文艺创作扶持计划,我们今后将不断打磨、继续完善。

我们拿什么作品来回馈这个时代?这是每一名曲艺工作者的奋斗目标和责任担当。上海曲协10多年来一直和陈云纪念馆合作,创作演出关于陈云同志故事的曲艺党课,受到了各界的肯定。同时,上海曲协也做了很多曲艺的普及推广工作,创建了1个中国曲艺名城和2个中国曲艺之乡,目前金山区也正在努力创建曲艺之乡。最近,我们在中国曲协专家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和上海独脚戏传承中心联合举办了“曲苑文坛——2021上海市曲艺培训班”。开班的第一课,我们就带领全体学员一起学习了中国文联发布的《修身守正 立心铸魂——致广大文艺工作者的倡议书》。大家一致认为,作为一名党领导下的曲艺工作者应当自觉地做到脚下有底线、心中有红线,坚决抵制不良习气,坚守艺术初心,以实际行动践行“爱国、为民、崇德、尚艺”的文艺界核心价值观。

笔者认为,“牢记使命、勇于担当、深入生活、紧跟时代、不断创新、精益求精”是我们文艺工作者必须努力的方向,也是出好作品、出经典作品的唯一路径。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中指出,“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艺,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精神。任何一个时代的经典文艺作品,都是那个时代社会生活和精神的写照,都具有那个时代的烙印和特征。”投身时代、扎根生活,创作演出反映时代风貌、跟上时代步伐的优秀作品,这是我们每一位曲艺工作者应该努力的方向和不懈的追求。我们要为此共同努力,创造曲艺事业的美好未来!

(该文章选自第四届全国曲艺理论学术研讨会)

(作者:中国曲协评书艺委会副主任、上海市曲协主席)

(责任编辑/陈琪颖)

猜你喜欢

陈云曲艺同志
思诗史为曲艺批评与创作赋能
基于大数据分析与审计的关系研究
《曲艺泉城》
FOR YOU, O DEMOCRACY
My plan for new term
向雷锋同志学习
媒体时代曲艺批评应以曲艺活动为中心
烘云托月:聚焦曲艺音乐
TransitivityandCharacterization:AnalysisonDickinTenderisTheNight
陈云令人起敬的“脾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