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家庭环境角度分析儿童审美能力的培养*

2021-01-04

大众文艺 2020年23期
关键词:家具美的儿童

(东北林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黑龙江哈尔滨 150000)

家庭环境作为孩子最为亲密的场景,对孩子的影响不可谓不深。而审美能力的培养包含人所涉及场景的方方面面,好的环境的熏陶,可以潜移默化的提升孩子审美能力。比如房子漂亮的墙壁颜色让孩子印象深刻,比如家中的浅绿色的大象座椅深得孩子的喜爱……孩子的接受能力强,儿童审美能力的培养,便是尽可能地让孩童这张白纸未来身上充斥的是更多漂亮的笔画,从而在未来的学习工作生活,对美有着更多的理解,达到生活可以更优雅,学习可以事半功倍,人也更加积极向上的效果。

一、关于对孩童审美能力培养的认知现状

早在20世纪初,我国国内一批教育家就已经非常重视审美能力的培养,蔡元培是最早提出美育的大家,主张“以美育代宗教”的理念。但不得不说的是,迄今为止,国内的审美教育仍旧存在着大量的问题。据调查,在全球受调查的21个国家中,中国孩子的想象能力排名倒数第一,创造能力倒数第五,而计算能力却可以排在第一。出现这样的现象归根究底是我们的教育并不注重孩子想象力的发挥和培养,不注重审美能力的熏陶,而过分注重分数成绩的表达。即便是美术教育,很大部分的也是为了应试,而且有很多家长并不关心孩子的天性特点,功利性的培养孩子的艺术教育,最后效果却适得其反。此外,部分甚至是多数家长将孩子的审美能力单单归咎于孩子的天赋或者老师的教导上,殊不知所谓的天赋其实是在环境中的日益熏陶出的,环境影响的作用并不比老师的教导的重要性小。

相较于国内并不被付诸实践的认知外,国外一些国家在孩子审美能力的培养上有着较为深刻的观点。苏联教育科学院学前教育研究所曾经做过一系列实验,得出儿童的美学态度形成依据是艺术作品、社会生活和自然界的现象的结论,他们注重儿童的艺术知觉的组织过程,情绪感受性的培养。此外,苏联还特别强调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把加强家庭教育作为社会主义的高尚道德标准之一,为了培养孩子的全面发展,不遗余力地给予帮助。

总而言之,儿童审美能力的培养目前仍旧处于越来越被重视、开发的阶段,而家庭环境的影响作为其中较为特殊的一个部分,处于容易被忽视却又无比重要的地位,在未来也会更加被众人普遍认可。

二、儿童受家庭环境影响的因素

家庭环境作为孩子最先接触的场景,很大程度的就已经决定了孩子在幼年阶段所接触的社会生活、自然界的现象和艺术作品,而这些在家庭环境中便是一种具体的表现形式。

1.父母长辈的审美标准(社会生活)

作为家庭中的社会属性关系,父母自身素质便影响了孩子自身素质的发展。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孩子的所学所看往往取决于家长的生活方式。像吸烟这种生活习惯,据统计[1],父亲吸烟相较于父亲不吸烟,孩子会吸烟的概率要高4.3%,母亲吸烟相较于母亲不吸烟孩子会吸烟的概率要高22.3%,同样,热爱生活具有高级情趣、审美能力较高的家长,往往可以培养出具有高眼光的孩子,也就是所谓的审美能力。家长的一言一行、心情喜好皆是孩子标榜的榜样。有时候,孩子的审美素养的提高,并非是因为缺少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而是身边没美的环境。孩子长大后能否具有较高的审美观,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家长在平日生活中创造美的能力。

2.家居空间环境(自然界的现象)

在美的环境中,时时刻刻接受美的事物,所看所观皆是美的,创造美的环境相当于被动的便可以让孩子接受美的熏陶。孩子的主观情绪更多,更加接近于审美想象,而成人的想象则更接近于科学的想象[2]。家居环境不仅仅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品质,更具有重要的美育意义,其在精神文明的教育上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在美的环境里,潜移默化的影响孩子的心灵和性情,人们会不自觉地沉浸。

3.家用产品自身属性(艺术作品)

儿童对待日常事物的态度往往体现他们最初的审美反应。例如家具作为室内空间的主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与孩子互动责任。对孩子而言,互动便意味着学习,在充满想象和象征性的场景中儿童可以显示其智能发展层次。通过家具,孩子可以了解到结构、造型等多方面的相关知识。

三、培养儿童审美能力的有效方法

1.父母自身艺术修养不断提高,不知不觉中影响孩子

生活中的养花种草、屋子的干净整洁、小物件的合理搭配、壁纸的合理选择等等一切生活中的小小对于美的欣赏的习惯都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孩子的审美能力。为了研究父母艺术修养对孩子审美能力的影响,我专门找了五位艺术类专业能力提升生较快的同学和五位艺术类专业能力提升较慢的同学,了解其父母情况。专业能力用美术艺考成绩作为衡量标准,并且十位同学的美术学习时长,师资教育大体相同。最后得出结论为,专业能力提升较快的同学其家庭条件、父母的艺术修养相较于另外五位同学,总体要好。

图1、图2为一位专业能力提升较快同学母亲的朋友圈照片,从照片内容来看,该同学的母亲是位爱生活,有一定审美修养的女士。

图1

图2

与之相比较而言的是另外几位母亲的朋友圈,被大量广告等无效信息充斥,完全无生活情趣可言。

两者相较,高低立下。前者的孩子不仅仅在艺术修养的层次上更高级,有关艺术的理解学习也更快,生活上也更加乐观积极。

2.充分地利用孩子们乐于想象的这一特点,将居住环境设计得更加美观

接触美才能创造和培养美,好的环境帮助孩子形成审美潜意识,积累儿童审美情感体验,引发审美想象,建立儿童真善美的人格。因此家长们在布置室内空间环境时,首先便应该做到合理整洁,美观。并且这些布置还不能一成不变,经常改变室内空间的布置,做出合理的搭配,对儿童的审美知觉成长非常重要。印象的新颖和鲜明有利于发展丰富孩童的视觉想象。例如,在儿童房中搭配明亮、轻松、愉悦的色彩,适当增加对比色、邻近色的应用,利用明亮的白色作为辅助过渡手段修饰,用来区分各个空间。

3.家用产品应该选择符合美学标准且具有情感化设计

像作为主要承担人体重量的家具,首先应该符合功能性、安全性、总体美的原则,在此基础上,再尽量去符合趣味性、益智性等原则。现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发现到儿童家具产品对孩子的正面影响,但仍旧存在着若干问题。“不足之处在于儿童家具形与意的表达联系过于表面肤浅,家具的儿童情感化设计不够”[3]。好的儿童家具应该满足学习性的要求,“学习”的内容是宽泛的,包含理论知识的学习、色彩、语言等等一切事物的认知的学习。体现在家具上便是家具的使用可以开发孩子的思维,家具的外观漂亮,起到培养孩子审美的作用。儿童家具可以和符号结合,满足色彩、造型、材质的各大要素[4]。例如让孩子选择动物图案的凳子来坐,也可以是小狗小猫仿生座椅,也可以是字母造型的儿童家具,有利于孩子对于造型的理解,增强对世界的认知,同时还增加了产品的趣味性。

四、结语

随着社会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意识不断更新,审美能力的培养越发的被重视,无论是从家庭还是到学校社会都处于一个意识不断提升的阶段,这其中差异化最大的方面也是家庭。每户家庭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各不一样,意识层次也各不相同。从大的角度讲,也是从根源上解决问题,是要靠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整体素质提高,从而带动家庭环境的改善,从而更好的培养孩子,政府、学校可以加强美育的宣传力度,大力宣传家庭在培养孩子审美能力方面的重要性,宣传审美能力强的作用优势等;小的方面讲便是每户家庭不断改善自家的生活环境,努力在生活中增添色彩,尽力做到生活之中处处都是风景。我们个人无法决定社会的趋势,却可以从自身的角度关心关爱孩子从小的成长。

猜你喜欢

家具美的儿童
家具上的“神来之笔”
打破平衡
家具设计·互动
这美的朋友 这美的如画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
出来“混”,总是要美的
家具
炫美的花在这里悄然盛放
“六·一”——我们过年啦!