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航天企业科研生产区消防安全责任制的建立与实施

2021-01-04张跃陈俍潘峥邸霞

消防界 2021年23期
关键词:建立实施

张跃 陈俍 潘峥 邸霞

摘要:为解决航天企业科研生产区消防安全管理的重难点问题,笔者单位从区域、组织与岗位三个维度建立了消防安全责任制,实现了科研生产区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构建了航天企业消防安全管理新模式,提升了科研生产区消防安全的精细化管理水平。

关键词:航天企业;科研生产区;消防安全責任制;建立;实施

消防安全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是我国聚力民族复兴伟业、创造人民幸福生活的重要基础支撑。国家对消防安全工作给予高度重视,建立了相对完善的消防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1]。《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消防安全责任制实施办法》《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等均对单位消防安全责任制的建立健全有明确要求,2021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更是强调了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

园区消防安全管理是我国消防安全管理的重难点,党中央批准的《全国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计划》专门将工业园区安全管理和消防安全管理列为专项实施方案进行推进[2]。航天企业是服务国家战略和国防建设的排头兵,践行航天企业的单位消防安全主体责任是对国家、对社会、对人民的庄严承诺。落实消防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要求,推进园区管理和消防安全专项整治方案,航天企业将消防安全责任制的建立与实施列为首要工作。

一、主要特点及存在的问题

航天企业科研生产区具有一般工业园区的基本特点,以及化工园区、物流园区的部分特征[3-5],同时也有自身特色。航天企业科研生产区内各单位消防安全责任制基本健全,各组织责任与各岗位责任构成了基本完备的逐层分解、逐级监督、逐条落实的责任体系;消防设施基本到位,消防设施与建设项目实现“三同时”管理,同时严格执行检查与检测的各项法律法规要求;员工基本素质相对较高,对单位组织的日常消防宣传教育接纳度和理解度较高,“我要安全”的需求随着能力建设提高而提高。但是,航天企业科研生产区内消防安全管理的难度仍然较大,一是由于消防安全职责逐层传递有衰减,与全员消防安全责任制的要求有差距,消防安全管理责任落实有盲区存在;二是建筑物种类多样,“一高一低、一大一化”四种特殊场所均有涉及[6],科研生产区内各研究所、工厂及其配套单位关系呈复杂多样且相互交织,多数建筑物存在出租、委托、共有产权、共同使用等特点,消防安全主体责任划分难度大;三是科研生产区内各单位虽同属上一级单位管辖,却基本有各自独立法人,多数为消防安全重点单位,涵盖设计、材料研究、机械加工、危险化学品储存及使用等不同特点,管理模式差异性也很大;四是科研生产任务激增时,科研生产区各单位均存在超常规加班情况,用电负荷较大,生产原料尤其是危险化学品的周转量持续加大,对火灾风险防控带来难度。

二、消防安全责任制的建立

航天企业科研生产区消防安全责任制从区域、组织与岗位三个维度进行建立,对消防安全职责进行逐级传递与落实,让科研生产区内的每一个单位、每一级组织、每一位员工主动地发挥出自身的作用,实现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

(一)区域消防安全职责

按照产权归属与受委托关系,对航天企业科研生产区进行消防责任区域划分。通过逐项核实各建筑物、建筑物各层产权归属和消防安全管理责任主体,逐条核查各类合同、协议等的消防安全责任划分,建立各建筑物消防安全主体责任清单和公共消防设施主体责任清单,并定期更新。

(二)组织消防安全职责

依照单位性质将科研生产区内单位划分为一般单位、重点单位和火灾高危单位三大类,并明确各类消防安全职责;科研生产区成立由第一消防安全责任人担任主任的防火安全委员会,消防安全重点单位成立本单位防火安全委员会;单位各部门依照组织职责分工,对消防安全职责进行明确,例如,明确固定资产投资部门负责落实新建、改建项目进行消防设计审查、消防验收或备案职责;动力、设备、行政等职能部门依照各自职能分工负责落实各类消防设施的维修及隐患整改职责等。

(三)岗位消防安全职责

明确了科研生产区消防安全责任人、消防安全管理人的职责,各类人员对上级主管人员职责进行细化、分解。每年依照岗位职责与年度消防安全目标指标制定本岗位年度消防安全责任书,并全员逐级签订,实现上一级对下一级监管、下一级对上一级负责的消防安全责任落实机制。

三、消防安全责任制实施与管理

航天科研生产区内将消防安全管理要求进行指标划分,通过消防安全目标责任令、消防安全责任书等形式进行分解,做好顶层策划与末端落实,确保管理要求不遗漏。从园区顶层消防安全管理考虑,主要做好严格消防设施“三同时”审批、规范公共消防设施管理、动火作业分级审批、消防安全检查与消防安全培训逐级落实等五方面工作。

(一)严格消防设施“三同时”审批

对新建、改建和扩建项目,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消防设计审查验收管理有关要求办理,验收或备案凭证统一交科研生产区消防安全主管部门备案。不在消防设计审查验收主管部门监管范围内的建设工程由建设单位组织相关消防安全专家进行验收,科研生产区建立有企业内部消防安全专家库,并定期更新。科研生产区内楼宇显著位置悬挂统一制式的建筑物消防责任牌,全面落实楼长制[7],并及时更新相关信息。

(二)公共消防设施明确责任单位

建立科研生产区区域责任划分图,消防主体责任单位负责对应责任区域内的公共消防设施管理,其他公共消防设施归科研生产区统一管理。所有公共消防设施悬挂统一制式的责任标牌,严禁遮挡和圈占。建立公共消防设施台账,每年冬、夏两季组织对公共消防设施进行专项检查。

(三)动火作业分级管理

科研生产区动火证实行园区统一印发与监管,园区各单位分级管理原则。动火作业区域的消防安全责任主体单位(部门)应对动火作业进行审批,单位消防安全管理部门对重点防火部位的动火作业现场进行监督检查,遇节假日、重大活动等动火作业审批实行不批或提级审批机制。

(四)消防安全检查与隐患排查逐级开展

科研生产区每年初制定年度消防安全检查计划,园区各单位制定本单位年度消防安全检查计划。检查计划落实各级各类岗位人员的检查职责,包括中控巡检、岗位日检、班组周检、部门月检以及消防安全责任人、消防安全管理人的季度消防安全检查,并考虑安排重大节假日和重要活动前的消防安全检查。

(五)消防安全教育与培训逐级落实

明确了单位(部门)消防安全教育与培训演练的主体责任,科研生产区消防安全主管部门每年组织园区各单位的消防安全责任人、消防安全管理人开展消防安全培训,园区各单位组织本单位员工的年度消防安全培训与演练。园区各单位履行相关方消防安全管理职责,在相关方单位人员进入科研生产区进行科研、试验、施工等工作时,与相关方单位签订消防安全协议,向相关方人员进行消防安全告知。

四、结语

科研生产区消防安全责任制的建立与实施,是航天企业消防安全管理的基石。通过建立区域、组织与岗位三个维度的消防安全责任制,实现了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科研生产区内将消防设施维护、消防安全检查、消防安全教育等要求实现逐级约束、逐层监督、逐级落实,保障了消防安全责任的传递与落实,确保了消防安全管理全级次管理,践行了“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原则。科研生产区消防安全精细化管理水平持续提高,为我国航天事业高速发展提供了更加安全稳定的良好环境。

参考文献:

[1]顾天雄,吴志敏,于军,等.电网企业消防安全管理创新与实践[J].消防科学与技术,2020, 39(03):407-409.

[2]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全国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计划(安委〔2020〕3号)[S].2020.

[3]林贤条.工业园区消防安全管理的有效方法[J].今日消防,2021,06(01):92-93.

[4]舒冬梅.化工园区消防安全管理现状與对策[J].消防技术与产品信息,2015,28(02):34-36.

[5]范斌.物流园区火灾风险分析及防范对策[J].消防技术与产品信息,2017,30(08):63-65.

[6]赵旭辉,王龙.当前火灾事故重大风险分析与防控对策[J].浙江警察学院学报,2018,31(01):49-53.

[7]李震,夏田.新时期加强高校消防安全责任制落实的对策研究——以华中地区部分高校为例[J].安全,2020,41(04):84-88.

[8]赵庆平,杨龙君.完善社会消防安全管理机制的思考[J].消防科学与技术,2014,33(09):1085-1088.

作者简介:

张跃,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消防安全主管,研究方向:消防安全管理。

猜你喜欢

建立实施
护理伦理观念下以人为本的护患关系的建立
企业财务危机预警体系研究
建立良好的公证质量保证体系措施研究
品三口而知味
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
谈森林管理管理体制的创新
新形势下高校二级学院教务管理优化路径探析
房地产项目策划课程案例教学探索与实施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企业核心能力理论在三星电子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