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夏季水域溺水事故救援探讨

2021-01-04魏品茂

消防界 2021年23期

魏品茂

摘要:水域溺水事故是夏季常见的意外事故,其主要原因是人们在游泳时发生溺水难以脱身,或者是意外掉进江河、湖泊、水井导致意外死亡。溺水时,人的器官会被动吸入大量水分,难以正常呼吸,从而导致呼吸道关闭,喉头强烈痉挛,最终窒息而亡。水域溺水事故常常发生在夏季,因此我们必须深入探讨夏季水域溺水事故的特点,提高警惕、加强研究,进一步掌握溺水事故的救援方法,了解水域溺水事故的各项注意要点。

关键词:夏季水域;溺水事故;救援探讨

一、夏季水域溺水事故的救援分类

静水救助一般用于湖泊、河流、泳池等地区的溺水事故救援行动,海洋救生是用于海洋、波涛中开展救援行动。这两种救援类型是水域救助的主要类型。[1]

二、夏季水域溺水事故类型及原因分析

(一)游泳造成的溺水事故

(1)不可抗力因素:有高超的游泳潜水技能,但是受外界气候、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影响,导致出现溺水事故。

(2)技术因素:主要是指游泳者对游泳技巧掌握不熟练,在游泳过程中受他人冲撞或因跳水失败、体力不支等个人因素导致溺水。

(3)心理因素:游泳者本身害怕水源,游泳时心情紧张、动作慌乱,在突发溺水事故时,四肢僵硬无法行动,从而导致溺水事故发生。

(4)制度因素:违反浅水区、游泳池等区域的相关规定而出现意外溺水。

(5)环境因素:在游泳时,由于不熟悉周围环境而发生意外呛水、溺水。

(6)知识因素:在游泳时出现呛水、抽筋等意外情况,但是缺乏专业的救护知识,无法及时处理。

(7)生理、病理因素:游泳者患有高血压、低血糖、精神病等一系列疾病,从而导致在游泳时出现溺水现象。在游泳之前十分饥饿或过于饱食,也会影响游泳,出现溺水。

(8)组织管理因素:游泳场所缺乏相应的安全设施、场所内所配备的救生员人数不够且其专业素质较低、场所设计不合理等,也易造成溺水事故。

(二)非游泳造成的溺水事故

(1)不慎落水:不具备专业游泳能力和自救能力的人,由于自身主观原因,而不小心落入水中,从而出现溺亡事故。

(2)自杀性溺水:因情感纠纷或经济原因而主动跳入水中,导致溺水而亡。这一类事故常常是受害者本人一时想不开而造成的自杀性溺水事故。

(3)翻船(车)落水:主要由于船只相撞或车辆意外落水等水域交通事故所造成的。遇难者落水后在短时间内未得到救援,最终溺水身亡。

(4)自救溺水:水域周围的工厂建筑出现了火灾、爆炸等意外事故,工人为自救而跳入水中;或者是水域上游轮出现爆炸,船员为求生而跳入水中发生溺水事故。这类事故往往是水域周围人员为了自救而被迫导致的。

三、夏季水域溺水事故的应对策略分析

(一)徒手救助策略

夏季,在落水者尚未完全沉入水底时,周围救助者可采用潜水打捞或直接救生的方法来救助落水者。

(1)选择入水点:发现有人溺水时,救助者要冷静观察周围形势,选择正确入水点,入水救援。入水点应当遵守距离最近原则和便于营救原则。

(2)入水方法:如果入水点距溺水者较远,可以采用头先入水的方法。这一方法的入水角度相对较小,可以快速出水,以节约救援时间。入水时,与跳水动作相似,然后迅速接近溺水者将其救回。反之,如果距离较近,则采用脚先入水法。跨步法这一方法与跨步跳的姿态相似,救助者在起跳后两腿前后分开,两臂侧举,在脚碰到水面之时迅速闭拢。入水后,两手用力向下压水,并不断改变身体的姿态,迅速进入游泳的状态。

(3)游近溺者:蛙泳和抬头式自由泳这两种游泳姿势有利于救生者观察溺水者在水中的具体情况。如果选择的入水点离溺水者相对较远,那么救生者入水后则采用这两种泳姿迅速靠近溺水者,如此一来,便能够根据溺水者的位置变化和具体溺水情况及时选择适合的游泳前进路线和可靠的救生方案。如果救生者与溺水者之间的距离不到1.5m,救生者应当下潜到溺水者的腹部位置,以防溺水者在面对救生者时下意识抓住或抱住救生者,从而导致双方一同溺水。救生员下潜之后扭转溺水者胯部使其背对自己,然后再浮出水面,将溺水者拖回岸边。

(4)拖运技术:拖运技术对救生者的身体素质和专业技能有着较高的要求。救生者首先要将溺水者背对自己,然后再出水,将溺水者拖运回岸边。

(5)救生者帮助溺者上岸技术:靠近岸边时,可以采用腋下托运方法使其上岸。具體操作如下:救生者用左手抓住岸边,并将溺水者的右手搭放在岸边上,再从溺水者的腋下穿过抓住溺水者的左手以重叠姿态塔放在岸边,用力撑住身体上岸。上岸之后,救生者左右两手分别抓住溺水者的左右两手手腕,将其180°翻转,从溺水者的背后向上将其提起,使其坐在岸边。上岸后,为避免溺水者出现二次溺水的事故,要注重溺水者颈椎部位的保护,用手托住枕骨和颈部,用腿抵住腰部,将其缓缓放倒在岸边,视情况实施人工呼吸和心肺复苏。

(二)蛙人入水救助策略

救援者在入水寻找落水者时,需要身着干、湿式潜水服,在入水之后则立刻对相关水域进行搜索,依照专业潜水作业步骤开展救援。蛙人救助策略则是在落水者落水时间较长、落水区域水质较好的情况下最好的选择。此外,如果落水水域面积较小,且天气温度相对较低,也可以采用这一救助策略。救援人员在救助落水人员时,绝对不能出现个人英雄主义的行为,必须身带完备的潜水装置、防护装备,还要检查安全绳是否牢固,然后再在指挥员的指挥命令之下进行救援。未得到指挥员的命令,没有严格检查个人防护装备,绝对不能入水。救援人员入水之后,其他人员还需要密切关注救援情况,通过设置观察哨来严格监控水面情况,一旦发现意外情况,便立刻上报指挥员。并且,在水域的岸边和下游方向还应当设置其他救援人员,以便及时接应保护。

(三)滚钩或拖网策略

(1)在放置滚钩位置之前,需要向周围知情人了解溺水者的具体情况,在明确溺水者大致位置的基础上确定滚钩的位置,将滚钩放入河内。固定好装置之后,救援人员将绑在滚钩两端的救援绳携带在身上,利用船只或其他水上交通工具到达河岸,将溺水者和滚钩缓缓拉到岸边。

(2)拖网策略要求救助者分别在河的两岸依次排开,像渔民撒网捕鱼的动作一样,将救助网沉入水底,站在河岸两边的救助者则朝着河岸向同一个方向拉网,将溺水者拖到岸边。

(四)冲锋舟综合救助策略

迅速组织救援队伍,按照救援程序,根据现场溺水者的具体情况,制定科学的救助方案,灵活使用救援器材进行救援。正确、科学的救援方案能有效提高救援成功率,保障水域事故被困人员的安全。

四、夏季水域溺水事故救援的重点事项分析

(一)加强自身防护

救援队员在下水救助被困人员时,必须提前做好自身安全保护,其他工作人员也要设置观察哨,实时监控水面情况。在下水之前,施救队员必须严格检查救生衣、保险锁、安全绳是否可靠,并做好熱身运动,必要时还要检查面罩气密性、储气瓶的储气量。在正式下水开展救援时,绳索保护要牢靠,救援人员注意力要集中,相应的紧急小组人员也要时刻观察保护绳是否拉紧,一旦出现意外,立刻开展救援。[3]

(二)做好医疗配置

溺水者出水后如果无法立刻得到医务人员的救护,则应先对溺水者的口鼻进行清理,将其中的泥垢和水清理出来,若心跳停止则应立刻实施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在救助过程中,救助人员单腿屈膝将溺水者俯卧于大腿上,借体位迫使吸入呼吸道和胃内的水流出。

(三)实施精准救援

处理溺水事故时,要始终坚持“就近、就便、就快”原则,在充分准备的基础之上科学地开展施救工作,争分夺秒、准确无误,挽救溺水者的生命。

五、结语

总之,当前消防部门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救援能力,深入开展夏季水域救援研究,以稳定社会秩序,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笔者通过分析当前夏季水域救援现状之后,提出了相关的救援建议,相信能为消防部门提高夏季水域救援能力提供参考,使消防部门更好地守护国家、人民的安全。

参考文献:

[1]刘继高.新时期消防救援队伍水域救援能力的提升[J].今日消防,2021,06(02):69-70.

[2]尹柏翔,袁凯.案例教学在消防队伍水域救援教学训练中的应用研究[J].山东化工,2021,50(02):189-190+192.

[3]冯生荣.提升水域救援水平的措施研究[J].消防界(电子版),2020,06(24):9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